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的編排思路及內容解析可以通過實例來進行學習,要在生活中反復學習品味,樹立優(yōu)秀的語文觀。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三年級編教材培訓心得體會。
上午徐軼老師提出了雙線組元(即人文主題+語文要素)和三位一體(即精讀、略讀和課外閱讀)兩個關鍵詞,以及教材的五個顯著特點。通過教學實例為我們詳細講解了教材編排思路及內容解析,讓我覺得覺得本冊在編排上更合理,無論目標定位還是方法指導,積累運用,能力培養(yǎng)等方面更適合三年級階段孩子的實際,也改變了老師們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很好地指明了今后我們實踐的方向,具體怎樣具體實施又給我們一提供了創(chuàng)新的空間。慢慢學習,細細品味,真真實踐,深深反思。愿在教師的引領下,和學生邁過“坎兒”。
下午余琴老師從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給了我們教學建議。生活即課堂。培養(yǎng)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復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才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本次培訓會讓我收獲很多,總體上感覺統(tǒng)編教材與舊教材的區(qū)別,專家提出的教學建議,非常好,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實踐。通過認真學習,希望能很快把握新教材,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