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渚小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北渚小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以令世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順利推進。教育部在這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了要以“校本教研”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因此,校本教研在課改中應運而生,它是一種學習、工作和研究三位一體的學;顒雍徒處熜袨。它不僅是一種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活動,也是一種經驗的理論提升過程;它不僅是教師的個人行為,也是學校提高教育質量,創(chuàng)建個性化、特色化學校的主要途徑之一。所以我校確定了“以校為本、以師為本、以課為本、以問題為本、以改為本”的思想,并確定了以科研教研為先導,以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新教材、課題為載體,以提高教師信息化、專業(yè)化素質為方向;以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個性,為目標的校本教研的工作思路,推進我校有特色的校本教研工作,使教師教學水平有所提高。
一、抓骨干教師以點帶面整體提高
校本教研是把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要求教師具有主動思考、探究的意識,要求培養(yǎng)教師的研究能力,使教師在研究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從而實現(xiàn)專業(yè)水平的迅速提升。然而我校教師現(xiàn)狀不容樂觀:(1)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底子薄,教學觀念相對保守;(2)我校存在一批尖子教師,如市級學科帶頭人2名,區(qū)級骨干7名,但這些教師的潛力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未充分挖掘出來,沒有起到一定的作用。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們堅持“校本研修,崗位成長”的思想,在教研中力求體現(xiàn)研修一體。從師資培訓入手,選準骨干教師為切入點,通過骨干教師的管理來帶動學校其他教師素質整體水平的提高。
1.規(guī)范骨干教師管理
我校區(qū)級以上教師共9人,他們分布在各個崗位上,本職工作做得很好,但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還沒有真正發(fā)揮;另有一部分教師雖年齡偏大,不是骨干教師,但他們在教學上發(fā)揮的作用很大。于是,在上學期我校出臺校級骨干教師評選條件,根據(jù)條件先由本人申報、群眾評議、考核小組認定等程序,共認定8名校級骨干教師,對校級以上的17名骨干教師建立個人檔案,從而記錄其成長過程。
2.制定和完善各種制度對骨干教師的管理必須有一套完善、可行的制度,我校先后制定了通過制度使骨干教師的作用得以更好的發(fā)揮。
(1)建立了校級骨干教師的認定制度(2)制定了骨干教師考核制度
(3)完善了教師學習、反思、研究制度(4)實施了骨干教師津貼制度3.開辟“教師教學論壇
我校教師樸實、好學、上進心強,潛藏著許多“真貨”,但普通教師平時很少有展示自己的機會,為此,我校從上學期開始,給老師們開辟“教師教學論壇”,利用會前5-10分鐘的時間,每次有一位教師上臺演說,內容不限,可以是教育教學方面的,可以是學習體會,教學實中的反思,也可以是自己的認識,我們的宗旨是本著“民主、開放、生動、活潑”的原則,通過論壇提供老師們展示自我的機會,共享教學實踐的經驗、營造一個積極進取,刻苦鉆研,樂于交流的良好氛圍,以此推動我校青年教師對職業(yè)責任感的認同以及自我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盡快成長與發(fā)展。已進行過的郝春萍老師的《如何在課上評價學生的美術作品》,曹雁蕓老師的《如何在品生課中做到教師、學生、教材三位一體的開放》,劉靜老師的《自創(chuàng)的音樂肢體符號》,溫慧等把外出學習的內容與自己的教學實際相結合的經驗與大家交流,這樣的例子還很多,通過一年多的實踐,感覺效果非常好。
4.骨干教師實行“七個一”工程
所謂“七個一工程”就是一節(jié)優(yōu)質課,參與一項課題研究,撰寫一篇高質量論文,舉行一次教育教學理論講座,建立一份有價值的資料庫,制作一個精美的課件,讀一本教育理論專著。期末對這“七個一”工程進行了檢查和考核,與骨干教師津貼掛鉤。
5.建立學習型組織
上學期,我們把骨干教師按級別分組進行學習,但經歷一學期的嘗試,我們感到學習效果不佳,因為學科不同,所以從本學期開始,把所有骨干教師分為語文、數(shù)學、科任三大組進行學習,每組各有負責教師和主管領導,每周有學習任務,隔周集體學習一次,交流各自的教學實踐經驗與學習心得,每次都有學習記錄。
6.抓教師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專業(yè)培訓。
課改以來,我校針對教師們普遍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有針對性專業(yè)培訓如:怎樣走進新課程的通識培訓;微機操作能力培訓;課題的選擇和研究等。
7.改革對教師的評價標準.
