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对王牌第一季综艺,黄视频在线观看网站,世界一级毛片,成人黄色免费看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報告體會 > 事跡材料 > 財政局農業(yè)財政近幾年基本情況匯報材料

財政局農業(yè)財政近幾年基本情況匯報材料

網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2 09:23:31 | 移動端:財政局農業(yè)財政近幾年基本情況匯報材料
農業(yè)財政近幾年工作 基本情況匯報

***市財政局

今天,A司長在百忙中蒞臨我市檢查指導工作,是對我市財政工作、特別是農業(yè)財政工作的極大關心和支持。對趙司長和省廳各位領導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對財政部和省廳多年來對我市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就近幾年我市農業(yè)財政工作基本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是典型的人口大市、農業(yè)大市和水利大市
***位于***省東南部,轄9縣3區(qū),180個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7151個村居。全市面積達1.72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00萬畝,總人口1072萬,其中,鄉(xiāng)村人口871.6萬人,面積和人口均占全省的九分之一;境內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300多條,擁有大中小型水庫902座(大型水庫7座、中型 30 座、小一型153座、小二型712座),占全省水庫總數的16.5%。
201*年,全市糧食總產達468.8萬噸,連續(xù)七年實現增產。全年新增造林面積38.2萬畝;累計出欄生豬548.7萬頭、家禽1.64億只,肉類總產量68.8萬噸,水產品產量12.4萬噸。全市規(guī);B(yǎng)殖場區(qū)發(fā)展到2855個,其中,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場區(qū)15個、省級22個。年末農用機械總動力達863.6萬千瓦,農用運輸車和拖拉機等主要農業(yè)機械數量達48.6萬。全市市級以上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389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54家。全市基本形成以蔬菜和果品兩大優(yōu)勢產業(yè)為主導,以花生、黃煙、桑蠶、柳編、銀杏、金銀花、板栗和茶葉等八大優(yōu)質農產品為特色的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格局。***是全國最大的花生生產基地縣;蒼山縣成為遠近聞名的“***南菜園”。***的銀杏,平邑的金銀花,臨沭、***和***的杞柳,***、***的板栗,***的黃煙,***、臨沭的茶葉都成為遠近聞名的優(yōu)質產品。
二、近幾年全市農業(yè)財政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財政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1號文件”精神,帶著感情抓“三農”,積極優(yōu)化支出結構,不斷拓寬籌資渠道,持續(xù)加大投入力度,全面落實中央、省、市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扎實推進農業(yè)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效果。201*年,各級財政用于“三農”方面的支出達98.3億元,比上年增長38%。
(一)提前半年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關系防洪、抗旱、供水和生態(tài)安全,事關經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共有大、中、小型水庫902座,小型病險水庫就有819座,占全省的20%,是全省除險加固任務最重的市,開展好這項工程尤為重要和緊迫。2008年1月,省委、省政府決定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市委、市政府確定了“提前半年完成除險加固任務”的目標。我們對此高度重視,集中資金重點投入。為減輕縣區(qū)財政資金壓力,經市政府批準,對小型水庫除險加固資金市級按20%配套,即小一型水庫平均每座補助90萬元,小二型水庫平均每座補助15萬元,具體按除險加固任務數量分檔定額補助。按照這一方案,僅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市財政三年就需承擔2.35億元。2008-201*年,市財政共安排專項資金4.5億元,用于除險加固工程,確保除險加固工程順利開展。截至201*年6月16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32座大中型和819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半完成”目標,恢復增加興利庫容3.46億立方米,恢復改善灌溉面積68.7萬畝。為此,省政府專門給我市發(fā)來賀信。今年9月,省政府發(fā)布《關于表彰全省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先進市縣和先進個人的通報》(魯政字〔201*〕220號),授予我市“全省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先進市”稱號,我市還有三個縣榮獲“先進縣”稱號。
