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欣賞是一種審美的認識活動,書法藝術欣賞是以書法藝術作品為對象的審美認識活動。其認識的主體是作為社會關系總合的人,他們的一切活動都受制于他的社會地位、世界觀、文化素養(yǎng)、以及他的認識能力、情感、意志。書法欣賞的客體是作品。它是作者主觀情感結合漢字形體加工而形成的藝術品。
書法藝術欣賞是一個動態(tài)的認識過程,其運行機制是復雜的,為了便于討論,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準備階段
要進行書法藝術欣賞,首先要具備審美心境。心境是指一種微弱而持續(xù)的情緒狀態(tài),往往與主體的需要相聯(lián)系。因此,主體要想進入審美欣賞過程,必須使自己從煩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用審美的眼光來看待作品。這時,作品不再是單純的物理因素(紙和墨的結合),而是作者情感的載體。欣賞作品就是進行情感交流,而這種交流是沒有任何功利性的。
感知階段
感知階段是欣賞者感覺、知覺作品,從形式即作品的“形”上把握作品的階段。主要了解作者的表現(xiàn)技巧,感受作品的造型空間。
書法被稱為造型藝術,其造型空間不同于生活中的空間,它需要想象的介入,“三分字,七分裱”就是指裝裱能使作品的造型空間獨立出來,讓欣賞者更容易進入想象。
欣賞作品的造型空間,要求我們立體地看作品,具體說來,一幅作品,筆墨是實,布白是虛。實不是平板的,而是立體的、有層次的,書法講究中鋒用筆,是為了求得筆畫產生圓、厚的立體感。講究用墨,為的是求得層次的變化。虛不是空虛,是“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手段。書法講究布白,就是虛的運用,一幅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其布白往往耐人尋味,好象是攝影作品中幻化的背景,雖然看不出具體的內容,但可以令你感受到豐富多采,在它的襯托下,“前景”更加突出。只有理解“虛”,才能更好地理解“實”。
懂得了虛和實,就可以感受作品的造型空間,主體的注意范圍不同,所感受到的造型空間也隨之變化。好的作品,隨意截取一個范圍,其造型都是美的。如取作品中的一行,一個字,甚至是一個點畫。黃庭堅在《論書》中說:“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
理解階段
書法藝術作品是作者提煉生活,得到意象,并運用書法藝術表現(xiàn)技巧加以物化的結果。主體可以根據(jù)作者物化的痕跡去追溯他的意象,把握作品容。作者“喜”“怒”“哀”“樂”的情感不同,他的作品也相應地具有“舒”“險”“斂”“麗”等不同形式。理解作品,就是通過作品外在的靜止的形式,想象作者創(chuàng)造的動態(tài)過程!霸O身處地”地去體驗作者的情感,以深入理解作品。通過理解所得到的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科學的數(shù)據(jù),而是與欣賞者記憶表現(xiàn)象有關的具體形象。
看到作品的形式懸針垂露,得到的是意象奔雷、墜石、飛鴻、駭獸等。由于書法作品內涵的豐富性,主體可以形成關于作品多層面的印象,但沒主次,不夠鮮明,但由此可以刺激好奇心和求知欲,深入了解作品。
再創(chuàng)造階段
再創(chuàng)造是主體在對作品多次感知,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運用想象,將作品內容進行綜合,在自己頭腦中形成新的意象的過程。
主體感知作品時,得到的是作品形式的表象,在理解作品時,得到的是作品內容的表象,這些表象都暫時儲存在主體頭腦中,沒有規(guī)律,不成系統(tǒng)。再創(chuàng)造就是把頭腦中的表象按一定的規(guī)律組織成有機體。
這時,記憶表象反復閃現(xiàn),不斷篩選,留那些主要的、接近客體本質的表象。這些表象不斷沖突,相互滲透,終于融合成一個新的整體----主體頭腦中的意象。
新的意象是主體在欣賞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方式創(chuàng)造而形成的。因此,不可能與作者的意象完全相同,它具有創(chuàng)造性,它常常超出作者本身,甚至是作者創(chuàng)作時并未意識到的或現(xiàn)實生活中不存在的。朱長文在《續(xù)書斷》中評張旭的草書:“如神虬騰霄漢,夏云出嵩華。逸勢奇狀,莫不可測!敝扉L文從張旭草書中得到的意象是直沖云霄的“神虬”嵩山華山之上的“夏云”他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想象而創(chuàng)造出意象。
新的意象是主體再創(chuàng)造的結果。不同的主體,因其心理定勢不同,即使同一幅作品,所得到的意象也不盡相同。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前面談到的張旭的草書,朱長文得到的意象是“神虬”“夏云”。如果現(xiàn)代人得到“升空的火箭,飛行的導彈”的意象,甚至是聽覺方面的,如的士高音樂,也是正常的。
共鳴階段
共鳴是指審美主體與客體的思想感情契合相通和諧一致的心理現(xiàn)象。
在書法藝術欣賞活動中,主體頭腦中的意象一旦形成,主體會從意象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二者有部分相同或相似。這一部分會在頭腦中不斷加強、擴張,其余則不斷減弱、消失甚至隱去。進入高峰狀態(tài)時,主客體會完全契合一致,達到物我同一。這時主體頭腦中充溢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自身與作者相同的思想和情感會迅速提高、發(fā)展,主體處于這種狀態(tài)時會伴隨著強烈的審美愉悅。這種感受會轉化為審美經驗,在以后的欣賞與創(chuàng)造中起指導作用。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