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教育制度改革的幾點看法中國一直在高喊教育改革,可是終究還是擺脫不了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應試教育的模式,中國的教育從古至今都不是為培養(yǎng)人才而服務的,而是人們走上仕途,獲得名利的一種手段。直到21世紀的今天,中國的教育仍然是讓人們過上安逸生活的一種途徑,中國的教育就是要學生過獨木橋,誰過了誰就勝利了,不關乎能力,只看結果。所以中國應試教育的現(xiàn)狀是難以改變的,這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我覺得在這種應試的模式中還是應該出現(xiàn)素質教育的影子的,這也是我們可以做到的。在我實習的這段時間,我尤其感覺到了中國素質教育的匱乏,以及素質教育的必要。
首先,我覺得作為教育者,我們最主要的是要把孩子當做“人”來培養(yǎng),而不是讀書的機器。中國人從一出生就擺脫不了考試了,中考,高考,還有畢業(yè)后的各種職業(yè)考試,為了生活,為了飯碗,中國人一輩子都在考試。在這樣一種巨大的壓力面前,中國人更是不可能放棄應試考試的,所以在大多數人的眼里考的過別人就是王道。這就讓人們把孩子培養(yǎng)成了考試的機器,除了讀書什么都不讓孩子干,缺少必要的動手能力,沒有社會實踐的經歷,他們就只是一群會讀書的機器,這樣的人終究是會被社會所淘汰的。所以,對現(xiàn)行的教育制度我有以下的幾條建議:
1、切實的落實減負,讓學生養(yǎng)成做作業(yè)的習慣。我實習的時候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孩子都不愛做作業(yè),不管老師找他談話或者是懲罰他,第二天絕對還是不會做作業(yè),而且有的學生是什么課程的作業(yè)都不做,從開學一次作業(yè)都不交,F(xiàn)在的學生課程負擔太重,初一的學生一共開設了7門課程,每門課程都有課堂作業(yè)和家庭作業(yè),還有各種練習冊,確實讓做作業(yè)成為了學生們所頭疼的事情。我覺得作業(yè)不在乎做多,做作業(yè)就是為了檢查一下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達到這個目的就可以了。所以我覺得作業(yè)應該針對性的做一些,不宜過多,但是要讓學生有要按時完成作業(yè)的這個意識,養(yǎng)成他們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這一切都得從小開始培養(yǎng),從孩子一上學就實行這一政策且賞罰分明,一定會讓學生養(yǎng)成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的。
2、多進行情感道德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F(xiàn)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在家里有一大群的家長圍著他們轉,要什么給什么,這就讓他們覺得別人為自己做什么都是理所當然的,都是應當的,他們不會感謝別人,不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別人的付出。我的同學在國本高中實習,她回來的時候講了這樣的一個事情,讓我覺得感慨萬千。她講的是在學生的考試中有一道題是讓學生寫一封感謝信,感謝一位為了救落水學生還犧牲的人民警察,在我看來這是非常值得感謝的,是讓人欽佩的,可是很多學生卻無話可寫,反而覺得這個警察花著人民的納稅錢,就該為人民服務,就該他犧牲。這不禁讓我覺得很可悲,中國的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一群所謂的知識分子,高材生只是一群不知感恩,不知天高地厚的笨蛋,這是教育最大的失敗。所以,感恩教育是必須,也是必然要進行的。
3、組織紀律意識的養(yǎng)成。在實習中我也深切的感受到了現(xiàn)在的學生對紀律的無視,上課鈴響了還有學生在外面瘋,玩,老師進教室了,還有人在前后左右的說話,正式上課了還是有大把的人在下面聊天,完全不覺得這是課堂,得收斂自己,得有規(guī)矩約束自己,他們完全是自己怎么想的怎么做,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面對這樣的一幫學生,你甚至就覺得課上不下去了,而且你還絕對拿他們沒辦法。現(xiàn)在的學生哪還像我們小時候!我們小時候就覺得老師的話是圣旨,老師說的都是對的,現(xiàn)在的學生且跟你對著干呢!所以我覺得首先就得有規(guī)矩,有了規(guī)矩約束他們才讓他們懂得在方圓中行事,讓他們明白不是什么事都是自己想干就可以干的。
4、教育的任務首先得是教育學生成為”人“再才是成為”人才“。不能一味的逼著學生
學習,考高分,而是要注重他們生存能力,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F(xiàn)在很多的所謂優(yōu)秀學生,完全沒有生活自理能力,說的難聽點就是一群廢人,什么都得靠別人照顧,不會洗衣服,不會做飯,不會疊被子,有的大學生離了父母都生活不能自理,這是教育畸形發(fā)展的結果。如果一個國家的教育把人培養(yǎng)的都不是人了,那教育的意義何在?所以在我看來,一定要把學生先培養(yǎng)成一個有用的人再去要求他成為人才,成為國家棟梁,一個人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遠遠比知識的獲得更主要。