(二)扎實推進小農水重點縣建設。2009年起,為加快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財政部和水利部決定,實施小農水重點縣建設。我們按照省里要求,認真研讀省里的申報指南,依據評審細則,按滿分標準安排配套資金。積極配合水利部門,指導有關縣區(qū)認真編制規(guī)劃,充分準備材料,積極參加競爭立項。目前,我市有8個縣入選小農水重點縣,市縣共安排配套資金11400 萬元(其中,市財政安排 2700 萬元,縣區(qū)財政安排8700 萬元)。截止201*年,我市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共完成工程投資17005萬元,其中,省以上建設資金9000萬元,建成9大片區(qū)規(guī)模萬畝以上農田水利工程,徹底解決了21.3萬畝農田灌排溉問題。
(三)積極開展能繁母豬補貼工作。根據上級要求,為調動農民養(yǎng)豬積極性,穩(wěn)定發(fā)展生豬生產,會同畜牧部門采取有效措施,研究制定能繁母豬補貼工作實施方案,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扎實有序開展工作。2007-2008年,全市共補貼能繁母豬1021707頭,共發(fā)放補貼資金近6000萬元。201*年能繁母豬補貼項目正在實施中。
(四)努力做好扶貧工作,促進農民增收。一是做好扶貧開發(fā)工作。市財政每年安排扶貧專項資金500萬元,2008-201*年籌集安排財政資金6000多萬元,帶動群眾投入9000萬元,全面完成第三期重點鄉(xiāng)鎮(zhèn)扶貧開發(fā)任務。扶貧項目涉及9個縣區(qū)19個鄉(xiāng)鎮(zhèn),項目覆蓋480個村、35萬貧困人口。二是順利開展互助資金試點。從2007年開始,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國家級和省級貧困村村民發(fā)展互助資金試點工作。2008年8月1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村要情》刊發(fā)了我市互助資金試點的做法和經驗。為擴大互助資金的規(guī)模和作用,2009年起,市財政每年預算安排1000萬元,在全市100個適宜村開展互助資金市級試點。截至201*年底,全市試點村達348個,共成立互助資金組織291個;互助資金總量達9596萬元,其中,財政投入資金5220萬元,吸引會員出資4374萬元;入會農戶83626戶,占試點村總戶數的62.2%;累計借款農戶達26146戶,累計獲益3071萬元,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
(四)快速調度資金,妥善應對突發(fā)事件。去秋今春,我市遭遇嚴重干旱,農作物生長及人畜飲水面臨嚴峻挑戰(zhàn),全市548萬畝小麥,受旱面積達508萬畝,其中重旱面積186萬畝,累計有14萬人、4.4萬頭大牲畜發(fā)生臨時性吃水困難。面對嚴重旱情,我們在及時足額把上級抗旱補助資金撥付到縣區(qū)的同時,緊急籌集資金支持抗旱,201*年兩次下撥資金500萬元,201*年年初,在預算未經市人代會批準的情況下,通過增撥調度款的形式下撥2560萬元,并按照 “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會同水利、農業(yè)等部門制定資金分配使用方案,盡快下達撥付到縣區(qū),為抗旱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確保了夏糧大災之年不減產。
(五)努力爭取擴大農機具補貼范圍,惠及更多農民。農機具購置補貼對象最初的重點是玉米聯合收割機等大型機械,不適合在我市大面積推廣,我市農民購機積極性不高。為此,我們認真開展農機需求調查研究,摸清農民急需購置的機械設備情況,積極向省財政、農機部門反映,建議將我市適宜的手扶拖拉機、沼氣出渣機、茶葉加工和煙草種植收獲機械等小型農業(yè)機械列入補貼范圍,得到上級認可,將這些機械納入補貼范圍,極大調動了我市農民勾稽積極性。2008-201*年,爭取上級補貼資金14370萬元,市財政安排1130萬元,共補貼農戶36780戶、補貼農機具49845臺套,加快了我市農業(yè)機械的推廣進度,提高了全市農機化水平,對促進農業(yè)穩(wěn)定發(fā)展和農民持續(xù)增收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六)全面落實各項農業(yè)良種補貼政策,不斷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我們會同農業(yè)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政策規(guī)定,加大力度,強化措施,嚴格補貼程序,確保良種補貼資金落到實處。2008年以來,共落實、發(fā)放小麥、玉米和水稻等補貼資金3.97億元,累計補貼面積3548.3萬畝。通過實施良種補貼,加快良種推廣使用步伐,提高糧食生產水平,確保了糧食生產穩(wěn)定發(fā)展,實現了糧食連年增產。到201*年,全市糧食總產達到468.76萬噸,比2008年增產36.29萬噸。
