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是一部根據(jù)卡勒德·胡賽尼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呢?影片主要講述了阿富汗富家少年阿米爾和他的仆人哈桑之間的關于人性的背叛和救贖的故事。網(wǎng)友對這部電影有怎樣的感受呢?一起來看看吧!
去年讀過這本書,因為讀的潦草,有些細節(jié)已經(jīng)模糊了。今年遇到這部電影,又勾起了當時的一些心念,忍不住停下手里的一切,安安靜靜地又看了一遍。
故事發(fā)生在阿富汗。
12歲的阿米爾和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因為對風箏的喜愛,他們參加了斗風箏大賽。
阿米爾因平時父親對哈桑過多地贊揚和對自己的失望,心存挫敗與不平,希望通過這次風箏大賽來獲得父親的贊賞,最終他們贏得了大賽的勝利。
狂喜中,哈桑高喊著:“為你,千千萬萬遍!”奔跑著去撿風箏,腳下塵土飛揚,天空蔚藍如洗。雖然身份的差異不時擾亂兩人的友誼,但這一刻哈桑是那樣的幸福美好!
哈桑在追風箏時遇到了流氓,他寧愿被凌辱也不交出風箏。阿米爾躲在巷口眼睜睜地看著,卻始終沒有勇氣上去救他。
風箏的影子掃過地上一滴一滴的血跡,兩人的友情連同快樂與悲傷,頃刻間隨著風箏一起墜落了......
雖然贏得大賽,贏得了父親的贊賞,但哈桑就是阿米爾內(nèi)心的污點。他想極力想抹去,竟然選擇栽贓陷害逼走了哈桑。
隨后阿米爾隨父逃亡美國。
阿米爾長大了,卻無法忘卻兒時的夢靨。終于在朋友的指引下,冒著生命危險回到阿富汗,拼了命從塔利班手中救出哈桑飽受折磨的兒子索拉博。而此時的哈桑早已經(jīng)死在了塔利班的魔爪下。
很喜歡這部電影正反對比的風格。比如哈桑被凌辱,他知道阿米爾就在近處而沒有出來救他,卻什么也沒說;當阿米爾栽贓陷害他,他竟然平靜地承認了。導演用無聲的力量一句句地拷問著阿米爾。
電影的后半部分,導演用象征手法揭示阿米爾被童年回憶喚醒的不只是愧疚,還有愧疚讓一個懦弱的人重新變得勇敢。他冒著生命危險歷經(jīng)千辛萬苦去贖罪,在他身上,能看到小時候哈桑的影子:正義,勇敢,最終成為我們心中想見到的阿米爾。
影片的最后,阿米爾為索拉博追著風箏,蔚藍的天空中,風箏拖著長長的尾巴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似乎在問,那風箏究竟是什么?到底誰才是追風箏的人?
電影結束了,心情還是久久不能平靜。
回顧那一幅幅殘酷而美好,溫暖而細膩的畫面,終于明白,什么風箏,誰才是追風箏的人。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