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閱讀(1):
聚散終有時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盡,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由Www.iwzz.Com整理]
選自李白《秋風詞》——-題記
聚也匆匆,散也匆匆,人生哪有幾回的再度相逢。風輕輕地拂過,就會落紅滿地,也許會有殘花空留枝頭,那是花的不舍,還是枝的留戀,再多的不忍,再多的不舍,都無法改變他離開的命運。養(yǎng)蠶記
只奈歲月的流轉,偏差了時刻的位置。因此沒有同一個起點,更不會有同一個終點。即使途中相遇,也會揮揮手而后擦肩而過。
空悲嘆,愿望與現(xiàn)實各兩頭,似乎永遠沒有相聚的時候。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只留聲聲嘆息。:
暮色中遙望天邊,記憶如開閘的洪水,涌泄出來。追往昔,笑語歡顏,如在眼前。不知不覺中,自己向上輕抬自己的臉,是為了看得更遠,還是怕淚水禁不住流下來。但還是禁不住潸然淚下。為什么會流淚呢?也許,是自己撥動了那根想你得弦,讓相思之音縈繞在身前。此時想你在心中,欲淚不止。早知相思是這樣的痛,是不是悔恨當初的相識。綠色環(huán)保口號
夜無語,風低吟,星伴月,低訴語。而我呢,我只能輕輕捧起對你的思念,放在嘴中細細的咀嚼品味著快樂的味道。我知道一切只能是回味罷了。
曾望你的容顏,時而嚴肅,時而發(fā)呆,時而大笑,時而沉思,多樣的表情掩飾著你疲憊不堪的心靈,表面的快樂,卻總也代替不了,背后的孤單。
想像你,漆黑的夜晚,獨伴孤燈,孤單的身影,在黑夜中不斷的拉長,寂寞灑向無窮的夜空。心中掠過一絲傷痛,今生不能如影隨形,終究是遺憾。
我若流淚,濕的總會是你的臉,你若悲傷,苦的總是我的心。我知道,世上沒有不悲哀的感情,或多或少,都會在心靈上留下傷痕,用傷痕代替喜悅的感情,到底走多遠。
雨落無聲,花凋落,一片片的花瓣,如同散落的思念,好想把他一片片拾起,放在盒子里,珍藏起來,不看不思念,不看不心痛。
本來我就不是你的誰,你也不是我的誰,又何必徒傷悲呢?
風拂過,心微動,一切都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天亮了,霧散了,夢會醒,一切記憶隨風而去吧,一切的記憶會隨你的離開而遠去,與其追不上你的腳步,我寧愿停下腳步,在風中凝望你的身影,深深地祝福你,一切安好。
精選閱讀(2):
聚散終有時
——父親永逝二十五年祭
碌碌無為,時光過得卻很快。驀然回首,今年已是我父親去世二十五周年了。本來很早就想寫一篇關于父親的文章,但又恐有個人化之嫌。之后想到,人世間從皇帝老子到平民百姓,誰都有父親,我作為一個平凡的人寫寫平凡的父親,想必也是情理中的事。于是,在公元2005年的清明節(jié),我用我四分之一世紀的思索和懷念來祭奠我那早逝的父親。
一
思緒把我?guī)Щ氐蕉迥昵暗南奶臁?/p>
1980年7月10日早晨,我乘坐上廣州開往陽江的班車,為趕在學校放暑假前,到陽江縣第一中學采訪當時湛江地區(qū)第一位省特級教師陳冠疇老師。汽車經(jīng)過6小時的行程于中午到達陽江城。下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縣委招待所登記住宿。可我萬萬沒有料到,正當我在總服務臺辦理住宿手續(xù)時,單位的領導竟然極精確地計算到我的行程時刻,一分不差地把長途電話打到那兒找到我,更萬萬沒有料到,電話那邊傳來的是低沉而親切的聲音:“小肖,你家里來電報說你父親去世了,你趕回老家看看吧!”
昨日?父親去世了?
