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是“難得糊涂”,它反映的是一種境界、一種思維高度,是一種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其實就是讓人不較真、不偏執(zhí)。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希望人人修煉于屬于自己的難得糊涂。
洪晃認為浴缸對于一個人很重要。
當文化人犯傻
文化人容易犯傻:余秋雨跑電視上天天跟歌詠比賽的小年輕較勁,夠傻的。難怪他稱“文化”為“苦旅”。
好朋友音樂家劉索拉最近去杭州,給國際咨詢公司麥肯錫做培訓,讓一屋子的MBA學著唱藍調(diào),不傻,但是絕對不靠譜。
我媽章含之,上海一代名媛,曾經(jīng)一度要在兗州開一個漢堡包店,因為她去兗州時候發(fā)現(xiàn)火車站附近沒有快餐,非說漢堡包在兗州能賺大錢。傻,不靠譜都不用說了,還賠了錢。真不明白她老人家當時怎么想的。
蕭關鴻,上海文匯出版社社長,上周和路易十三合作出了一本書,結果就被趕到一個時尚派對的臺上去講話,不疼不癢地說了點創(chuàng)意的時代,時代的創(chuàng)意等話,還穿了一身黑,一夜之間把自己知識分子身份換成時尚分子了,不僅傻,而且不值得。
我干的傻事就更多了,什么自己半夜三更去做個電視節(jié)目、和朋友瞎混演電影、上別人的電視節(jié)目被人當猴耍著玩兒,都不是聰明人干的事情。當然這么說我是給自己的臉上貼金,好像我也是個文化人似的,其實按照劉索拉給我的定義我只是個小商人,還沒有資格傻到文化人那級別。
我一直認為制定文化政策的人肯定不是文化人,因為他們從來不犯傻。最近發(fā)布一條新政策,說要管理KTV里面的小年輕都唱什么歌,得唱健康的。我這才發(fā)現(xiàn),還是文化人在制定文化政策,不然怎么會和余秋雨那樣犯傻——KTV苦旅馬上就開始了。
難得糊涂
中國人喜歡反著說話。鄭板橋說“難得糊涂”那一瞬間肯定是他一輩子最清醒的時刻。
我們總說看書多的人是明白人,其實這是反話,書看多了肯定糊涂。我有兩個好朋友,許知遠和伊偉,是我認識的人里面看書看得最多的。就這么說吧,如果我想找一本講老北京的書,我只需要給伊偉打個電話,馬上就能獲得一個至少有二十本書的口頭目錄,而且還帶著一兩句話的簡介。想知道外國人又有什么新的理論,比如世界到
底是圓的,平的,還是菱形的,問許知遠就可以了。他不僅能告訴你關于地球的所有理論,而且都有出處,包括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名、編輯名,連標點符號都不會落下。牛吧。
但是我也能證明他倆根本不是明白人,因為這倆兄弟我還是挺了解的。
首先,他倆沒媳婦;第二,他倆沒發(fā)財。我們一起做“大人在說話”節(jié)目的時候,許知遠說最值得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時常捧著一本書,坐在一個湖邊僻靜的板凳上發(fā)呆,這像明白人說的話嗎?他說現(xiàn)在的人太忙,人如果沒有時間發(fā)呆就會出問題,就沒有思想
了。伊偉更逗,本來身體就不是特別出色,死活要跟一個記者隊去走可可西
里,而且興奮地說:“這次去,真沒準就出不來了。”這是明白人干的事嗎?明明知道出不來還往里面沖?還好那記者隊里有個什么隊長是個明白人,攔了一把,沒讓他去。我當時擔心他真有個三長兩短,我還不一定找得著第二個伊偉。
這兩個讀書人,一個發(fā)呆,一個找死,充分證明看書越多越冒傻氣。
我看見一個數(shù)據(jù),中國的美元百萬富翁絕對人數(shù)已經(jīng)超過法國了,說明我們國家還是有明白人的。但是好像我們這兒像我這倆朋友這么冒傻氣的讀書人比法國少好多倍,而且大家都太明白,所以沒人去干糊涂事。
難怪中國人說:難得糊涂。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