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子的人》是一部由法國作家馬克•李維著作的小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本書呢?小編這里整理了一些網(wǎng)友們對這本書的觀后感,一起來看看吧!
這是一本有關(guān)“愛”的書,包括愛情、友情、親情。書的開篇以男主將爸爸離開家的原因歸因于自己的自卑心理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看似不那么快樂的麻煩很多的童年。男主其實也很平凡——父親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剩下他和母親相依為命;在學校事情也不那么順利。但他的獨特之處在于,他可以偷取別人的影子并與之對話。一開始我并不知道偷取別人的影子有什么可值得炫耀并寫成一本書。但作者借伊凡的影子之口,向我們闡釋了影子換來換去的意義——影子給他訴說自己主人的真實想法或是煩惱,懇求主人公馬克幫助自己的主人。這也賦予了馬克擁有獨一無二的能力的意義。
關(guān)于夢想
好友伊凡雖過著不平不淡的日子,穩(wěn)定但也少了驚喜,內(nèi)心渴望跳出當下生活的束縛出去拼搏一個不一樣的人生。馬格聽了伊凡影子的訴求,用好友最在意的東西來喚醒他故意將激情裹藏起來的內(nèi)心。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后來馬克是醫(yī)學院的學生時,因不忍看最好的朋友呂克因為父母之托被禁錮在一個面包坊,就去幫助他完成呂克多年前的心愿——當一名醫(yī)生,濟世救人,讓在面包房工作了一輩子的父母因有一個醫(yī)生兒子而感到自豪。這時馬克的媽媽說:“你不能這樣干涉別人的人生。這是他的人生,而只有一個人能決定他的人生。”這時我看到的媽媽是睿智的,并不像他童年所感覺的媽媽的樣子。但呂克當上醫(yī)學生后發(fā)現(xiàn),自己曾經(jīng)所向往的光鮮亮麗的生活被瑣事、加班、無休止的急診所充斥時,身上披的白大褂帶來的新鮮與快樂的感覺并不能彌補這些所帶來的壓力與煩惱,反而向往自己在面包店時清晨給客人送去第一口面包的滿足感。雖然最后還是回到之前的軌跡,但他的人生中有一次拋開家庭顧慮去嘗試自己的夢想,有這樣一個經(jīng)歷,是多少人可遇不可求的呀!我們生活中也有人像呂克那樣,向往精致的生活,離自己長大的小城市遠一點,但,有多少人在紙醉金迷的世界忘記了來到這里的初心,被欲望所牽制,渾渾噩噩地追逐一個自己并不想要的前方。很佩服呂克,在舉棋不定的時刻仍然清楚自己最大的幸福,有時別人向往的精致的生活還未必給多年不見的老友烘培一個閃電面包來的滿足,每天去做一件自己不感興趣的事也抵不上清晨和父親獨處的溫馨時光。能在學有所成的時候全身而退,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才是呂克值得敬佩的地方。
關(guān)于愛情
每個人在童年時思考的角度和大人都不一樣。大人眼里古怪的克蕾兒的笑聲卻在馬克眼里動聽的像大提琴。孩子的愛慕之情就在一種童年的角度蕩漾開來,并在彼此心中埋下了很深的種子。但真正讓我為之動容的確是馬克和蘇菲之間的感情。有可能馬克對蘇菲從來沒有過對克蕾兒似的怦然心動,但我們生活中很多時候不就是這樣嘛,曖昧到一定時間就湊合在一起。但蘇菲對馬克的支持、包容集結(jié)了我眼里的女性所有的美好,這樣的人做戀人可以沒感覺,但一定是個可以為你赴湯蹈火的朋友。馬克就是一種直男病——我不知道我愛不愛你,但我對你有感覺,那咱倆先就這樣湊合過吧。在一起就過,分開了也無所謂。就是這種直男病害了多少對愛情向往的小女生阿!他也應該感謝遇到了蘇菲,能理智分析戀人和自己的感情,不卑不亢,作為女友一直支持對方,分開了也是最好的朋友,F(xiàn)實中遇到這樣的女孩子就嫁了吧~
最后馬克用克蕾兒獨特的放風箏的方式重新抱得美人歸,這個結(jié)局讓我感覺有點草率,讓我想到了《放風箏的人》。這本書還是有偏理想化吧,不知道他們在一起之后經(jīng)歷了生活的磨練有沒有些其他的問題出現(xiàn)呢,會不會還不如和蘇菲在一起時舒服。
這本書因為主人公能用交換影子的方式知道別人的秘密,大多數(shù)都是痛苦的,從而打開他人心扉。這一條線索幾乎聯(lián)系了整本書出現(xiàn)的人物,也算是切題。但在我看來,最出眾的地方還在于作者對愛情友情親情以及夢想的態(tài)度與理解。生活并不會按照我們設想的那樣子前行,并且大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竟然一直在干著我們曾經(jīng)所厭惡的職業(yè),且不得不為維持生活而向它低頭。但馬克在工作中也逐漸發(fā)現(xiàn)了自己工作的意義——救死扶傷并產(chǎn)生滿足感,呂克也在試錯中發(fā)現(xiàn)自己曾經(jīng)厭煩了的東西是多么美好。所以生活啊,總是在讓你覺得不盡人意之后給你一個驚喜,那么就且行且珍惜吧。珍惜它不經(jīng)意的美好。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