一陣難以言狀的悲痛無法抗拒地襲過心頭。昨日,不就是1980年7月9日,農(nóng)歷五月廿七嗎?啊,父親,你才剛剛走過人生的52個春秋!
我已無法敘述自己當時的情緒。對父親的去世,只是感到太突然,但我早知道他一向在和死神抗爭,正因他已重病在身數(shù)年。我盡力克制著自己的情緒。首先是打一個長途電話回到家鄉(xiāng)的縣城廉江,找到一位朋友了解關于父親去世的狀況。殊不知那位朋友說,正因天氣炎熱,不能久等,這天下午已埋葬了。我看看手表,當時是下午三點左右,也許這時正是我父親被一鍬鍬的黃土覆蓋上的時刻……那時候的交通和通訊都極不方便,想和家人通個電話也沒有辦法。即使是兩百公里的路程,已沒有任何交通工具能夠趕回家去了。同時,我這次要采訪的對象又等著要去參加省組織的活動。在百般無奈的狀況下,我只好懷著不安而悲痛的情緒,在陽江縣委招待所住下來,并匆匆把采訪工作處理完畢,于次日一早乘車趕往湛江再輾轉回家……
父親已靜靜地躺在村東頭一個山岡上的長形黃土堆里,剛剛翻起的黃土還散發(fā)著一股特有的味兒,靠在土堆前的花圈的紙花在風中搖曳著。我把我全部的悲痛和哀思寄托在遲到了的三杯奠酒中。跪拜禮行得莊重而肅穆。
此時家中的氣氛是不言而喻的。母親和年幼的弟妹哭成了淚人,低矮的泥磚房里沉浸在一片悲痛欲絕的氛圍中。一連幾天,全家枕食俱廢,那令人辛酸的場面,至今還定格在我的腦際中。作為長子、長兄的我,應對著這災難的情景,我竟然一滴眼淚也流不出來,只是默默地思考著一些關于父親,關于家庭的事情……
二
父親從生到卒的履歷其實很簡單。他生于1928年。20歲前無非是一個舊中國農(nóng)民家庭的貧苦孩子,新中國成立前后集全家之力,讀了幾年師范,五十年代初開始當小學教師后任校長。青年時期的父親體魄強健,英俊瀟灑,為人正直大方,性格開朗,樂于助人,愛好體育戶外。在同事和群眾中有著極好的口碑。那時正值新中國剛剛誕生,一個在農(nóng)民家庭長大,之后讀了一點書走上教育崗位工作的青年人,該是充滿激情、理想,也是躊躇滿志的。殊不知,讓人興高采烈的日子卻好景不長。五十年代中后期至六十年代的那些戶外,知識分子成了首當其沖的目標。父親其實是中規(guī)中矩的人,前兩次的戶外總算安然無恙,而在后一次中卻是在劫難逃了。
1965年,我剛上小學五年級,在似懂非懂的朦朧狀態(tài)中,一場以文化界為重災區(qū)的史無前例的災難席卷全國。大至中央和國家的領導人,小至我父親這個小學校長,都成了“走資派”(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我從鄉(xiāng)村小學考入縣第一小學讀高小也成了父親的一大罪名,名曰:“望子成龍”。在戶外中,對父親來說,最為致命的則是一個長期以來,多少中國人為之喪膽乃至喪命的“社會關聯(lián)問題”。這一問題不僅僅僅連累了父母那一代,我們兄弟姊妹也深受其害。
關于父親的社會關聯(lián)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其外祖父的家庭成份是地主;另一方面是他的岳父也就是我的外祖父的家庭成份也是“地主”。幸得他本人家庭成份是貧農(nóng),這也是我還能夠存活下來的根本原因。至于我外祖父是“地主”的問題,說來話長,外祖父早在我父母結婚前就死于冤案。別說我沒見過他的面,連我父親也沒有見過他的面。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其冤案平反后,我們才得知他早在1945年就加入黨組織,曾任黨支部書記。原茂名市委書記賴鴻維和原組織部長的陳廷洲兩位同志便是我外祖父當時的戰(zhàn)友。1947年,組織上派我外祖父到敵偽臥底,1950年被某人私仇公報,將他誣陷為反革命而被處決。家庭成份隨之在“土改”中評為地主。這一罪名不僅僅讓外祖父死于非命,更不幸的是給我父母乃至我們兄妹這一代,在之后的三十多年中帶來了無窮的災難。直到1986年才得以平反昭雪,還其清白,恢復黨籍,補助人民幣500元,家庭成份改為中農(nóng)?上腋赣H還未等到這一天,就背著沉重的政治包袱離開了人世。
