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女艾達》是一部由阿伽塔·特澤布霍夫斯卡和阿伽塔·庫萊沙等主演的劇情電影,小編整理了一些關(guān)于這部電影的觀后感,一起來看看吧!
01
周末在家換了四五個片子,只有這個看完了。以前看過開頭,可能今天歲月靜好心情平和適合看這類片子。
有很多人說影片挺悶的,但就是那個調(diào),人面對苦難,只有默默承受。黑白風,極少的臺詞,呆板的鏡頭,才能表現(xiàn)戰(zhàn)爭對人的折磨,對人造成的創(chuàng)傷。經(jīng)歷以后,你什么不想說不去想不去看,就這么逃避著麻木著。
艾達姨媽酗酒,不和哪個男人深交。她把當年自己投身革命,沒有在兒子身邊保護他的負罪感淹死在酒精里。她從不過問看望艾達,試圖什么都沒有發(fā)生。直到青春洋溢的艾達出現(xiàn)在她眼前,把她和過去聯(lián)接起來。她直面過去,去打聽追蹤逝者的最后經(jīng)歷。艾達做修女,在她看來是對美好生命的埋葬;而自己呢,一邊作為檢察官代表人民做正義的審判,一邊痛恨殺死兒子的兇手(本質(zhì)上她們都一樣,以自以為的政見標準殺死別人),都讓失去親人的家庭飽受痛苦。曾經(jīng)追求的事業(yè)現(xiàn)在看來是那么可笑,親人已逝再回不到從前。自己所有的美好皆已埋葬在過去,對自我的否定使她無法再逃避,輕輕地一跳是這影片中最重的一拍。
艾達無法確定自己獻身上帝之心是否能經(jīng)受世俗誘惑,她體驗了姨媽的紅塵生活,和低音薩克斯手的情緣。誘惑的滋味既已嘗過,讓她一眼就能看到生活的盡頭。似乎越是經(jīng)歷過燈紅酒綠,皈依宗教的信仰越是虔誠。
艾達成為修女也是她的宿命。良知未完全泯滅的村民,把年幼看不出是猶太人的她送到教堂。是天主教嬤嬤保護了她,給她一個家。在這里沒有種族之分,連兇手都相信她,兇手和“血色旺達”都對無所不在的上帝保留心中的敬畏。只要人類還保留對上帝(上蒼)的敬畏之心,人類就還有救。
02
《修女艾達》是一部飽含政治寓意的電影,融匯了個體人生境遇的選擇和政治沉思,清晰而慈悲,通過沉靜克制的鏡頭語言,將兩位生存方式截然對立的女性展現(xiàn)出來。
一、沉靜的攝影風格
在大部分的構(gòu)圖中,電影主要通過黑白粗細線條、光暗區(qū)對比的經(jīng)典方法來展現(xiàn)。主要角色人物被安放于鏡頭的某個角落,或者下端三分之一處,顯得渺小又壓抑。他們甚至無法在鏡頭前展示完整的肢體,這個位置對準了他們的不幸,小人物無法主宰個人命運,只能被大時代所遏制吞并,這正是人生境遇的寫照和表達。四比三的畫幅,固定的機位,精致的構(gòu)圖,自然光源打亮,逆光中人臉上細微的表情,黑暗中睜開的眼,攝影對光影和細節(jié)擁有準確的關(guān)注與把握,讓人聯(lián)想到布萊松和德萊葉的電影風格,不借助任何特技手段,單純依靠敘事和人物的內(nèi)心描寫將詭異的氣氛烘托出來。
二、無奈的兩極人性
艾達的姨媽敢愛敢恨,渴望人性的完全表達,要做坦蕩率性的自己。但她在猶太教和共產(chǎn)主義之間徘徊糾結(jié),在高貴的法官與隨性的蕩婦之間游走穿梭,失落了笑容,失落了自己。即便她成為國家英雄,甚至擁有生殺予奪的權(quán)利,即便她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可以輕松讓男人為之折服,卻很難體會到生存的意義。艾達自幼成長在寒冷的環(huán)境里,逐漸抽離靈動和生氣。她最后的選擇是源于她木然地接受自己的命運,聽從她以為的上帝的指引。如果她是堅定的信徒,就不需要去歷練那一番俗世誘惑。她在塵世間翩然路過,然后又褪下禮服再次披上修女服,或許只是因為習慣了那種一成不變的黑白色的生活。
