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对王牌第一季综艺,黄视频在线观看网站,世界一级毛片,成人黄色免费看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風箏的第三種命運

風箏的第三種命運

網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15 09:43:49 | 移動端:風箏的第三種命運

風箏的除了失敗了成功還有第三種命運,我們人也是,無論翱翔有多高,不要忘記最深的記憶,小編整理了一篇風箏的第三種命運供大家欣賞!

如果不是因為樹梢上的那只風箏,我可能永遠不會想起這件事。畢竟已經二十年過去了。二十年前,我八歲,外公六十八歲。外公比我大整整六十歲,我們都出生在冬天,并且都屬羊。在那個女人們熱衷憑屬相而非星座識人的年代,這件事賦予了我倆一種隱秘的羈絆。并且隨著我的成長,親戚們重新定義了我和外公的關系——某種性格深處的相似。我們是整個家族中最不愛講話的兩個。我們寧愿獨自待著,也不愿意和人聊天、串門、參加聚會,換句話說,我們始終關心自己的事甚過別人的。我們喜怒無常,并且在某些方面表現(xiàn)出令人難以理解的頑固,一旦我們認定了什么事,那就不會改了。

外公從他退休那天開始,忽然決定用木頭做東西,這件事一直持續(xù)到他最終做不了了為止。最初,家里沒人反對他。在那些年,在我們生活的那個地方,人們總是缺少一個好木匠:總有需要翻新的門框和窗框,總有突然壞掉的桌子椅子,梯子到了要用的時候總是不牢固,等等。我的外公在他的一生中做過許多職業(yè):通訊兵、聯(lián)絡員、教師、會計,但從沒做過手工活。家人對外公的勇敢嘗試表示了全力支持。爸爸托人買了半車木材,舅舅從城里的商店買了墨斗和魯班尺,當美術老師的小姨送來了一套刻刀。

但很快,家人就發(fā)現(xiàn)外公確實是在“用木頭做東西”,而不是做木匠,因為他做的盡是些沒用的東西。誰也說不上來那些到底是什么:拳頭大小的小球(一種新式游戲工具?)、案板(更像一朵壓平的不規(guī)則的云)、彎曲的手杖(比正常手杖要短得多)……再后來,他開始熱衷于雕刻動物形狀:仙鶴、麋鹿、狐貍,再晚一些,他開始依照一本《山海經》圖鑒,雕一些叫不出名字的上古神獸。他把所有精力投入在做木雕上,挑揀合適大小的木頭、用鑿子和銼刀打造出輪廓,然后用刻刀一點點雕出各個部件的準確形態(tài),精細至眼睛、鬢角、毛發(fā)、指甲,最后他拿出墨水和顏料,在需要的地方上色,畫上一雙漆黑的眼睛,加深犄角和鱗片的顏色,等等。 這事外公常常完成得很好,有一次,外公花了大半個月時間雕好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終于忍不住炫耀給家人看的時候,外婆對他發(fā)起了嚴厲抨擊。

“有這閑功夫不如給娜娜做一個學步車。”

當外婆念到第二十遍的時候,外公終于下定決心給我的表妹做一個學步車。他把他心愛的動物們放到一邊,開始畫圖紙,寫草稿,計算每個截面的長度和寬度,然后試著把木頭鋸工整、打磨光滑。這件事他干得不那么高興,但也算得上嚴謹認真。最終,在忙活了整整十天后,當著全家人的面,外公和外婆一起送出了涂著藍漆的學步車。

外公把手揣在口袋里,站在門廊上。他看起來顯得比平時要快樂,或許更恰當?shù)拿枋鍪蔷o張和不知所措。這畢竟是他多年以來做的第一件有用的東西。而且這輛學步車——雖然笨重了些,但在正午陽光下看起來是如此堅實、明亮、充滿了人情味。我們全家人都聚在院子里,看著小姨剛滿一歲的女兒坐在外公的藍色學步車上,搖頭晃腦,不斷踢踏著兩條細軟的小腿。

