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薩摩亞人的成年——讀后感
《薩摩亞人的成年》書評
《薩摩亞人的成年》書評
20世紀三十年代,瑪格麗特·米德因為《薩摩亞人的成年——為西方文明所做的原始人類的青年心理研究》一書而享譽全球。此書被稱為“心理人類學”的奠基之作,被譯為數十種語言,被尊為人類學的經典讀本,在世界各地暢銷不衰,米德也一度被稱為“世界祖母”。它最大的貢獻就是為當時西方學術界正在激烈爭論的人性的塑造是先天還是后天的問題,提供了有力的佐證。米德在書中對于這個問題給予了明確的答復:是后天文化一手打造了復雜的人性(即文化決定論)。
米德在書的導論中,開門見山地提出了她這次田野調查的研究主題——“使我們青少年騷動不寧的青春期危機究竟歸結于青春期本身的特性,還是歸咎于我們西方的文明?在不同的條件下,青春期的到來是否會呈現完全不同的景象?”她希望通過對完全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美屬波利尼西亞的薩摩亞人的研究來解答這個問題。
米德于1925年到1926年利用九個多月的時間深入到薩摩亞人的生活之中,全面的探訪薩摩亞人從童年到老年各個階段的生活狀況,特別是出于研究主題的需要對于薩摩亞的年輕姑娘們青春期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狀況進行詳細的描寫,最終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薩摩亞的青年人不存在如同美國青少年青春期的各種問題,他們的成長是自然的,平緩的。由此米德自信的提出:美國的青年人問題是由于西方文明造成的,完全可以通過教育手段進行解決。
由于米德調查實踐的切身性和調查結論肯定性,其書一出版就掀起了學術上的軒然大波。當時歐美學術界正對于人性的塑造到底是先天還是后天的問題進行激烈的爭論,米德的調查結論毫無疑問是人性是由后天決定的強有力的證據。米德和她的《薩摩亞人的成年》成了文化決定論的代表。
但是人性到底是有先天還是后天決定的呢?這始終是個問題。文化決定論雖然暫時占了上風,但不能因為米德的一本書就能得出定論。后來到70年代隨著生物學的興起,文化決定論又開始不斷受到生物學家的質疑或否定。
其實米德的書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注意。
首先是寫作文風。很多讀過這本書的人都說其調查內容描寫細膩可人,十分的引人入勝。但我覺得問題恰恰就在這個地方,我也覺得書中的景色和內容描寫十分的好,近乎文學作品,但作為科學調查的報告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書中有個薩摩亞人生活的描寫近乎完美,仿佛薩摩亞人生活就是天堂,其青春期性行為等近乎理想,于一般的常識有很大的區(qū)別。我們知道在其他的例如未完全解放之前的大小涼山地區(qū),同是較原始的生活方式,人們解決沖突的方法決不是賠罪賠償就可以的;青年人不可能到處亂跑,輾轉于各個親戚家并都能受到很好的待遇,因為青年人所能創(chuàng)造的勞動很難和他消耗的成正比;和瀘沽湖邊的走婚制度相比青年人雖然可能對于貞潔等不過分關注但也決不可能如米德描述的那樣毫無限制的近乎濫交。米德書中凡此種種很難使人信服。
其次,學問都有個宗主,看出處很重要。米德為什么寫這本書呢?正是應她的老師博厄斯的要求。博厄斯是從德國流亡到美國的猶太裔人類學家,對法西斯的反猶主義深惡痛絕。他的代表作是《原始人的心智》,其思想精粹是:通過理解“他者”來審視自我,其思想內核是對種族主義的極端厭惡。我們可以看出米德正是通過研究薩摩亞青年的生活方式(他者)來反觀西方文明下青年的青春期心理問題的。她繼承她的老師博厄斯的觀點,決不會認為種族的差異(人先天的 - 1 -
差異)能夠決定人性,完全承繼她老師后天決定論的學說,《薩》一書也正好反映了這樣的學說。所以我們就不得不懷疑米德研究的客觀性。她是否是本著毫無偏見的態(tài)度來從事薩摩亞人的研究的就值得推敲,縱然她本人擁有客觀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也難免不知不覺受到從博厄斯那里學習到的后天決定論的影響。
再次,米德用十兩章的篇幅來描寫薩摩亞人的生活,又用兩章來討論青年青春期教育問題。對薩生活的描述過于完美上已說過,在后面兩章米德所運用的言辭大大超出了一個客觀的科學工作者應該說的,過分的夸大了文化的作用,像夸大薩摩亞青年的成長,把他們說成是“很容易的事”,說薩摩亞決沒有文化沖突和精神病患者等等,同時也夸大西方社會中青年的問題,說西方文明的“形形色色”“斑駁陸離”造就了青年“層出不窮”的問題。這些都有失一個客觀的學者應該的科學態(tài)度。
