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袖清風,衣帶漸寬終不悔;三尺講臺,為伊消得人憔悴。有人把我們喻為吐絲方盡的春蠶,有人把我們比作傳播知識的天使,有人把我們頌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有人稱我們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太多的溢美之辭背后,三尺講臺依然是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崗位:沒有鮮花、也沒有掌聲,更沒有驚天動地的輝煌業(yè)績。然而就是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三尺講臺,卻傳承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傳遞了人類不朽的文明。教師的事業(yè)就是默默的奉獻和無私的給予,教師的工作意味著更多的責任與付出。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教師在擁有學術(shù)知識的同時,更要有一顆奉獻的心。在學校我們是學生們成長的領(lǐng)航人,我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人生觀的形成。我們不只要教書,更要育人,在當今的社會,只有先做一個大寫的“人”,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為社會做貢獻的人。由此我感到教師的責任很重、很重。帶著這份責任,我走過了語文教學的第四個年頭。
在語文教師的隊伍中,我僅僅是初出茅廬的“學生”,專業(yè)上的差異,使我在剛走上語文教師這個崗位時手忙腳亂。對于這個全新的專業(yè),全新的身份,初來乍到的我感到了迷茫,困惑,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但在學校各位領(lǐng)導和語文組眾多同事的幫助下,我調(diào)整了心態(tài),積極投入到語文專業(yè)的學習中。精心備課,研究學情,認真設(shè)計教案,認真上課,認真填寫好每一則課后記;及時查找自身不足。積極參與學校公開課比賽、教學設(shè)計競賽、指導學生演講比賽等教研活動。大家都說,你要給學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須有一桶水。為了灌滿這一桶水,并讓它不因為蒸發(fā)而減少,我在課余時間還認真學習語文專業(yè)知識。向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請教,聽講座,寫論文,博采他山石,琢為自家玉,為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而努力。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選擇了教育,選擇了清貧,但我的精神是富有的,因為我擁有著桃李滿天下的幸福和收獲。我的學生也許不會舉世矚目,成為高精尖的人才,但我要讓他們成為品行端正的人,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成功的人生嗎?
我深知,教師事業(yè)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我僅有四年的從教經(jīng)歷,經(jīng)驗甚少,教育的學生也只是滄海一粟。但作為年輕教師的我有時間,有精力,有耐心。授業(yè)、解惑,須傾注心血;教書、育人,應具備愛心,為了城建學校莘莘學子的未來與成功,只有甘當人梯的付出和奉獻,才能無愧“人民教師”這個平凡而偉大的稱號!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