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種增長知識的方式,要讓孩子們喜歡上閱讀,他們有自己的閱讀能力,不要過多的干涉。下面是小編帶來的第四屆領(lǐng)讀者大會學習心得體會【3篇】,你怎么看呢?
1
關(guān)于2018年領(lǐng)讀者大會的三點思考
在參加此次大會之前,我的生活平靜的如山里潺潺流動的小溪,而這次北京之行猶如一次強烈的思想大觸礁,高高掀起的白色巨浪給我以強烈的抨擊!感覺自己就像河里的一條小魚猛然間闖入了壯闊的大海里!在慨嘆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的同時,也在反思自己,進行一些相關(guān)的思考。
一、兒童文學的課堂必須是寧靜的嗎?
這個問題是針對梅子涵教授《文學課堂的寧靜》這片發(fā)言提出的問題。根據(jù)《兒童權(quán)利公約》的界定,18歲以下的人都可稱為兒童!這一界定就注定了教學方式的多樣性,不同的年齡段所采用的課堂呈現(xiàn)方式也不盡相同。小學中高學段和初中高中學段可以效仿周其星老師《春天》,用配樂朗讀,反復體悟,交流印象深刻的畫面等等來分析人物,體會情感,感受文學的美。整個課堂是寧靜的,配上音樂甚至還有些壓抑和悲傷,也難怪有個五年級的孩子淚灑現(xiàn)場。但是把學生換做一二年級的呢?或者更小的幼兒園的孩子呢?恐怕他們連完整的意思都表達不出來吧?當然一二年級應(yīng)該也不會選擇如此沉重的文本。但是我想強調(diào)的是在課堂上走進文學的方式其實并不都是“寧靜的”,小孩子愛玩,注意力時間短,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吸引等等都決定了“走的”這個過程的特殊性,可能在某一個觸動他們的點會安靜一下下,但很難保證他們會從頭到尾一直安靜。
二、對“文學化的兒童文學課堂”的探究
文學閱讀和語文學習必須結(jié)合嗎?首先必須明確的是二者的關(guān)系,我們語文課學習當中的眾多文本只不過是從浩瀚如煙的文學海洋當中截取的“一瓢瓢飲”而已!所以,從這個角度角度出發(fā),它們二者用結(jié)合不太合適,本就是同根相生的呀!其次,語文課程的教學需要按照課程標準的設(shè)置來進行,語文教學目標的達成需通過具體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等手段完成,而文學注重的是閱讀體驗,整體感受其中蘊含的感情,是在字詞句掌握之后的整體運用。最后,我們國家沒有對學生關(guān)于閱讀力的全方位測驗,有的只是“語文考試”,測試的基本上都是字詞句段篇及文本的閱讀和書寫。所以從這個有點現(xiàn)實的角度出發(fā),語文課基礎(chǔ)知識和能力的學習好像比文學課的整體賞析更親民一點。但是,我們可以把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在第一課時解決掉,在第二課時解讀文本的時候盡量把課上的美一點,文學一點,擴充相關(guān)背景知識,擴充相關(guān)文本的閱讀,讓學生全方位的體會一篇文章的美,進而感受文學的美!
三、繪本教學對于語文教學的影響
本次大會里面有兩個老師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位是來自臺灣給小朋友說故事的林偉信老師,一位是來自馬來西亞的兒童文學協(xié)會副會長郭史光宏老師。雖來自不同的地方,但他們身上有共同的特征——由內(nèi)而外渾身上下散發(fā)著對兒童和故事的熱愛,他們的周身都圍繞著一圈一圈的光暈,透漏著一股美好和可愛。這是我在其他老師身上沒有看到的!即便是帶來繪本《小房子》展示課的黃雅蕓老師,我覺得跟兩位男老師比,她更像是一位講繪本的語文老師,可是孩子們明顯喜歡的是能上語文課的說故事老師!而且繪本不是從字詞教學開始的,注重的是故事的整體連貫和感悟,從這一點上看繪本"很文學"!或許語文課也可以效仿繪本課,從孩子的表達(包括語言表達,情感表達,文字表達等等)著手,反過來進行字詞句的滲透,在一個大的故事背景下,孩子們對字詞理解起來更容易,進而減少學習的阻力!
以上就是我腦袋里一直回旋的問題,現(xiàn)在寫下來,完成這次參會的意義,堅定我在語文教學道路上繼續(xù)前行的的初心!也好鼓勵我成為一名擁有赤子之心的孩子們喜愛的山村小老師!
