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每一位老師用好身邊的教育教學資源,用心做教育。我們的老師,也在細心地指導著學生。宿舍里:牙刷、牙杯擺放整齊;床鋪收拾干凈;鞋子擺成一條直線,所有的衣柜、抽屜都要整理好。下面是小編帶來的《踐行在國學教學路上》學習心得:暮然回首驚覺遠。
新學年上班的第一天,就有幸聆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梁承穗老師的精彩講座。梁老師的發(fā)言很平實,但平實中又不缺高大上,沒有常見的假大空,但每個事例又都讓我感覺耳目一新、似曾相識。
時時處處事事皆教育
在梁老師講座的實例中,不難感受到梁老師是實實在在地做到了時時處處事事皆教育。大到待人接物的禮儀,小到發(fā)完雜志后的包裝繩,從雨具的擺放到如何發(fā)放作業(yè)本,樁樁件件,都是奮斗在一線的老師們司空見慣的小事,梁老師把這些小小的事情當做教育資源,用經典去指導教學、潤育學生。
這些事情,其實每一個石小人都在做。胡校長和胡校長所帶領的領導班子在成長班和例會上總說時時處處事事皆教育,提醒每一位老師用好身邊的教育教學資源,用心做教育。我們的老師,也在細心地指導著學生。宿舍里:牙刷、牙杯擺放整齊;床鋪收拾干凈;鞋子擺成一條直線,所有的衣柜、抽屜都要整理好。教室里:桌面上的用具整齊擺放;抽屜里的書本按照學科或者大小碼好;鐵柜的所有用品擺放都要整齊美觀。運動場上:脫下來的外套折疊好放整齊;帶去的水杯在指定位置有序存放······這些事情,每一個班主任和科任老師都在努力,我們的孩子的自理能力也越來越高,自覺性越來越強。
在科組會議上,科組長還提出要時時處處事事皆語文,每一個的小活動大活動,每一件的小事大事,哪怕是學生的一個小糾紛,都可以作為我們語文教育的資源,課前演講、小練筆等,不應該等到學習園地才動口動手,而應該是隨時遇到隨時運用隨時拓展,因為教育也要講究時效性。
時時處處事事皆經典
梁老師透露,在80年代參加工作的時候,她的國學教學是地下工作,總是關起教室門偷偷摸摸的進行,利用自己的語文課、早讀課等“私人”的時間,給學生講授《弟子規(guī)》、《三字經》、《大學》、《中庸》等,在國家、學校都不鼓勵的情況下,梁老師敏銳地意識到經典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所以義無反顧地投入到“地下”工作中,用經典去浸潤孩子的童年。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梁老師自己對國學的深入研究,感受、體會到了這些經典的價值,懂得它們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懂得它們將能提升人的修養(yǎng),所以才會如此的熱愛吧。
在這里,我不得不慶幸自己生逢好時代,身處好環(huán)境里:在我還不知道國家大力推進國學教育的時侯,石小就已經在誦讀《道德經》、《弟子規(guī)》等國學經典,在用太極思維開展教學了。
在學校里走走,風雨連廊里的《弟子規(guī)》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仔細聽聽,學生誦背《弟子規(guī)》的朗朗書聲不絕于耳,還記得有段時間,學生每晚誦讀《道德經》;課堂上,那一張張幫助學習的思維導圖,校長也走進教室,與學生一起探討《道德經》、一起學習《弟子規(guī)》;這些,都是因為懂得,懂得這些經典的價值,懂得這是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所以我們才如此熱愛。
大到六年級的哥哥姐姐,小到一年級的弟弟妹妹,對《弟子規(guī)》全文那是爛熟于心,這些年,學校全面推進踐行《弟子規(guī)》的活動,我們在品德課和班會課上給學生解讀《弟子規(guī)》,用各種方式告訴學生《弟子規(guī)》里蘊含的仁、義、禮、智、信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勸誡每一個學生都要好好踐行,做一個懂孝悌、守謹信、能愛眾還善學文的好孩子,我們的學生也的確有進步,平時總能聽到家長的反饋說孩子上學之后在文明禮儀、尊老愛幼等方面都有很明顯的改變。
就我自己而言,我總感覺似乎缺少了一點什么。
一次成長班上,主題是“看課不客”,三分鐘的時間,我模擬了一些面試的禮儀禮貌,記得當時胡校長問我說:“您剛才說的這些注意事項其實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什么呢”,我一時答不上來,胡校笑笑說:“就是《弟子規(guī)》中的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啊”,結合今天梁老師提到的時時處處將學生定位為“好孩子”,時時處處聯(lián)系經典語錄、故事來給學生立德的事,我忽然明白,原來我們常說的“踐行”,并不是停留在某一節(jié)課、某一次評比上,而是要時時處處事事的幫助學生提煉、總結和升華。我們腦中有經典、口中有經典,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行經典,慢慢累積,慢慢沉淀,才能實現質的飛躍。
事事處處事事皆資源
我突然就想起了入校以來利用太極思維處理的許多事例,(那時還記錄了幾篇《太極感悟之——活動無處不在》、《溝通“從心”開始》等),我還想起了形體考核室門口的那排鞋子:
當我把學生帶入考場,回頭瞥見這幾排鞋子的時候,內心是震撼的,我拍了照片發(fā)到班級群里發(fā)到朋友圈里,我忍不住地就要表揚我的這些學生,家長和朋友們也忍不住地為學生的這些良好行為習慣點贊,為我們學校的教育點贊。
