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可以幫助我們成長,我們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讀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同時也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進行高效的讀書方式,更加思維能力,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參加讀書座談感悟:成長與讀書,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
有幸聆聽謝老師和**老師的講座分享,字字珠璣。一直以來都喜歡他們的講座,喜歡他們精微的故事,幽默的語言,輕松的氛圍,深邃的內(nèi)涵以及透徹的哲理;喜歡他們對我們需要的了解,總是能站在聆聽者的角度,分享我們想聽的,幫助我們前行。有時聽著總會覺得呀,我不就是老師口中那溫水里的青蛙,沒有夢想的咸魚嗎?
一、成長
謝老師通過分享自己的工作歷程以及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分析了教師成長中的幾個關(guān)鍵要素。我試著將其總結(jié)為兩方面:1.工作要勤。不甘沉淪,懶于實踐,想的太多,做的太少這是很多人的現(xiàn)狀。人最大的敵人或許就是自己,人不懶,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你若盛開,清風自來。2.生活多思。我們總是習慣于以自己原有的思想或者大多數(shù)人的觀點去評判某一事件,但往往這樣所看到的都只是型,如果嘗試透過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看透它的本質(zhì),就好比教學時教授數(shù)學知識的本質(zhì),那么久而久之,思維的清晰度、提煉度開闊度等便會慢慢提升。
二、讀書
陳老師從為什么讀書?讀什么書?怎么讀書?三個方面與我們分享了數(shù)學教師讀書的方法。1.為什么讀書?讀書不是隨隨便便,它應該是帶著一定的目的的,或為獲取資訊,或為尋求理解。2.讀什么書?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書籍質(zhì)量良莠不齊,流行暢銷書不一定值得閱讀,庸俗成功學或許只是一杯毒雞湯,不能一味追逐潮流,而要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對自己有益處的書籍。3.怎么讀書?讀書是有方法的,閱讀是有習慣的,掌握好的方法與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有效的進行閱讀,如筆記批注、思維導圖、深度閱讀等等。陳老師的分享并不是一味的理論,將他所介紹的方法用起來,對我們今后的讀書是大有益處的。
三、成長與讀書
大學時我也愛過書,一為了彌補孩童時期閱讀的不足,二為消磨時光。那時什么類型的書都看,但不怎么做筆記,看過了一般說不出具體的內(nèi)容,即便說了也不完整,常常自詡“好讀書,不求甚解”,基本處于走量狀態(tài),即便如此,還是從書籍中獲得了很多,知識面擴充了不少。入職以來,讀書少了,借口反而多了。怯于發(fā)言,恐于寫作,喜歡扮演傾聽者的角色,時?鄲烙谟性捳f不出,偶爾拿起筆,呆了半晌,憋不出半字,無奈開始練習轉(zhuǎn)筆,文采表達毫不進長,這也正是因為書讀的少了吧!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其實成長和讀書應該是密不可分的,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讀書。但凡能站穩(wěn)講臺,談笑自若的,無不都是愛讀書、會讀書之人。時常在培訓期間看見謝老師帶本書向?qū)W員們推薦,陳老師的朋友圈也總是能看到書籍的身影,我想正是一點一點積累與成長,才促成他們今日的淡定形容。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