以上所述就是我在實習中所發(fā)現(xiàn)的中國教育制度的幾點問題,和我對改革的幾點設想。中國的教育真的應該大刀闊斧的改一改了,不要再讓應試教育擋住了國人的出路,不要再讓學生成為書呆子,教育的意義應先在育人其次才是成才。
第二篇:中國教育制度的弊端中國教育的現(xiàn)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章規(guī)定,中國實行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學校教育制度。
國家建立科學的學制系統(tǒng)。學制系統(tǒng)內的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的設置、教育形式、修業(yè)年限、招生對象、培養(yǎng)目標等,由國務院或者由國務院授權教育行政部門規(guī)定。
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各級人民政府采取各種措施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就學。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以及有關社會組織和個人有義務使適齡兒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國家實行職業(yè)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以及企業(yè)事業(yè)組織應當采取措施,發(fā)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職業(yè)學校教育或者各種形式的職業(yè)培訓。國家鼓勵發(fā)展多種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適當形式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業(yè)務教育和終身教育。
國家實行國家教育考試制度。國家教育考試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種類,并由國家批準的實施教育考試的機構承辦。
國家實行學業(yè)證書制度。經國家批準設立或者認可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頒發(fā)學歷證書或者其他學業(yè)證書。
國家實行學位制度。學位授予單位依法對達到一定學術水平或者專業(yè)技術水平的人員授予相應的學位,頒發(fā)學位證書。
各級人民政府、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企業(yè)事業(yè)組織應當采取各種措施,開展掃除文盲的教育工作。按照國家規(guī)定具有接受掃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應當接受掃除文盲的教育。國家實行教育督導制度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評估制度。
中國現(xiàn)行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四大弊端
自從1805年科舉制度被廢除之后,中國社會中的知識分子便從傳統(tǒng)文化學習的文質走向了極端外國文化學習基本全面流氓化,知識分子也不再“學而優(yōu)則仕”,而是披上知識分子的外衣充當真正的文化流氓。這不僅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劇,同時也是中國文化的悲劇,更是中華民族的悲劇。
從前面的簡單論述中我們已經得出一個最基本的結論:中國的一切問題的根源就是中國教育制度。然而,中國教育制度究竟出了哪些問題?根據我們多年的研究,中國教育制度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個方面:
(一)、統(tǒng)考制度
統(tǒng)考制度包括初考制度、中考制度、高考制度、大學英語定級考試制度、職稱英語考試制度、公務員考試制度等,這些制度成為束縛中國學子學習的枷鎖,也是誤導中國人學習的重要因素。在這些制度的約束和誤導下,每一個中國人從6歲開始便失去了學習的自由、選擇的自由和人生發(fā)展的自由,每一個中國人都只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人們只會學習課本和考試,相當多的人變成有文憑無文化的“文盲”(進入學術權威或教育權威者甚至就是文化界的流氓和學霸)和人格不健全、缺乏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善于投機鉆營和玩弄權術、貪圖享樂的知識分子的敗類。
(二)、英語學習制度
近二十多年來中國教育制度中的一個最大特征就是放棄對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而進行全民英語教育制度。初考、中考、高考、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職稱評定等待無論是什么專業(yè)都要考英語,從而使得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在英語學習和考試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到頭來還是用不上或忘得一干二盡。然而,作為教育基本價值取向的對人的教育(學會如何做人)方面卻無人問津。人們從小不僅不重視修身,而且還鄙視有教養(yǎng)者—這是多么怪異的社會現(xiàn)象啊!