針對我校教師的目前現(xiàn)狀,我們評價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更注重于過程而不是結果,每一項活動都在看教師的水平提高與否,每個人要和自己過去比而不是和別人比。通過改革對教師的評價標準,教師的積極性有很大提高。
8.創(chuàng)設教師讀書氛圍
教師需要通過廣博、獨立閱讀來獲得專業(yè)發(fā)展,為教師創(chuàng)造讀書環(huán)境,營造讀書氛圍,讓老師通過讀書來為自己打一點精神底氣,讓我們的教師通過讀書,更加善于思考,更加遠離浮澡,更加富有教育的智慧。
1)充分利用閱覽室。2)保證資料來源。3)保證時間落實。
本學期隔周三下午5:00---6:00,全體教師到閱覽室進行一小時的學習,目的是讓讀書成為教師的一種生活方式,養(yǎng)成讀書思考的習慣,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能力,開闊教師視野。
二、抓課例研討共享經驗共同成長
校本教研突出的特點是以校為本,他強調的是學校是教研基地,教師是教學研究的集體,以對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反思,進行切磋,進行探究為內容,以教學中的案例為載體,目的是改善學校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fā)展,解決教師教學的實際問題。
1.上好教研課,
針對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采取了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集中研討的方式,通過集體的力量解決。加強教師之間的專業(yè)切磋,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因為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是校本教研的靈魂和標志。開學初,以教研組為單位,把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全部擺出來,然后加以梳理、歸納,從中抽出教學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確定研究方向,制定教研計劃,并在學校第一次教學工作會上進行交流。各年級把存在的問題作為中心內容進行教研,重點是在教研課上進行了嘗試,即年級組的研究課或起始課,將備課、議課、聽課、評課,再聽課、再議課、評課融為一體形成系列。簡單的說是一次課例,多次討論,反復研究,直至解決。每次活動具體安排:
(1)課前選好上課的內容,組員分頭準備,可以學習相關課標,相關教材內容,相關的文獻資料的收集。每人寫出自己的說課稿或教學設想。
(2)在此基礎上,組內進行交流,共同分析、探討、研究,選好上課教師和上課班級,分析學生情況,在合作學習、研究的基礎上,合作完成第一份教案。(也可以把它印發(fā)給聽課教師)
(3)根據(jù)第一份教案,執(zhí)教教師授課。聽課教師就聽課發(fā)現(xiàn)的問題、設想或建議以及學生的活動情況等及時寫在教案的旁邊記錄下來。議課的重點可以放在對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實施還可以做何修改、完善上,或研討改進另一種教學方式上。在此基礎上,完成第二份教案。
(4)根據(jù)第二份教案,再上課、再議課、再評課,集體完成第三份教案上交,同時上交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或教學反思,以備存檔。
2.解決好隨機問題
1)教學中發(fā)現(xiàn)我校有個別教師練習課效果不好,于是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開展了練習課的研討活動,課前講課教師說練習的設計和整個安排,課后講課教師又進行了反思,聽課教師談了體會,活動中像崔秀霞老師的《分數(shù)應用題練習》,王濤老師的《百分率應用題練習》,李秀蓮老師的《簡算的練習》效果非常好。
2)我校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尤其是三年級在全區(qū)抽測中出現(xiàn)了明顯的失誤,于是我們馬上召開班子會分析原因,又召開三年級教師會幫助一起查找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制定措施,針對問題做工作,以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三.抓實踐反思總結整理提升自我
教師的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礎和前提,是教師個體以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中做出的行為進行自我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反省、思考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過程。在校本教研中教師要成為研究者,成為反思的實踐者,通過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和實踐,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校本教研的前提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了問題,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有教師不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教學實踐中有了困惑,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里。我們讓老師進行反思交流,但是教師的反思非常被動存在以下問題:
1.一些老師的教學反思往往流于形式,僅僅停留于感覺這里不好,那里不好。到底問題是什么?什么原因?并不能觸及自己的深層思考。
