在師德師風方面的研究總結有利于更好地建設師德體系,提升教師們的師德水平。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教師師德師風方面的論文,相信能帶給大家?guī)椭?/p> 教師師德師風方面的論文1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四種危險中有三點都與黨的工作作風有著密切的關系。隨后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議定八項規(guī)定的具體舉措,展現(xiàn)了黨中央“從嚴治黨、實干興邦”精神意圖,以實際行動向全黨發(fā)出了轉變作風、改進黨風的召喚。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是思想理論戰(zhàn)線不同觀點交匯、融合、撞擊的陣地,也是各種文化開放、傳播的窗口。高校面臨著東西方文化差異,各種良莠不齊的意識和社會上不良風氣侵蝕、干擾和影響,讓高校充滿嚴峻的挑戰(zhàn)和考驗。因此,加強和改進高校作風建設是辦好一所大學,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根本。本文從高校的黨風建設、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以及大學生的學風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一些長效的改進措施。
一、高校的黨風建設
黨組織、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是黨性最為重要的外在表現(xiàn),是群眾對黨認識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窗口,關系到黨的形象,關系到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也關系到各項事業(yè)的興衰成敗。然而在目前黨內的一些不良作風,嚴重影響了黨的形象,危及黨的執(zhí)政地位。鑒于這樣的形勢,高校也應順應形勢,結合自身工作特點,不斷加強和改善高校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建設。
1.存在的問題?傮w看,高校黨員干部作風總體態(tài)勢良好,但與黨員干部身上肩負的責任以及人民群眾期望相比,與高校教育事業(yè)改革發(fā)展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第一,思想作風方面主要存在教條、經驗主義等問題,這在部分的黨員干部身上多多少少存在。主要表現(xiàn)為沒有以人為本,憑自己的主觀意志辦,思想上不開放,不尊重客觀規(guī)律,對辦學的思路、怎樣培養(yǎng)人才還不清晰,對弱化學術權力等基本問題缺少認真的思考和研究。第二,部分高校黨員領導干部理論學習上存在的問題是:沒有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也沒有總結經驗教訓;理論學習做做樣子,沒有實際效果;沒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只做一些表面的文章;不認真學習掌握先進教育理念;很多都只停留于表面,沒有進行深入的鉆研等。第三,工作作風方面的問題是:搞“政績工程”的現(xiàn)象存在于部分高校領導干部工作中,部分高校存在“開會了而不做決定,決定了卻得不到執(zhí)行”、“沒有實際意義的會議比較多”、“服務態(tài)度不能得到廣大師生的認可”等問題,這是在高校機關工作作風中反映比較突出的。第四,生活作風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有些干部沒有厲行節(jié)約,違反紀律利用公家的錢請客吃飯、舉辦會議等一些事情上,沒有計劃,好講排場大手大腳的花錢,另外,個別干部不注意個人情趣問題,存在動作語言比較粗俗等問題。
2.改進措施研究。第一,加強理論學習,大興理論聯(lián)系實際之風。認真落實中央要求,努力改進學風,健全制度,加大培訓力度,系統(tǒng)提高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理論水平。在精簡會議和文件方面花大力氣,在說短話、辦實事等方面要提倡,要采取切實措施改進文風。第二,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加強思想作風建設是加強高校黨的作風的基礎。高校知識分子云集,新思想、新的觀念不斷涌現(xiàn),作為黨員干部要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密切地關注政治方向,保持清醒的頭腦,抓好學科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工作能力,改進作風,深入廣大師生中聽取意見建議,發(fā)現(xiàn)學校改革與發(fā)展中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為師生提供較好的生活、工作環(huán)境。第三,理順關系,加強制度建設,建立有效措施。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等有關規(guī)定,不斷完善和修改高校領導干部行為規(guī)范,完善校、院兩級黨政領導班級議事規(guī)則和決策機制。盡快建立相應的配套制度、提高民主生活會質量、嚴格執(zhí)行領導干部問責制、加大對出現(xiàn)問題的領導處理和問責力度,逐步形成干部作風建設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
二、高校教師的作風建設
高校教師不僅擔負著向學生傳播、引導學生探索科學文化知識的神圣職責,而且也擔負著對大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教育,幫助廣大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目標,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責任。所以教師要提高品德修養(yǎng)、加強自身作風建設,以自身優(yōu)良的品格和良好的言行去感染和教育大學生。