在全民英語教育制度下,人們從來不去過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春秋》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典籍,更不去從這些文化經典中承接修身之道。
這就是中國教育的悲劇,也是中國人民的悲劇,也是中國文化的悲劇,更是中國社會的悲劇本身及其一切悲劇的根源。
(三)、管學教一體化制度
中國教育中另一個致使性的制度問題就是教學者、研究者和管理者三位一體制度,即在學校里(包括各種層次和類型的學術和科研機構)管理位置上的當權者既是教師,同時又是研究者。于是,學校和研究機構就形成了“當官
當教育權威 當學術權威”的利益追逐鏈。在此利益鏈中,學校和研究機構成了行政管理者尤其是當權者的天下,他們首先通過各種渠道獲得行政權力,然后利用行政權力給自己評職稱(教授和研究員等)、當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導師和各種各樣的代表教育權威和學術權威的社會兼職,最后將一切教育權力、和學術權力盡歸于自己門下,并將一切教育資源和學術資源變?yōu)樽约、家人和朋友可資享受的源泉。而那些真正老老實實從事教育和學術研究的底層教師和研究人員卻無法得到應得到的教育資源和學術資源,他們只能拿著國家規(guī)定的微薄工資去支撐他們的教學、研究和艱辛的,甚至只能默默忍受著當當權者打工仔的苦難。我們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目前教育質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下在于教研管三這就是中國目前教育體系中日益嚴重化的悲劇。
(四)、教學評估制度
教學評估制度的本意在于監(jiān)督各個高校提高教學質量。但是,事與愿違,教學評估的實施卻導致了與其初衷背道而馳的結果:
1、教學評估不是評教學質量,而是評教學設施。
2、教學評估不是評教學水平,而是評準備材料。
3、教學評估誤導了教學和科研的價值取向,分散了教師的教學精力和研究者的研究精力,將教師的工作誤導到了做表面文章和評估材料的準備上,將研究者的工作誤導到了抄襲成果和評估材料上,真正的教學質量和原創(chuàng)性科研成果廖廖無幾,教育垃圾反而將真正的教學成果以及它的完成者逐出了教育界,而學術垃圾也反而將真正的學術成果逐出了學術界。
4、按照教學評估標準,幾乎所有的高校都為了達標而大量、盲目“引進人才”。為了引進“教授”、“博士”,很多高校給引進的教授、博士以巨額獎勵,這些教授、博士實際上并不具備真才實學,有的甚至邊做一個教師或研究人員最基本的人品、教學水平和學術水平都不具備,但他們卻一進學校就可以得到數十萬元甚至價值近百萬元房產、驕車和“科研啟動經費”,而真正在一線兢兢業(yè)業(yè)工作了數年甚至數十年、教學經驗豐富、學術研究能力相當強的教師反而受到壓制和歧視,如果他們不能成為當權者的奴才,他們甚至連最基本的待遇都得到,更不用說能夠得到諸如出版學術研究成果經費等這樣的學術資源。
國外的教育
小學:
在小學,孩子在學校大量的時間是在認識字,閱讀,老師經常把孩子們帶到圖書館,讓
他們看各種孩子們喜歡讀的書或畫冊。老師給孩子們講各種各樣的 常識,帶領他們參觀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講解做人的道理,怎樣懂禮貌,有愛心。直到三四年級以后,才開始學習數學知識,由于這個時候孩子們的理解能力比較 成熟了,學習的速度就比較快。在小學階段,國外的孩子閱讀的量要遠遠多于我們國內的孩子,而花在數學上的時間遠沒有我們國內的多。所以,和我們國內相比, 國外的孩子比較成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比較強,而數學的基礎知識沒有我們學的深,學的那么多。
中學:
學生的課外活動非常多,初中才學我們國內小學五六年所學的數學,但是他們閱讀量非常大,老師并不阻止孩子們交男女朋友,某種程度上是在引導和鼓勵他們這樣做。
