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教學反思
設計這堂課時,希望孩子們能夠在讀中來感受語言的美,在朗讀中拉近我們與作者的距離。但在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光讀不夠,應該想清楚每一次讀都是為什么而讀?總是讓孩子讀,那么為什么讀呢?我又希望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呢?如果連我都不知道,孩子們更是一頭霧水,何談老師的評價性語言呢?在這一點上,我做得不夠。
其次,在教學設計上,我在這堂課的開頭設計了一個“和時間賽跑”比賽的環(huán)節(jié),這是一個調動孩子們積極性的有效途徑這部分效果還不錯。不過,內容上將重點落在4-7自然段會更好一些,讓孩子能夠對“永遠都不會回來了”有深刻的理解,也方便后文的和時間賽跑的講解。
教學時,我抓住重點部分:作者從爸爸的一席話和生活體驗中認識到時間的寶貴,這一部分來進行教學。在學生讀課文后,引導學生把難以理解的詞句提出來共同探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兩句話讓學生在交流中自己解決!肮怅帯敝笗r間,“金”即黃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說時間的寶貴。“箭”、“梭”,運動的速度都很快,比喻時間過得飛快,學生從中體會到時間的寶貴。)“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边@句話是理解的難點。我讓學生先讀讀爸爸的話,看看爸爸是怎么理解的:昨天過去了,就再也回不到昨天;小孩長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這就是“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的意思。不是自己的親身體驗,感受不會深,所以“我”才會感到爸爸等于給“我”說了一個謎。接著我著重引導學生多讀讀想想“我”的生活體驗,看看“我”是怎樣理解的:看到太陽下山,知道一天就這么過完了;看到鳥兒飛到天空,想到鳥兒明天即使飛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拔摇闭媲械馗惺艿搅藭r間一去不復返,應該珍惜時間。
但是由于我對學生缺乏適當的了解,拔高了三年級學生的背誦能力,導致這個環(huán)節(jié)沒有起到相應的效果,還有,在課堂語言上,有些隨意,語言較口語化。
總之,這堂課下來,我成長了不少,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沒有耕耘的土地是不會開出鮮艷的花朵的。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努力提升自己,多聽課,多備課,用自己的行動為自己的課堂點贊!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