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生沒有那么多傷心的事,也沒有那么多開心的事,但是開心確實永遠比傷心要多得多,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讓自己從內而外的開心起來。接下來小編將給大家?guī)硪黄恼拢埓蠹乙黄鹦蕾p。
別喪了,讓自己開心沒那么難的。
眾所周知,讓自己開心起來,是很難的。
人們需要高興一下時采取的手段,比如暴飲暴食、唱 K、玩網游等等,往往都不能確保帶來快樂,甚至還可能有反作用。
即使選擇相對健康的跑步運動,雖然確實能讓一部分人快樂起來,但需要通過運動促進體產生內啡肽、以及其他有鎮(zhèn)痛和興奮效果的神經遞質分泌,這要求你至少跑三十分鐘、五到八公里。如果你堅持不到這個量級,疲憊只能讓你更加沮喪。
歸根結底,你找樂的時候,十之八九還是在發(fā)泄本能、消磨時光,而沒有遵循科學心理學的指導——追求意義、疏解情緒,回憶積極的記憶,以及尋找和記錄生活中的美好瞬間。
所以你才開心不起來。
現(xiàn)代人對快樂的需求,不但要「樂」,而且要「快」、要迅速而持久,又快又爽,還不能有副作用。
現(xiàn)在,我們碰巧有幾個經得起心理學的檢驗、經驗的推敲,又能在一分鐘之內讓你擺脫「喪」的方案。
喵星人來幫你
對很多人來說,要想快速改善心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擼貓。
貓是擼不完的。即使條件有限、無法親自持貓,也可依靠「云吸貓」解決問題。抖音上僅僅是帶有「#貓」標簽的萌貓短視頻,就有 14 萬條之多,全部看完需要 600 小時以上。
為什么即使不能相伴左右的貓,也能讓我們感到快樂?
最主要的原因是,貓不僅外形軟萌,而且承載著各種意料之外的驚喜、莫名其妙的行為,以及強烈的情緒,具有百看不厭的功效。
比方說,偷偷地將黃瓜放在貓咪身后,你就很可能看到一只被嚇得炸毛的貓主子。動物行為學家會解釋,貓并不是對黃瓜有特殊恐懼,只是害怕突然出現(xiàn)的東西。不過,在搜索引擎上鍵入「貓怕黃瓜」,可以獲得近 500 萬個結果,堪稱一大視頻 IP。
雖然嚇唬小動物值得商榷,但這些視頻確實會讓你一個個 15 秒地刷到停不下來。
原因或許正如病毒內容傳播專家薩姆·福特所言:
貓具有外星人的特質,它并不如你期待的那般響應你,它的神秘驅動著我們的興趣。因為貓的神情和肢體語言不易懂,于是有了詮釋空間。你可以容易地將自己的情緒投射在貓身上,貓就成了「完美的情緒畫布」。
當我們觀看貓和黃瓜的視頻時,仿佛也就看到了被生活弄成驚弓之鳥的自己,進而提醒自己寬心:我怕的不過是個黃瓜而已。
貓帶來的情緒疏解,對人類有莫大的助益。明尼蘇達大學對 4000 多人的 20 年跟蹤調查發(fā)現(xiàn),與不養(yǎng)貓的人相比,養(yǎng)貓組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即便不養(yǎng)貓,光看貓也有用。印第安納大學教授杰西卡·米瑞克研究了 6795 位志愿者。研究發(fā)現(xiàn),觀看貓咪短視頻,能減緩焦慮,讓人迅速心情變好、精力更充沛。
云擼貓的另一個好處是,我們無須為了一時的娛樂放縱而產生負罪感,甚至進而否定自己的自控力,乃至降低自信、陷入沮喪。
大部分人在網上刷完貓后,都會覺得:與觀看貓咪所獲得的正能量相比,那一點點愧疚簡直不值一提。而對于貓咪視頻的記錄者而言,成功捕捉到某一個奇妙瞬間并且分享給更多人,本身就是一秒脫「喪」的方法。
怎么運動產「樂」效率高?