2.同伴之間合作缺乏觀念的碰撞,思想的交鋒,交流僅是泛泛而談。3.自己的反思中不能夠清晰的表述,反思也成了流水賬。
針對教師在寫教學反思中存在的“消極應付”,“質量不高”等問題,我們采取了如下措施:抓實踐反思,促教師不斷對自己課改實踐的思考與改進。
(1)培訓教師如何寫教學反思
(2)學校領導堅持與教師的反思對話。
學校領導不僅要檢查教師的“反思”數(shù)量,而且要針對教師的典型反思筆記與教師對話,通過對話,來引導老師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問題,并與老師一起進行研究并解決。
(3)要求教師先描述典型教學現(xiàn)象,再進行反思。
教師的反思首先要寫出自己感到欣喜或者感到困惑的教學現(xiàn)象,然后針對教學現(xiàn)象進行反思。
(4)要求教師作詳細記錄,寫出自己看法。
在校本教研過程中,我們要求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過程作詳細記錄,然后對記錄過程進行整理,整理之后寫出自己的觀點。為了使教師學會、寫出有價值的教學反思,學校定期進行反思交流。并且學校領導在深入課堂聽課后,檢查教師的教學反思,評課時也改變過去的方式,先由講課教師不談課的設計而是對自己的課進行反思,領導與教師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通過問的形式,促使教師思考,幫助他們學會反思,通過反思回顧,幫助教師認識到自己的提高和發(fā)展,對教師的教學實踐進行再整理,在整理過程中,實現(xiàn)理念的提升。
四.存在問題:1.需要專業(yè)引領
2.研究的水平和質量有待提高
3.課改的成效很大程序上取決于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如何調動起所有教師的積極性,讓他們自覺自愿主動地去參與,去研究,還值得我們繼續(xù)探討。
4.教師編制緊張,日常教學安排緊湊,備課、講課、作業(yè)、考核,以及學校各種活動和大量的筆記,黨員筆記,理論筆記,師德學習筆記等,教師真正的業(yè)務學習和教研的時間是少之又少,今后如何給教師減負是我們的工作重點。
五.下一步工作重點:1.規(guī)范校本教研的過程2.嚴格校本教研的管理3.提升校本教研的質量4.促進校本教研的深入5.加大校本教研的投入
總之,校本教研是教師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的研究,只有教師真正意識到開展自己的教學研究,解決自己的教學問題,改善自己的教學實踐,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所以我校還將立足與教師的發(fā)展,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使其真正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讓校本教研成為學校特色發(fā)展的一個突破口、一個嶄新的亮點。
擴展閱讀:東古城小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東古城小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201*201*學年度第一學期)
我校整合教務處、學科教研組等力量,牢固樹立"科研興教"、"科研興校"思想,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著眼于教學活動的改進和教學質量的提升,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建立直接服務于教師的、開放的學校教研網絡,把開展校本教研作為學校發(fā)展的第一推動力。我校各教研組抓校本教研的根本,以教導處為主導,教師為關鍵,學生為主體,課堂為主戰(zhàn)場,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真正體現(xiàn)享受教育,讓學生享受學習,讓教師享受教育。正是校本教研,把教師從“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的苦教中解放了出來,也把學生從“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的苦學中解放了出來。
一、我校校本教研的一些具體做法
對于我校來說,校本教研的建立、實施、完善是一個探索過程,是通過不斷的思考與實踐、反思與糾正來逐步完成的。
(一)校長要有自己的獨特理念,學校要有自己的鮮明特色
學校領導的觀念直接影響學校的專業(yè)文化,如果沒有具有探究意識的校長的支持,校本教研就很難進行下去。由于校長的全力引領,才使我校不僅有了長遠發(fā)展的視野、切實可行的規(guī)章制度,而且已經在探索、實施中逐步形成了特色化的校本培訓。
1.把握科研方向,樹立校本教研新理念
我校把重視和加強校本研究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大事來抓。在開展校本教研中,分管校長為第一責任人,親自負責抓教學研究,制定教研制度,指導各教研組制定教研計劃,發(fā)動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督促和評價學校教研工作。學校各教研組具體負責校本教研工作,組織教研課題的實施,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樹立現(xiàn)代教育理念,形成研究意識,自覺參與,提高素質。
2.規(guī)范管理體系,開拓校本教研新途徑
