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使我們充實,讀書使我們得到升華,體會不一樣的世界。這里給大家?guī)淼氖蔷x暑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大全(15篇),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進來看看,參考參考!
(篇一)
蘇霍姆林斯基是我知道的最著名的教育家,先后讀過他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愛的教育》《和教師的談話》等作品。。暑假,學校給老師們發(fā)書,我有幸讀到了《蘇霍姆林斯基談怎么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對實踐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性。下面我將和大家分享讀書的心得,也渴望得到大家的指點。
蘇霍姆林斯基是個性全面和諧發(fā)展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個性全面和諧發(fā)展教育要求使德語、智育、體育、勞動教育和美育深入地相互滲透和互相交織,使這幾方面的教育呈現(xiàn)為一個完整、統(tǒng)一的過程。然而,如果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來評價我們今天的學校教育,便不難發(fā)現(xiàn)當下的學校教育是多么地不均衡。我們常說,學校教育應當?shù)掠秊槭祝怯秊橹,但現(xiàn)實是智育不但為首,在有些學校甚至成了唯一。這樣的教育簡直是畸形的教育,是摧殘學生的教育。其實,面對當前整個社會已經岌岌可危的道德陣地,我們應當首先反思學校教育的問題。從學校走出來的人就存在道德認知水平低下,道德情感有缺陷,道德行為不完善的問題,我們還能指望他們走進社會去提升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嗎?
著名教育家斯霞老師說,孩子智育不好是廢品,德育不好是危險品,體育不好是次品。遺憾的是由于教育資源不公平及教育評價機制不健全形成的“應試教育”、“淘汰教育”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今天,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遏制。“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于是,從幼兒園開始便“擇園”,到小學、中學則是“擇校”。于是,一批批的“廢品”、“危險品”、“次品”便開始流向社會。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胡錦濤總書記“和諧社會”的構建什么時候才能變?yōu)楝F(xiàn)實!
作為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沒有能力改變大環(huán)境,但是,我們可以用微末的力量為自己的教育對象撐起一片明朗的天空。我們可以潛心培育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讓棵棵幼苗盡量在“低碳”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篇二)
《致教師》讀書心得
摘錄:
如果你能夠真正地把愛給所有的孩子,真正地用心對待自己的每一次講課、每一次與學生的溝通,你一定會感受到老師的樂趣、體驗到做教育的幸福。——朱永新《致教師》
心得:
夏丐尊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珊苌儆腥四苷嬲斫膺@句話的含義,對我們大多教師而言,認為能教出好成績,這就是好老師;無論讀沒讀《致教師》,我都認為不然。
我想,李鎮(zhèn)西老師教育的愛心教育想必大家一定耳熟能詳,也正是愛心,譜寫了李老師的教育傳奇。每每讀到李老師的教育故事,總感到熱血沸騰。
是!我們的教育中因為缺少了這份愛心,使得很多“問題學生”失去了矯正的機會;青春路上“失足”的學生,沒能得到心理輔導而越走越遠;學困生喪失了進步提高的機會;尖子生僅僅成績優(yōu)秀,人格、道德淪喪……所有這些,都是我們的愛心不夠造成的。
有人說:“沒有愛,教育就是一場苦役”。可現(xiàn)實中的教育,又有多少愛呢?對于學困生,有時連起碼的耐心都沒有,又何來愛心呢?對于問題學生,動不動就批評,又何談用心靈贏得心靈?
冰心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在教育中,我們要“以愛心喚醒童心”,愛教師這個職業(yè),愛每一個學生,感悟幸福,收獲幸福。正如朱老師所言,教師應該努力挖掘教師職業(yè)的內在美,從而堅信自己所從事的是一個影響人的一生的、值得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yè)。
(篇三)
讀了《給教師的建議》,我感覺它是一本文學書,它還是一本哲學書,同時它也是一本歷史書……它是一本教師的百科全書。書中處處閃現(xiàn)著教育的智慧,時代的氣息。它為我的成長路途中盡可能地掃清障礙,讓我很少碰壁;它成為我教師路途中“點燈的人”,點燃著我前進途中的盞盞燈籠;它成為我的良師益友,指引著我振奮精神,奮勇前進……它的好處不勝枚舉,我就僅就讀書這一點談一談我的看法。
《給教師的建議》的第24條《談談學生的智力生活》中提到教師是否熱愛讀書,精神生活是否充實,對學生有很深的影響。教師的知識淵博,教師的談吐不凡,會讓學生對教師充滿敬佩之情,對知識充滿渴望。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也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是要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小溪,使自己的知識常流常新,變得越來越寬廣。所以,要想成為一位好教師,自己首先要熱愛讀書,和學生一起走進書籍的世界,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明白了這一點,我真心愿意做一個自覺閱讀的人。從事工作以來,我每天堅持閱讀,平均每天讀書不低于三小時。我感覺它是我專業(yè)成長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讀書讓我認識并了解了相信“不知道哪一朵云彩會下雨”,并且勤學樂讀的于永正老師;以“生命與事業(yè)同行”為信念,吶喊“詩意語文,我的朝圣路”的王崧舟老師;讀書讓我認識了 “在學習和研究中享受教育人生”的泰興市襟江小學的校長楊金林;讀書讓我認識了“做自覺閱讀推廣人”的薛瑞萍老師;讀書讓我寫作不再搜腸刮肚;讀書讓我了解到了更多的兒童文學作品;讀書讓我和學生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讀書讓學生更愛學語文了……總之,讀書在我的成長中的獲益之處不勝枚舉。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有時我就很竊喜,幸虧我讀到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是它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個老師讀書的重要性。
對于這本書,我認為應該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夢去讀,帶著自己的憧憬與希望去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近學生,走進教育。我們才能從中汲取精華,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