2
“2018年領(lǐng)讀者大會”參會感悟隨筆
國慶前夕,在緊張、忙碌的工作間隙,偶然接到校長的一通電話,電話里我被告知有一次外出培訓的機會,主題是類似“領(lǐng)讀者大會”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地點位于我們偉大的首都——北京。
電話那頭,校長面帶笑容,語氣和藹地問了我一句:“怎么樣,愿意去嗎?”我語氣平靜,但卻依然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回答校長說:“可以的,校長,只要工作能夠安排好就可以。”(因為得知培訓時間是在工作日,考慮到參加大會或許會落課的原因,猛然間內(nèi)心有些許疑慮)但是,從我內(nèi)心而言卻對這次大會充滿了無比憧憬與期待。
身為一名深愛著祖國的90后,也作為一名深愛著教育事業(yè)、深愛著兒童文學、深愛著閱讀感悟人生的這樣一名人民教師,無論從“北京”還是“閱讀”,亦或是“兒童文學”這樣的字眼,無一不令我心向往之,在我看來這些字眼本身就自帶著光環(huán),它們無時無刻不吸引著我,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去靠近。況且對于我這樣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教師而言,我深知這次機會的難得,內(nèi)心充滿了感激和感恩,感恩學校給予我的這次學習機會,讓我有機會學習和成長。
于是我下定決心提前布置好手頭的工作,盡量在不影響工作、不落課的前提下,去參加這場讓我滿心期待的“文學盛宴”……
初到北京,傍晚逐漸暗下的天空用它特有的方式迎接了我——朦朧的天空下起了綿綿秋雨。好像在提醒我:明天你也將得到兒童文學的滋潤與洗禮。我想,深愛閱讀的我也一定會讓自己的心靈在這次領(lǐng)讀者大會上得到凈化與升華。想到這些,我便不覺得這秋雨是多么蕭瑟和冷落了。
終于,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了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大廈,隨著會場工作人員的指示陸續(xù)就坐。
8點30分,大會正式開始。主持本次領(lǐng)讀者大會上的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當時身為崇拜者的我還百度百科了一下(梅子涵,1949年生,兒童文學作家,上海師范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一切都是那么巧合,連梅老師的出生年份也顯得那么耀眼,充滿光環(huán)。更不要說他的種種頭銜。梅老師的語言幽默詼諧,且充滿智慧和藝術(shù),無不顯露出他所自帶的那種文學藝術(shù)的光芒和氣息,博得了大家的一陣又一陣歡笑和掌聲,這是我對梅老師的第一印象。
當時梅老師的一席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這次的大會,我們要搞點特殊,我們不介紹嘉賓,有些大會總是會一個個介紹嘉賓,然后請嘉賓站起來向大家揮揮手簡單打個招呼,這次我們會讓每一位嘉賓到臺上來和大家做深度交流……”這一席話讓我感受到這場大會的獨特。那一刻,我想或許我應(yīng)該多向梅老師學習,學習他的沉穩(wěn)、內(nèi)斂卻不乏智慧和藝術(shù)。
緊接著,著名的朱永新教授為大家?guī)砹恕段覟槭裁聪矚g兒童文學》的演講。記得第一次接觸到朱老師的文章還是在剛畢業(yè)時,讀過的有關(guān)朱老師發(fā)表的新教育的文章,這次聆聽了朱老師的演講,讓我再次深刻感受到朱老師心中對兒童閱讀和兒童文學的熱愛。朱老師熱愛兒童文學的一個原因也讓我最為深刻,他說,“兒童文學自身的魅力吸引了我,因為兒童文學在人性之中有著最光明、最溫暖的事物,且最值得堅守和探險”這句話讓我不禁產(chǎn)生了共鳴。確實,光明、溫暖、善良這些字眼被兒童文學作品體現(xiàn)得是那么淋漓盡致。我也因此像朱老師熱愛兒童文學那樣,熱愛著兒童文學,感受著兒童文學作品中的真、善、美……這些人性的閃耀光芒。
李學謙老師介紹了自己對兒童文學的理解和期待,來自臺灣的林偉信老師講述了《臺灣故事團體發(fā)展與閱讀帶領(lǐng)方法》。他講述的有關(guān)臺灣“故事媽媽”閱讀帶領(lǐng)方法使我對閱讀帶領(lǐng)方法方面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帶領(lǐng)閱讀討論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聽完故事,再討論。在聽完故事討論的環(huán)節(jié),還可以有兩種提問形式,一是由孩童提問,重建文本-自由提問-整并問題-逐一討論-經(jīng)驗印證。二是由說故事的人提問:理解型的提問-詮釋型的提問-批判型的提問。我想在這種討論下,孩子一定會從內(nèi)心愛上閱讀,并能夠從閱讀中去感悟、去體會書中的美好。第二種則是邊說邊討論:插嘴法的應(yīng)用。在說故事時,如果小朋友有任何問題,就可以停下來處理問題,在閱讀中討論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說不定還可以達到情感的共鳴,從而更進一步感受到閱讀的魅力。
