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的公共文化是什么呢?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诵旅襟w對公共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作用,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來參考一下吧,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p>
摘要:科技的進步,促進新媒體技術的成熟與完善,它的方便快捷推進了此技術的廣泛應用,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娛樂了人們的身心,便利了人們的工作學習。于是新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機構的應用也廣泛起來,并且對高職學生的公共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主要從教學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闡述新媒體對高職學生公共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
一、新媒體的廣泛應用
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新媒體在原有基礎上采用新技術支撐升級了媒體形態(tài),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它能夠充分滿足人們休閑娛樂時間碎片化、互動性表達、娛樂與信息收發(fā)的需求,在時間空間上實現(xiàn)了相對的自由。它的目的性與選擇的主動性更強,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為人們提供了方便,因此使用率非常高,更是被廣大民眾所喜愛。高職學生是新時代的生力軍,是走在時代前沿的佼佼者,他們適應性強,接受新鮮事物速度快,因此,高職學生使用新媒體的比重很大。由于這類新媒體具有交互性、即時性、海量性、共享性等特點,以及它還具有傳播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檢索便捷、內容豐富等優(yōu)勢,這對于各種教育教學機構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近幾年,各教育教學機構抓住此機會,廣泛運用此教學手段,被廣大學生所接受,促進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二、高職院校新媒體應用的主要媒介及途徑
在高職院校,手機因為輕便、易攜帶、易操作、普及率高等特點,成為了新媒體應用的主要媒介,其應用途徑主要有教學網站、云課程手機APP、微信平臺等。以營口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其特殊教育專業(yè)在智慧職教網站建有專業(yè)課程,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網站學習相關專業(yè)課程,可以進行線上線下互動交流,教師可以實施課程進度監(jiān)督,評價機制相對比較成熟。云課程手機APP的應用也可以實現(xiàn)以上智慧職教的相關功能,兩者的監(jiān)督、反饋、評價機制已經相對完善。這種教學模式已經逐漸地成熟完善并推廣。
三、新媒體對高職學生公共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
(一)教學方面
新媒體的應用為教學機構在教學方面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持。它使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方法都發(fā)生了變化,學生的學習方法和途徑也實現(xiàn)了多樣化;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新穎起來;教學內容更是豐富多彩。新媒體的應用為學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學習手段,為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公共文化素養(yǎng)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1.化零碎為整體
碎片化教學已經成為了現(xiàn)代多樣化教學的方式之一。在課程方面可以實現(xiàn)多學科板塊化教學,教師將相關教學內容先拆分再綜合,制作成短小的知識點,通過微信平臺、教學網站逐步發(fā)布,使學生在日積月累中消化吸收知識點,既新穎易于學生接受又達到了教育教學目標,實現(xiàn)了教師與學生的雙贏。在知識拓展方面,在做好課堂教學知識與拓展知識的融合前提下,教師可以選取相關擴展信息發(fā)布,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提升高職學生公共文化素養(yǎng)。在時間方面,新媒體的應用對學生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效果更為明顯,它擺脫了時間空間的限制,隨時收集、加工、發(fā)布知識信息,可以反復查找知識。課上課余都可以針對老師提出的疑問及自己的疑惑而去專業(yè)網站查詢,大大增加了學習的自由性和靈活性。碎片化教學對于高職學生來說主要集中在知識的碎片和時間的碎片兩方面,充分利用好兩者,高職學生的公共文化素質將進一步提高。
2.化腐朽為神奇
(1)由于新媒體技術的支持,教學模式發(fā)生了變化。兩者的融合使單向傳遞進一步過渡到了更完善的雙向循環(huán),推進了反饋機制、評價機制的逐漸完善,學生反饋得到及時更新,教學信息儲備與知識結構的更新也能提速。(2)由于新媒體技術的支持,教學手段得到了創(chuàng)新。利用新媒體技術,高職教師可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知識擴展速度,及時將微課程及實踐課程視頻資源庫更新,將企業(yè)中最前沿的知識技術傳遞給學生,將有限的課堂時間高效的轉化。利用網站、云課程APP,在線上線下及時解決學生的疑問,課后還可以繼續(xù)探討學習問題,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3)由于新媒體技術的支持,教學方法發(fā)生了改變。高職院校的傳統(tǒng)教學主要以課堂上教師講授教學為主,教師上課模式相對固定,主要參考課本教學,枯燥無趣,學生積極性也不高。新媒體的應用使傳統(tǒng)課堂變得生動新穎、趣味十足,線上線下交流互動,利用新媒體技術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使死氣沉沉的課堂變得鮮活起來。
3.化被動為自主