記得戶外開始不久,我們村就有40多個家庭出身地主富農(nóng)的人被殺掉,其中有知識分子,也有農(nóng)民,而且年齡不分老少。周邊被這樣殺掉的人就不計其數(shù)了。以前為雷州半島人民造福而驕傲的雷州青年運河曾一度被這些人的尸體堵塞了閘口。從那時起,父親便陷入了深深的恐懼。就是這年秋天,父親發(fā)燒咳嗽一個多月未愈。有一天,公社衛(wèi)生院來了一位姓龐的醫(yī)生為他診治。聽筒慢慢地在父親的胸部筋骨間移動著,醫(yī)生的神情隨之陰郁起來。良久,醫(yī)生把聽筒放下,對我父親說:“校長,你趕快到縣人民醫(yī)院透視檢查,恐怕肺部會有問題……”果然不出醫(yī)生所料,父親胸透檢查的結果是肺結核并穿孔。禍不單行,就在父親患病的一年后,患有嚴重胃病的母親因家庭出身問題而被誣陷參加反革命組織,關進了臨時監(jiān)倉。這監(jiān)倉就設在當時的公社中心小學內(nèi)。母親其間受逼供非刑,險被迫害致死。而“造反派”對父親的批斗一場接一場。在如此惡劣的政治環(huán)境和思想包袱的重壓下,父親最后倒了下去。他的肺病每況愈下。母親身陷囹圄。在我的記憶中,1967年到1968年間,父親的主要營養(yǎng)食品是靠我釣魚維持的。從那時候開始,父親每一天步履維艱地走進課室,手中捧著的除了教案課本之外,還多了一只作痰盂用的口盅。正因講課時,他常常會咳出
大口大口的鮮血……就這樣,父親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支撐著走完自己人生最后十五年痛苦的歲月。
父親的死大約是正因肺病引起心力衰竭而窒息,但無論他是死于肺病或什么病,都已經(jīng)是無血可吐了。據(jù)母親說,父親死得很突然,他連當天晚上想吃什么晚飯都作了交代,想不到他還未來得及吃這頓飯便瘁然死去,更沒有留下任何的遺囑。父親去世時,有一個令人心酸的細節(jié):正因他是在家里死去,按鄉(xiāng)下的說法,得癆病的人臨死時,親人是不得在身邊的,而且要向后山奔逃,否則會殃及后代。因此當我父親還未咽下最后一口氣的時候,母親急得六神無主,我的伯父便驚恐萬狀地帶著他家人逃之夭夭了。母親真的怕殃及兒女,也急急地叫著弟妹向后山逃去,她自己抱著氣息奄奄的父親,眼巴巴地看著他痛苦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父親死得該是痛苦而不甘的,我能夠想象得到他彌留時的目光。之后,我聽母親說,在埋葬父親的時候,自發(fā)為他送葬的師生和群眾竟有數(shù)百人之多。如果人死了,真的還有靈魂,父親看到這一場面,該會無悔自己生前的為人吧!
從父親的病倒到死亡,我至少明白了兩點:一是明白了在文化圈子里,別看都是文人,而文壇卻是一個小朝廷,從來不歇風雨。二是明白了生活也是一部法律,甚至是酷法,普通的人除了服從之外,別無他路。人世間,不知是否真有因果報應?為什么有些并不行善積德的人能夠無疾而終?為什么有些善良的人在進地獄前要倍受折磨?而生命的好處,是否在于最大限度地表現(xiàn)其生命存在的價值?