(篇四)
再讀陳忠實《白鹿原》隨筆
**年 4月29日,《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因病在西安西京醫(yī)院去世。
嗚呼哀哉,白鹿原上風雨凄凄,我們不忍他的離去;白鹿原上鹿鳴呦呦,緬懷這片土地最赤城的兒子。斯人已逝,生者猶悲。
陳忠實因為《白鹿原》而出名,“言如其人”,他是白鹿原人,是典型的關中漢子,說話操一口濃重的關中方言,他人高挑,略顯消瘦,頭發(fā)灰白,臉龐溝壑縱橫的卻不失堅毅。
陳忠實當年把書稿交給編輯的一剎那,涌到嘴邊卻最終沒有說出的一句話是,“我連生命都交給你們了”。厚重的長篇《白鹿原》的出版,顯示了他的秦人的那一種堅毅本色。
1987年,陳忠實辭去兼任的行政職務,安排好年邁的母親和年少的子女,一頭扎進了一座農村小院里。在那里,他抄史料、聽蛙鳴,與老鄉(xiāng)朝夕相處。他后來談起這段經歷時說,“我體會到,創(chuàng)作是最孤苦伶仃也是最誠實的勞動。”那種奮寫《白鹿原》的決絕,“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的豪氣,有著西北人的那一種剛強和豪爽。
他下的功夫也沒有白費!栋茁乖访媸赖臅r間大約是1993年上半年,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色彩斑斕,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秘的序曲預示著不祥。一個家庭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tǒng)治代代爭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話。磺扇★L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兄弟相煎,親翁殺媳,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內戰(zhàn),白鹿原覆雨翻云,王旗變幻,腥風血雨,家仇國恨,交錯纏結,冤冤相報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顫栗。經過近4年的寫作和修改,50萬字的《白鹿原》終于畫上了句號。
故事演繹的是關中這塊土地百年的歷史變遷,書中刻畫的那一位拄著拐杖臉上刻滿皺紋的白嘉軒老人形象在這塊厚實的土地上不難找到的。打開《白鹿原》的扉頁時,看到的是作者那布滿皺紋的溝壑縱橫的臉,猶似充滿神奇色彩的白鹿原一樣。肖像的下一頁是簡單的一句話“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落款是巴爾扎克。白鹿原這個歷史的大舞臺,濃縮了中國農民最本原的生存狀態(tài)和中國革命的艱難曲折,她以嚴謹?shù)默F(xiàn)實主義筆觸、以奇詭的浪漫主義想像,完成了對中國民族文化根的探尋和挖掘,那就是對民族脊梁的贊頌和抒寫。
《白鹿原》是一座不朽的文學豐碑,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小說創(chuàng)作領域最重要的收獲。終審人簽署了這樣的審讀意見:“這是一部顯示作者走向成熟的現(xiàn)實主義巨著。作品恢弘的規(guī)模,嚴謹?shù)慕Y構,深邃的思想,真實的力量和精細的人物刻畫,使它在當代小說林中成為大氣的作品,有永久藝術魅力的作品。應作重點書處理。”
《白鹿原》是一本死后可以當做枕頭枕的書,可謂“字字看來皆是血,廿年辛苦不尋常”啊。范曾在讀完《白鹿原》后,稱為“一代奇文也。西方之歐西,雖巴爾扎克、斯坦達爾,未肯輕讓”。著名演員濮存昕曾在話劇《白鹿原》里飾演男主角白嘉軒,他對陳忠實的印象是:他的眼睛具有一種穿透力,仿佛能看到你的內心。我知道,這種穿透力來自于他艱辛備嘗的人生體驗,來自于他腳下關中平原那堅實厚重的土地……
(篇五)
《教師如何做課題》讀書心得
“當其他教師都在申請課題、主持研究課題或參與課題研究時,自己卻還沒有課題,甚至不懂得課題研究,這種情形是相當不妙的。”“能夠申請到課題、主持研究、完成課題,是教師具備較高教學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標志,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良好平臺。”這是李沖鋒老師在《教師如何做課題》一書中講的話,我想應該會引起很多老師掩卷沉思。的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對教師科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成為研究者”已從寫教學反思、教學隨筆、教學論文進入到課題研究的階段。利用假期,我好好地拜讀了李老師的這本書,對課題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這本書內容豐富,條理清晰,語言通俗,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強。從課題研究的價值、如何選擇課題、如何進行課題設計、如何成功申報課題、如何做好開題論證、如何實施課題研究、如何面對中期檢查、如何撰寫結題報告、如何推廣課題成果等方面入手,條分縷析地做出實戰(zhàn)指導與疑難解析。力圖幫助因為教學工作繁忙,面對課題不知入手的教師理清思路,順利走上課題研究之路。下面,我來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首先,做課題研究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時代發(fā)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會里,作為一名教師要立足就必須有不斷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要有勇于實踐、創(chuàng)新的能力。當今社會,面對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新問題,如對一些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如何讓他們愿學、樂學,從而達到主動學習等。為了適應素質教育對我們老師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學工作的模式由“經驗型”轉向“科研型”。實踐表明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上能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踐,學習理論,更新觀念,以科研帶教研,教研促教改,對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大有裨益,而且,許多教師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
其次,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當今社會,經常可以在一引動新聞媒體、網絡上看到 關于 老師的一些反面報道,使 許多 老師膽戰(zhàn)心驚,遇到問題不知如何解決,甚至產生了一些消極的工作態(tài)度。為了不犯錯誤不去管理學生,做課題研究正是為了解決在教育、教學中出現(xiàn)的這些的問題,遇到的困惑。這些問題包括自己教學實踐的問題、有學生表現(xiàn)的問題、有學校教育的問題等。那么,我們作為一線教師,應該怎樣做課題呢?