填鴨式教學的后果已經讓各個教學教育部門認識到了改變教學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它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為了空談,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已經埋葬了我們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新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打破了這種僵化的模式,它促進了學生學習方法的革新。數字圖片、影像、視頻資料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得以廣泛應用,因此更新了原有的教學手段,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擴展了知識領域,開闊了視野,建立了求知興趣,增強了信息接受的能力及積極性。
4.化固定為移動
高職學生的手機應用率以及學校教學模式的改變都為學生提供了便利。課堂傳統(tǒng)教學,微機室查找資料的狀況已經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發(fā)生了改變,手機輕便、易攜帶等特點,為高職學生提供了方便條件,運用手機可以隨時隨地上網查找資料,利用教學網站及手機APP與教師互動交流。圖書館、閱覽室、家里都可以是學生課余學習的好去處,甚至是交通工具上也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場所,實驗室、琴房、實訓基地等可以在實踐的同時隨時了解掌握理論知識,達到理論與實踐的和諧統(tǒng)一。
(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價值觀念、精神力量、行為規(guī)范,是所有師生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長期的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等過程中廣大師生和校園管理者共同形成的,要求學生有較高的受教育水平及精神文化素養(yǎng)。而新媒體的應用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校園文化建設對高職學生的公共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有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利用新媒體技術將輿論引導的功能強化,使健康校園輿論占有主要地位,從而達到提高高職學生公共文化素養(yǎng)的目的。
1.新媒體的應用為高職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宣傳交流平臺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彌漫于宇宙。因此,做好以新媒體技術為支撐的信息傳播平臺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知識的傳播方面,以學生為主體,明確輿論導向,傳播關于思想政治、專業(yè)技術、文化藝術、社會責任、環(huán)境保護、公共服務、秩序維護、公共安全等包羅萬象的、積極向上的、健康綠色的信息,擴展知識范圍,豐富學生的知識水平,使學生及時了解黨和國家的發(fā)展方向,了解最前沿的專業(yè)知識等,為廣大高職學生營造了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創(chuàng)新了教書育人的環(huán)境。在新聞的傳播方面,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擺脫了校園廣播等傳統(tǒng)新聞播放模式,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等成為校園新聞傳播的主要手段,校園的學生、教師、教輔工作人員的先進事跡、學校的發(fā)展動向、新校區(qū)的建設進度、社會實踐、志愿者活動等都可以廣泛地傳播。這些傳播的信息有利于學生對學校產生認同感、歸屬感,同時有利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樹立,這樣健康積極的氛圍始終圍繞在學生身邊,有利于學生自覺提升公共文化素養(yǎng)。
2.新媒體的應用為高職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
首先,新媒體的應用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學校、老師為學生提供知識和技術方面的支持,促進學校舉辦的攝影比賽、微視頻比賽、多媒體講課大賽、板報評選等活動的圓滿成功,有利于鞏固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有利于知識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例如,營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立了微信公眾號,及時發(fā)布學校的新聞、學生的攝影展,在平臺上講解攝影技巧等。其次,新媒體的應用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更權威的校園信息。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及時在校園網、微信平臺及校園廣播中更新,各類競賽、志愿者活動、藝術節(jié)等,爭取更多學生的參與。例如,營口市共青團站前區(qū)委員會聯(lián)合共青團營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委員會共同舉辦的兒童成長訓練營活動。兒童通過網上報名參加,營職院的初等師范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志愿者做此次活動每個小組的領隊,活動中,高職學生志愿者通過微信平臺通報小組成員的活動情況等。通過類似活動師范生近距離與兒童接觸,提高了職業(yè)素養(yǎng)。無疑,新媒體的應用給高職學生帶來了豐富的校園文化信息,高職學生參與校園生活的范圍也廣泛起來,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公共文化素養(yǎng)的目的。新媒體在高職校園的廣泛應用,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都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因此,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高職院校一定要將學生對新媒體的運用引導到健康的道路上來。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