很多西方國家高中課程里就有不少選修課供學生選擇,而主修的課程并不多。選修課程種類很多,第二外語、藝術和戲劇、音樂、計算機、商課、建筑設 計、飲食健康教育等,還有一些國內高中必修的課程卻被納入他們選修課程,如:歷史、地理、化學、生物等。選修課程是給上大學打基礎,提早引起孩子對專業(yè)課 的興趣,所以一般情況下,選修的課程都不難。不過,即使學生在報考大學選專業(yè)的時候,如果申請的專業(yè)跟高中的課程不相符,只要有足夠的理由說明并有優(yōu)秀的 成績,換專業(yè)也非常容易,總之,國外的教育更人性化。幾乎所有人都聽說國外的學生壓力小,這個壓力小主要體現(xiàn)在課時少、作業(yè)少、競爭不那么激烈,考試壓力小等方面。在西方的教育體制下,學生學習到 深夜,或者補課,參加課外輔導提高班等,絕對不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我的一個朋友的孩子今年上初三,每次拜訪他的時候都沒見過他學習,聽朋友說,孩子回家前基 本上把作業(yè)都寫完了。業(yè)余時間,孩子學鋼琴,曲棍球和舞臺劇表演。我總是能從那個活潑愛笑多才多藝的小紳士的身上看到希望。這跟我回國后看到學校的學生感 覺很不同。我沒有具體算過西方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在學習上平均花多少時間,但一定遠遠少于國內學生學習的時間?墒牵嬲绕鹕鐣m應能力,個人素質,和快 樂程度等,我們卻遠遠落后。
大學:
在國外,大一第一堂人力資源的課上,老師無意問起了誰打過工(這里包括兼職工作和志愿者工作),一個坐100多人的課堂上,50%以上的人都舉 起了手,那個時候他們才18歲。國外高中的壓力遠遠小于國內3年苦澀艱辛的學習生涯,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培養(yǎng)自己的愛好,或者參與社會實踐。大學期間,絕大 多數的學生都會有兼職工作,幾乎每個學校的學生會都很活躍,有各種各樣的組織供學生選擇,學校還有career center,稱之為職業(yè)中心,為學生提供在讀和畢業(yè)后的就業(yè)輔導和各種工作機會。相比較,國外的教育理念和硬軟件設施培養(yǎng)出了更高素質的畢業(yè)生們。在國 外,讀研究生的本地學生非常少,因為他們根本不需要通過更高的學歷來找到很好的工作,(當然也有學生繼續(xù)鉆研深造的例子,這些人完全是出于興趣,將來出成 績的比率就很大),所以讀研究生的大部分都是外國學生,中國學生居多,尤其是商科這樣的熱門專業(yè),一個班上80%以上都是國際學生,中國學生占其中的 80%都不足為奇。
第三篇:中國教育制度的問題“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yǎng)不出杰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錢學森之問”是關于中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一道艱深命題,需要整個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共同破解面對。舉例說;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201*年設立以來,共有14位科學家獲獎,其中就有11個是1951年前大學畢業(yè)的。
錢學森之問實質在于:發(fā)展中國家如何發(fā)掘與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社會功能與價值,也就是如何從知識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創(chuàng)造型、發(fā)明型人才培養(yǎng)方法的轉型。另外,為何我國沒有諾貝爾那樣的發(fā)明家型企業(yè)家,為何沒有企業(yè)家設立科學研究基金會與科學獎?古代中國建立以儒者(有德有學的文官)入仕途體制,歐洲近現(xiàn)代化形成了以技術發(fā)明而成為企業(yè)家的知識產權體制。重錢不重人是社會風氣問題所在,以人為本重的才是人,人是才之本也是財之源,一個人本身的品德修養(yǎng)與才學能力是知識與技能之根本,教育如果不放在品學才能的培養(yǎng)上,只是放在一些背書知識與技術細節(jié)上的話,怎么能造就社會盡職盡業(yè)的各類專門人才呢?而與人才的產生密切相關的就是教育了。
而大師的培養(yǎng)不僅僅在大學教育,更重要的是小學中學基礎教育,應試教育把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磨滅殆盡,在很多地方,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稀缺導致名聲好的學校入學門檻越來越高,小升初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了。 很多學校都將奧數納入錄取的標準。這導致那些操心的家長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奧數輔導班.
