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標準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在課堂教學中也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然而我們在實踐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學生的感悟往往達不到我們所預期的效果。每每此時,我們總是感到疑惑:這么深奧的道理學生怎么能領會?這么深邃的情感學生怎么能感悟?這么優(yōu)美的景色學生怎么能欣賞?這樣遠離學生生活實踐的素材學生生活時實踐的素材學生怎能產(chǎn)生功共鳴?或者有時,我們會怪孩子:那么豐富的情感卻感受不到、那么感人的場面卻不知道感動、那么美的景色不懂得欣賞。其實,細細想來,我們應責怪自己:我去關注每一位學生的需求了嗎?我去幫助我的學生了嗎?因此,我們不能消極地去埋怨或責怪,而應采取積極有效的辦法,給學生的感悟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然而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個性特征、情感積累與體驗、感悟的平臺之間有溝、有渠、有臺階,我們應找準感悟的最佳點,激活學生對文本的通靈感悟,豐富學生對情感的深刻體驗。
一、朗讀導情于心潮澎湃之時
有感情的朗讀能準確地準確傳情會意,能生動地表達出文章蘊涵的豐富的情感因素,能震撼學生的心靈,使之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所以指導學生讀出文章的氣勢、韻味甚至于技巧,定能真切理解文章的情感。
《三亞落日》一文以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了三亞落日的神奇景色,飽含了作者對這一自然景觀的喜愛與贊美。然而,無論是海水湛藍、椰樹婆娑等洋溢著濃濃熱帶風情的自然景觀,還是太陽滑落前的毫無倦態(tài)與滑落時的收斂光芒,用語言是無法向?qū)W生解釋清楚的,正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種奇妙與瑰麗呢?配樂朗讀、自由讀、分角色讀、齊讀等都可以,盡情地讓學生去美美地讀,讀出藍藍的海,潔白的鷗、細亮的沙是如此的富有詩意;讀出太陽燒紅了天空、染紅了大海的場面是何等的壯觀與熱烈;讀出太陽像孩子一樣在碩大無比的床上跳躍時是那樣的開心與頑皮此時學生的朗讀已不再是朗讀,而是對美景的欣賞、對大自然的贊嘆。這樣,學生通過朗讀,以聲傳情,把自己的情感沖動引發(fā)出來了,傾吐出來了,我們還何愁學生不會欣賞呢?
二、積淀悟情于水到渠成時
語文教材,無不是經(jīng)過精雕細琢而來,其內(nèi)容文美意深、構思獨特,然而學生與他們之間畢竟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我們不是急于求成,期望學生一下子就能透徹地領悟到文章的韻味和內(nèi)涵,而應引導學生去逐步體驗,當他們對課文的感悟已經(jīng)積蓄到豐富而熾熱的情感沖動時,領悟情感便已是水到渠成。
《二泉映月》一文生動地繼續(xù)了盲人阿炳創(chuàng)作二胡名曲的艱辛歷程,表現(xiàn)了他熱愛生活、熱愛音樂,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運抗爭的精神。體會盲人阿炳創(chuàng)作《二泉映月》的艱辛和這首名曲的豐富內(nèi)涵,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然而要學生聽懂曲子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和意境,要想順利實現(xiàn)這個教學目標,我們該怎么辦呢?豐富學生的情感積淀。
課前,我讓學生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去收集有關《二泉映月》和阿炳的資料,目的是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為學習本文作些鋪墊。教學過程中,首先通過播放《二泉映月》曲子,把學生引入到課文中,但此時學生對曲子沒有多少情感的呼應;接著讓學生充分交流有關資料,包括阿炳的生平介紹、創(chuàng)作樂曲的過程、《二泉映月》的由來等,再播放《二泉映月》曲子,此時學生對阿炳和《二泉映月》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情感上還有一定距離;然后,讓學生在縈回繚繞的《二泉映月》曲子中,邊讀課文,邊想象課文內(nèi)容所蘊涵的意蘊美,通過對學生的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已逐漸進入到情境中,只待找到一個突破口,將情感噴發(fā);最后,我讓學生聽我配樂朗讀,我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讀中,再加上如泣如訴的樂曲,有的學生出現(xiàn)了少有的沉寂,有的學生眼睛紅了,有的學生流淚了,我知道學生與課文、與阿炳、與《二泉映月》產(chǎn)生了共鳴,我想,此時此刻,他們的心中一定勇氣了感情的波濤,翻起了情感的巨浪 。你從《二泉映月》中聽懂了什么?課堂上出現(xiàn)了短暫的沉默后,學生開始娓娓道來。有的說:我仿佛看見了阿炳正蜷縮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不停地顫抖著身子,他那蓬松的頭發(fā)也在不停地動,阿炳真是太可憐了。有的說:我仿佛看到了阿炳在街頭操著胡琴賣藝度日,可是那些壞人不僅搶他的錢,還把他的琴砸了,阿炳在黑暗中摸索著自己心愛的二胡,又小心地檫去塵土,緊緊摟在懷里,我覺得上天對他真是太不公平了。有的說:我覺得阿炳是要用動人心弦的琴聲告訴人們,他愛那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在他最無助的時候,當他精神幾乎崩潰的時候,是音樂讓他有了勇敢面對生活的理由,音樂是他的精神支柱。有的說:在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阿炳滿懷著他的痛苦和歡樂,帶著他對音樂的愛,帶著他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向往來到二泉邊演奏,我感到他似乎不是在用二胡演奏,而是在用心演奏。有的說;我覺得正是長期的生活磨難和坎坷經(jīng)歷,使得阿炳有了如次此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并使他有了創(chuàng)作的源泉,誕生了這首不朽的世界名曲。