我們的第二個方案,是科學地運動。
不過,要完全通過運動本身獲得快樂,需要投入大量時間,雖然效果確實顯著——我們的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內啡肽、大麻素等令人愉悅的物質,以至于產生大量運動成癮者。
2015 年的北京馬拉松賽中,7 名因突發(fā)狀況接受急救并住院的參賽者,沒有一個人愿意主動放棄比賽和跑步運動。其中甚至有一位勸說醫(yī)生和他一起接著跑。
不過,這對大多數人并不現(xiàn)實——一般人根本沒時間或沒耐性經常連讀奔跑半個小時以上,哪怕明知道再堅持一會兒就有巨大的回報。
這就是為什么,有那么多跑友巴不得每跑一百米,就在抖音上發(fā)一段自拍。這并非炫耀,而是在這段難熬的快樂預熱期里,我們需要看到有人在默默支持,通過這種強大的獎勵機制,才能產生足夠的力量,面對前方漫長的跑道。
所以,在抖音上曬跑步、健身,對你很有益處,除了接受鼓勵、分泌多巴胺,甚至還能治療拖延癥——麥考瑞大學的意志軟弱研究者設計了實驗,發(fā)現(xiàn)每周要參加幾次騎車等健身活動的被試者,對生活自控能力的所有方面都有所提高。
這是因為,運動之后,身體的代謝率會持續(xù)高揚,大腦和身體都處于更高的喚起激發(fā)的狀態(tài)。持續(xù)多日的運動,還能增加大腦前額葉的工作效率,而前額葉正是大腦中負責行動決策和控制的部位。
這大概也是最適合跑步的時代,即使你真的不那么喜歡跑步,也能隨便打開一個短視頻平臺,都有無數達人在等著,和你一起運動、一起開心。
通過短視頻網站記錄生活的「小確幸」,也是一種從自身出發(fā)的主動選擇。在抖音這樣的平臺,你可以記錄獨一無二的瞬間,讓它們成為未來自己或其他人活得快樂的源泉。
美好的瞬間總是稍縱即逝,如果你足夠幸運,剛好捕捉到它,請一定不要忘記分享出來,說不定這段視頻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讓自己和更多的人擺脫沮喪。
運動完更要愉快地吃
至于暴飲暴食,本身也不失為一個辦法——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講,吃東西會產生和性高潮類似的美好感覺,以至于英語中有「食物高潮」(foodgasm)的俚語。這兩種高潮確實會激活同一片腦區(qū)——眶額葉皮質。
吃能帶來非凡的滿足感、產生愉悅,并且不一定和「卡路里」掛鉤,味覺本身才更有可能是快樂的來源。芬蘭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吃比薩餅會帶來充足的快感,喝同樣卡路里的、沒味道的營養(yǎng)型飲料卻不會。
所以,我們在抖音上也能看到大量分享食物的 15 秒,以及喊著深夜放毒仍然堅持看完的觀眾。
不過,食量與情緒的關系并不好控制,且腸道菌群對過量脂肪的分解過程中,會產生帶有神經毒性的小分子——比如硫化氫(一種有臭雞蛋味的氣體)。它們讓你變得脾氣暴躁、昏昏欲睡。飽食的滿足感消失之后,生活會更加空虛。
幸好,科學家發(fā)現(xiàn),即便不暴飲暴食,有些東西也可能會讓吃貨特別開心。
比如說麻辣火鍋,以及其他辣的東西。湖南、四川人可能會說:不辣的東西沒有味道。的確,辣椒素能促進唾液分泌、增強胃腸道蠕動,為食物賦予「味道」。
不過,「辣」不是味覺,而是痛覺的一種。神經科學和生活經驗都告訴我們,疼是可以帶來爽的。人腦為了鎮(zhèn)痛分泌的阿片類物質,會帶來令人上癮的快樂。
另一種讓人欲罷不能的食物,是酥脆的東西。薯片——脆!花生糖——酥脆!炸雞——香脆!脆具有非凡的誘惑力。
喜歡脆,可能是一種進化傾向:遠古人類的后備糧,比如昆蟲和蔬菜,都是脆的;鸷陀驼夹g則帶來程度更高的「脆」。嚼碎「脆」的聲音,經過咽鼓管和骨傳導,是對被咀嚼聲音麻木的聽覺的刺激。
而且和健身一樣,即使再孤獨的美食家,也是愿意把自己的覓食經歷寫下來、拍出來的。更何況,也許你無意中曬出來的料理方法,一夜之間就火了呢?
品牌推廣
如果說有哪種方式能保質保量地讓我們在短時間內抵達快樂,那么時下熱門的抖音短視頻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抖音,無論是當紅明星還是平凡個體都在向世界分享他們的快樂,讓每一個此刻還沒那么開心的人抵達美好生活。
當你被不良情緒占領時,這些或是溫暖,或是讓人捧腹的瞬間能夠讓你立刻開心起來。
美好有一萬種可能,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可以上天入地,也可以是讓你會心一笑的時刻。還有其他數不清的、可以讓你快樂的瞬間,等著你在抖音上發(fā)現(xiàn)。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