親戚們聚在院子里,依次對外公的作品表達了夸贊,便忙自己的事情去了。那個下午,我的外公坐在他的木材堆上,抽著香煙,呆呆地望著院子盡頭。雖然那個方向除了一個丑陋的煙囪、一顆正在生蟲害的蘋果樹之外什么也沒有。一句話,他又重新回到自己的世界里了。

直到表妹突然爆發(fā)的嚎哭驚擾了所有人。

外公站起來,向著哭聲跑去。看見他的外孫女正坐在地上,腦袋卡在學步車的車架上,本該托舉住她的身體的那幾根橫梁則整個兒掉了下來。

這件事之后,外公徹底放棄了做任何有用東西的想法,專心回到了自己的領域。到了第二年夏天,外公做的動物木雕有長頸鹿、獅子、大象、斑馬、水牛、松鼠、鳳凰、丹頂鶴、老鷹、熊貓、以及七八種名字拗口的上古神獸……而我就是那一年拜托外公給我做風箏的。

外公聽了沒什么興趣,并建議我去商店買一個。

“那些都太普通了。”我抗議道。

“那倒是,質量很差,顏色也很俗氣。”

“我想要一個你做的仙鶴那樣的風箏,你想啊,一個可以真正飛起來的仙鶴。”我把那只仙鶴從他的寶貝動物中挑出來,向他比劃。那是他最早做的幾件雕刻之一,卻是我最喜歡的一件。外公凝視著那手掌大小的仙鶴,思考著。

“風箏可比這個大多了。”外公說。

我們根據手工書上的提示,做了一些改進。比如我們找不到竹條,就換成了木條,這樣一來,因為木頭不如竹子柔軟,本該做成水滴形的仙鶴骨架就變成了菱形骨架,我們還加長了翅膀和腿。外公認為這些改動都無關緊要,根據力學原理,有助于飛行。我們找來外婆的舊尼龍襯衣,當作仙鶴的皮膚繃在了光禿禿的木頭骨架上。接下來就到了外公最擅長的環(huán)節(jié),他用黑色布片做脖頸,用一塊鮮紅色塑料片做頭頂胎記——他做起這些事來實在靈巧,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然后,他用油亮的深棕色卡紙做纖細的鶴喙和鶴腳,最后用各色顏料畫上鱗片般的冀羽、舒展的復羽、健碩的飛羽、以及修長的金色翎羽。最后,我們抬起仙鶴把它平放在院子里,在預留好的位置綁上提線。外公還親自去了趟商店,買來了質量最好的輪胎線和鎖輪。終于,這只仙鶴看上去隨時都能飛了。       

“綁緊一些,注意別讓它飛跑了。”外公說。

我們在院子里試著跑了幾個來回。外公高舉著仙鶴,我則在前面加速奔跑。就我能感覺到的,在線的另一端,那只仙鶴在我身后的風中上下鼓動,仿佛積蓄著起飛的力量。但很快,當我跑到院子盡頭不得不停下的時候,仙鶴就突然失去了動力,從空中栽了下來。 

“這地方太小了。”外公說,“要找個開闊的地方,最好再選個有風的日子。”

我們仔細地檢查了仙鶴,最終確定:經過數(shù)次的跌落,這只仙鶴既沒有缺少部件,外觀也沒有受到多少折損。這讓我心里多少感到安慰。直到這時,我才提起學校舉辦風箏比賽的事。據我的判斷,如果我一早說了,外公就不會幫我做風箏了。

“什么時候?”

“周六。”

外公果然沉默了。八歲時,我認定如果大人突然沉默,那他們一定是生氣了。如今我知道了沉默的意味何其豐富,而我依然無法完全了解沉默和沉默之間的區(qū)別。我只記得,那天外公沉默了良久,最后將仙鶴風箏撿起來,帶回屋子,用毛筆在仙鶴的腹部寫上了我的小名“佩佩”,然后把風箏交給了我,他說:“去吧,別和別人的風箏搞混了。”

可我怎么會搞混呢。這只風箏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我反復觀看這只栩栩如生的仙鶴,我觸摸它的尖喙,那尼龍布料制成的柔軟軀體,因顏料凝固而變得僵硬的翅膀(卻更接近我心中真實的鶴翅)。