聽著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我能感受到他們正被阿炳及他的音樂深深感染著,他們聽懂了音樂,他們同情阿炳的不幸遭遇,他們更佩服阿炳對音樂的執(zhí)著,對生活的熱愛。
三、想象醉情于悠然神往之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借助一定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而產(chǎn)生心靈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鳴。
《只揀兒童多處行》是冰心的一篇散文,全文以歡快的筆調(diào)描寫了生機勃勃的趕春的兒童和春天里充滿著旺盛的生命力的花,怎樣讓學生去感悟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么生機勃勃,令人快樂呢?想象。由于學生與文中的兒童在年齡上比較接近,所以他們更容易去想兒童所想,樂兒童所樂。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設計想象的練習,讓學生激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成千盈百的孩子,鬧嚷嚷地從頤和園門內(nèi)擠了出來,就想從一只大魔術匣子里,飛涌出一群接著一群的小天使。這是一番怎樣生動、熱鬧的場面。W生張開想象的翅膀盡情地去描述,去體會孩子們的天真活潑、無憂無慮。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流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這是一幅多么絢麗多姿的畫面呀!學生仿佛跟隨著孩子們來到了這棵大海棠樹跟前,呀!這海棠花開得多么茂盛,真像是一個聲聲不息的大家族。那粉紅色的花瓣多么嬌艷動人,真像一片片淡紅的云絮飄在天邊。你瞧,那一朵朵海棠花多么像孩子們的笑臉,是那么燦爛、那么飽滿!我感覺海棠樹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她不斷地將一簇簇、一團團的鮮花噴向空中,真像一座花泉!此時的學生和文中的兒童已經(jīng)融為一體,他們感受到了兒童和海棠花一樣,是那樣的生機勃勃,充滿活力,他們感受到了兒童和春天帶給人們的快樂和愉悅,他們陶醉于自己描繪的美妙意境中,陶醉于自己勾勒的無限快樂中,激起了他們對春天的憧憬、對祖國的熱愛,乃至在他們的心靈深處,逐漸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進取的探索精神。
兒童的想象絕不是沒有情感的,豐富的原始表象只有在情感的作用下才能觸發(fā)想象。教師要根據(jù)教材特點,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形象的感受來理解課文,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形成豐厚的積累,促進思維發(fā)展,激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
四、體驗轉情于設身處地之時
語文教材中的內(nèi)容,立意積極,人物形象豐滿生動,他們或熱愛祖國,或熱愛生活,或機智勇敢,或勇于獻身,這些都讓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學會做人。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或講,或讀,或演,引導學生在讀悟課文時進行換位體驗,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共享快樂、共擔痛苦,將他人的感情移植與自己的心中,引發(fā)情感的轉化。
《半截蠟燭》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國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和敵人作斗爭的事,從中體現(xiàn)出他們一家的機智勇敢以及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戰(zhàn)爭生活與學生現(xiàn)在的生活有著天壤之別,他們除了從電影、電視、書籍、畫報中了解,其他一無感性認識,怎樣縮短兩者之間的差距,從而更好地讓學生去感悟人物的精神特點呢?演課本劇。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以表演組為單位,充分地去感知伯諾德夫人及兩個孩子的動作、神情、語言及心理活動,細細地揣摩人物當時的表現(xiàn),哪怕是一個細微的神色都不能放過。學生在表演時,表現(xiàn)出了德軍的兇狠、伯諾德夫人的鎮(zhèn)定,更演出了杰克的從容、杰奎琳的機智可愛。這時的學生已不再是演戲,而是在體驗了,學生設身處地地理解了杰克、杰奎琳他么當時的危險處境、心情和內(nèi)心活動,他們面對兇殘的敵人,體驗到了在危急關頭的緊張與不安,更體驗到了人物的機智與勇敢。通過這樣的換位體驗,學生已經(jīng)把文中人物的情感和精神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
我們的學生有著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有著細膩的情感體驗,有著獨特的思維方式,只要我們?nèi)ふ乙患芴葑樱瑤椭麄兛s短現(xiàn)實與情感之間的差距,那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很好地去感悟。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