80年代澳洲人類學家弗里曼出版了《瑪格麗特·米德與薩摩亞——一個人類學神話的形成與破滅》一書,針對米德進行了嚴厲的批駁。說米德關于薩摩亞的美輪美奐的描寫完全是一個謊言,米德從未與薩摩亞人同吃同住過,調查時間也只有5個多月而不是9個多月,米德只是采用訪談的方法來搜集資料而沒有切身體會過他們的生活,很多資料都是道聽途說的。這本書一出,立刻震驚了人類學學術界。正如做口述史一樣,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口述決不可能與事實完全相同,口述者會加進自己的很多主觀想法并且有很多東西他們甚至不愿說,甚至有時候我們會發(fā)現口述者說的東西會與我們已知道的確切事實完全不同,這就是口述史的缺點了。米德從未與薩摩亞人一起生活,從未長期深入薩摩亞社會進行調查,而只是通過不正規(guī)的訪談的形式來搜集資料,是很難接觸到事實的真相的。無怪乎米德書中的描寫是那樣的近乎理想化了,其實它就是米德訪談的那些人的理想狀態(tài),而不是薩摩亞人生活的事實。
弗里曼指出薩摩亞的青年決不存在婚前亂交的情況,并且十分重視貞潔;薩摩亞同樣存在父母對青年人的嚴厲約束,根本不存在隨意離家出走的情況;薩摩亞的青年人同樣面臨大大小小的青春期問題,父母與子女的沖突同樣比比皆是;薩摩亞人解決沖突同樣激烈殘忍,有時甚至要付出血淋淋的代價等等。由此,有關薩摩亞人的情況真相大白。
這樣涉及到三個問題:
首先,學術造假的問題。米德是造假么?誠然學術界不乏造假問題,但我相信像米德這樣的人類學家不會故意去造假,只是當時研究方法上出了問題。其一,人類學田野調查方法要求十分嚴格,要獲得可靠的一手資料更是難上加難。米德當時作為初出茅廬的人類學研究者,無法深入調查情有可原。其二,米德是走進了先入為主的研究誤區(qū)。不管是人類學研究或者其他所有研究,先入為主都是要不得的。我們現在很多學者包括學生寫東西都是先認準論點然后找各種資料來支持自己的論點,這樣寫出來的東西看起來材料充足,實際上論據單一,過于主觀臆想,結論很難站得住腳。學術研究中的歸納和演繹都嚴格禁止先入為主的研究方法,但我們發(fā)現無論大家小家其書其文都或多或少存在這一問題。拿宏觀史學研究來說,一旦抱定是疑古、批古還是崇古就很容易在實際研究工作中產生偏見。崇古的錢穆先生和批古的五四學者就是明顯的例子。一個抱著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特有的柔情與敬意一生為古文化“招魂”,一個視傳統(tǒng)為現代化的第一敵人,非要“清洗干凈”。
其次,是不是弗里曼推翻了米德的論述就說明先天決定論戰(zhàn)勝了后天決定論呢?不然,先天與后天決定論不是薩摩亞一個地區(qū)的研究就能證明的,至今這也
是個說不清的懸案。依我個人觀點,先說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長發(fā)育必經的階段,生理心理的急遽變化是先天就決定了的,但到底變化怎么樣不是先天能夠預料的。我們中間不乏青春期叛逆至極者,也不乏自然過渡者,雖然先天決定了必經的青春期問題,但問題的大小及解決狀況則更多的有賴于家庭社會文化的影響。說到人性的先天后天問題,我認為一些先天的因素例如基因等會決定一部分犯罪傾向嚴重等的問題,但相對于廣大的人群來說先天的決定是十分有限的,后天的影響,文化的涵化可能要更具有決定性。非洲黑人在美國長大,行事作風思維方式同周圍白人沒有什么區(qū)別便是明證。俗話說“潛移默化”,文化的影響是看不到的,王侯將相本無種,誰也不會說是天生就有農民的基因或是學者的基因,無非是后天教育等所影響的罷了。
再次,研究方向問題。米德的研究即使是可靠的也不能夠就完全證明后天文化決定論的正確性,像弗里曼的說法不能完全證明先天決定論一樣。同樣一個薩摩亞人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米德和弗里曼的結論完全相反證明了沒有任何研究能夠是一勞永逸、一錘定音的。學術科學的研究就是在不斷的爭論過程中走向前進的,非要求一個結論不是最終目的。
當然米德書中有一點我深表贊同,米德說到美國青年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青春期問題,認為其中一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處在多種文化的沖擊下,面臨的文化種類愈多,個人的思想沖突愈多。資訊的發(fā)達,文化的多樣性,現在我們的青年人面臨的社會狀況之復雜比之于原始社會,比之于古代社會絕對有增加,所以青年人所面臨的沖突與矛盾也許會更多。這一點是我深有體會的,選擇越多,越難做出最終的選擇。
對于人性到底是先天決定還是后天決定,我們有待于科技的進步與文化的探索,孰對孰錯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探討之中我們對于人類自身的認識不斷的深化了。
參考文獻:
瑪格麗特·米德《薩摩亞人的成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 德里克·弗里曼 《瑪格麗特·米德與薩摩亞》商務印書館201*年
馬特·里德利《先天,后天》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年9月
《神秘的基因》京華出版社201*年1月
西南民族大學
第二篇:讀《薩摩亞人的成年》
我讀《薩摩亞人的成年》