一、首先明確任務,選好課題
選題是研究的第一步。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選題做好了,應當說研究就成為可能。那么課題從哪里來?從自己身邊選題,從教育教學實踐的困惑中選,從成功的經驗中提出。我們在實踐中,親歷了許多案例,接觸了那么多的學生,怎會無困惑呢?除非不經頭腦。
選題的基礎原則一是實用,根據(jù)教育實踐的發(fā)展,選擇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應著眼于未來。二是新穎,有新意、有新知、能言人之所未言。三是可行,是否有研究的可能,主客觀條件是否具備。四是科學,必須具有事實根據(jù)和理論根據(jù),必須符合科學原理和教育規(guī)律。
那么,選題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首先課題大小要適度,開始宜小一點,逐步再擴大。其次,研究的問題要明確,要清楚要解決什么問題。第三,選題要揚長避短,緊密結合本職工作,聯(lián)系教學實際。第四,注意提高研究者的素質,研究策略、方法多樣。
二、課題確立后要做什么
選好課題后不是馬上就能進行研究的,還是要進行課題立項并對課題進行表述。說明課題的范圍與變量的限定。這些過程一直以來都是我感到頭疼,F(xiàn)在在此書的指導下可以讓我看到光明。以后的程序我也一一了解,今后再研究課題時,不會事事求人,也不用東拼西湊了。有了目標才會有自信。
三、研究課題需要“擠”時間
平時我們的工作就已不堪負重了,課后的個人時間只能被占用了。“擠”出來的時間考慮課題的進展情況,制定計劃……老師的犧牲是在所難免的,在長期的堅持下方可有所成效。而且在擠出的時間內,研究也應有目標、有效果。如果只是應付材料,那么人人都能閉門造車了,那對工作毫無意義。所以,要出質量,必須有決心與恒心、責任心。
四、協(xié)作的力量不容忽視
一個團隊的力量是巨大的,驚人的,我們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如果在科研中遇到困惑,可以向同行尋求意見,有需要也可以請求別人的幫助。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我們的經驗還要推廣,讓資源共享。
(篇六)
幸 福 從 書 中 來
一、書,讓我們領悟幸福
那天的一幕讓我感到了一種莫名的悲傷。曾經那位兄長在三尺講臺上,滔滔不絕的給孩子們講課,曾經健步如飛的在人群中穿行的那位兄長,如今卻懦弱地要在老婆的攙扶下才能步行一二;曾經在他眼里多么熟悉的面孔現(xiàn)在見了也叫不出個名字來的情形,讓人看了好辛酸。
坐在車里,一路穿梭在過往的人群中我一言未發(fā),仿佛此時的街道無聲無息,沒了行人的喧嘩聲,沒了車輛的汽笛聲;氐郊依,老公問我怎么心事重重,我也無心回答。坐在沙發(fā)上,我在想:人家都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不知道我或者說我們有一天會面臨什么困境或遭遇什么磨難?想到這里,我不寒而栗。努力不去想,就順手拿起茶幾上那本從同事手里借來的一本書,書中一篇名叫《幸福是什么》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從中好像找到了我能釋懷的精神食糧。忽然覺得那位在教學崗位上奮斗了幾十年的兄長因為腦血栓而雖然半身癱瘓,但他有老婆的不離不棄,有兒女的孝順,他仍然是幸福的,不是么?是書讓我明白了這一切,是書讓我郁悶的心豁然開朗,是書讓我懂得了生活的真諦。
二、書,讓我們傳遞幸福
當天吃中午飯時,我在家里對我?guī)У膬蓚孩子講了我上午親眼目睹的那個情景,想從他們的身上也獲取些什么,我問孩子們,你們知道姨媽當時想到的是什么嗎,想說的是什么嗎?他們說,你要說那個人好可憐,我點點頭,然后便對他們說不止是憐憫,還有我對他們的敬仰之情。不過我最想說的是“我們真幸福。”于是我們兩個大人和兩個小孩對幸福的話題展開了討論。我們總是用問答的方式來了解幸福是什么。孩子們在大人們的舉問中對幸福的感受總是時而對答如流,時而啞口無言,這當然與我們的提問方式有直接關系。姨父對幸福的理解是直接告訴孩子們:我們應該為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而感到幸福,我們應該為每周有專車接送我們去學校工作學習而感到幸福,我們更應該為有那么多愛我們疼我們的人而感到幸福。孩子們好像模模糊糊的懂得了些什么,一邊咽著飯,一邊在點頭。從他們的神情中,我看到了他們似乎在認真理會姨父說的話。我接著說,你們是否為了姨媽的責罵而感到幸福?你們是否為離開自己的爸爸媽媽寄宿在姨媽家讀書而感到幸福?你們是否為了姨媽天天叫你們多讀書而感到幸福呢?他們的回答是不停的搖頭,我耐心的解釋其中的意義,孩子們聽懂了,變搖頭為點頭,是不是真的聽懂了,我還真希望他們能聽懂。
或許就是這樣,正如書中所說,在你認為痛苦的時候,我們試想想身邊有那么多更不幸的人和事,你就會覺得很幸福,因為你是上帝的寵兒卻沒有去承受那不幸的一切,這樣想你不就幸福了嗎;蛟S就是這樣,一個人總是在得到的時候不知道珍惜,不知道感受它的美好,總是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哀嘆與埋怨生活、工作、學習給你帶來的困惑。我們何不以“退一步海闊天空”來感受所謂的困難和挫折呢,何不以困難和挫折是對我們的考驗和歷練來承受這一切呢?
