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人》是一部由白先勇著作的小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呢?小編整理了一些網友對這本書的讀后感,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欣賞吧!
01
去年聽了白先勇先生講《紅樓夢》的公開課,先生打著哈哈講話的語氣親切的像自己爺爺。
所以開始讀《臺北人》頭兩篇的時候,覺得尹雪艷是王熙鳳,郭軫是我寶哥哥,朱青是悲傷卻不失端莊的寶釵,一切都好親切。再接著看了幾篇,捂住胸口吐血感嘆先生年輕的時候下手真的有點兒不知輕重,這份冷酷,是下筆帶著刀打算直接戳作者幾刀的。
我都驚呆了。
讀到一半,感受到白先生年輕時還是力求一份體面,換做余華先生寫,尹雪艷肯定逃不掉被剃個陰陽頭去打掃廁所的結局。白先生沒把傷疤撕開,輕輕碰了一下,讓人看見周圍流出來的膿血,只是冷酷無情,悲愴。那流出來的膿血,雖然沒有像揭開傷疤的窗口那么觸目驚心,但越是風輕云淡越有雷霆萬鈞的架勢。
學《紅樓夢》的作家見過不少,但像白先生這樣詞法功底的第一次見!都t樓夢》的用詞,是讓人絕望的,像一座不可攀越的高山,總引得讀者感嘆。類似「一對銀耳墜子吊在她烏黑的發(fā)腳下來回地浪蕩著」這樣的句子,稍微注意下就會被「發(fā)腳下」這類精妙戳一下。
中文句子主語、謂語都能省掉,名詞前又可以不管限定語,這份靈活釋放出來的文章語氣瀟灑是其它語言所不能比擬的。
70歲打著哈哈給大家講寶玉的爸爸迂腐之余還保留了一份人性,能給賈母講個怕老婆添腳的笑話;可自己年輕的時候卻是那么凌厲殘酷,時間這東西真難講。
一篇《一把青》好像是新加坡中文語文課本的必修,它那種情緒的錘煉,不像是年輕的作者;蛟S是我們的情緒越來越淺,溝通越來越直白,情緒的委婉程度已經跟以往的文學描述不能比了。讀的時候總擔心,擔心有人不理解朱青強顏歡笑的哪份悲傷,那是不失端莊的寶釵,她是忍耐,隱忍,不暴露自己,悲痛一點兒不少。先生節(jié)奏把握的很好,保持了哪份不失端莊的悲痛。
果然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在知乎看了幾篇「如何評價白先勇」這個問題的答案,特別滑稽。
《翻譯乃大道》,余光中先生有一段話剛好概括了我的感受:“批評家要學有所專。他要介紹但丁,必先懂得耶教;要評述雪萊,最好先讀柏拉圖;要攻擊杰佛思,不能對于尼采一無所知。一位批評家不解清教為何物而要喋喋不休地談論霍桑的小說,是不可思議的。他必須是個相當出色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應該別具一種風格,而不得僅為表達思想之工具。我們很難想象,一位筆鋒遲鈍的批評家如何介紹王爾德,也無法相信,一個四平八穩(wěn)的庸才能攫住康明思的文字游戲。一篇上乘的批評文章,警語成串,靈感閃爍,自身就是一個欣賞的對象,誰耐煩去看資料的堆積和教條的練習?”
如果不讀好《紅樓夢》與《牡丹亭》,就不要奢望自己能評論幾句白先勇。
知乎讓人覺得可悲的地方在于:培養(yǎng)了一堆「批評家」,只管批評,而不太管門檻的「批評家」。
白先勇先生后期,力求向青年推廣《紅樓夢》與《牡丹亭》,他希望用《紅樓夢》讓中國人經歷文藝復興,或許是經歷過那個時代,明白五四運動時青年們把孔教推翻心無安慰之處的彷徨,人類是需要文學的。
《臺北人》寫到了很多原聲,按著名字依次搜了聽一下,其中一首《嘆十聲》,居然格外熟悉,是小時候媽媽總在哼的調子,只不過她夾一半方言的彩色普通話加上模糊的記憶,我一度以為那是唱的土家族民歌。微信發(fā)給媽媽,果然隔幾分鐘就打電話過來了,有點驚喜興奮的聲音告訴我這是我小姨最喜歡的一首歌,她們小時候都會唱。
大學看過白巖松那本《幸福了嗎》,內容都記不起了,但他在書里推薦胡德夫的《匆匆》,至今仍是開會員必下載專輯;后來讀史鐵生,發(fā)現(xiàn)他居然那么喜歡李谷一,都有點捧女神入飯圈的味道了,一首《知音》是我公眾號最喜歡重復的背景樂;感覺白先勇先生很喜歡白光,昨天在家聽了一上午白光的歌,感覺穿越時光了好一會兒。
02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一部致郁短篇集子,全文讀完才知道《烏衣巷》是多么的切題。白先勇是國民黨高級將領之后,許是這層原因倒也給他更多接觸上流階層人情世故的機會,以絕佳的視角觀察這些富有戲劇性轉變的人物,作品中盡顯悲天憫人的情懷,還有股紅樓遺風的韻味。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14個故事足以說明今昔對比的殘忍,主人公在大陸都有著輝煌耀眼的過去,從大陸至臺北這段歲月更像是逃難,先生真是寫盡了"美人遲暮,英雄末路"。