三、當前農業(yè)財政工作的最大困擾是財力不足
目前,我市地方財政收入只有全省的1/24,人均財力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2/5。最近幾年,盡管我市農業(yè)和農村經濟取得較大發(fā)展,但受財力限制,很多時候力不從心,還存在許多突出問題和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在:一是市縣財力緊張,增加投入困難;二是一些農業(yè)財政資金存分散、重復和交叉,難以形成合力;三是農民增收的長效增長機制尚未建立,農民增收困難等等。
四、今后全市農業(yè)財政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在支農資金投入上實現新突破。一是積極調整優(yōu)化支出結構,不斷加大財政資金投入,確保中央省市各項強農惠農資金的貫徹落實。二是按照“政府引導、財政拉動、農民主體、社會統(tǒng)籌”的原則,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積極吸引金融資金投入,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努力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支農資金投入機制。積極探索建立農村公益事業(yè)建設新機制,對通過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開展小型農田水利、農村戶用沼氣、村村通自來水、扶貧開發(fā)、村莊綠化等項目建設的,給予優(yōu)先扶持或獎勵,鼓勵農民自愿投資投勞,改善自身生產生活條件,建設美好家園。同時,采取財政貼息、以獎代補、先干后補等政策手段,引導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組織等社會力量投資現代農業(yè)建設。
二是在支農資金監(jiān)管上實現新突破。嚴格縣級報賬制程序和方式。針對審計等部門檢查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對財政支農項目資金報賬提款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從報賬程序、手續(xù)制度等方面入手,加強審核監(jiān)督力度,增強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意識。同時,積極借助審計、財政監(jiān)督、投資評審、社會中介機構等外部力量,加大對事關農民切身利益、社會密切關注、容易出現問題的項目和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督檢查力度,及時發(fā)現、嚴厲查處資金使用管理中的違紀違規(guī)行為。特別是對扶貧開發(fā)、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建設,委托社會中介機構從項目立項、計劃或實施方案編制、項目實施、預決算編制、項目建設監(jiān)理、項目竣工驗收等,對資金運行的全過程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控和監(jiān)督檢查。
三是在支農資金整合上實現新突破。繼續(xù)從橫向、縱向和縣級試點三個層面推進支農資金整合。注重挖掘橫向整合潛力,加大縱向整合力度,努力實現政策銜接和上下聯動。重點推進縣級支農資金整合,著力探索資金整合新模式、打造新平臺。建立支農資金整合工作績效考核制度和引導激勵機制,鼓勵各縣區(qū)自主開展支農資金整合試點,對成效突出的縣,市財政在支農資金分配中給予傾斜和獎勵。
近幾年來,上級財政部門在我市支農項目安排上,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傾斜照顧,但由于我市縣區(qū)較多,在一些支農項目安排上,僅能安排到少部分縣區(qū)。建議今后在項目安排上,能夠適當考慮我市作為農業(yè)大市的實際情況,給予傾斜和重點扶持。另外,隨著我市參照執(zhí)行中部地區(qū)有關政策,建議在今后的財政支農項目資金配套上,取消縣級財政配套,大幅度降低直至取消市財政配套比例。
以上匯報和建議,不當之處,請領導批評指正。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財政局農業(yè)財政近幾年基本情況匯報材料》由互聯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taixiivf.com/gongwen/37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