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經常去做一件事情,時間久了,做這件事的這個動作就會成為我們的習慣。關于習慣,有好有壞,那么為什么不能和習慣作斗爭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網友讀《不要和習慣斗爭》這篇文章的觀后感,看看他們是怎么說的吧!
我特別不喜歡用“斗爭”等類似的詞,我覺得一這樣用,你就與那個事物對立起來了。
比如,過去常說的“與大自然作斗爭”~大自然養(yǎng)育了萬物、養(yǎng)育了人類,你有什么資格與ta作斗爭呢?
有時候我就想,這是與過去所受教育形成的“病態(tài)話語體系”有關。
過去所受教育形成的“斗爭哲學”(如果這也可以稱之為哲學的話),就是這種套用模式,這種“與天斗與人斗與生活斗其樂無窮”的模式。
你想想,你與天斗不起,你與生活也斗不起,那你與人斗就能斗得起嗎?
同樣的,你也斗不起。
我也不喜歡沒有“情趣”地目的性很強地做某事,而是東游游西看看,天馬行空般的,憑感覺行事。比方說,到大自然中游走,我突然對某條小路有感覺了,我就會徑直穿過去,親身融入ta、慢慢體會ta。
一條小路,也是一個完整的世界。
我覺得,這都是上天通過這種“感覺”的方式,啟動我們的“生命密碼”。
但,往往這種東西,只可意會,不能言傳。
所以講,我們需要對人類這種教育方式或話語體系,進行反思調整,或者起碼說,它不能是唯一的一種方式。
人最為缺乏的是“靈性”、“野性”,而大自然的動物,最為充足的就是這兩性。
為什么?
人類,教育來教育去,最終把這二項最寶貴的東西都教沒了;而大自然,有誰說是教育了?但在ta懷抱中成長的動物,無不具有這兩種品性,為什么?
人類的孩子,二三歲就通過自學掌握了最難以學習到的卻足以讓他受益一生的兩項技能~走路與說話,而我們的學校教育,卻以“淘汰”那么多孩子為代價,培養(yǎng)出少數(shù)的所謂“精英”,是成功還是失敗呢?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