剛開始讀完米德的《薩摩亞人的成年》,最先被吸引的是作者的語言,而后被感動的是薩摩亞社會的文化,最后被震撼的是人類學家那種投身于田野的真誠。
作為一個剛剛接觸人類學的我來說,一開始,很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類學家投身于田野,去了解類似于原始部落人的社會?我在想,不一樣的社會環(huán)境造就的人們的心理肯定是不一樣的啊,那利用研究那些具有初級文明的社會對當今的社會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我很是不能理解。我一直相信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拿《薩摩亞人的成年》這本書來說吧,作者通過描述薩摩亞社會的環(huán)境、文化、生活狀況等等,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如同生理發(fā)育變化一樣,青春期是每個姑娘生命歷程中一段不可避免而且必然意味著沖突和壓力的時期?很明顯,從這本著作的敘述中,作者給予了否定的回答。在薩摩亞社會,很少會出現沖突這種現象,孩子們之間是很平等的,他們也沒有什么壓力,父母與孩子們之間的感情沒有那么強烈,青春期的姑娘們是沒有多少自卑感的,她們從小就開始接觸性交、懷孕、出生于死亡等。所以薩摩亞社會的青少年并沒有出現騷動不寧的青春期危機。我當時在想,薩摩亞社會那么和諧,青春期的孩子沒有多少叛逆心理,是因為他們的社會存在啊,因為他們沒有多少畸形的經濟發(fā)展,沒有接受多少象《厚黑學》那樣的教育,沒有多少象現在媒體火速發(fā)展的輿論壓力,沒有多少要處心積慮處理的多層社會關系等等,所以他們的社會和我們當今的社會是很不一樣的,所以研究他們來解決現行的問題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后來,才發(fā)現自己是很可笑的。
人類學的精華并不在于就事論事,他們強調的是人文關懷!端_摩亞人的成年》并不是告訴我們應該怎么樣來教育現代青春期的孩子們,他并不是告訴我們應該怎么樣。作者通過描述薩摩亞社會的文化,來反思我們當今社會的文化,從而提出為什么我們的青春期會那么騷動不安?站在一個沒有充斥著太多現代文明的社會里,我們是不是更容易從內心來考慮這個問題呢?事實的確如此,褪去經濟理性、官方政策、厚黑的做人處事等,我們應該更容易發(fā)現我們現代社會的問題。我想,這也很好地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現代人都喜歡去那些比較偏遠的地方旅游”吧!
第三篇:b人類學-薩摩亞人的成年 讀書愷愷議記錄
通識中心人類學-薩摩亞人的成年 讀書會會議記錄
時間:201*年5月4日 下午15:10分
地點:通識中心
紀綠:陳思蒨
出席人員:江承緯、羅芝羽、葉玉芬、蔡鐘慶、林寧、邦遠
1. 前言
此次讀書會閱讀的書籍為人類學家米所著之「薩摩亞人的成年」,首先在看這篇文章時,需先閱讀黃道琳所寫的文章-文化決定論不能成立?-軒然大波的美國學界新爭議一文,先對此書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德所從事的人類學研究工作在人類學界所引發(fā)的爭議及討論先進一步了解。之後由南島所的邦遠為導讀者,簡述此書中第一章至第七章的重點及概要,並述發(fā)其閱讀此篇文章的心得感想。
2. 文章介紹
從第一章-薩摩亞的一日開始談起,探討薩摩亞兒童的教育,在薩摩亞男孩和女孩的臍帶處理方式不同,而孩子從斷奶後的主要照顧者就由哺乳的母親轉為六、七歲的小姑娘接手,這個章節(jié)在描述孩子到青春期前的生活。薩摩亞人的戶的認定是由血緣、姻緣和收養(yǎng)三種關係構成的,並受到了日常生活和相互間的經濟依賴等因素的共同制約;而等級(不是由出身決定的,而是由頭銜決定的)在薩摩亞是十分重要的,薩摩亞社會中每一等級的人都得遵守一整套的繁文縟節(jié)。另外在姑娘和同齡羣體的章節(jié)中提到了實際年齡與相對年齡的不同及重要性;社區(qū)中的姑娘中更能明白了解女性在薩摩亞的社會,除了等級外,是由年齡化分的。正常的兩性關係談到了妻子的地位永遠不會超過丈夫,因為她的地位是直接地取決於丈夫地位的高低。舞蹈是男女老幼都參加的唯一活動,在薩摩亞,舞場上的笨手笨腳會使人產生自卑感,這是很罕見的,因為在薩摩亞,只有性關係上的愚鈍笨拙及舞場上的笨手笨腳會令人自卑。
3. 分享
陳所長:其實邦遠跳過去不講的第一章我覺得很重要,因為第一章很吸引人,以看似小說的劇情-曙光初照,新的一天開始了。…來帶領讀者進入文章的閱讀。而在這本書中別忘了序及導論有時候可以給讀者不同的幫助。另外,在方法論的問題思考及社會現象的判準性或整體性,都是值得關注的。談到了兒童,何謂「兒童」?是有其背後假定,而要了解青少年亦是由兒童來了解的。因為在社會學的領域中,“兒童”這個名詞不是自然的(不是必然以怎樣的方式出現),延伸出來我們可以再思考一個問題,-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主要機構嗎?如果我們不是以兒童為中心的社會,芭比娃娃和麥當勞會如此盛行嗎?