第二天的課上,我把這張照片投影出來,讓學生談談感受和啟發(fā),四年級的孩子,他們說的很好:談到了美觀、談到了整潔、談到了習慣的養(yǎng)成,在我的啟發(fā)下,他們還談到了“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談到了“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衣貴潔,不貴華”;談到了“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談到了收納整齊之美,談到了良好習慣之可貴。在那之后的一段時間里,班級圖書角的書總是擺得特別整齊,衛(wèi)生角的衛(wèi)生工具也收拾得整潔美觀,就連讓我頭疼的路隊行進隊伍也整齊安靜了許多,每周末總有家長跟我反饋說孩子會自覺收拾自己的房間和玩具了。
是的,一件不經意間的小事,可以開發(fā)出很多的資源,如果換做現在,在學校學科整合的理念下,我想我還可以拓展到“寫寫我的心里話”的動筆環(huán)節(jié),“積累相關古詩詞”的積累活動,“尋找校園整潔之美”的美育行動,“整潔進我家”的親子實踐活動······
事事處處事事皆成長
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的國家日漸強盛,提出要讓國學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口號后,梁老師的國學教育擺到了明面上,如火如荼的開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走進學校,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些學生是梁老師班上的,哪些學生是梁老師教的。
梁老師把自己所熱愛的國學經典在日常的點滴教學中慢慢滲透、傳承給他的學生,用美的力量感化他們,所以才會使自己的孩子在言行舉止上那么的與眾不同。
路遇老師揮揮手、問聲好,是石小留給我的第一印象,記得那會兒學校給我們訂購南懷瑾老師的系列書籍,《論語別裁》、《金剛經說什么》、《壇經》等,印象中這些都是晦澀的文字,但只要沉下心來細細品讀,總能從中感悟出什么。
六祖說:“每個人的菩提自性本來就是清凈的,只要有此清凈的菩提心,當下就能了悟成佛。”是的,教學也是一樣,若沒有清凈的菩提心就不能很好的開展自己的教學工作、教育自己的學生,若沒有清凈的菩提心,凡塵俗世就容易干擾自己的心境,影響自己的教學。同樣的,若老師煩躁,學生又怎能靜下心來學習,不能靜下心來,學習又怎會優(yōu)秀呢?
學校經;ù罅獾赝馀衫蠋煂W習,校內也不定時的有培訓講座,我們的身邊有省級名師——劉軍,有名班主任李艷君、李曉慧等,還有許多的骨干教師,還有優(yōu)秀的年輕老師們,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放空自己,處處皆可成長。
事事處處事事皆用心
梁老師在講座中曬出了她和家長之間督促學生踐行《弟子規(guī)》情況的表格,我腦中想起了很多年前我自己設計的家校聯(lián)系卡,根據平日里做作業(yè)、做家務、文明禮儀、上課等情況設定相應的選項,每周跟家長反饋一次,我和家長只需要根據孩子在家的實際情況勾選相應等級,特殊情況可以留言,這樣我和家長都可以及時了解孩子的最新情況,更重要的是給了孩子很大的督促,因為每一周收上來后我都會仔細地閱讀,并在班上表揚一些做得好和進步大的孩子;除了每周的聯(lián)系卡,我還有每月的聯(lián)系表,針對孩子一個月來的表現進行簡單的小結,提出孩子下一個月的進步方向,家長也在相應的欄目寫寄語,然后張貼在班級的“學習園地”,大家都可以閱覽,彼此相互促進;另外,我還有一本《成長記錄冊》,孩子們每天記錄自己的成長點,可以是新學會的知識,可以是懂得的道理,可以是學會的技能,不管大小,只要成長就好,每天家長會在學生書寫的下面簽名,見證孩子的每一點成長。
我用心關注他們的點滴,用心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所以,他們是那么的能干:大掃除的時候,我可以什么都不做,勞動委員會布置任務、會組織大家有序進行;班級文化建設方面,宣傳委員全權負責,板報設計、學習園地、宣傳欄、評比欄,我樂享其成就好;午休時間,鈴聲一響,就會安安靜靜地睡覺(在教室午休),可以沒有值日老師,可以沒有看班老師,自習課上,學生可以自覺地自習一節(jié)課,不用擔心有人會講小話,不用擔心有人會違反課堂紀律······
當我第一次接觸到《日行九善》的時候,我驚呼:這不就是我的家校聯(lián)系卡和《成長記錄冊》的合體嗎?只不過這本《日行九善》更加全面地囊括了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尤其關注了學生德的方面。用好這本冊子,一定能對自己班主任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在石小做班主任的幾年時間里,我盡可能地好好利用這本《日行九善》,我教與他們寫的方法和內容,每日跟進他們寫的情況,每周關注和反饋家長填寫的內容,從中獲取許多教育的信息和資源,家校共建,有效溝通,為自己班級工作的開展保駕護航。班風學風日漸純正。
身在蘭室,久而不聞其香。今日得見同道中人如數家珍的分享,才發(fā)覺,其實自己也在國學經典的浸潤的成長路上,志彌堅,行彌遠。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