終于,我一心盼望的周六到來了,那是個適合放風箏的好天氣。當我走向我的班級隊伍,我的同學果然如我所料,頃刻間全部圍了上來,他們對這只風箏贊不絕口,而我在路上已經收獲了許多羨慕的目光了。要是有人問我這只風箏在哪買的,我就說是自己做的。于是我們班的鼻涕蟲張超說他的風箏也是自己做的。同學們便哄笑起來。那是一只用報紙糊成的風箏,比一張試卷大不了多少,并折成毫無新意的三角形狀,因為涂了膠水,報紙表面皺皺巴巴的,寒酸極了。相比之下,我的風箏無疑是比賽前最受矚目的風箏,但當時我沒有想到,這讓它在比賽中遭遇的失敗也同樣備受矚目。

比賽在學校后操場進行。有一陣子,每個人都忙著把自己的風箏弄上天去,操場看起來混亂不堪:朝各個方向奔跑的人、摔倒的人、忽然靜止不動的人;繃緊的風箏線、斷掉的風箏線、糾纏的風箏線;哭聲、歡呼聲、爭吵聲。而我為了尋找一片開闊地就耽誤了很長時間。最后,幾個同學幫我圍出了一片空地,我把仙鶴平鋪在地上,拉著風箏線奔跑了起來。

我感到缺少了外公的支持,這只風箏變得出奇的笨重。我越是向前拉動風箏線,風箏就越是將我往后拽。我越是加快腳步,翅膀呼扇的聲音就越像是急促的呼救,加深我的緊張和恐懼。我一口氣跑出去很遠,可最終,隨著我的奔跑的停止,仙鶴無力地墜落了下來。它墜落的聲音倒是出奇得輕。我又試了幾次,大汗淋漓、筋疲力盡,但不管做出什么努力,它最終都會墜落下來。后來,在一旁觀看的幾個老師決定幫我的忙。他們的方案如下:一個人站在高高的看臺上舉著風箏,一個人站在上風向感受風的吹臨,并指揮另一個老師在看臺下的田徑跑道上奔跑。這樣,在原始高度、風的助力、高速奔跑的共同作用下,這個風箏無論如何也沒理由飛不起來了。

我站在跑道上,任由老師熱情地擺弄著我的風箏。當我抬頭望去,我周圍的風箏已經紛紛升空。那些曾經看起來平凡無奇的彩色風箏:眼鏡蛇、蝴蝶、燕子和金魚……此刻在初夏的微風中擺動,往更高、更遠處飛翔,好像獲得了真正的生命。甚至連鼻涕蟲張超的那幾片破報紙都穩(wěn)定地飄蕩在略高于胡楊樹的那一小片天空下。而我的風箏在幾位老師的高難度操作下,只是自更高處俯沖而下,這一回,仙鶴徹底失去了平衡,翻轉著跌向大地。當我疲憊地走過去,我看見仙鶴的腹部——寫著我的名字那一面——正好朝上,好像正傳達著對我那愚蠢的虛榮心的惡毒譏誚。

當天下午我垂頭喪氣,帶著我的風箏回家,那群老師的惋惜和質疑聲清晰如在耳畔。     

一個說:“不該用木頭,太重了。”

另一個說:“仙鶴的形狀也不適合做風箏,你看真正的丹頂鶴總是飛不高的。”

第三個對第二個的看法表示贊同,并總結道:“無論如何,都應該優(yōu)先考慮實用性。”

當時我沮喪地想起這件事,領悟到:有成功者,便有失敗者。而我恰好屬于后一個陣列。我走在回家路上,羞愧和悔恨讓手里的風箏越發(fā)沉重,而我的名字,那個漂亮的毛筆字隨我每走一步就擺動一次,現(xiàn)在,它顯得如此突兀,每一個筆劃都像是一束滾蕩的火焰,灼燒著我的眼睛和我的心。終于,一陣強烈的痛苦迫使我停了下來,我站在路邊,側目望向路邊的河水,我盯著那條灰色河流,那不時濺起的小小水花,并感到肺腔里那顆灼燒不安的心漸漸被清涼的河水洗涮。