我對民國時期的上流社會總懷有不明的好感,所以格外喜歡這類題材。如同高中做語文閱讀理解一般,一句一句細細讀,生怕錯過了什么,只因他描寫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充滿了韻味 ,正如三毛所說,一種"無可奈何的凄艷之美"。從未見過如此之細膩描寫,看過先生的刻畫,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瞬間就能勾勒出來,那么鮮明、那么深刻,很有畫面感。許是他昆曲制作人的身份,這些故事中總摻有戲曲感覺,余味十足,總讓人浮想聯(lián)翩。
臺北人描寫的是人物嗎?大概是時代的烙印吧?上壬S是不忍寫結局,篇篇留白,倒也顯得不那么殘酷。真真是極好的一本書, 以我的年齡、經歷不足以徹底讀懂《臺北人》,對其認識也只能這樣存在于淺顯的層面了,或許多年以后會再次拿起這本書,但近期內我不愿緊皺眉頭再看第二遍。
03
白先勇寫人是有自己味道的,從敘述腔調,敘述人物的歷史背景,到人物情感,是非常獨特的白先勇式記憶下的往事塵埃散發(fā)的味道。想要讀懂白先勇的作品,就要清楚故事的發(fā)生背景,是那一種令人著迷的民國氣息的來源,還有人物的背景,是怎樣一群人在繁華過后回憶過去,由此,也清楚了書里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感。
《臺北人》一書里也處處是沒落后的“斷壁殘垣”的痕跡,除了年老墜入平凡境地的將軍,還有繁華過眼云煙后的貴夫人,以及那越活越不像樣的底層人民。金大班的最后的溫柔令人唏噓,盧先生的終生信念落空后只能慢慢墮落死去,娟娟的發(fā)瘋,都是一個時代的人物在命運難以把握之下,在流水般的歲月中無力掙扎的表現(xiàn)。
人生如戲,那咿咿呀呀之中,是看透人生的銳利,也是對時代裝腔作勢的嘲諷,戲子如鬼魅,人生如地獄,一揮袖就現(xiàn)了形。
04
《臺北人》是一本很難用只言片語去評論的小說集。起初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它在豆瓣的評分會這么高。但是讀書這件事是很私人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要讓多少人眾口稱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但《臺北人》做到了。
我讀第一篇《永遠的尹雪艷》就被吸進書里那個已經消失在民國時代里。說實話,我是因為臺北人這個書名去沖動購書的,但未曾想到書里竟然沒有一個主人公是真正的臺北人,他們都來自那時動蕩不安的大陸。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學歷史的那幾年我早就知道了,但我或許永遠不能知道當年政治的真相,只能通過這些細枝末節(jié)的故事來體味時代帶給當時人物的影響,達官貴胄,鼎鼎大名的抗日將軍,市井萬象,街頭賣米粉的老板娘,無一逃不過生老病死。內心對家鄉(xiāng)的回憶變成了一切美好的意向,所有得不到,回不去的樣子都是家鄉(xiāng)。而今在臺北不過是靠著那一點念想了卻余生罷了。
也有人懂得放下,愿意重新開始的,像一把青里的師娘,但終究看到舊識舊事還是會感傷。
最有趣的是,這十四篇故事,沒有一個是有所謂真正結局的。結局是什么?是戲劇性的反轉,是作者給整個故事的總結提煉和他所言,結局是看完之后感嘆不已,原來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但白先勇先生的這些小說里,只是在說故事,仿佛是真實存在的一段歷史。有開始有背景有內容,人物真實飽滿,很容易帶入去體會這些故事里的喜怒哀樂,但唯一,他不給我們提供任何的結局,那些人后來怎樣了?究竟有沒有死,有沒有離開臺北,有沒有認清過去和現(xiàn)在的界限,無人知曉。全靠我們自己去體味了。
不說后續(xù)里其他大師解釋的意向,但就這些小說而言,就如作家本人所言【我覺得再不快寫,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經消逝的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馬上就要過去,一去不復返了。】如果是十年前,我讀這些不一定能體悟到冷暖,但如今,卻能感知一二。
這是我八月讀到最精彩的一本書,有限文本,無限思考。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