三、書,讓我們享受幸福
都說世間哪有那么多美好,哪有那么多幸福的事。正如我在讀書過程中感悟到的:其實享受幸福也是需要學習的,當它即將來臨的時候需要提醒,人們是在自然而然的學會感官享樂,卻無天生的掌握幸福的韻律。靈魂的快感同器官的舒適像一對孿生兄妹,時而相傍相依,時而南轅北轍。如果你說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那何為痛苦呢,對痛苦的界定到底又是什么呢,在我看來:只要你的人格不受到詆毀,只要不因災難讓你妻離子散,即便是天崩地陷卻還讓你有一線生的希望就不叫痛苦。這樣看來,我們生活在這個美好的時代,幸福真的無處不在。但人們常?偸窃谛腋5慕瘃R車已經走的很遠的時候,才揀起地上的金鬃毛說,原來我見過它。細想想世上有預報臺風的,有預報蝗蟲的,有預報瘟疫的,有預報地震的,真還沒有預報幸福的?磥硪胂硎苄腋,真的還要細心收集,用心感受。
在我和同學們分享的殘疾人張海迪勵志事跡《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文章中,讓我感受到了一個殘疾人的堅強與執(zhí)著。在記錄她與主持人魯豫的對話內容中,讓我感受不到歲月的滄桑;當她讓我們叫她海迪姐姐時,我就知道時間的流逝并沒有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跡。我覺得只有海迪這樣敢于宣戰(zhàn)命運的人,才能擁有青春永駐的心靈。只有這種青春永駐的人,才叫活出了精彩。我為她說要在將來的墓碑上留下“一個不屈的海迪,一個美麗的海迪”的字樣而哽咽過,我為同學們在分享完這個故事后持續(xù)而熱烈地掌聲幸福的感動過,我也為孩子們說出海迪能做到的我們更應該做到的感言而欣慰過,更為海迪說到好習慣要用一生去堅持的話語而佩服過。讓我有擁有這樣的思緒,這都要感謝書,是書中那些鮮活的生命把我的靈魂得以洗禮,是書中那些平凡的英雄把我的孩子們變得如此可愛,我非常愿意享受其中。
四、 書,讓我們回味幸福
在我經過學習查找“幸福是什么”的話題中,在我為同學們推薦的《苦兒流浪記》以及《愛的教育》這些課外書籍中讓我感受到了:幸福大多數(shù)是樸素的,它不會像煙花一樣飛入高空光彩奪目。他總是披著本色的外衣無處不在,親切溫暖地包裹著我們。幸福也不喜歡喧囂浮華,它常常在暗淡中不經意的降臨人間。如果你見到的幸福剛好相反,那絕大多數(shù)也是一種浮云罷了。我認為在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蛋糕,在患難之中的一個眼神,在需要安慰時的一個依靠,或是在生活中父母給你的一次無辜的責罵.......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幸福。
(篇七)
《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讀書心得
學家馬志國的著作《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這本書是送給教師的最好禮物,它引領我們探索追求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
打開本書,就猶如打開了一扇通往自己復雜的心靈世界的大門。 一步一步走進去,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有那么多的奧妙,那么多的神秘,那么多的新奇,那么多的未知。當然,還有那么多的誤區(qū),那么多的迷途。你會發(fā)現(xiàn),書中的每個心靈故事,都那么似曾相識又那么不可思議。
說到這,讓我想起了書中一個案例《接納一個平凡的自己》,記述了一位40多歲的教師,為了職稱問題,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习l(fā)表了許多的論文,計算機也考過關,滿懷希望地等著職稱評定開始,可是因為他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認可,令人感到憤怒,他帶的班成績不理想,讓他郁悶,面對緊張看不到前途的工作,立刻變得沮喪起來。這樣的境況這樣現(xiàn)實,吸引著我繼續(xù)看下去,迫切想知道怎樣做更幸福健康快樂。
心理分析認為:這是因為自我期望值過高,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情緒沖突越大。智者所做的是:實事求是地低調人生的自我期望值。如果走出這個誤區(qū),你的心就會走向積極樂觀,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的人生,就會逐步走向陽光。“群星雖沒有太陽耀眼,同樣熠熠生輝;群山沒有珠峰高大,同樣勃勃向上。”這句話非常有道理,讓我們去接納平凡的自己。
我們應該直面現(xiàn)實,應該看到“平常人有平常人的成功,”我們都是平凡人,所以我們要接受一個平凡的自己,也要接受一個平凡的待遇。不要抱怨自己的不如意,因為越抱怨會越糟糕,不再抱怨,反而逐漸好起來。
“境由心造,”是的,不僅要為自己的心做主,更為自己的命做主。我們作為一名教師,應該不斷拼搏,但還要有一個好心態(tài),接受平凡的自己,好好善待自己,不要苛求自己,只要盡己所能,問心無愧就行。
“我們要善待自己,工作不是生命的全部,家庭、孩子……哪一項缺失都會讓你的生命蒙上灰色的印記,給你帶來遺憾。”這讓我想起了有些教師拼命地工作,把工作做得非常優(yōu)秀,可是自己的孩子卻不用功學習,學習成績差,對外自己也不好意思說是教師的孩子。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會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學校我們是“教師”,回到家中是“妻子”和“母親”,所以在不同場合我們的職責就不同,我們不能把自己教師的威嚴帶到家里,這樣孩子和丈夫是會反對的,這樣會造成家庭關系緊張。認清了這點我就要改變自己的錯誤做法,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不斷的修心,提煉自己。
(篇八)
《今天,可以這樣做教師》讀書心得