通識中心人類學-薩摩亞人的成年 讀書會會議記錄
時間:201*年5月11日 下午15:10分
地點:通識中心
紀綠:陳思蒨
出席人員:江承緯、羅芝羽、葉玉芬、蔡鐘慶、林寧、邦遠
1. 前言
從對待人格的態(tài)度、普通姑娘的經歷和個性、衝突中的姑娘、壯年與暮年及從與薩摩亞的對比中看我們教育問題及為選擇而教育等章節(jié)。
2. 文章內容討論
從之前好幾個章節(jié)在討論薩摩亞社會中姑娘的生活情形,但是最終來說,姑娘們是生活在生物學的家庭中或是生活在成分混雜的戶中才是區(qū)別所在。而在薩摩亞的社會中,婆媳間的衝突較少,在文明社會中尚存的婆媳不睦現象,在薩摩亞人看來是為一種可鄙的笑料,在薩摩亞,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紐帶非常脆弱,因而他們不可能意識到這是一個男子的母親與他的妻子之間的對峙,也不可能意識到導致這種永久矛盾的部份原因是嫉妒。
3. 分享
我們對於書裡談到的問題的解答,可能要從社會環(huán)境中尋找答案,因為社會現象本身不會說話,此外,還要注意到宗教信仰的影響力。而最後書中提到的,我們更要關注的是在教育方面,不僅學校教育,連家庭教育都要教會孩子們怎樣思考,而不是思考什麼。生活現今多元化文明的社會裡,相較於其他的文明社會僅僅承認一種生活模式而言,我們有選擇的可能性,即我們承認有許多可能的生活途徑,我們-掌握著多種生活方式的人們-能否讓自己的後代在各種生活方式之間自由地作出自尸的選擇呢?
在方法論的爭論上,其實在你看了這張桌子,你已經給了它一個位置,這樣子就是一個觀點的認定了,早在你思考前就已烙印在心裡了。而對於現象的理解,不應完全來自感官,思考與軀體是很複雜,並非能二分法的。
林寧:看完書後我覺得在現在的社會中,社會化的過程中給予孩子的觀念是在不同的社會中都看得見的!芝羽:我本來覺得薩摩亞的社會是奇風異俗,但後來我仔細想想臺灣的文化是什麼,或許我們的文化特色對別的社會而言也一樣奇怪,所以我從薩摩亞反射去想美國的問題,像作者的比較那樣。
通識中通識中心教育人類學讀書會會議記錄
時間:201*年5月18日下午3:10
地點:通識中心
記錄:馬瑜婷
【同學報告】:
此次讀書會所閱讀的書目及範圍為「新幾內亞人的成長」1~12章。全書中貫穿全文的主要重點為”財物的交換”,和薩摩亞人的社會相較之下,此處的社會組織較為鬆散,也較自由化,沒有發(fā)展出所謂會所之類的地方來規(guī)範社會上的成員。由於財物的交換很盛行,因此成人的生活是基於交換而發(fā)展出,其中幾乎每位成人都背負了一大筆債務,一生需要花費多數的時間在還債這方面上。此外在教育兒童方面,兒童的生活不會被過渡干涉,除了一些對於物質的態(tài)度特別嚴格訓練之外。這本書和另一本「天真的人類學家」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就是對於財物方面的敘述特別重視,但其財物的繼承方式和多瓦悠然人不同。
【老師回應】:
介紹本書的主要架構,第一篇是較為整體性地描述社會的行為;第二篇是對比於作者所生存的地方-美國;第三篇則在於方法論上的介紹。相較於上一本書,薩摩亞人的描述較為冗長,沒有結構性,但此本書有明確的架構,不會被引導而迷失了自己正在念的章節(jié);薩摩亞呈現出較多的個人意象,而本書則較多一般性的方式來呈現個體差異及人格的發(fā)展;薩摩亞使用同質性的方式,但其中描寫的例子卻呈現出鮮明的個人特質,本書則不見這種個人人格特質的不同,反而是較為一般性的描述社會現象。1970年代,人類學家卡斯塔內達所著「唐璜的門徒」,透過個人經驗來談人類學的知識,當時也引起蠻多的爭議,用何種方法去理解民族誌的對象?此種理解是經驗性的?呈現出了人類學這個黑箱子內是很複雜的東西,雖然勾勒出了一些當地的社會文化,但這並不表示即為全然的人類學知識或研究。此外在談到何謂現象這個問題,我們如何去判斷一本民族誌的好壞?由mead的這兩本研究,帶出了此民族的對話。
【結論】:
在民族誌研究中,到底研究者的角色是什麼?又民族誌是否由研究者所建構?馬凌諾斯基對民族誌研究的寫作建議如下:可分為三種不同觀點來描寫,分別是1.研究者的觀點;2.報導人的觀點;3.當地居民的所作所為。
最後,建議大家回去閱讀後面的部分時,可以注意以下三點:
1. 作者如何對他所描述的這些背景做出回應?