教育乃國家之本。
錢學森指出,“現(xiàn)在中國沒有完全發(fā)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yǎng)科學技術發(fā)明創(chuàng)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可見,中國崛起太慢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教育。教育培養(yǎng)不出杰出人才,國家崛起就會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約。中國教育界廣泛存在的問題比如說:應試教育、考試作弊、學術腐敗、論文抄襲等,已有數不清的批評性和建設性的文章,然而,問題始終不見真正得到解決。歸根結底就在于教育系統(tǒng)的改革始終如“老牛爬坡”,導致學校行政化趨勢加劇,教師功利化趨勢加劇。這樣的學校和教育有可能培養(yǎng)出像錢學森這樣的科學大師嗎?
而由應試教育牽扯出來的一堆問題,考試作弊,高考移民,考試排名,高考狀元,只注重成績分數而忽視能力的培養(yǎng),至今為止高考狀元輝煌過后就是默默無聞。還有教育系統(tǒng)化模式化,產業(yè)鏈。
中國教育制度的問題很復雜,我在這里大致分了五點,并且將學術腐敗做了一下拓展。
應試教育:通常被視為一種偏重于通過考試,以分數來衡量學生水平,以把少數人從多數人中選拔出來送進高一級學校為目的的教學模式,與素質教育相對應。這樣的形式利弊皆有,利的是能讓學生接受所有的教育,弊的是忽視了特長,占用學生大量精力。不可否認,應試教育在中國香港、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卻取得很好的成效,事實上這些地區(qū)和國家的
發(fā)達也得益于應試教育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國內的應試教育造就了一系列惡果:造就了發(fā)應試教育之財的暴發(fā)戶;“缺腿”教育思想;讓部分學生得高分的怪異名師;狠榨學生智慧之油的重點學校;“學生分數第一”的變態(tài)家長;靠學生分數評價學校工作和教師水平的懶惰、貪婪的教育管理者;身心疲憊的基層教育工作者;發(fā)展畸形的學生群體;心理變態(tài)的教師(這里所說的心理變態(tài)是指只注重分數);中國技能人才緊缺、理論人才過剩的不良人力格局;世界范圍內對中國學生的歧視;中國學生極高的近視率。
所謂學校教育的行政化,是指學校教育的進行以及組織建立在政府嚴格的行政掌管和控制中,一切以政府的行政意志為轉移,而且為了應對外在的行政化,學校教育的內部組織結構也行政化,也以行政指令來決定教育和教學。行政通過各種方式創(chuàng)造新的控制方式,特別明顯的是行政制定多種以行政為取向的學校評估,根本不顧學校教育內在的特殊性,對學校教育進行不合教育價值的強制性的規(guī)定、干預和約束。
教育的產業(yè)化就是把教育看作是一種產業(yè),一種可以以市場化方式運作的資源、一種具有經濟收益的經濟活動。像研究生擴招,教育部并不認真分析考研熱的真正成因,只是看到在當前情況下,學生考研熱情高漲,就不管什么專業(yè)一律擴招,這直接導致了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低下,我國科研實力不升反降的后果.而且在沒有引入充分競爭的前提下,進行所謂的教育產業(yè)化,稀缺的教育資源使得高校收費節(jié)節(jié)攀升,
許多貧寒子弟根本無力負擔高昂的學費,只能面對高校大門望洋興嘆.教育資源的稀缺,也是導致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中學生把非常美好的時光消耗在大量做題,死記硬背這類低效率的事情上,既沒有使素質有較大的提高,同時又壓抑了活潑的天性.在國家公共教育體系中,政府集中優(yōu)勢資源重點扶持少數學校,而忽略多數非重點學校(農村地區(qū)薄弱學校更多),通過國家政策和教育制度實行學校分層,造成等級化的學校教育體制,這是不公正的。