03
很久沒看到如此美的影片了,精致的構(gòu)圖、漂亮的光影、恰當?shù)牧舭住⒑诎椎馁|(zhì)感,每個鏡頭都是一副畫,幾乎可以成為攝影的教材。
在導演保羅·帕夫利克夫斯隱忍克制的處理下,一個關(guān)于六十年代波蘭猶太女孩兒尋根的故事,緩緩述說了那個遭受屠殺、飽受磨難的族群,那次戰(zhàn)爭帶來的遠未愈合的創(chuàng)傷,那些極權(quán)統(tǒng)治下深深的信仰危機,那種社會世俗與宗教超脫中的精神掙扎,那份永恒時間面前意義的消逝、生命的幻滅。
有人用昆德拉的話來評價片中結(jié)尾處艾達向宗教的徹底皈依,“令她反感的,遠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這個世界所佩戴的漂亮面具”,我認為,很貼切。
04
艾達在她宣發(fā)終身愿之前準備去探望她世上唯一的親人——姨媽旺達,作為孤兒的艾達以及作為“紅發(fā)旺達”的姨媽,相聚就代表著彼此的信息交流,旺達告訴了艾達她的身世,看似和艾達目前選擇的道路有點格格不入,但這不是主要問題,主要的問題是揭示歷史對于她們一家的摧殘,為了真相她們一起踏上了一次尋親之旅。
這是一部平靜的公路電影,平靜的視角、平靜的人物,至少艾達是很平靜的,即使知道了她雙親的故事之后,她依然平靜,如同電影給我的黑白色調(diào)一樣。而強勢的旺達卻被擊敗,選擇了跳樓。艾達從這次畢業(yè)之旅中第一次接觸了這個世界,那與吉他手的一段瞬間感情我個人認為并不是原本信仰的動搖或否定,其實她早已決定自己的路,那只是一種體驗或嘗試,或許看來是觸犯底線,但面對自己了解到身世之謎,算是一種小小釋放,這種釋放之后,艾達重回她那平靜的“世界”。
影片的點睛之筆在于艾達和主唱纏綿之后的一問一答,顯然主唱的回答讓艾達再一次的肯定她修院之外的世界是這么的缺少喜樂的機械式重復,從艾達的經(jīng)驗來看,外表枯燥的修院祈禱、服務生活其實讓她充滿樂趣,雖然不體現(xiàn)在她的臉上,但從她如何接受自己真實的身份及親人所遭受的迫害真相來看,艾達出世又入世。
05
影片講述了修女艾達在正式成為修女之前,與姨媽進行了一次尋根之旅,那就是尋找到自己二戰(zhàn)期間被殺死父母的遺骸
尋根作為主線,是揭傷疤的勇氣,而真正煽起戲劇沖突的卻是姨媽和艾達不同信仰的沖突、困惑以及郁抑。
姨媽旺達身上交織著信仰的困惑和危機,顯然經(jīng)歷了二次大戰(zhàn),而本身自己也參與其中,對蘇聯(lián)那一套已經(jīng)心生厭倦,所以她的墮落并不是毫無來由,對信仰的缺失,很難感受到來自生活的信心。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悲的,因為沒有生的動機,所以最終她郁抑自殺
艾達跟著旺達的腳步,選擇放縱了一次,在真正皈依到天主教之前,真切地體驗到了紅塵中的放縱與快樂。高跟鞋、口紅、長裙、舞蹈、做愛,一番體驗,使艾達再去皈 依時也多了一份果敢,少了一份遺憾。這是電影宗教主題表達的一種方式。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