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一)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大名早就耳聞,但一直未及觀看。今日無聊,決意耐住性子好好欣賞一番,熟料看了一會兒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伴著笑聲和淚水看完了整部影片,心靈受到了很大震撼。這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真希望每一個成年人特別是做老師的都能看一看。在愛心嚴重缺失、教育極度沉淪的今天,我們迫切需要的就是這么一鍋濃烈的、溫暖的心靈雞湯。
故事發(fā)生在法國,某個小鎮(zhèn)的郊外,有著這樣一個充滿嚴格制度的少年學校。而這個學校里的學生,并沒有因為這樣的嚴厲管制而變得乖巧,反而成為了一群沒有教養(yǎng),只會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孩子。然而誰也不會知道,在這樣似乎無可救藥的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一個個美妙的夢想正在悄然升華。懷著這樣天真爛漫的夢,他們遇見了一個可以說足以改變他們命運的人――他就是馬修。馬修懷著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chuàng)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zhí)著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最后的結果是,在他的循循善誘下,每位孩子都拾回了他們的自信,找到了屬於自已的春天。馬修老師的偉大之處,主要體現在他對學生的關愛和尊重上。他申請進行教育實驗,請求校長答應三個要求:取消禁止娛樂的禁令;允許他來懲罰肇事者;允許不透露孩子的姓名。這無一不飽含了他對教育事業(yè)的盡心盡責;對人平等,不分貴賤,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課堂上他蹲在課桌旁和學生講話的那一鏡頭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這一小小的舉動包涵著對學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師生關系。當然,尊重的前提是愛,馬修老師用愛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愛照亮了前往之路,用愛為他們指引方向,讓野男孩個個成為發(fā)光的小天使。教師的職責不僅給予學生各種知識,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追求夢想的勇氣與途徑。年輕人總是充滿夢想的,夢想是青春的背景音樂,伴隨人們度過一生最美的季節(jié)。但是世俗的壓力往往會扼殺這些美麗而脆弱的夢想,《放牛班的春天》里就有這樣一群被壓抑、被忽視、被扼殺了夢想的孩子們。嚴格的管束,僵化的教育令他們沒有夢想的空間,而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叛逆的行為上,失去了追求夢想的甜蜜。馬修老師最終以他的理想、寬容與音樂重新喚醒了孩子們追求夢想的本性,讓他們的青春活力得到了真正的釋放。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二)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感謝學校的安排,使我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師德教育。
這部電影雖然沒有華麗的服飾和背景,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簡單,干凈的音樂貫穿著整部影片,使觀眾在天籟般的童聲中欣賞著電影,是本影片的一大特色。
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學監(jiān),這個學校被稱為“池塘之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著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chuàng)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zhí)著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后的結果是音樂凈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我的記憶深處也從此烙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情節(jié):當馬修神情黯然地離開學校大門時,收到了曾經是頑劣甚至邪惡的學生在卡片上寫滿了的思念與祝福,那一雙雙揮舞著的手訴說著留戀與不舍,這一刻,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臉;那一刻,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余,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啟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關鍵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yōu)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教育者固然需要技術上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但同時更需要博大的胸懷、寬廣的愛心和對任何一個受教育者永不放棄的耐心。馬修用他博大的胸懷包容所有的孩子,包容他們所有的過錯并給他們改過的機會;馬修用他寬廣的愛心熔化了孩子內心如冰雪般的冷漠;馬修永遠對每一個孩子都深懷信心,給他們最基本的信任。因此這部影片值得我們觀看,更值得我們品味。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三)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簡單的快樂,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的美麗:只要你心中擁有春天。孩子們不管被什么壓制著,也同樣擁有春天般的種子在慢慢發(fā)芽。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天上的一顆星星,都有發(fā)光的一面,他們也有自己獨自的特點,是無法代替的。
在學校政治學習中,我們觀看了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讓我感觸很深。“放牛班”孩子們的無法無天但又被這種教育制度壓迫得可憐無助。孩子們是有愛玩的天性,但是學校的教育制度壓制著孩子們的發(fā)展,而“春天”他們又得到了怎樣的希望呢?
故事主要講述了一位富有才華卻失敗的音樂家馬修作為代課老師到去教書,其中親眼目睹了學校各項嚴厲的懲罰手段、管理制度。讓馬修產生了一種想改變學校的管教,反對用強權制度壓迫學生的校長,他在樂譜上寫下了專門為孩子們譜寫的歌曲,試著用純凈的音樂喚回了管教們冰冷已久的心,讓他們的心重新換回希望。
故事中一個最大的麻煩制造者就是皮埃爾,皮埃爾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性格,他非常叛逆但從不失去去音樂的愛好,他調皮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校長善于用強權制度壓迫他,被關禁閉最長時間至少為15天,還要干活,這類教師體罰學生不是為了達到某個教育的目的,他們在主觀意念上是沒有目的性的,純粹是因為情緒波動,行為沖動的自然結果,這往往遏制了學生的成長。
馬修老師對孩子們的愛在于對于每個孩子,他都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用音樂重造他們的靈魂,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同事的認可。最后校長一敗涂地。這也無不體現著馬修教育理念是值得歌頌的。馬修老師之所以能夠得到孩子們的認可,能夠成功,是因為他付出了真愛,還有就是因為他愛好音樂,可以說是用音樂讓孩子們快樂起來的,他們便成了有愛的精靈,紛飛在春的序曲中,有了希望如春天般。而讓我最感動的是在快結尾處,老師指揮全班合唱一曲,那個最具天分的男孩因為過錯被晾在一邊,神情顯得格外落寞。第一節(jié)音樂結束時,老師突然轉向男孩示意他演唱,男孩很驚訝更驚喜,而后則帶著一種幸福的滿足感完成了演唱。他的這種用心教育造化了這群放牛班學生的心靈,拯救了放牛班學生也擁有美好的春天。
學生的心理雖在發(fā)展,但畢竟很不成熟,其承受力遠遠不及成人,長期的緊張和焦慮必然使其心理功能失調。學生的喜怒哀樂影響著其成長,雖說要培養(yǎng)其受挫能力,但大多時應使其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中,以利于思考和發(fā)揮。學生倔強、逆反心理時常發(fā)生,教師若是把控不好,隨意無原則的處理,會有悖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我的母校前不久就有一個學生因為考試沒有考好就跳河自殺,這就體現了中國教育制度的致命點,人的一生追求的不僅僅是學習,還有很多很多,只是我們不能發(fā)現自己。
教師教育學生是一門極其復雜的藝術。教育可以改變學生的人生,它可以拯救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有的放矢的教育可以蕩滌學生的心靈,使其內心總能健康、明理;挖苦侮辱的教育言辭將使其內心時;\罩陰影,長此以往會變得怪癖、叛逆。教師只要把握好教育語言的溫度,批評也好、鼓勵也好,一定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思想上有飛躍、行為上有指南。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