當我捧起《今天,可以這樣做教師》這本書時,我一下子被書中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所吸引,掩卷沉思,受益非淺。一個故事述說著一個教育的智慧,這份智慧讓人深思,給人啟迪。
開學第一天,在很多教師眼里,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對于大多數(shù)教師而言,一般的做法不外乎點名,打掃衛(wèi)生,發(fā)新書,強調班級紀律等。這些行為是教師熟悉的,也是學生熟悉的,沒有任何不妥之處,像每天的日出日落一樣平淡無奇,沒有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無法走進學生的生命深處。
然而,在開學第一天這一特殊的日子里,有一些老師不循常規(guī),以自己的獨特方式,給學生帶來無比的驚喜。
如文中的俞玉萍老師,自1997年擔任班主任至今的十幾年里,為了迎接開學第一天,她前一天晚上往往很少睡覺,因為她要為每一個學生設計胸卡。胸卡正面上端印著紅色字體“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我有美麗的花”,卡片的正中是三顆淡藍色的星星,是讓孩子們自己寫名字的地方,下端是幾朵盛開的潔白的百合?ǖ谋趁鎰t根據(jù)學生的名字寫上個性化的寄語。到了開學的這一天,她早晨6點,準時到教室,學生陸續(xù)來到,她讓第一個到的學生引導第二個學生到座位上坐好,第二個引導第三個,以此類推,直到所有學生到來坐好。接下來請學生閱讀卡片,猜星星的用處。請學生說說自己名字的由來及含義。之后,俞玉萍老師會為學生朗誦一個故事,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開》。就這樣,俞玉萍老師在開學第一天,就將一朵美麗而堅韌的百合花深深地種植在學生的心田,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jié)俞玉萍老師十五年如一日的堅守,這種堅守的難能可貴之處,正是俞玉萍老師的魅力所在。
我們很多老師都愛學生,像桂賢娣老師這樣懂愛,會愛,讓學生感受到愛的應該為數(shù)不多。從教多年,她經常問自己三個問題:“你愛你的學生嗎?你會愛你的學生嗎?你的學生感受到你的愛了嗎?”經過長期的思考和實踐,她將學生按照不同的特征分為十類,提出了“因生給愛十法”。即病殘生愛在得體、體弱生愛在關心、過失生愛在信任、屢錯生愛在嚴厲、向師生愛在珍惜、背師生愛在主動、個性生愛在尊重、普通生愛在鼓勵、進步生愛在賞識、后進生愛在鞭策。一個老師光有愛是不夠的,沒有哪一個學生會喜歡一個教學能力不強的老師,哪怕你再愛他們。在某種意義而言,教學水平高,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實實在在的東西,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愛。桂賢娣老師就是這樣一個老師,她不僅懂愛會愛,她還是一位頗具教學藝術的老師,她獨創(chuàng)的情感教學法得到了專家和老師們的高度評價。
還有前蘇聯(lián)教師阿莫納什維利,他能在開學第一天神奇地叫出每一個學生的名字,他的這一行為讓孩子們感到驚訝而又溫馨。
其實,很多時候,優(yōu)秀教師與普通教師的差別并無想象中的那么復雜與神秘,教育教學中一些不易為人覺察的細節(jié),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愛心與執(zhí)著,已經足以說明一切。他們幸福著學生的幸福,快樂著學生的快樂。
斷斷續(xù)續(xù)讀完這本書,點點滴滴收獲在心頭,讀一本好書,猶如品一杯好茶,越品越有味。這正如美國富蘭克林說的“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
(篇九)
自畢業(yè)后,惰性也好,放松也罷,沒點情節(jié)的書,基本上就看不大進去了。所以所謂的自我提升,更多來源于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書本,退居二線,擔任了放松心情的調劑。
意外的,隨手拿起本書,能看進去,還能有共鳴,實屬難得,如果這本書還是屬于學校下發(fā)的學習資料,那就堪稱奇跡了。然而,奇跡居然發(fā)生了。
《教師如何預防職業(yè)倦怠》,書名就讓人挺倦怠的。拿起來不止一次,打開不過是個偶然,但是,一看,就看進去了。
如果是在學生時代,某個人告訴我,一份工作,只不過干了三兩年,就可以讓人頭痛胸悶,壓力重重,乃至病痛纏身,我肯定會第一時間反問:那是黑磚窯吧?而且表情還是特放松、特不屑的那種。在從教三年有余之后,我卻成了那“某個人”,倦怠,可以說是一片烏云,不僅一時一段,不止一個一人,飄蕩在校園上空。
在度過了初上講臺的新鮮和興奮之后,緊接著的,就是一個長長的低潮,明明睡眠時間充足,身體卻哈欠連天,明明手里拿到的是獎狀,心里感覺卻是:這算什么?這有什么用?極端情況下,還會莫名其秒的生悶氣,一不小心,壞脾氣甚至在課堂上迸發(fā)出來,以至于下課之后自己都感覺莫名其妙。
一開始,這種情緒的低潮還只是間歇發(fā)作,說不定來個什么好事,心情又恢復正常。不過,兩年之后,這就成了常駐狀態(tài),由新鮮人的喜怒哀樂進化成了不動聲色,或者叫麻木不仁。然后,站在一邊,看著新老師的喜怒哀樂,感慨年輕真好。倦怠,聽說過,也僅僅是聽說過,并沒有跟自己連在一起。
情緒衰竭、低個人成就感、非人性化,字字刺耳,個個貼切,無助、狂熱、抱怨、挑戰(zhàn)、退縮,嗯,我應該是混合型,從學期開始到學期結束,在這幾個讓人悲哀的狀態(tài)里不斷切換。面對越來越復雜的教育教學任務、個體差異越來越大的學生、年年換書的所謂教育改革、、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把胃口吊得上天的家長、以及校園內外越來越大的收支失衡,“教師職業(yè)倦怠成為一種常態(tài)”!我深以為然。
然而,生活總要繼續(xù)。
體育鍛煉,挺好的辦法,足球、籃球、兵乓球,不管什么球,打到大汗淋漓時,渾身酣暢,什么倦怠都至少暫時不復存在,“教師職業(yè)倦怠,并不是由身體的疲累造成的”,確實如此。
合理飲食,不錯的建議,作為一個重味的湖南人,一桌好菜,至少能讓我在吃飯的時候,加上回味的時間里,無憂無愁。學校食堂雖然實惠又營養(yǎng),但是,大鍋菜的味道,真的只是一般般,打打牙祭,很有必要。
