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的觀后感讀書筆記已經(jīng)好多人寫了,小編今天給大家一起分享一起=自己的心得,一起了解一下吧!
八月底,終于把厚厚的《三國演義》看完了,由于計劃失誤看了比較久,一般來說一個月就夠了,看這種名著的時候不能著急,畢竟內容多內涵深,就是定好計劃踏踏實實去讀就可以了。
《三國演義》一共有一百二十回,講的是魏( 以曹操為首領)、蜀(以劉備為首領)、吳(以孫權為首領)三國爭霸的故事,前期吳國比較強盛,后期主要是魏國和蜀國實力相當爭斗不斷,特別是兩個國家的軍師諸葛亮和司馬懿智慧的較量,然后吳國就屬于墻頭草左右聯(lián)盟搖擺不定,和其他國家互相利用。其實我覺得曹操和劉備之間沒有絕對的輸贏,劉備更懂的忠君愛人重情義,但是他又有點優(yōu)柔寡斷,婦人之仁,這在關鍵時候是很要命的,曹操呢,他更果斷富有智謀,他前期也很謙虛禮賢下士,但后期國力強盛以后就開始有點驕傲自大不懂得忠言逆耳也殺害了很多忠臣,劉備,曹操,孫權(活的最久)都先后死去,最后的時候其實就是三個國家子孫好幾代人之間的戰(zhàn)爭,最可惜的就是蜀國,諸葛亮智慧過人、神機妙算又在劉備死后鞠躬盡瘁扶持后主,又有張飛,關羽,趙子龍等俠肝義膽,武力超群的將士,本可以無往而不勝,但是劉備的子孫不僅無能而且無腦,聽信讒言陷害忠良,荒淫無道,最后竟舉手投降把國家拱手讓人,氣煞我也哈哈哈哈,故事的結局就是司馬炎竄奪魏位統(tǒng)一三國建立<晉>。
從內容上來說, 我對以下幾點略有體會。
1.文學性,從內容題材上來說,這本書和我看過的《伊利亞特》有點像,都是敘寫國家之間的戰(zhàn)爭,但是我覺得《三國演義》可讀性更強一點,內容更加豐富生動有趣,情節(jié)連貫跌宕起伏,雖然內容多但是很想讓人讀下去;從人物刻畫上來說,和《紅樓夢》相比,我覺得她更注重通過人物細節(jié)動作姿態(tài)等方面來反映人物性格,而《三國演義》則在人物外表形象方面刻畫很成功,就是當我們看到某個描述的時候立馬就可以聯(lián)想到某個人,其實這一點挺難做到的,如果是我們自己寫的話很難描述的那么形象準確。
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行于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姓劉,名備,字玄德。
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姓張,名飛,字翼德。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 ;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微風凜凜。姓關,名羽,字云長。
綸巾羽扇,身衣鶴氅,素履皂絳,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青目朗,身長八尺,飄飄然有神仙脂概。——諸葛亮
2.歷史性,這可能是這種古典名著的一個很重要的價值所在吧,名著里的描寫每個小細節(jié)都透露著當時的一些文化,人情世態(tài),比如穿著配飾,旗幟,茶酒儀器等等,了解的中國文化多了可能對其中的一些描述更有體會,《三國演義》屬于歷史小說,有虛構的成分,但也有一大部分是有歷史根據(jù)的,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有關羽廟之類的,看完以后才明白他之所以歷來被敬重是因為他志勇雙全重情義等等,就是可以了解一些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吧,比如我們很多熟知的諺語,熟語,典故都來自《三國演義》,我們只是耳熟能詳,但不了解它的來源和內涵。
桃園三結義(劉備、張飛、關羽)
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既生瑜(周瑜),何生亮(諸葛亮)。
折了夫人又折兵(周瑜)
十面埋伏 空城計 草船借箭 三顧茅廬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3.還有一些政治性軍事性的東西,就不詳述了
對于個人來說,其他方面就可能看了心胸會更開闊一點點眼界格局更大一點點吧,有點讀史明鑒的意思,從這些歷史人物身上也能學會吸取很多東西
然后就是我個人覺得這本著作的一點局限吧,就是這本書透露的有一點男女不平等的思想,這是當時的歷史背景帶來的,在當時很難突破那樣的思想局限,不能以現(xiàn)在現(xiàn)在的眼光來要求過去,所以只能辯證的看待吧
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二夫人曰:“叔叔自家裁處,凡事不必問俺女流。”
最近事情比較多,筆記有點匆忙,總的來說,就是慢慢試著去品讀這些名著,發(fā)現(xiàn)也沒以前想象的那么高深莫測、晦澀難懂,我這個版本應該是百分之八十還原原著,高中文言水平就差不多夠了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