2. 是否可以藉由養(yǎng)育小孩的方式來改變生活?如果小孩的養(yǎng)育是由社會所決定,那是否可以藉由改變社會進而去改變養(yǎng)育小孩的方式?
3. 帶入人格因素,是否意味著養(yǎng)育小孩在於形塑人格?而人格是否提供了一個中界點的可能性?改變一個小孩的教育就有可能改變社會嗎?
心教育人類學讀書會會議記錄
時間:201*年6月1日下午3:10
地點:通識中心
記錄:馬瑜婷
【同學報告】:
此次讀書會的閱讀書目為「新幾內亞人的成長」第三篇-附錄部分。
1. 此社會為父系社會,家庭概念相對地較為明顯,因此子女特別被重視。
2. 語言可以建構出一個人的認知結構,透過語言可瞭解不同的文化。
3. 當中很大篇幅提到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不太瞭解為何作者要一直提到這個部分?
4. 當全球化強勢文化進入了部落中,當地文化是如何地受影響?
5. 看完此本書最大的感想為,文化決定了一切!
【老師回應】:
首先我們這次閱讀的附錄部分,當中和本文有些關連,但也有不相關的部分。在觸及文化的問題時,先談到文化接觸的部分,剛剛提到的全球化介入,為何西方進入的物質有些東西會被接受,有些則自然地被淘汰?在這接受與不接受間有何內在的因素?而文明與文化也存在一些關係,通常人類會自認自己的文化為”文明”,而將它強加在那些所謂較原始的人民身上。在社會人類學科有「分類」的概念,分類對於我們理解世界是很重要的,其中隱含了權力的關係。由遠流出版社所出版的「關鍵詞」一書中談到文化與文明的關係,在14世紀時文化指涉的是什麼?到了19世紀文化成為了界定人群的屬性。這本書顯示出了時代背後的改變及進展,一個詞(文化)如何被引用、轉介並勾勒出時代的改變。例如我在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關於中國人的情、理、法觀念,當時有學者認為中國人是重情不重法,其實這三個字是互相連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反過來想,法的基礎為何?應該是建立在情、理上的,社會不停地在改變,但法也必須有一些基礎才得以訂立,這個基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理。20世紀初,當時有一個觀念認為種族決定了人的行為,但後來被駁斥,理由為文化影響層面較大。同質性的社會過程如何形成?必須回到這個社會普遍的教養(yǎng)方式來呈現。文化如何影響人民?在同一時代出生的一群人就會有共同的行為模式嗎?其實學習環(huán)境背後都有一共同的價值觀,但這種價值觀是否影響了這時代的所有人?在不同環(huán)境生長的人民會呈現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及態(tài)度。
第四篇:讀《薩摩亞人的成年》與《菊與刀》
讀《薩摩亞人的成年》與《菊與刀》
石林紅
摘要:《薩摩亞人的成年》與《菊與刀》同是人類學史上的巨著,它們給予我們的啟示是巨大的,包括文化在社區(qū)中所起的作用,兒童教育,兩性差異反思,為選擇而教育等。筆者試圖從薩摩亞和日本文化的對比中,對我國教育進行反思。
關鍵詞:薩摩亞人的成年、菊與刀、文化
一、瑪格麗特.米德與魯思·本尼迪克特
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mead, 1901~1978),是世界上偉大的女人類學家,美國文化與人格學派的杰出代表,田野考察的先驅,以研究太平洋無文字民族而聞名。她曾實地考察過南部海域七種不同的文化,并撰寫了相應的研究專著,尤其在心理學和文化(如性行為的文化制約、天性以及文化變化)等方面的研究領域成績卓著。她一生共發(fā)表論文1000多篇,出版著作12本,其中,《薩摩亞人的成年》《新幾內亞兒童的成長》和《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是米德所有著作中最聞名遐邇的3部力著。1979年米德被追授總統(tǒng)自由勛章,這是美國最高公民榮譽。
1925年,年僅24歲的米德孤身一人,前往距美國本土萬里之遙的太平洋的薩摩亞群島對當地的土著部落進行了為期9個月的田野調查,研究了3個相鄰小村的50名姑娘。她希望在薩摩亞弄清楚,使美國青少年騷動不安的青春期危機在原始文化中是否會呈現完全不同的景象。1928年,米德出版了《薩摩亞人的成年》(growww.taixiivf.co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3.