良好的人際關系,保障辦公室時間的心情愉快。走入教育改革實踐,在明確自我責任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確保師生關系的和諧,用自己的智慧與能力,讓學生心情愉悅的完成課程學習,沒有問題,只有尊敬,就產生不了矛盾,那么,教師自己的心情,自然也就能夠得到保障。而如此努力工作獲得的成績和獎勵,對于自我的心態(tài)調節(jié),也是大有好處。
開卷有益,古人誠不欺我。有空時,的確應該多讀點書。
(篇十)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
《教師的智慧》,這本書已經不知道被我看了幾遍了,可是就死被書中的一個個教育案例和故事吸引。書的作者焦曉駿,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yè)委員會會員,江蘇省教育學會新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第十中學副校長。曾任中小學英語教研員,多年來專注于英語教學研究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獲“中學英語學科帶頭人”、“高中英語教學能手”等稱號。在各類報刊發(fā)表文章100余篇,出版《教師的智慧》、《高中生一定要上的12堂英語寫作課》、《網絡,讓我歡喜讓我憂》等著作?粗鴷弦粡埿≌掌瓦@小段簡介,心中升騰的是無限的敬佩。因為書中的一個個平凡的小故事卻在他的筆下引出一個個不平凡道理,更彰顯著他為人師的智慧。
書中圍繞諸如“公開課與日常課”、“師生沖突怎么辦”、“優(yōu)質課到底誰說了算”等一個個教育場景對教師行為、表現(xiàn)、主張、反思與感悟進行忠實記錄,可是在字里行間,感受到的是教師智慧的閃現(xiàn)和脈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對治班的看法——治班若烹小鮮,做菜燒飯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不是什么難事,關鍵是怎樣做出美味來,那真的是一門技術和藝術呢。從中也讓我深刻體會到身為一名班主任,我們更應該是個理智、明智、博愛的人。因為當我們懷著快樂博愛的心做出來的飯菜,里面充滿了愛的味道,才是最美味的。今后的工作中我會這樣做:
做一個理智的教師。我是個情緒化比較嚴重的人,總是率性而為,而總是控制不住。任“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來安慰自己。其實教師不僅要情感充沛,而且應理智健全。在教育活動中,情緒的躁動、難言的苦惱是難免的,需要用理智去克制,需要用理性去引導。所以自己以后要多讀書,多為孩子,同事、家人服務,多思考一下所面對的問題多角度多方法的設計解決預案,解決問題以理服人,才會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靈。
做一個明智的教師。《教師的智慧》這書的主旨就是要教師做個明智的人。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明智的教師是改革的積極參與者、主動調適者。因為明智的人,善于明理,善于辨析;明智的人,善于把握大勢所趨。面對教育方式多樣的今天,采取哪種方式來處理師生關系、解決沖突和問題,反映了教師行為的明智程度。所以我要積極參與到現(xiàn)今的教育創(chuàng)新中去,多學習理論知識,多向同事學習治班教學的經驗,豐富提高自己。
(篇十一)
讀《好教師就是好教育》有感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作者:程紅兵,**市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市建平中學校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市語文名師培養(yǎng)基地帶頭人。他用自己的行為與業(yè)績告訴我們,不要動輒就埋怨社會,把一切不如意都推給“體制”。在這個喧囂的時代,只要堅守內心的良知與理想,自覺抵制世俗的誘惑與時尚的挑逗,一個有追求的教育者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甚至可以走得足夠遠。
在書中,作者從六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是講教師的職業(yè)修養(yǎng)“愛滿天下”;二是講育人之道——生命之愛、民主思想、人文情懷;三是講學校管理——努力打造學校的品牌;四是講語文教學觀——讓心靈自由呼吸;五是介紹部分語文教學的課堂實錄;六講作文指導——創(chuàng)新思維寫華章?赐陼,使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自身的不足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可謂受益匪淺。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要求我們教師要注重自身的學習,要努力提高師德修養(yǎng),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學習現(xiàn)代科學的教育理論,做到與時代同步,與學生同步。愛因斯坦說“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讓讀書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是教師的一種責任、一種情懷、一種追求。一要讀教育經典,真正的經典永恒而平易;二要讀教育報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三要讀人文書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視野;四要讀學生和為學生寫的書,要走進學生的心靈。想想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忙是事實,但也不至于真的連看書的時間都沒有。只是在心里對讀書不夠重視,習慣沒有養(yǎng)成。