三
時隔不久,我開始為父親的死去流淚甚至痛哭了。而且這種情緒的出現(xiàn)都是在夜深人靜時候。原因并不復雜,只是此時此境,感到孤寂。那個把我?guī)У饺耸郎蟻淼娜俗吡,沒有了,就像水被蒸發(fā)了,永遠地永遠地從我的身邊消失了,消失了。那叫我乳名時親切的聲音;那撫摸我面頰時,一雙以前有力的手;那在我出門時,久久注視著我,充滿關愛和囑咐的目光都消失了。這是不能再生的消失,正如一位外國作家所說:“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徹底結束生命。”是的,即使人們的手腳不幸失去了,殘肢還會提醒你,手或腳以前的存在。死亡,是徹底的結束,如雪的融化,如霧的消失,永遠地沒有了,沒有了。
誰都明白,死是人生的歸宿!生,讓人們在生命上打上一個結;死,便是這個結的解脫。然而,在解脫這個結的過程中,死的、活的都很痛苦,活的可能要比死的還痛苦!一個人的理論生命也許很長很長,但它就這樣一部分一部分被失去的親人,失去的情感所分割,人的生命最后變得短暫了。
生命怎樣會如此的奇異?只是正因血緣嗎?像通常所說的,我與那個生命體血脈相通,情感相連,有一種切割不斷的聯(lián)結。有形的、以及無形的;能夠解釋的,以及神秘得難以解釋的千絲萬縷的聯(lián)結。沒有醫(yī)藥能夠醫(yī)治心靈的傷痛。也許只有“忘記”。但是,對于親人,要忘記又何其難!只好尋求書籍、尋求哲人,讓理性的綿紗,一點一點吸干情感傷口上的血流?鞓,像是鮮花,任你怎樣呵護,不經(jīng)意間就凋零了。痛苦卻如野草,隨你怎樣刈割、鏟除,終會頑強地滋生。
四
當父愛把我童年的夢高高舉起的那些日子早已成為過去,我才領悟到父愛的真正內(nèi)涵。
父愛,不像母愛那樣的具體和無微不至,而且表達的方式也不是那么親昵和直接,甚至根本不表露,在平和與順利的情形下,你常常體會不到它的存在。母愛如水,它會把你浸在其中,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用溫情愛意環(huán)繞著你;父愛有點像山,像是你人生的一幅背景,是你精神力量的最早來源。父愛是需要時刻和經(jīng)歷才能體味出來的愛。
父親的病倒和早逝,使他尚未來得及用自己的雙手裝飾兒女們那彩色的夢,他便成了風中飄落的一片殘葉。我們兄妹因過早地失去了父愛,無疑也就過早地失去了人生的背景。
有一則電視廣告說得很形象:“兒時,父親如山”。既然是山,便是可依可靠的人生支柱。這“支柱”既是物質又是精神。仍處在“兒時”的人,一旦失去了這座“山”,那將是一種什么樣的境況呢?幸得在我父親病倒直至去世,我的母親能以傳統(tǒng)的婦道和驚人的意志,含辛茹苦把我們兄妹四人哺養(yǎng)成人。在父親離開人世的二十多年后,我從母親的滿臉皺紋中,在深感母愛的同時,也找到了母親的形象:母親是一個文化柵欄里美麗的囚徒,其實誰都很難描述母親的完整,也無法遺憾母親的不足。母親就是母親,她的活著絕不是一種交換,她絕不會奢望自己所付出的一切是為著什么。她只是全部的給予,全部的付出,而永遠沒有自己。這就是母親!
