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拐點》是一部由余樂和張曉敏共同導演的紀錄片,由王志飛、鮑鵬山和李山等主演,網(wǎng)友們對這部紀錄片是如何評價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01
第一集才7分鐘就出來個作家有不詳?shù)念A(yù)感。。。。紀錄片里一般出來個什么作家啊學者啊這種不專業(yè)的人說話基本就沒法看了。。。景監(jiān)就被上海開放大學中文系教授鮑鵬山太監(jiān)了。。。“他是一個宦官這么一類的角色吧”。。。李山教授比較逗。。中國的歷史紀錄片為什么老是要用奶酪這個詞?。。商鞅變法的部分強勢修正了若干年前那部被吹上天的大秦帝國裂變。。。商鞅變法的局限性講的很清楚絕對不是裂變里吹的那么偉大
6集漢胸之戰(zhàn)好像也沒什么可說的。。片子牛逼哄哄的叫歷史的拐點。。。其實也就是講述都知道的事情。。屬于重要歷史時期的百姓普及片吧沒有什么深入的東西
4級澶淵之盟。。公園十二世紀初說晚了一個世紀這樣的錯誤。。。。。慫朝戴花飲酒慫朝的事情越看越慫史上最慫的朝代
02
優(yōu)點:還原歷史場景有水準
復(fù)制的歷史畫面較精美,但這不是重點,重點在于所模擬的歷史人物只用眼神、表情、姿態(tài)表意,而非語言,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方式。它不會因為人物一開口,被一副京腔強托著穿越時空,也不會因為一副別的什么腔讓人覺得滑稽(央視某紀錄片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河南腔)。
缺點:文痞嘰呱談軍人。
某老師,你好有材,你最了解李廣的內(nèi)心,他那一刀就是因為大將軍沒讓他獲得最后封候的機會,所以才要自我了斷。你肯定認為“諸廣之軍吏及士卒或取封候”,可李廣就是笨得沒法,連個封候也撈不上。一個得賞輒分其麾下,士卒不盡食自己不嘗食的人,難道不是把這種封候的機會讓給了自己的下屬嗎???
將軍李廣不計較賞賜封候的那些名利,但并不意味著他不看重自己作為軍人的榮譽,他敢于以小迎強,敢于自曝殺降之丑,敢于剁霸陵尉,這些跟封候半毛錢關(guān)系沒有,但卻關(guān)乎一個軍人的尊嚴。
將軍李廣,當然不會有皇親國戚們的天然優(yōu)勢,卻會因為自己善戰(zhàn)而樹大召風,皇帝說李廣數(shù)奇,我看是匈奴人對他防范有加。漢軍中好死不如賴活并且擁有各種唬人頭銜的將軍一大把,李廣沒有這些, 李廣只是一個純正的軍人,他有純正軍人的一身,自然也不會瞧得起屑小鼠輩。選擇死對一個壯志未酬的人來說是個悲劇,但對一個軍人來說,卻未必不是完美的句號,至少千年之后有一人認為他樹立的是一座最偉大軍人的豐碑,并且同他兩千多年前的榮譽一樣,這個榮譽超越種族。
回頭再來說說中華文痞創(chuàng)世紀的故事:偉大的華夏民族常年被人打得雞飛狗跳,并不是因為缺少精通謀算的人,恐怕還是缺少具有純正軍人氣質(zhì)的人。但回頭一想,這種說法在文痞面前一錢不值。要知道當今的中國歷史是文痞們創(chuàng)造的:不是我的,嘿嘿,老子偏要寫成我的,反正蠻夷們不拿歷史當回事,歷史上你再牛皮,也不敵我千年后一支筆,還是我中華文痞創(chuàng)造的歷史更燦爛更偉大。所謂軍人,不過是一群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的莽夫罷了。
03
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央視近些年的所有歷史題材專題片我全都一集不落的看過。
作為一個影視從業(yè)者,我對這些歷史專題片也都頗有挑剔。同樣是央視出品的那些傳統(tǒng)文化題材的精品專題片比如玄奘之路、問道武當、問道樓觀等等,明顯比純歷史題材的專題片水平高了一大截。
但是這部歷史的拐點,我只看到前幾集就急不可耐的給他下結(jié)論了:出乎意料的好,一掃以往毛病!
首先說內(nèi)容:這是一部普及版的歷史專題片,講的內(nèi)容對于有一定歷史底子的觀眾是耳熟能詳甚至是爛熟于心的,但不能因為他是普及版就貶低它的價值。想深入的探討歷史可以去看百家講壇,而花費這么大的制作拍攝一部歷史專題片顯然是為了更多的觀眾,甚至是未來的觀眾。像科普一樣,普及類的作品重不在深度,而在于引起多數(shù)人的興趣。從這點來說,幾位專家講的非常好,關(guān)鍵是一個“透”字,局部的歷史,圍繞中心事件人物組織的有限發(fā)言篇幅,幾位專家用最生動的語言切中要害。可以說這次專家團的陣容組合史無前例的合理、閃耀,而且集體發(fā)揮出色。這背后的編劇和制片人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其次是攝影和導演。我之所以說對以往同類型的片子不滿意,說白了就是一個字——太“白”!大部分歷史對于觀眾本就是書本上的、抽象的。而場面再現(xiàn),對于我們這樣影視產(chǎn)業(yè)水平很落后的現(xiàn)狀來說,很難表現(xiàn)出歷史的雄渾深沉,如果沒有精妙的導演思想與攝影構(gòu)思,最后出來的結(jié)果往往就是一幫橫店群演格斗廝打+一幫跑組五線演員在鏡頭前扭捏作態(tài)?蛇@次不一樣了,攝影和導演終于找到了最明智的創(chuàng)作思路:詩意化的電影語言!于是我們看到:詩意化的蒙太奇替代了拙劣的戲劇化外部動作,詩意化的攝影燈光替代了直白的影像。詩意帶來了歷史的韻味,以往那種寡淡無味庸俗粗陋的廉價啤酒味沒了,那些傳統(tǒng)文化題材片中如飲甘醇,如沐春風的感覺來了。作為導演,我想本片導演可謂是抓住了一個絕好的機遇。如上所敘,本片意不在深度,也不在細節(jié),這為導演創(chuàng)作卸掉了很大的包袱和束縛。而導演找到的這種“新”創(chuàng)作風格帶來的成片效果實際上已經(jīng)為純歷史類專題片樹立了了新標桿。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