“春困秋乏夏打盹,冬天不是讀書天。”不想讀書,四季都有理由。好教師,應該是職業(yè)讀書人。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師必是讀書愛好者……一種熱愛書、尊重書、崇拜書的氣氛,乃是學校和教師工作者的實質所在。”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還要求我們教師要“愛滿天下”。愛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賞識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請你記住,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區(qū)觸及年輕的心靈。教師,關注的不能只是學生學到多少知識,其行為是否符合規(guī)范等。教師首先關注的應該是人,關注人的情感,關注人的價值,關注人性的完善。不能把學生當成小大人看待,吹毛求疵,以種種成人的規(guī)范去束縛他,而應把學生看成一個正在成長過程中的人。他們有童心,有童趣,比大人擁有更豐富的精神世界和更杰出的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yè)。“親其師,信其道”,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必須贏得學生的愛。
(篇十二)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在我們周圍經常會聽到老師們的一些抱怨:現(xiàn)在的孩子怎么那么不聽話?怎么那么坐不。吭趺茨敲措y教?怎么那么不愛學習?家長怎么也不管管?……當然我也會偶爾和同事們抱怨抱怨。后來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這本書后才深刻感受到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尤其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么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我們教師的抱怨是不是就不會有了呢?冷靜想想,可能真的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學生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yè)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里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著相信自己的學生,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xù)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著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苦著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著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篇十三)
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個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讀詩使人高雅,讀史使人明智。讀每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懸梁刺股”、“螢窗映雪”,自古以來,勤奮讀書,提升自我是每一個人的畢生追求。讀書是一種最優(yōu)雅的素質,能塑造人的精神,升華人的思想。
讀書是一種充實人生的藝術。沒有書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樣,空洞無物。書本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猶太人讓孩子們親吻涂有蜂蜜的書本,是為了讓他們記住:書本是甜的,要讓甜蜜充滿人生就要讀書。讀書是一本人生最難得的存折,一點一滴地積累,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讀書是一種感悟人生的藝術。讀杜甫的詩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讀李白的詩使人領悟官場的腐敗,讀魯迅的文章使人認清社會的黑暗,讀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來的希望。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朋友,教會我們如何去看待人生。讀書是人生的一門最不缺少的功課,閱讀書籍,感悟人生,助我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書是燈,讀書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因為讀書,人生才更精彩!讀書,是好事;讀大量的書,更值得稱贊。
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當你枯燥煩悶,讀書能使你心情愉悅;當你迷茫惆悵時,讀書能平靜你的 心,讓你看清前路;當你心情愉快時,讀書能讓你發(fā)現(xiàn)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讓你更加享受生活。讀書是一種最美麗的享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 玉。”
一位叫亞克敦的英國人,他的書齋里雜亂的堆滿了各科各類的圖書,而且每本書上都有著手跡。讀到這里是不是有一種敬佩之意油然而升。因為“有了書,就象鳥兒有了翅膀”嗎!
