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兒童精神哲學讀后感
兒童精神哲學讀后感
當我拿到《兒童精神哲學》這本書時,心中不免有些疑問:說到“精神”,我認為那是成人的思維和意識行為表現(xiàn),從沒想過小小的孩童世界里也會有可以被冠以“精神”的舉動?兒童有何“精神”?兒童的精神又是什么呢?又說起“哲學”,我一直覺得這是一門神秘且高深奠測的科學,而兒童離哲學似乎很遠很遠。沒想到兒童也有哲學?什么是兒童的哲學呢?帶著疑問,我翻閱了這本書。
由于工作和時間關系,我沒有仔細認真的品讀。大概粗讀了一下,雖還沒有讀懂兒童精神哲學的精髓,但這本書我有兩點感受。
第一,這本書不只是追求清晰地表述內容,而且追求優(yōu)美地表達。翻閱整本書,作者大量引用了詩人、作家的詩句、名言。作者將哲學和詩統(tǒng)一起來,始終關心讀者,使讀者在留連于兒童精神世界的同時,也感受到這本書的迷人魅力。如在第七章《兒童精神現(xiàn)象的永恒魅力》中,作者引用了《祈禱》的詩句:冬天在漏風的土屋子太陽我在向你祈禱我的一切心愿是囤里不安寧的種子都在急急地等待春天的擁抱急急地等待發(fā)芽長高太陽請您早日把春天送到。這首詩借著童年的渴望表達了成人現(xiàn)在的希望。又如:我七歲的時候每天佛曉透過窗口望著黑幕拉開柔和的金光像花朵綻開慢慢的在天上擴散那時天天都是新奇的長大后頭頂生活的重負許多日子擠在一起喪失各自的價值增長的年齡聽著一成不變的歌尋不到獨特的個性。從詩句的描寫中可以體會他對兒童精神世界的同情與向往。等等,舉不勝舉。
第二,這本書以人類文化史為足點,以現(xiàn)代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為背景,以那些通常被視為幼稚無知的兒童的研究對象,將兒童空前地顯在歷史、文化、人群之中。尤其對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認為兒童是思想家,是歷史之子,是“成人之父”。對于這種觀點,我是贊同的。我們成人雖比兒童高、大,兒童在許多方面確實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但兒童身上有很多東西是值得我們成人學習的。比如兒童是好奇的和喜歡追問的,他們對事物特別感興趣,如經常喜歡問:“這是什么呀?”“水流到哪里去了?”“星星是從哪兒來的,它們?yōu)槭裁床坏粝聛硌?”等等。甭說孩子,就是一般的大人也仍然答不上來,而這是哲學思考的一招基本功夫。兒童時時刻刻都在思索所有剛接觸到的新事物、新經驗。他們認真學習、努力思考,并賦予每一樣事物一個觀點,整合入他們的世界觀。比起大部分習慣于日常生活、懶得再去質疑的成年人,孩子們更像是勇于懷疑的哲學家。兒童是身心與言行一體的,他看待世界不是功利性的,沒有主客二分的,他們愛說愛做,敢說敢做。正如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衣》中的孩子,只有他揭露了皇帝沒穿衣服的事實,拆穿了成人的謊言。在探求事物的真相時兒童表現(xiàn)的比成人更率直、更有勇氣。他們的生活不刻意,他們的生活聽任自然也最貼近自然。“兒童是成人之父”,我們再無理由小覷兒童。也許面對繁紛復雜的世界時,唯有兒童精神才能救贖我們,在兒童精神里得到安靜和撫慰。
這本書是哲學界第一部從個體發(fā)生維度系統(tǒng)探討精神哲學的著作,是教育學界第一部從精神哲學層面系統(tǒng)探討兒童觀的著作,是心理學界第一部從哲學層面系統(tǒng)探討兒童心理世界的著作,也是一部兒童教育的基礎性理論著作。我認為,只有細細品讀,才能發(fā)現(xiàn)這本書的魅力,才能真正了解幼兒的精神世界。
第二篇:兒童精神哲學
《兒童精神哲學》讀后感
兒童作為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個體,因其活動范圍和心理能力的限制,其頭腦中不可能有系統(tǒng)化的思想體系,但兒童在以自身活動的作為主體和周圍環(huán)境中的人、事、物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必然會形成感受、體驗、思維等內在心理過程,在這種過程中也必然會出現(xiàn)對具體的人、事、物的意向、興趣、經驗、情緒情感等主觀內容,這便是兒童的精神,它是兒童的一種主觀的意識,在現(xiàn)實中表現(xiàn)為兒童各種不同的需要、興趣、態(tài)度、愿望、情感等。而且在兒童的身上,這些精神都是對象化的、具體的。
孫民從按照自己界定的“精神”概念描述了“兒童的精神”:在他看來,“兒童的精神”是“兒童的一種主觀的意識”,簡言之,“兒童的精神”便是兒童的意識。而眾所周知,兒童的心理世界 (包括意識和無意識等)要遠遠大于兒童的意識世界。于是,在孫民從那里,“兒童的精神”“兒童的心理世界”,也就是說,孫民從的“兒童的精神”甚至還不能囊括兒童的心理世界。這與精神哲學的宏大視野是相悖的。
