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由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所著,這本書講述了如何在復雜繁瑣的生活中如何通過自己的雙手去獲得幸福,這是一本談?wù)摣@取幸福的書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潜挥憛挼挠職庾x后感1300字欣賞。
改變需要勇氣
昨天看了《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還沒看完就匆匆寫了一些心得。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內(nèi)心有些小激動——阿德勒的觀點太顛覆我們傳統(tǒng)認識,有點腦洞大開的感覺。今天心情平靜下來,回復常態(tài)再去想這本書,我的幾個軟肋被戳中了。
阿德勒心理學是“勇氣的心理學”,說的再準確不過。“改變”這個詞應(yīng)該可以說是讓人又愛又恨的一個詞。
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想著“改變”。
我們想變得“多才多藝”,這樣我就不用擔心找不到我想要的工作。
我們想變得更“能說會道”,不管是談客戶、人際交往還是找對象,都是用得上吧。
我們想變得“自律”,想做什么的時候,馬上就可以進入狀態(tài),而且百分百的投入,效率高,收獲多……
翻一下我們想“改變”的清單還真不少。然而,第二天還是跟往常一樣,照吃照玩,依然的失落、焦慮、無奈、受挫……所以,我們必須得承認“改變”需要勇氣。
改變=不確定
改變意味著否定,雖不是全盤自我否定,也要進行部分否定。
況且改變不等同于成功,這應(yīng)該是我們不愿改變的一個最重要原因或借口。
當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時候,當要做出重大抉擇的時候,我們都會聽從內(nèi)心,由心而定。
對于未知的恐懼,是人的本能。當我們習慣了目前的生活,要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進入一種未知的生活,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恐懼或抵觸。
手,硬幣,黃金,金幣,孩子,小孩,二,貨幣,交換,購買,支付,支付,改變,男孩,持有貨幣,朗,雷,巴努蒂
如果改變后的生活能夠預知,畏懼、抵觸就會減少很多。所以,很多人想要改變,但遲遲沒踏出第一步,或者半途而廢。
或內(nèi)心看不到希望、或缺乏自信,更有部分人是有太多的因素羈絆。那我們到底要不要改變?
改變的源動力
首先你得明白你是因為“別人的想法”而想改變,還是自己真想改變。
阿德勒說:“人的煩惱皆源于人際關(guān)系”。人是作為一種無力的狀態(tài)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擺脫這種無力狀態(tài),繼而就有了普遍欲求。
阿德勒稱其為“追求優(yōu)越性”(簡單將其理解為“希望進步”或者“追求理想狀態(tài)”)。人是群居動物,是社會這個大群體中的一員就很難不被社會風氣所影響。
比如對比、攀比。在聚會的時候,當某個同學混得紅紅火火的時候,而你還在為房為車奮斗的時候,此刻你的內(nèi)心難道不會略過一絲自卑?當這位同學在高談闊論的時候,或許你只能默默夾菜。
如果是因為對比,就沒必要“改變”。即使你做出些成績,還是會對自己不滿意,因為還有人比你更好。因為別人的想法而改變,即使你成功了,你也感覺不到快樂。因為你只是別人想法的一個工具,那不是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是自己想改變,你要做好改變后帶來“風險”的心理準備。阿德勒說,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都是自己選擇的結(jié)果(10歲以下另當別論),不管是好的壞的,幸運的不幸的,都是自己選擇的結(jié)果。
說明你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是自己千萬次選擇的結(jié)果,然后你現(xiàn)在又要打破它?然后,還要看你做怎么樣的改變?
如果是180度大轉(zhuǎn)彎的改變,比如由內(nèi)向變外向,由嚴重自卑變成非常自信……這種轉(zhuǎn)變像傷筋動骨的手術(shù),必定是痛苦而漫長的過程。
改變從心出發(fā)
張萌萌姐曾說過,跟隨她的人都是一群想要改變的人。想改變的初衷都是美好的,都是想讓自己變得更好。
只是愿望很美好,現(xiàn)實很骨感。不管敢不敢改變,都無可厚非。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自己活得快樂就好。想要活得自由,有時“需要被別人討厭”。
世界可以極其簡單,只要你愿意。對于未來的困惑,人生不都是在兜兜轉(zhuǎn)轉(zhuǎn),起起落落中前行。有句歌詞是這么唱“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寧可轟轟烈烈,也不做一個悲觀者;寧可跌倒一千次一萬次,也要向著我的目標而去。
這就是我,一個想要改變的人。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