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巴比倫》是一部由路內著作的小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呢?該書劇情豐富,引人入勝,小編整理了一篇網友對這本書的讀后感,一起欣賞吧!
演員是個很好的職業(yè),拋開名利,他們可以體驗許許多多不同的人生。
雖說都是做戲,但為了把角色演好,真情實感的投入必不可少,不然也不存在演員入戲太深長時間不能走出角色的例子。
普通人沒有演員的這種職業(yè)優(yōu)勢,如何能體驗諸多不同人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閱讀。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跟著作者的文字去經歷書中人物的經歷,感受他們的感受。當然,這個操作也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就是你在閱讀的時候要有很強的代入感,能跟著書中的人物同悲喜共命運。有時候讀者也會像演員那樣,對角色投入了太多的情感,致使讀完書后久久沉浸在情節(jié)里不能自拔。是作家寫的太精彩?還是讀者感情太泛濫?或許兩者皆而有之。若故事寫的太爛,讀者想強迫自己進入角色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在這一點上,我有深刻的體會。
閱讀的初衷當然不只是單純地去體驗別人的人生,自己沒有書中人物相似的經歷,強行要將自己代入角色是沒必要的。閱讀只是增長見識,擴展自己思維邊界的一個途徑,看看別人的人生,精彩的或傷悲的,之后反觀自己,能得出一些積極的思考指導當下的生活自然很好,若反觀出自己生活的空洞和無趣亦屬正常。
路小路在三十歲的時候回望十年前的自己,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戴城的糖精廠,在他二十歲的時候,他當上了工廠的學徒,之后做了鉗工、電工、三班工、聯防員,他碰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如老牛逼、小李、長腳、小撅嘴,還有他的初戀白藍。我不想評價路內的第一本長篇寫的如何,也不想把著力點放在國企改制,工人下崗這些宏大的命題上,我只是單純地羨慕路小路的青春時光,雖然在他的回憶里,那是一段虛無的、得過且過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沒有理想不思考未來的瞎混。對,這是路小路的青春時光,別人的故事總是精彩的,自己的日子一天天過起來卻是無趣。路內有在工廠工作的經歷,許多讀者自然把路小路看成是他,把路小路的故事看成他的自傳。雖然有很多作家的第一本小說都是寫自己的故事,但路內否認他是在寫自己,他說雖然讀者可能會失望,但路小路這個人物是虛構的。其實是真是假又有什么所謂,創(chuàng)作本來就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學作品是濃縮版的人生故事,就是把發(fā)生在很多人身上的光怪陸離,大悲大喜都集中在一個角色的身上,這樣的人物自然是飽滿的,是立體的,是引人入勝的,是可以被用來喜愛或羨慕的,同情或憎恨的。
或許大多數人和我一樣,青春都太過工整和直白,所以作者筆下的那些有點叛逆和不羈的青春歲月才被艷羨和喜愛。是的,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沒有過的那些經歷雖說不一定都是好的,但通過文字代入進別人的故事里感受一把也是不錯的體驗。
閱讀還在繼續(xù),讀到別人故事里的精彩,還是會感嘆自己生活中的無趣,但故事歸故事,生活歸生活。當哪一天生活過的比故事還精彩,或許你也可以作出個路小路,讓他來記錄你的生活,你最好說那是虛構而非自傳,只有這樣,你才能把你做過的所有出格的事都可以推給他,把那些你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也可以交由他來完成。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