文學化的兒童文學課堂,兒童文學閱讀在課堂中的體現(xiàn)讓我更加為之贊嘆。聆聽了周其星老師的《春天》和黃雅蕓老師的《小房子》,我再次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感受到兒童文學的魅力。兩位老師的課無不展示著他們深厚的朗讀魅力,讓我深深感受到,無論是語文學習還是兒童文學,都少不了語言的陪襯,而作為老師亦或是作為帶領(lǐng)孩子們閱讀、感悟的領(lǐng)讀者們,我們都應(yīng)該用心去感受每一部兒童文學作品,細細品味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感悟書中的每一段成長。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傳遞給每一位純真爛漫的孩童,并讓他們心中的善美之花不斷生根、發(fā)芽、綻放……
我想,無論時間如何變幻,也不管歲月如何變遷,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不應(yīng)該停下閱讀的腳步,讓閱讀伴隨我們每一位領(lǐng)讀者,伴隨我們的每一段喜怒哀樂,伴隨我們的每一段成長。因為,我們有一個值得驕傲的身份——領(lǐng)讀者。
此時此刻,我想起了那句“相信種子,相信歲月。種子就是希望、愿景,歲月就是堅守、意志”我想,對于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而言,種子就是我們需要培育的祖國的花朵,而有關(guān)兒童文學領(lǐng)讀的漫漫長路,則是我們需要堅守的歲月。
最后,愿歲月靜好,愿書香常伴……
3
閱讀,最美的遇見
閱讀,讓心靈澄澈,讓心靈慰藉。
閱讀,幫孩子打開心靈的另一扇窗戶。
閱讀,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
閱讀,與智者的真誠對話,與偉大的心靈交流。
閱讀,從兒童開始。
2018年9月28日至29日,我有幸去北京參加了2018年領(lǐng)讀者大會曁CBBY閱讀年會。我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大會,雖然對“領(lǐng)讀者”這個詞也并不陌生,但對本次大會還是充滿了期待。
在駛向北京的列車上,我對這次盛會充滿了期待。領(lǐng)讀者是讓我們領(lǐng)讀詩歌,領(lǐng)讀散文?當看到這次大會的主題“文學化的兒童文學課堂”,我耳目一新。梅子涵作家說:“領(lǐng)讀者不僅僅是專家、學者,還是在座的每一個人”。我明白,這是讓我們這些一線的老師們,帶領(lǐng)學生走進文學的殿堂,讓學生愛上閱讀,愛上文學,讓文學伴隨孩子成長。這種閱讀不只是課外,還在課堂上。
大會上的每一位嘉賓的演講都很精彩,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臺灣林偉信教授講的《故事媽媽》和丁筱青《兒童文學課堂常見問題及對策 》。林偉信教授的演講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怎樣給孩子講故事,帶領(lǐng)孩子閱讀、討論。第一種方法:聽完故事再討論。可以由孩童提問-重建文本-自由提問-整合問題-逐一討論-經(jīng)驗印證。還可以由說故事的人提問,理解型的提問-詮釋型的提問-批判型的提問看法。
第二種方法:講故事帶領(lǐng)閱讀討論方式,邊說邊討論,即“插嘴法”的應(yīng)用。這種方法可能不能一次性把故事講完,但這種講故事可以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小孩子不懂就問的習慣。并且林教授還教我們怎樣應(yīng)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老師要學會把問題拋給孩子們,讓其思考并解決。以前我也經(jīng)常給孩子們講故事,讓孩子來分享故事?晌业淖龇ㄖ皇菃渭冎v故事,培養(yǎng)孩子傾聽能力。為了提高孩子口語能力來讓孩子來講故事。 我的做法很明顯無法使所有小孩子精力集中,也不能很好培養(yǎng)其傾聽能力,只能鍛煉講故事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在今后的教育中,我將努力嘗試大師所講述的兩種講故事方法,真正讓孩子們在故事中愛上閱讀,愛上文學。
丁老師的演講強調(diào):兒童文學課堂首先是兒童的課堂。我們老師們應(yīng)讓兒童充分閱讀、感悟,讓孩子讀書時進入到細節(jié),讓孩子去認真的品味,去感受。老師在上文學課時應(yīng)是溫柔的從容的。這正如周其星老師所授的《春天》,這節(jié)課并不像我們平時語文課那樣熱鬧,有時會出現(xiàn)沉默,而這種沉默,卻也恰恰反映孩子們在思考。丁老師說“老師在上閱讀課時要先去讀書,先去感受,把閱讀干干凈凈帶到孩子們面前”,我們教育者要相信所有兒童,相信兒童有閱讀能力,也有感悟能力,教師不要過多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與兒童,剝奪兒童的自主閱讀與感悟,真正做到文學課堂的童趣化。
田宇老師說 :“大人們沒有點熱情,孩子怎么會有愛和熱情?”的確如此,只有老師愛上閱讀,愛上文學,文學才能伴隨孩子成長。讓我們做幸福的領(lǐng)讀者,讓一首首動聽的詩歌,讓一本本有趣的書籍,擦亮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潤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激揚每一個真誠的生命,滋養(yǎng)每一個孩子的靈魂!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