接著,我抬手把仙鶴風箏扔進了河里。奔騰著流向前方的河水很快浸濕了那只仙鶴,先是頭和腳,然后是潔白的腹部,最后是翅膀——外公用整個下午一片片描繪出的褐色翅膀,還有那令人驚嘆的柔軟的金色翎羽。我站在岸邊,用目光追隨著仙鶴順流而下,并看著它如何被河水毀掉,感到內心是一陣空落落的輕盈。

但我沒想到這一幕被外公看到了。他就站在橋頭,穿著那身漿直的灰色中山裝,背著手,當我看見他的時候他好像已經看了我一輩子那么久。我嚇壞了,我不知道他在那里站了多久,又看了多久。但他又一次什么也沒說,只是轉過身向家的方向走去。

記憶中,這是外公一生中最后一次應別人的要求做東西。一只從未飛上天的風箏。我猜這件事本身令他很受傷,更令他受傷的是我不懂事的行為。但外公從來沒向任何人提起過這件事,他只是繼續(xù)做他的木頭動物,他更少說話了,幾乎投入了全部精力用來雕刻《山海經》圖鑒的那些神獸。

就這樣,又過了二十年。外公已經好幾年不做雕刻了。他的腿無法走路,老年癡呆癥也一年比一年嚴重,我去看他那時候,外公連自己曾做過雕刻這件事也徹底忘記了。當我叫他“外公”,他在我臉上端詳了我好一會兒,好像在搜索著什么,然后終于開口叫我娜娜。在媽媽的提醒下,他更正成“佩佩”,但過了一會兒又開始叫“娜娜”。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知道我是誰?是學步車上的那個外孫女,還是扔掉他的風箏的那個外孫女?也許在他看來我們都是一樣的。于是我沒有再試圖糾正他。

后來,我推著外公的輪椅在療養(yǎng)中心的花園里散步——我們已經很多年沒像現(xiàn)在這樣獨處過了。我們沿著磚石小徑到達花園的中心,我把輪椅停在那兒,并在他旁邊的一個長椅上坐下來休息。又是一個溫暖的初夏,年復一年的,草木開始由蒼翠轉為蔥郁,微風送來對面樓上的炒菜聲,遙遠的狗叫聲,小孩兒的嬉鬧聲……總之,所有稍縱即逝的生活碎片。我和外公就那么并肩坐在初夏的微風里,有那么一小會兒,我?guī)缀跤幸环N錯覺,好像回到了寧靜遙遠的童年光景。這時,我忽然注意到對面的樹梢上,一個金色的亮片,在微風中輕輕抖動。

“佩——”

我似乎聽到外公叫我。

“佩佩。”

這一次他終于叫對了。于是我用目光詢問他,是不是感到冷了,或者想換個地方。但是他只是伸出手,指著對面的金色亮片。有一會兒我沒搞清楚那是什么東西。直到另一陣更猛烈的風吹來。那金色亮片作為局部帶動了其他部分,并在風的猛烈吹動中現(xiàn)出全貌,于是我認出來了:那是一只翅膀。更準確的說,那是一只有著殘破翅膀的鳳凰形狀的風箏。

我忽然明白了風箏的真正命運。成功和失敗之外的第三種命運,也是風箏的絕對命運:無論是曾經成功翱翔于天空的風箏,還是被主人無情拋棄的風箏,所有風箏最終都會丟失在人的記憶深處,丟失在某個河道拐彎處,某個遠方的樹梢上,或者是某個樓頂天臺,某片寂靜的海洋、某個無人的山谷……但它們最終會被遠方的某位失主認出,那些粗心而健忘的主人,總會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迎來一陣令他們感到顫栗的微風,并激動地辨認出那些曾經備受他們珍愛的風箏——那些失落在漫長時間中的記憶殘片。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風箏的第三種命運》由互聯(lián)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taixiivf.com/gongwen/219899.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