我不禁要問:為什么兒童(主體)在與環(huán)境(客體)交互作用過程中“必然會形成感受、體驗、思維等內在心理過程”?為什么兒童又“必然會出現(xiàn)對具體的人、事、物的意向、興趣、經驗、情緒情感等主觀內容”?我以為這恰恰要從意識層面的背后尋找原因。我在拙著《兒童精神哲學》中對這背后的原因進行了系統(tǒng)的探索與追尋。很顯然,從孫民從的“商榷”一文來看,他是反對我所做的這種追尋的。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孫民從把精神世界只看作了意識世界,或者說只看到了精神世界的意識層面;精神世界的無意識的和本能的世界——— 這個作為意識大樹之根的極為豐富的原始的精神世界——— 在孫民從的意識世界里被忘卻了,在孫民從的“精神”概念中給剔除了。
孫民從將人類的精神系統(tǒng)與動物界的精神系統(tǒng)完全割裂開來,于是人類的精神系統(tǒng)成了封閉的系統(tǒng),它不再有進化論意義上的來源和發(fā)生學基礎。
這是從上面的引文中得出的結論。然而,孫民從在后文卻指出:“……在兒童的精神中有著無意識的內容或成分,盡管今天科學仍無法對人的無意識現(xiàn)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說明,但無疑在兒童的精神活動中肯定有無意識的過程和內容。”這便令人困惑,一方面孫民從將“兒童的精神”界定為“兒童的一種主觀的意識”,簡言之,就是把“兒童的精神”界定為兒童的意識。另一方面,在同一篇論文中他卻認為“在兒童的精神中有著無意識的內容或成分”。那么,一方面,“兒童的精神”是“意識”,另一方面又說“在兒童的精神中有著無意識的內容或成分”。顯然這是自相矛盾。
201*年11月金菲菲
第三篇:兒童哲學
兒童哲學是一門發(fā)展至今約40年的新興學術領域,目前在世界各地正蓬勃發(fā)展。兒童哲學作為一門學科,除了是哲學的一個分支領域外,也可視為一種 “兒童研究”或“兒童學”。什么是“兒童研究”或“兒童學”呢?就是以兒童為研究對象的學術,確切地說,是以“研究兒童身心發(fā)展、人格特質、行為表征和思想的一門有組織、有系統(tǒng)的學問”。如果按照研究的領域,可以粗略分為哲學的與心理的,前者包括兒童人類學與兒童哲學,后者包括兒童心理學與兒童發(fā)展。
兒童哲學的緣起與三重意涵
兒童哲學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教授李普曼創(chuàng)始的一項以兒童為對象的哲學教育計劃。也因此,李普曼教授被稱為“兒童哲學之父”。兒童哲學的英文原名不是“philosophy of children”,不是“關于兒童的哲學”;而是“philosophy for children”,也就是“為”兒童設計的哲學教育計劃,或者可以說是針對兒童的哲學訓練。其中包括編撰一系列的思考故事、哲學小說與教師手冊。李普曼將兒童哲學建立在兒童思想的研究上,也就是兒童哲學的主要內容在于“思想的思考”上,于是人們開始思索:(1)關于兒童的思想;(2)對于兒童思想改進的問題。因此,此計劃的內容簡言之就是:帶領兒童親身體驗哲學討論的過程,藉此改進及增益其推理能力。這影響了美國兒童哲學的基本觀點與實踐方向,較強調兒童的思考與推理。也因此,美國的兒童哲學具有教學技巧與方法的特點。這是兒童哲學的第一種意涵。
由于哲學背景與家庭制度的差異,歐洲的兒童哲學特點與美國的兒童哲學特點有所不同。歐洲承續(xù)古希臘愛智能的哲學傳統(tǒng),因此,其兒童哲學的重點在于教導兒童喜愛智能。歐洲的兒童哲學,英文為“philosophy www.taixiivf.com)建。
11. 兒童道德哲學的教育學意義是什么?
其一,兒童的道德哲學能幫助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兒童的道德認識;其二,兒童道德教育應注意道德內容道德形式的統(tǒng)一;道德認識傳授在兒童早期是必要的;其四,發(fā)展兒童智慧,為提高兒童道德水平提供必要條件;其五,對于不同年齡的兒童應當采用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形式;其六,利用交往、游戲、童話,促進兒童道德發(fā)展;其七,幫助兒童構建其道德范疇是道德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其八,與兒童開展對話;其九,建立健康的道德生態(tài)環(huán)境。
12. 作為思維訓練的哲學教育有哪些基本內容?
其一,哲學教育可以訓練和培養(yǎng)什么樣的思維?其二,哲學教育與分析性思維;其三,哲學教育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其四,哲學教育與實用性思維;其五,李普曼的思維訓練系列課程。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