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歷史里。歷史里的人又不斷被歷史所演繹和證明。
當我14歲便成了一個生活的漂泊者時,便早早地感到少小離家,浪跡天涯的愁苦和哀傷。在之后的人生中,正因路走得遠了,便知道什么是坎坷。好在我還算是一個苦難美至上的修煉者,才不至于成了一個意志脆弱的可憐蟲。童年和青春最后陪伴著我走過了那段長長的無歌之路。
……
父親一生清貧,沒能給我留下有形的遺產(chǎn),甚至連遺囑也沒有留下,留下的只有他那個以前高大魁梧的背影。背影中卻蘊含著父親光明磊落的品格和充滿著愛心的為人;蘊含著熱愛生活和與命運抗爭的精神。這正是父親留給我們兄妹的一筆可觀的無形遺產(chǎn)。記得他以前說過,當一個人的命運在歲月中滑坡,生活位置一旦發(fā)生傾斜,能堅持不倒的便是抗爭,便是氣節(jié),便是期望……盡管父親與命運的抗爭失敗了,他的精神卻永遠銘刻在兒女們的心中。當他悄然離我們而去時,他那沉默的背影便赫然成了我們心中的一座矗立著的“無字碑”,碑上刻著的是一頁只有兒女們才能讀懂的文字。
多少個無風的白天,多少個有雨的夜晚,我任憑自己蒼茫的視野沉浸在這無字碑的深遠里;秀敝,我感覺到父親正引領著我,沿著泥濘、坎坷的道路,邁著蹣跚而執(zhí)著的腳步,朝著啟明星升起的前方走去。他那沉默的背影,常;饕环N聲音在我心底撞擊著,轟鳴著。一些人生不可詮釋的理義便在這聲音中,化作一道淡淡的霞光,照耀在我人生的前方,使我不為虛名所惑,不為旁門所引,以人格的力量思索著前行……
五
當聽到杜鵑最后一聲帶血的啼鳴時,我和弟妹們挽扶著母親,冒著初春的寒意,披著清明時節(jié)的蒙蒙細雨來到父親的墓前。墳塋周圍的野山花星星點點,開得那樣靜穆而安祥,開得那樣凄苦而執(zhí)著。一簇簇的小花瓣間雜著綻出了綠芽的青草,依偎在墳塋邊,在春寒乍曖中輕輕搖曳。我的心一陣顫栗,一縷凄涼的思緒油然而生。正因清明節(jié),是生者與死者說話,陰陽交流溝通的日子。
就是在這個地方,昨日呼天搶地的哭喊,如今已化作沉默。黃土下的“靈魂”憑著活人的希冀和幻覺,如一縷山嵐,縹縹緲緲,隨幽幽山風,隨云翳,隨樹葉……
一個生命從春天到冬天,以前是有形有色的身軀,此刻已化作無聲無息的泥土。生與死的分界,似乎只在于動與靜,在于實在與縹緲。辛苦了一生,疲憊的筋骨,最后得到徹底的舒展。從此,不再痛苦,也不再聽到塵世的喧囂。
此刻,濃濃的愁緒和思念糅著父親墳上的泥土和燭香紙錢的味兒漫過我的心頭,勾起了我對長眠于地下的父親的深沉追憶。真的是教人昏昏然的欲斷魂。其實,拜祭只是一種寄托,只是重溫那一幕幕由歡與樂、痛與悲、生與死組成的如煙往事罷了。在一家人中,各人對已故者的追憶也有不一樣的故事和心跡,兒女對于已故的父親,由于歲月留痕,舐犢情深,生與死之別仿如昨日,悲從中來,只因“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而這當中最撼人心魂的,恐怕還是我母親對于我父親的哀思了。每年清明拜祭我父親,母親都要淋浴更衣,親自簞食壺漿,親自動手清理墳墓,擺上供品,燃香斟酒,始是眼角流淚,繼而嗚咽直至泣不成聲。如此纏綿悱惻,從中年到耋年二十幾個春秋不變。真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認,塵滿面,鬢如霜……”(蘇軾悼亡妻詞)
