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清朝十二帝》一書由閻崇年所著,講述了封建社會的最后一頁,在清朝統(tǒng)治的兩百多年間,清朝為我國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為我們帶來巨大的恥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這本書?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钦f清朝十二帝讀后感2000字欣賞。
這是2004年出版,2008年第24次印刷的一本書,作者是閻崇年先生,隨著《百家講壇》的熱播而熱銷,也因此進入公眾視野。
全書層次分明,符合閱讀習慣。比如開篇有導讀,文后有皇帝個人小檔案,還有閱讀書目推薦,既綱舉目張,又進行了閱讀延伸,讓讀者既能夠快速掌握文章精髓,把握皇帝的基本面,又能有機會進行拓展閱讀,增加閱讀的深度和廣度。其中,個人小檔案中,“最得意”、“最失意”、“最不幸”、“最痛心”,讓皇帝作為一個人的形象躍然紙上,讓讀者了解到他的愛恨情仇,他的無奈和痛苦。
全書介紹了不少歷史知識。
比如對于隱秘的立儲,作者總結(jié)出四種方式,一種是貴族公推制,努爾哈赤、皇太極都是用的這種方式;一種是皇帝遺命制,順治皇帝繼承皇位改用遺命制;一種是秘密立儲制,雍正朝實行此制度;第四種是懿旨定儲制。
四種制度的產(chǎn)生,體現(xiàn)出皇家為了避免帝位之爭的殘殺,保證皇位的順利繼承所做的努力,但是,貴族的參與越來越少,體現(xiàn)出封建帝制越來越走向極權(quán),而弊端也非常突出。
比如立儲時太子年幼,避免不了皇權(quán)旁落,或者成為傀儡,此外,過于年幼心性未定,看不出是否能夠德才兼?zhèn);比如沒有把最優(yōu)秀的人選為皇帝,帶來的是一個國家的走向的偏離,是民族的不幸,百姓的災(zāi)難。
書中還介紹了八旗制度的形成及弊端,科舉制度等等,滿足了讀者對于歷史知識的了解和學習的需要。
讀這本書,會有什么意外收獲呢?
首先,它塑造了豐滿的帝王形象。
一直以來,清宮劇塑造的皇帝,往往身陷后宮爭斗之中,甚至有意無意制造后宮積怨,以此來打擊或者扶持某些后宮勢力,來牽制前朝局勢。而通過這本書,我看到了從爭奪皇位、到治理國家,從平定叛亂、治理邊疆到統(tǒng)一文字、興盛文藝,從中西交流到閉關(guān)鎖國,從教育皇子到偏信佞臣,皇帝的很多面都得以展現(xiàn),皇帝并非只是擁有權(quán)力和美色,他還有很大的責任,亡國興國系于一身,他的見識、格局、膽略關(guān)系重大。
一個平庸的人做了皇帝,可能是一個國家衰亡的開始,一個昏庸的人做了皇帝,直接會把國家?guī)肴f劫不復之地,而皇帝能否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能否得到真實的信息,能否得到賢臣的輔佐,能否將國家?guī)蜷L治久安,則還需要他的個性、能力、身體、運氣、時勢等多種因素的配合。一個國家閉關(guān)鎖國會走向衰敗,一個皇帝剛愎自用、閉塞言路也可能導致早亡,一個小小的喜好可能會因為臣子的逢迎而變成禍國殃民的舉措,一個小小的誤會可能導致巨大的后果。
對于歷史名人,作者也能客觀還原他的形象,比如和珅,經(jīng)過文藝作品、影視作品的熏染,大家認為和珅就是不學無術(shù),完全靠曲意逢迎,排除異己而得到皇上的寵信并且能夠站穩(wěn)腳跟,但是該書作者卻還原了真實的和珅。
從他如何出頭展現(xiàn)出他的機警,到他精通滿、漢、蒙、藏四國語言,能將皇帝的諭旨翻譯成四種語言,對邊疆的管理建設(shè)作出很大貢獻;從他擅長棋藝和詩詞,并且造詣很深,能夠與乾隆達到精神上的共鳴;到他和乾隆共同修行密宗,親密無間;從他能夠想辦法,滿足乾隆萬年大興土木修建園林的需要;到他能夠揣摩圣意,貼心服侍,同時又精明干練,辦事得力,所以深得圣心。再加上,他拉攏權(quán)貴,打擊異己,培植和壯大自己的勢力,所以權(quán)傾一時。
作者指出,和珅現(xiàn)象是老年皇帝專權(quán)的結(jié)果,所以,需要從制度上加以約束,而不是單純鏟除和珅。所以,對于嘉慶處理和珅事件進行了高度的肯定,但也指出需要從制度上加以建設(shè)。
第四,性善性惡的人性觀。作者對于皇帝的人性刻畫,避免了臉譜化,不隱惡、不揚善,而是客觀還原,尊重歷史。
從爭奪皇位來看,雍正韜光養(yǎng)晦,用盡心機,蟄伏15年,誠孝父皇,友愛兄弟,勤慎敬業(yè),戒急用忍,騙取了皇父的信任,取得了權(quán)貴的擁戴,因此,在太子黨集團和皇八子黨集團的皇位競爭中,得以保存實力,坐收漁利。
他即位后,對皇子殺的殺,禁的禁,殺死對他繼位有功的年羹堯和隆科多,體現(xiàn)出這個人的心狠手辣。無論是爭奪帝位,還是穩(wěn)固江山,皇帝們對于殘害手足,過河拆橋,打擊異己,從來不會心慈手軟。
然而,有的皇帝又重情重義,甚至出現(xiàn)了愛美人不愛江山,或者愛妃去世一心出家的皇帝(比如順治),愛妃去世無心朝政的皇帝(比如皇太極)?傮w來看,任性脆弱、多情哀愁,這樣的個性,是不適合做皇帝的。
第五,禍福相依的哲學觀。既沒有經(jīng)歷被廢黜的命運,也沒有經(jīng)歷勾心斗角,就得到了皇位,這算是最幸福的事了吧?對于年幼的福臨而言,無論是大清皇位,還是遷鼎燕京,都是從天而降,毫不費力。
可是,他6歲登基,24歲撒手人寰,短短的一生,卻又太多無奈。
先是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在朝中勢單力薄,母親同叔父多爾袞之間的關(guān)系不清不楚,讓他蒙羞;多爾袞專權(quán),他多年來只是個傀儡皇帝,對多爾袞積怨已久;其次,兩任皇后都是母親選定,違逆他的心意,他愛得死去活來的董鄂妃,卻在相處三年后因病去世,他一心遁入空門,卻遭到母后反對,于是,遭遇了愛子夭折、寵妃死亡、出家不成的接連打擊,這位多情天子,在董鄂妃死后剛過百天,便得了天花,追隨愛妃而去。
無論是皇帝壽命不長,還是皇子遭遇飛來橫禍,做大臣的會因為得罪人被貶黜、罷官甚至滅族,做妃子的因為皇帝的寵幸可能獲得榮華富貴,也可能被嫉妒中傷性命不保,所以,是福還是禍,往往難以說清。
以古觀今,清朝很多皇帝都有抵御外侵、收復疆土的經(jīng)驗,這讓我對當今中國在面對霸權(quán)時候的經(jīng)驗和能力有充分的信心,歷史上我們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積累了非常多的戰(zhàn)略、智慧,所以,面對當今復雜的國際形勢,我有信心我們國家的領(lǐng)導人能夠勵精圖治,崇文宣武,革弊鼎新,民族協(xié)合,完成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偉大使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