米德試圖通過對“他者”的研究來解釋發(fā)生在自己所屬文化中的一些社會現象,她試圖從那些有著數千年歷史、但發(fā)展道路和歐美大相徑庭的原始全體中選取研究對象,所以米德去了薩摩亞。在對薩摩亞人進行田野調查之后,米德發(fā)現,在薩摩亞群島并沒有像美國國內青少年在青春期時呈現出的心理緊張、肇事、犯罪等社會問題的現象,這里的青少年在青春期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米德指出:“薩摩亞的文化背景之所以能夠使生長發(fā)育成為十分容易、十分簡單的事情,究其原委,主要歸結于在整個薩摩亞社會所充溢著的那種普遍的隨和性。在薩摩亞這塊土地上,沒有人孤注一擲,沒有人蒙受信仰的磨難,也沒有人為了某種特別的目的而殊死拼搏。??任何人的生活的步履都不會被別人所催促不停,也沒有人因其身心發(fā)展緩慢而受到嚴厲的責罰。相反,那些富有天資、早熟早慧的人卻每每受到扼止,以期他們當中最
3為遲鈍緩慢的人能夠趕上他們!
日本人人格上的兩面性,薩摩亞的緩慢生活節(jié)奏都是源于文化的原因。這種通過“他者的眼光”進行審視,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不同的民族為何衍生出不同的性格特質,以及不同的人群為何在同一問題上所采取的不同態(tài)度。
四、 薩摩亞與日本的兒童教育
薩摩亞普通人家并過于重視孩子的生日,第一個孩子必須生在母方的村子里,在孩子出生前的幾個月中,父方的親屬為懷孕的母親提供食物,而母方的女性親屬則忙碌著用純白的桑皮土布為孩子制作衣裳,用露兜樹纖細的莖葉編織草席以用作孩子的墊褥及其他洗滌用具。孩子的生養(yǎng)從來沒有什么秘密,按照慣例,在孕婦分娩時守護的人可以任意嬉笑打鬧,即將做母親的人既不能當著人翻動,也不能叫喊,更不能呵斥。孩子出生后在一些簡單的儀式后新生兒就再也不是人們興趣的中心了,他們的生日會被人們漸漸的淡忘,直到青春期以后才能重新獲得舉足輕重的地位。孩子一般由母親哺乳,從一周起,人們在喂奶的同時會添加一些輔食,如椰子汁、甘蔗汁。照看孩子的任務往往是由6、7歲的女孩子擔任,年齡較小的小男孩也有照看弟妹的責任,但到了8、9歲以后,他們一般就從中解脫出來了。女孩一直要到青春期的時候才能將照看孩子的責任轉到比她們小些的女孩子身上,開始了解一些較為復雜的生活技能。
在日本允許嬰兒和老人有最大的自由和任性。隨著幼兒期的過去,約束逐漸增加,直到結婚前后個人自由降至最低線。這個最低線貫穿整個壯年期,持續(xù)幾十年,此后再次逐漸上升。過了六十歲,人又幾乎可以象幼兒那樣不為羞恥和名譽所煩惱。人本人非常喜歡男孩,男人喜歡男孩是因為兒子是為了自己死后有人在佛壇靈前跪拜,是為了綿延家系,傳宗接代,保持家門榮譽和財產,婦女需要兒子也不僅是為了感情上的滿足,而且是因為婦女只有當了母親才有地位。在日本,分娩與性交一樣隱秘。產婦在陣痛時不能大聲呻吟以避免讓人知道。母親要提前給嬰兒準備新被褥和小床,因為,新生嬰兒不睡新床不吉利。嬰兒出生后的頭三天不給哺奶,因為日本人要等著流出真正的奶汁,三天后,母親也以給孩子喂奶為樂事。日本的嬰兒通常是先會講話,后會走路。爬是從來不受鼓勵的。傳統(tǒng)的習慣是,嬰兒不滿周歲不能叫他站立或走路。孩子對父親,他只能表現尊敬。對孩子而言,父親是等級制上高層次的代表。孩子可以對祖父母縱情撒嬌,雖然祖父母同時又是受尊敬的對象,祖父母并不承當教育孩子的角色。哥哥和姐姐都奉命要寵愛弟妹。日本人十分強調教師要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動作,孩子則必須老老實實地模仿。兩歲之前,父親就讓孩子盤腿端坐,兩腿盤起來,腳背貼著地板。
六歲以前,女孩子的教育與男孩子的教育沒有本質的區(qū)別,只在細微末節(jié)上有點差異。女孩子在家里比兄弟受的約束要多些,事情也要多做些,雖然小男孩有時也得看護嬰兒。從六歲起到九歲,她們逐漸懂得對社會的責任,其情況和體驗與男孩大致相同。九歲以后,學3瑪格麗特·米德.文化與承諾———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m].周曉虹,周怡,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157.