然而,我們很容易忽略的是:有好書并不一定能讀好書。正如這位亞克敦,雖然他零零碎碎地記住了不少知識,可當人家問他時,他總是七拉八扯說不清楚。這里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不善長于讀書,而只會“依葫蘆畫瓢”。
朱熹說過:“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
所謂“循序漸進”,就是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諑漸深入或提高。也就是說我們并不要求書有幾千甚至幾萬,根本的目的在于對自己的書要層層深入,點點掌握,關鍵還在于把握自己的讀書速度。至于“熟讀”,顧名思義,就是要把自己看過的書在看,在看,看的滾瓜爛熟,,能活學活用。而“精思”則是“循序漸進”,“熟讀”的必然結果,也必然是讀書的要決。有了細致、精練的思索才能更高一層的理解書所要講的道理。
由此可見,讀書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讀的精。象亞克敦,他徒有萬卷圖書,而不會讀,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其實他一本書也沒有讀完。
現(xiàn)在的我們,這種“有書等于沒書”的現(xiàn)象是歷歷在目,也就是不會讀書。就說語文課本,大家都認為沒什么看頭;這樣一來,掌握的知識也相對于較為膚淺。因此更何況是其他書呢?我們讀書提倡: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面對現(xiàn)在激烈競爭的社會,更需要我們的善讀。
對于書,只有善讀,才能象蠶一樣,吃進去的是桑葉,吐出來的是絲。
(篇十四)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教育是世界上最特別最奇妙最千變萬化的事情。
同時,教育也是最堅韌最牢固最不會變化的事情。
朱永新大師在《致教師》一書中用了共四輯的書信方式,為教育行業(yè)的我們解決了很多一線教師工作中所出現(xiàn)的實際問題。
首先,通過如何尋找人師、尋找教師的美麗生活、教師職業(yè)的四重境界、做一個現(xiàn)實的理想主義者、如何享受教育生涯、如何進專業(yè)閱讀、如何閱讀思考、如何在壓力下堅守、如何成長為名師、如何保持教育熱情、如何對學生一視同仁、如何讓自己越來越堅定、如何關注窗外世界等問題讓我了解到了做一位教師的理由。
其次,又通過如何做科研型教師、如何讓教育生活更充實、如何讓學生愛上真正的閱讀、如何出一本書、如何寫論文、如何選擇前行的伙伴、如何對待問題學生以及如何提出有價值的教學問題等等,使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有一雙慧眼來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解決實際問題。
然后,通過如何向榜樣教師學習、師生如何共同創(chuàng)造幸福、如何學會交往才能受歡迎、如何讓生活豐富多彩、如何安排合理時間、如何走出亞健康狀態(tài)、如何做好晨誦、午讀、暮省、如何自我心里調試等等這些問題使我明白作為教師只要我們用心去接受教育生涯中的各種挑戰(zhàn),或許就已經注定了我們的故事比其他熱的故事更精彩。
最后,通過我們正在漲潮的海上、出發(fā)吧,帶著使命,帶著愛、我的下一個十年、向沒被污染的遠方重新出發(fā)、每朵烏云背后都有陽光、愛教育就是愛自己等等。
從優(yōu)秀到卓越,這是我們對工作的要求,幸福而完整是我們對生
活的追求。
因為幸福完整,教育不僅僅是一種行業(yè)而是要融入生活,要激發(fā)潛能,在不斷成長綻放自我的光芒。為了幸福,我們樂于做教師。作為教師,我們要深刻理解幸福的緣由。
總之,在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中,前言就顛覆了以前對教師的形象比喻,更具人性。在他眼里,教師不是春蠶,不是蠟燭;不是一個隱喻與一個標本,更不是靈魂工程師,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平凡與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價值在于“以現(xiàn)在求證未來,讓生命幸福完整”。“幸福”在哪里呢?朱先生說,它在創(chuàng)造中,在服務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為創(chuàng)造、服務、研究與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個普通的時刻,都會煥發(fā)不一樣的光彩,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我們都能與幸福相伴。他這樣說“職業(yè)”:教師是一個能夠把人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與智慧發(fā)揮到極限的、永遠沒有止境的職業(yè)。教師面對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靈。他們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他這樣說“信仰”:信仰造就的樂觀,是生命中的太陽,任何境況下的人生都會因此溫暖明亮,并指引著生命中的明亮那方。他這樣說“理想”:當理想遭遇現(xiàn)實,總會有碰撞,總會有較量,否則,理想如何能夠稱之為理想?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必要的烏托邦。他說“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將以閱讀為基礎的“專業(yè)引領模式”,以寫作為基礎的“研究反思模式”與“以同伴互動為基礎的教育生態(tài)模式”喻之為教師成長之“吉祥三寶”。他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生命的敘事,在時光中創(chuàng)造那個更好的自己。時間抓起來是黃金,抓不起就是流水。
(篇十五)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心得
要實現(xiàn)教師自我的專業(yè)發(fā)展,必須提升教師自己的專業(yè)規(guī)劃意識和能力。機會從來都只垂青有準備的人。
長期以來,我們大部分教師缺乏對自我專業(yè)發(fā)展的規(guī)劃,每天沉溺于瑣碎繁雜的日常教學事務,把自己深藏于教材和學生作業(yè)之中,不進行自我成長的規(guī)劃。今天要看那些書?要寫什么文章?要思考什么問題,重點做哪些研究?要對自己的教學經驗做哪些專業(yè)的自我反思?三年或五年要達到那些成長目標?大部分教師很少靜下心來想一想這些重要的問題。
缺少生涯規(guī)劃的教師,極易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沒有夢想,缺乏動力和方向,總習慣于用現(xiàn)實來搪塞夢想和希望。不去向往,不去追求,那來希望?
教育中的職業(yè)倦怠,審美疲勞,或許就是由于教育人生規(guī)劃的喪失導致的。作為教師,你為自己的教育生涯做好規(guī)劃了嗎?
教師的規(guī)劃是教師專業(yè)的生涯設計,教師的規(guī)劃就是對教育人生的成長設計。它是教師發(fā)展的指南,是教師成長的方向。規(guī)劃蘊含著思想,蘊含著價值,蘊含著動力,蘊含著自我期待和希望。
教師規(guī)劃可分為自我職業(yè)生涯設計和學校教師專業(yè)成長促進計劃,近期規(guī)劃和遠期規(guī)劃等不同類型。它涉及下列重要領域:
第一、 教師專業(yè)精神形象設計。教師專業(yè)精神形象的核心是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
第二、教師專業(yè)生存方式設計。專業(yè)生存方式的核心是教育行為方式或教育場景中的活動方式。教師規(guī)劃要回答將要形成和如何形成教師的教育風格,如何形成自己的個性化的教育行為方式。
第三、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目標的設計。每個有追求的教師都應具有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目標,這是教師生涯規(guī)劃不可或缺的內容。
當然,規(guī)劃是一種計劃,一種設計,一種預設,一種想象。要把它變成現(xiàn)實,關鍵在于落實,在于堅守理想和信念。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