當前的教育過分強調重點建設,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某些重點學校,而對大多數一般學校則很少照顧.這樣做會使得到重點照顧的學校心安理得地接受投資,而大多數沒有得到重點照顧的學校則自暴自棄,積極性和熱情也不能被充分地調動出來.這種不公平的投入會使效率大大降低. 另外,越是貧窮的地區(qū),教育投入越少,越是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投入越多.東部與西部,城市與鄉(xiāng)村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有些大城市的小學教育設施可稱奢侈,而有些鄉(xiāng)村小學連基本的課桌都沒有. 學術腐。豪脤W術資源謀取非正當利益或者利用不正當資源謀取學術利益,這些在大學里比較常見。在這里我將學術腐敗含義擴大,不僅僅指向大學的抄襲剽竊、實驗作假,將考試作弊,替考,也就是誠信道德的缺失也納入其中,學生個人的學習也是一種學術。并且,在學術成果這點上,廈大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個人的成就不是以他所作出的研究成果作為標準,而是以他能申請的研究基金作為評判標準。而這是不是也該歸入一種學術腐敗呢?
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改革開放前,中國有一句流行的口號是"學好數理
化,不如有個好爸爸".那個時候個人的出身幾乎決定了一切,有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并不是那么的重要.改革開放初期撥亂反正,重新開始重視教育,慢慢地那句流行語變成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只要有大學學歷,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但是形勢變化得很快,今天的情形已經是"學好數理化,還得有個好爸爸".沒有大學文憑是肯定不行的,有了大學文憑也還得有個"好爸爸"才能找到好工作. 如此看來,教育還是沒好爸爸的必要強!
大學當前的授課方式以教師講授,學生聽講記筆記為主,這樣使得學生的思維很不活躍.在課程設置上,與實踐結合緊密的設計性課程設置過少,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均過于強調記憶的扎實牢靠以及解題方法的精妙,卻對邏輯思維不夠重視,這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現(xiàn)在的教育仍然是知識灌輸,而不是能力培養(yǎng),素質教育,這是當前教育最突出的問題。另外,在校期間,學生所學課程設置過難.其難度明顯超過了國外同齡學生的課程難度.我們曾經很得意,自認為比外國人聰明.殊不知,這正是我們的小聰明之處.因為在學校中,所學的課程設置過難,同時這些課程與實踐過于脫節(jié),這會使得只有少部分人能獲得名次靠前的成就感,而大多數人難以從學習中體會到什么樂趣.從而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受到嚴重的壓抑,以至于許多人在大學畢業(yè)后長長出了口氣"再也不必學習了".
現(xiàn)在的大學,本科階段專業(yè)設置也過早過難.學生在未接觸社會前,志趣還沒有相對穩(wěn)定下來,未來從事什么行業(yè)會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過
早地將學生納入到某一專業(yè)領域,而很多學生日后未必會從事這一行業(yè)的工作,這會造成相當大的浪費. 其實,如果學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再來學習某一領域的專業(yè)知識,這并不是多困難的事情.可惜我們的教育無視教育規(guī)律,一心想盡快使學生成為可用之材.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導致了拔苗助長的做法.