校就男女分班,男孩子們逐漸重視新建立的男性團結。他們排斥女孩子,害怕被人看見和女孩子說話。母親也告誡女孩子不要與男孩子交往。男孩子在懂得“自重”和“對社會的情義”之時,還不能說已懂得日本男子應負的全部義務。少女不學習“對名分的情義”的準則,沒有男童那種在中等學校及軍隊訓練中的體驗,也沒有類似的體驗。她們的生活遠比男子平穩(wěn)。自從她們懂事的時候起,她們就受到一種教育:無論什么事情都是男孩當先,禮品、關懷,女孩都是沒有份的。女孩子必須遵守各種各樣的約束,這種義務要她們自己直接承擔,無須父母強制。
五、《薩摩亞人的成年》與《菊與刀》對教育的啟示
(一)兩性差異是文化塑造的
在英語中sex和gender均有性別的意思,sex一般是指在生理上將人分為男女兩性,而社會性別一般都引用gender,是指兩性被所屬社會與群體所規(guī)定與要求的,符合一定社會期待的品質特征的,包括男女兩性所持的不同態(tài)度、人格特征和社會行為模式。薩摩亞和日本的文化背景不同,對待兩性的態(tài)度也不同,那么我們也應當立足于中國國情和中國文化背景,以社會性別的視角看待男女兩性。
在我國社會,盡管當前法律規(guī)定男女可以享受平等的教育,但事實并非如此,教育和社會領域等方面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偏差,主要表現為女性教育仍然處于不平等地位。這種不平等包括受教育機會的不平等,教育資源享有上的不平等,以及教育過程中發(fā)展期待以及發(fā)展結果的不平等。但是這些不平等都被淹沒了,幾乎所有的教育學以及與教育相關的學科都在“合理”的淡化現實中的不平等,都在“科學”的把性別不平等視為正常的、自然地“性別差異”。我們應當發(fā)掘兩性差異背后的文化原因,賦教育以社會性別。
(二)正確對兒童進行性教育
在薩摩亞的社會里,少女的等級的劃分是按照“年齡”,而不是按照“婚否”。在薩摩亞的社會里,“性”,是“早早地就向孩子開放的天地”。16、17歲的薩摩亞的小伙和姑娘就可以互相戀愛,并且常常在棕櫚叢中約會,也時常會發(fā)生兩性關系,而這些在我們社會里被視為禁忌的場面,在薩摩亞的社會里,村里的小孩子也常常目睹。
在薩摩亞的社會里,人們視性為一件自然而快樂的事,每一個人都有充分享受性的自由。除了少男少女可以自由戀愛,自由享受性的快樂之外,在成人社會里,妻子的出軌,也只需要幾張精編的草席就能彌合情敵之間的間隙。當然,酋長的女兒和妻子的性自由會被排除在外。那么我們是否能說薩摩亞人比西方人更加開放呢?我覺得不然,西方人的性開放是建立在一夫一妻的基礎上的,但是在薩摩亞,由于生產力水平較低,他們還處在對偶制家庭階段,所謂對偶婚,是指一個男子和一個女子在一段時間內構成夫妻關系。它與前兩種家庭不同的是,它雖然是一種很不牢固的個體婚,但卻不是群婚。前兩種家庭形式還沒有擺脫群婚雜交的特征。在對偶婚家庭條件下,男女雙方有了明確的婚姻關系,而子女的存在又使這種關系趨于鞏固,但是婚姻關系沒有什么條件的約束,它可以根據夫妻任何一方的意愿而解除,以后雙方都有重新結婚的自由。例如我國苗瑤的“不落夫家”和摩挲人的“走婚”習俗。
在我國基本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性教育一直較為缺乏,我們社會強調貞操觀念,強調結婚與否,強調婚前性行為的道德問題。如果在孩子未成年的時候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性教育,排除性在孩子們心中的神秘感,我想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四)為選擇而教育
米德在文化與人格關系的分析中最終引申到當代社會的教育問題,因為教育、文化和人格是互為影響的。她正確地指出:“相反,我們必須把我們的全部教育努力傾注于訓練孩子的選擇能力上。教育不應當成為某一種生活方式的特殊辯護士,不應成為只形成一種特別思維方式而拒絕所有外界影響的絕望努力;相反,它應當為所有這一切影響作好準備。不僅學校教
育應該如此,家庭教育更應該如此!痹谠缙谌祟悓W家所研究的簡單社會里,包括薩摩亞在內的其他文明僅承認一種生活模式。和薩摩亞的單一社會模式不同,在米德所處的美國社會和我們當代中國社會,人們具有了多種選擇的可能性。一個存在著許多行為準則的文明社會,對各種氣質迥異、天資懸殊、興趣不同的人都提供了能夠使他滿意的可能。我們當前處于一個開放的多元的時代,面對繽紛蕪雜的社會現象和多樣化的生活方式,我們決不能認為只有—種生活方式是正確的。通過對薩摩亞人的成年過程的考察,米德主張應該樹立一種明確的意識———讓年輕人在各種生活方式之間自由地做出自己的選擇。米德的為選擇而教育的簡潔哲理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并不新奇卻未能重視的信息:教師應教會孩子怎樣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