嗚呼!逝者如斯,魂兮,魂兮,胡不歸?生者長思,長追憶,不可止。記不清哪位外國作家說過,人為離別而相逢,為死亡而生存。想不到人生在全部輝煌的背后,竟至于這樣的殘酷!生命對于人來說是多么的短暫。君不見,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來了,無論是誰,總有一天,都將會走向自己的終點。死亡,這是偉人和凡人共有的最后歸宿。對此,熱情的詩人高唱生命的戀歌,而冷靜的哲人卻說,是自然法則的勝利。
有一則關于死亡的宗教故事。說有一位母親抱著病逝的兒子去找佛陀,期望能拯救她的兒子。佛說,只有一種方法能夠讓你的兒子復生,解除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任何一戶沒有親人死過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子給我。”那被痛苦折磨愚鈍了的婦人去了,找遍全城,竟沒有找回一粒芥菜子。正因,塵世上沒有沒失去過親人的家庭。
生命,這一本質上極其脆弱而縹緲的東西,到底蘊含著多少深邃而神秘的哲理?人活來就有一種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沒有一個人來到世上就夢寐求死。相反,隨著時光的推移,生命在心靈中增值。畢竟,生命屬于每個人的,只有那么可憐的一次。個體生命的必然走向死亡,走向毀滅,這是任何膚淺的樂觀主義也繞但是也超越不了的。我以為,活著的我,最好是掠去浮在人生表層的東西,對世事萬物從最壞處思考,在穿透人生虛無杯具前提下,發(fā)奮發(fā)掘生命的正面價值,堅守自己頭頂?shù)男强蘸蛢?nèi)心的準則,忠實于自己的情感,真實而坦然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
一陣微冷的山風吹過,天際間飄起了蒙蒙細雨。我收回了濕漉漉的思緒。
故人已在大地中溶化,生者的心被清明時節(jié)的雨水洗滌過一遍。滾滾紅塵,癡癡情深。無奈人生聚散終有時!“長歌當哭,須待痛定之后。”我再次向父親的墳墓行了個跪拜禮……父親,您還有什么要叮囑孩兒的嗎?
2005年清明節(jié)
精選閱讀(3):
聚散終有時
有些事建起來很容易,但經(jīng)營起來卻很難。比如江山、比如婚姻、比如感情,比如友誼。因此古人說“江山易打不易守”。
有些時候,瓦解不是正因不了解,而是正因太了解;而沒有距離就是最大的距離。如同孔子說“近之則遜”,沒有距離有時便失之偏頗,在心靈的路上橫亙起巨大的障礙,無法逾越。
有人說婚姻有四年之癢和七年之痛,而友誼又何嘗不是,一樣有矛盾,有摩擦,有紛爭,磨合好了便是一輩子的朋友,磨合不好便如同無數(shù)走出圍城的塵世之人一樣,各分東西。
彼此不一樣的幾個人因機緣走到一齊,彼此志趣相投。為同一個話題而笑而嗔;為一些瑣事而爭、而吵、而和解;一齊舉杯,一齊大聲地說、高聲地笑。走過同一條路,爬過同一座山,為同樣的美景而驚嘆而折服而高歌;擁有過同一片藍天,也擁有過時刻長河中的一粟。
也有過純真的牽掛。共同為旅羈在外的那個游子編織問候,讓陌生的環(huán)境和孤寂的心靈不再感傷;也有過默默的祝福,當友人生病的時候、憂傷的時候、無助的時候;
那么多歡笑的日子,那么多調(diào)侃的話語,那么多約定,那么多回憶也許就正因不分彼此而付之東流。
也許事物的發(fā)展總是有始有終,如同春夏秋冬,有春的開始就有冬的結束。聚散皆因緣,緣起時聚,緣去時散,聚散終有時。
無論緣起抑或緣盡,我們都要珍惜,珍惜過程的同甘共苦,珍惜一齊走過的那些歲月。然后為每一個以前陪伴過我們的朋友祝福,祝他們一路走好!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