近一個時期以來,年輕教師的比例越來越大,不僅增添了高校教師的隊伍活力,也增強了教學和科研力量。由于一些社會不良風氣、不正確思潮等因素的影響,有些青年教師在作風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第一,有些教師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上不注意提高,以至于產生信念缺失、意志削落、服務意識不夠等一些不良現(xiàn)象。第二,部分教師沒有用心投入教學工作,缺乏起碼的敬業(yè)精神。有些教師把教師工作僅當作一種謀生的渠道,過分看重個人價值、利益,導致敬業(yè)精神缺失。有些教師沒有全身心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去,熱衷于自己的第二職業(yè),根本就沒有心思鉆研業(yè)務,缺乏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的探索與研究,在教學上存在比較多的問題。第三,有些教師在教學科研過程中,缺乏愛心,很少與學生交流,培育學生的意識淡薄。在教育實踐中,有的青年教師不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滿足于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就了事,對學生的品格缺點視而不見,沒有細致耐心的教導。第四,有些教師自身綜合素質不高,沒有起到表率作用。例如上課沒有按照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遲到或早退,上課時接聽電話等;有的教師不注意自身的外部形象,動作不夠優(yōu)雅等現(xiàn)象;還有個別教師不注重自身言行,對社會的陰暗面過分渲染,不注意作為教師言論的導向性,以不全面的認識誤導學生;還有的教師只是單純地對學生“說教”,沒有很好地起到言傳身教等。
教師師德師風方面的論文2教師被人們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要塑造學生的靈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靈魂。教師教育學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師必須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應具有優(yōu)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育人者育心,育心者必自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師德建設。
一、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內容。
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熱愛學生,必須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健康發(fā)展,同情學生的痛苦與不幸,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 一位師德高尚的老師,不只是愛少數學生,而是愛每一個學生,愛全體學生,尤其要關心、愛護、幫助家庭有困難、學習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學。
二、 尊重家長,是師德修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
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師,他們在人的一生成長中具有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校與家庭是兩個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著相同的理想觀念,并朝著一個方向行動。在創(chuàng)造人的工作上,兩個雕塑家沒有相對對立的立場是極其重要的。”尊重家長,引導家長了解、參與、監(jiān)督學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發(fā)揮家長的監(jiān)督教育作用,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家長是一支蘊藏著巨大教育潛力的隊伍,他們中間很多人的素質并不低于教師,教師只有放下架子,經常虛心地聽取家長的批評和建議,才能調動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的積極性,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
三、樂教勤業(yè),是師德規(guī)范的最高境界。
通過師德學習,我深刻認識到全國優(yōu)秀教師魏書生的關于老師勞動有“三重收獲”的觀念非常正確。他認為老師的勞動一是收獲各類人才,二是收獲學生真摯的感情,三是收獲科研成果。正是這“三重收獲”的觀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學的征途上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步伐,潛心鉆研學與教的規(guī)律,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細細地體會著教書育人帶給我的樂趣。
四、、以身作則,是師德的唯一典范。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為了培養(yǎng)更多更優(yōu)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崗位,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管理班級對我來說不再是平凡、瑣碎的單調勞動,而是成了我展示個人才能的舞臺。教師工作的純熟性源于他的積極進取和勤奮精業(yè)精神,只有樂教勤業(yè)的老師,才能全面、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工作的偉大意義,才能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樂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奮工作,越是能體會到教師工作的無窮魅力,總而言之,通過師德學習,我認識到加強師德修養(yǎng)對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推動作用。
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會不斷提高對教師道德的再認識,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隨著時代的前進,不斷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已。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學校應該是一片圣潔的土壤。我校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為了使教師們深刻認識到師德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樣的教師才是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合格教師,并且時刻用教師的道德職業(yè)規(guī)范來約束自我,從自我修養(yǎng)、道德品質、教學教風上處處以身作則。如今,老師們愛崗敬業(yè)、團結協(xié)作、遵紀守法、樂于奉獻,用他們過硬的自身修養(yǎng)展示了新時代教師的師德風尚。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