長期以來,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方式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師主要關注的重點是教給學生哪些知識,或者是“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而對于哪些知識是真正有用的,會對學生今后一生的發(fā)展都有積極影響,哪些知識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則考慮得不多;更沒有認真考慮過讓學生學會選擇“真正有用的知識”,以及教會學生選擇適合他們自己個性發(fā)展的生活方式。在今天這個全球經濟一體化加快的信息時代里,教育的重要任務已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在紛繁蕪雜的世界中學會選擇。教師、家長和社會不可能完全代替或剝奪孩子自我選擇的權力,包括文化選擇的權力,必須讓孩子在許多途徑和方向之前承擔起選擇的重任,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經受住生活的考驗,在暴風驟雨的洗禮下長大成人。
參考文獻:
⑴瑪格麗特.米德.薩摩亞人的成年[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
⑵魯思·本尼迪克特.菊與刀[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⑶瑪格麗特·米德.文化與承諾———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m].周曉虹,周怡,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 4
⑷鄭新蓉.性別與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 4瑪格麗特·米德.文化與承諾———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m].周曉虹,周怡,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194.
第五篇:簡析《薩摩亞人的成年》,3000字小論文原創(chuàng)版
簡析《薩摩亞人的成年》
—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類的青年心理研究
司南
摘要:現代文明將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視為一個處于特殊階段的特殊群體,而這一切的來源是什么,是與現代文明以及教育有關還是來自于人類的本性,作者為了研究這一現象深入原始社會得到第一手資料與現代社會進行綜合對比,以期找到青春期問題的答案。
【關鍵詞】原始社會青春期社會制度
米德為了不受到現代文明的干擾而考察人類的青春期心理狀況,提出對原始居民進行研究。米德選擇了薩摩亞這一地區(qū)作為她的入手點,同時由于作者本身的性別原因而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薩摩亞的青年女性身上。由于原始社會的同質性比較強,共同意識仍在主宰社會,個人意識難以辨認,所以米德選擇了解五十名年輕姑娘來說明整個群體的基本狀況。這些基本信息包含她們的家庭背景、價值觀念、成長經歷等等,這些信息也有助于我們了解整個薩摩亞的文明。
首先,米德用詳盡而樸實的語言描述了薩摩亞地區(qū)的生活場景,薩摩亞實際生活的掌控者是老年和青年男性,女性勤儉持家,男性則是漁夫或者農夫。當一個新的生命來到這個世界時,他們會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但是之后幼兒就不再是關注的重心,幼兒基本是由年齡稍大一點兒的兒童看管,它們受到的教育基本上是禁令式的命令。在整個成長過程中,女孩兒的任務基本上是跑腿和照顧弟妹,而同年齡段的男孩子早早就開始了基礎工作,產生了合作意識。等到稍微年長一些,責任與義務也隨之而來,女孩子們不得不學習編織技藝以顯示自己的勤勞,而男孩子開始受到集體的約束,為了個人的榮譽而不斷努力。男孩女孩之間的職業(yè)分工并不相同,男性可以由多種職業(yè)以供選擇,而女性中間卻沒有專門的職業(yè)分工。
米德詳細描述了薩摩亞的各種制度:1) 繼承制度。人們從直系親屬中間選擇男性繼承人,從母系親屬中選擇女性繼承人,整個社會存在等級制度是非常嚴苛的。人們根據大量的繁文縟節(jié)來確定彼此的身份,這種制度實際上正是社會處于原始階段的表征。2 )回避制度。回避制度其實也是一種禮儀性的規(guī)范,是一種女性不能夠和男性接觸的強制制度,“這種兄弟和姐們之間的禁忌的回避,始于初省人際,至于老態(tài)龍鐘之時。” 3) 交往制度。在薩摩亞,人類最初的血緣關系仍然處于核心地位,“一個孩子突出的人格特征更多地受到特殊的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很少受到與自己同齡兒童的社會交往的影響。”4)團體組織。“奧馬珈”是一種長期存在的(內容來源好 范文網www.taixiivf.com】.周曉紅.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
【2】埃米爾·涂爾干.社會分工論【m】.渠東.譯.北京:三聯書店.201*.
【3】霍華德· s.貝克爾.局外人:越軌的社會學研究[m].張墨雪 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
[4]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m].吳燕莛.譯.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