由這些現(xiàn)象可以分析出我們中國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
新中國成立以來,教育事業(yè)得到了巨大的發(fā)展,一方面使得國民素質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也為各行各業(yè)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可以說為我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在改革開放后,在與發(fā)達國家的比較中,我國的教育日益顯露出許多弊端,已經與當前的經濟,社會發(fā)展不相適應了.下面有我的搭檔武振宇來講這方面的問題。 謝謝!
第四篇:我對中國教育制度的看法我對中國教育制度的看法
中國教育制度一直被人們所關注,企業(yè)中苦苦最求人才,二大學生又找不到工作,這不得不使人們想起中國教育制度的缺陷。
我認為,中國教育的最大問題在于教育的產業(yè)化
教育本屬于服務性的第三產業(yè),“教育產業(yè)化”本來就是莫名其妙的提法。目前的“教育產業(yè)化”政策,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包含理論和實踐上的兩個重大錯誤。理論方面,用經濟學的理論、方法研究并改進教育機構乃至整個國家教育的效率,是正確的,值得進一步研究與實施研究成果,但在理論上把不管什么教育機構都當普通的以贏利為目的企業(yè),把絕大多數理應屬于非營利機構的學校與以贏利為目的普通企業(yè)混為一談則純粹是理論上的錯誤。實踐方面,民眾交納了稅款,即應當獲得國家政府在教育方面一定程度的服務,而且這些服務要安排得盡量公正合理、有效率,民眾不應當為這些服務特別是義務教育服務重復交費,在高等教育階段,學生應該承擔部分成本,卻毫無疑問不應當承擔公立大學黨政后勤等非教學研究機構極其臃腫等問題導致的額外成本。但我國目前的情況正好相反,從思想、理論到實踐,全面混亂。
因此,中國的“教育產業(yè)化”政策必須廢除,改之為“教育公正合理化”政策。所謂教育公正合理化,即政府承擔必須承擔的提高教育投入等責任,保證并實現(xiàn)個人的自由選擇等權利,依據公正的規(guī)則同等對待個人或機構,并依靠有關各方運用知識智慧在互動中達到實質的公正,依靠權力之間的相互制衡和信息公開化來保證擁有權力者執(zhí)行公正的規(guī)則,最終實現(xiàn)教育的公正、高效、優(yōu)質化。當然,首先政府要大力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資源,讓更多的人能夠得到教育服務,并首先保證貧困學生的免費的義務教育。教育的公正合理化包括幾個方面,一是教育主管行政機關與教育機構的公正合理化,適合教育機構自行決定的事項如人員招聘、專業(yè)設置、學生招收等由教育機構自行決定。二是教育機構之間的公平競爭,即實現(xiàn)公立教育機構、民辦教育機構、外國人在中國辦的教育機構的公平競爭,為加快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應該提前兌現(xiàn)加入www.taixiivf.com)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第十九條國家實行職業(yè)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以及企事業(yè)組織應當采取措施,發(fā)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職業(yè)學校教育或者各種形式的職業(yè)培訓。
國家鼓勵發(fā)展多種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適當形式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業(yè)務教育和終身教育。
第二十條國家實行國家教育考試制度。
國家教育考試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種類,并由國家批準的實施教育考試的機構承辦。 第二十一條國家實行學業(yè)證書制度。
經國家批準設立或者認可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頒發(fā)學歷證書或者其他學業(yè)證書。
第二十二條國家實行學位制度。
學位授予單位依法對達到一定學術水平或者專業(yè)技術水平的人員授予相應的學位,頒發(fā)學位證書。
第二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企事業(yè)組織應當采取各種措施,開展掃除文盲的教育工作。
按照國家規(guī)定具有接受掃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應當接受掃除文盲的教育。
第二十四條國家實行教育督導制度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評估制度。
本站推薦其他精彩文章:中國的教育制度
關于中國教育制度的弊端
中國教育制度
對現(xiàn)在中國的教育制度的一點看法
論中國教育制度改革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