通過實踐,我校校本教研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初步建立了依法治校、教研工作規(guī)范化的機制。首先是理論學習制度,引導教師學會理性地思考教學問題,更加指向實踐中發(fā)生的真實問題。其次是建立對話交流制度,進行信息的交換、經驗的共享、深度會談、專題研討。三是建立課題研究制度,形成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例如,確定每星期五為教研日,開展形式新穎、實效性強的教學研討活動,總結、交流、反思每周教學情況,思考、研討下周教學內容。通過集體備課、教學研討、教學觀摩、說課、評課、教學反思與交流、案例分析、教師與骨干教師對話、專題研討等,在實踐與摸索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要求教師做教后記、提供典型個案、上研討課、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記錄、提供研究的問題等。
3.深化課題實驗,提高校本教研新成效
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靈魂,教育科研只有扎根于教育實踐的土地上才能枝繁葉茂?蒲械年P鍵在于課題,課題的生命在于質量,質量的標志在于成果轉化。新形勢下的課題活動,必須找到新的生長點。我們認識到:只有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中求發(fā)展,才能使課題及其成果長久不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必須有一個統(tǒng)領的核心課題。我們以課題為突破口,克服困難,因地制宜,勇闖學校發(fā)展之路。從校本培訓中,我們找到了科研與教研、科研與學校發(fā)展的結合點,即樹立校本意識,找準我們的優(yōu)勢、劣勢,不沿襲、不照搬,我們學校并非別的學校,我們的老師并非是一般學校的老師,我們的學生也不同于別的學生,我們的體制也不是別的學校的體制,許許多多的不同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源,更提供了獨特的研究視角。忽視了我校的具體情況,再好的教育策略也只是一紙空文,再好的教育主張都只能游離于我們學校之外!靶1尽睉暈橐环N立場,一種觀念,一種視野,一種方法。
(二)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是校本教研的關鍵,是我校的最高使命。校本教研是一種學習、工作和研究三位一體的學;顒雍徒處熜袨,其關鍵在教師,教師的觀念、思想、行動等直接影響著校本教研的效果,我校探索并形成了多種教研模式。
1.師德修養(yǎng)與隊伍建設相結合模式
無論在哪個行業(yè),決定一個人是不是高手的根本因素都不是技術,技術到了一定程度,大家基本都一樣,能分出高下的是人的文化素養(yǎng)、基本理念、愛心、信心和責任心;诖耍倚5男1窘萄邪褞煹滦摒B(yǎng)和教師隊伍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使每一位教師都德才兼?zhèn),愛崗敬業(yè),如我校先后出現(xiàn)了市先進工作者史涵秋、市十佳師德標兵王愛珍、光善慧、市優(yōu)秀班主任萬瓊、市優(yōu)秀教師許靜、市優(yōu)秀輔導員王邦明、市轉化后進生先進個人張友芬等。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模式
在校本培訓中,我們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用理論指導實際,用實際證明理論,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教育培訓中體現(xiàn)尤為突出。為此,我們切實組織好教師的培訓工作。根據(jù)我校學科特點、師資素質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進展,有計劃有目的的幫助教師搞好理論學習和業(yè)務進修,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培訓活動。如新教師上崗、班主任工作、教師職業(yè)道德、依法治校、依法執(zhí)教、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等培訓活動;學科業(yè)務學習研討活動;名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專題講座活動;走出去請進來參觀學習、案例分析反思、展示課、觀摩課切磋、經驗總結、論文展覽、熱點話題論壇等交流活動。
可以這么說,在改革大潮中,我校及時確定了以信息技術為特色的辦校方向,并緊密結合校本培訓對全體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教育培訓,全校老師在一次次的校本培訓中,在一次次的自發(fā)學習中,在一次次的課堂實際操作中,技術越來越純熟,興趣越來越高漲。我們深知,校本教研實效如何,關鍵在教師,但成效在學生。孩子們都感到,課堂豐富了,學習輕松了。
3.集體備課模式
集體備課是我校最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之一。集體備課以課改為載體、以校本為依托,以科研為導向,以教研為保障,以上課為形式,以評課尋差距,以反思促發(fā)展,使教研、科研和校本教研真正結為一體。我校堅持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活動,采用專題討論式、中心發(fā)言式、重點研究式等形式,備課組活動中強調“四定三有”:定時間、定地點、定專題、定主講人;有記錄、有檢查、有考核;樹立課程意識和設計意識,落實主講人主講、同組人質疑,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對學生的分析、確立教材處理的目標和教法設計上,放在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引導上,放在為了每一位學生發(fā)展而如何用好教材上,從而有效發(fā)揮集體智慧,共同提高教師自己的專業(yè)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集體備課極大的調動了組內教師的溝通、合作、交流、探索、創(chuàng)新,而全校大規(guī)模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實事求是的評課,更是給全校教師提供了一個經驗交流與共享、情感交流、互相促進的平臺,使每位教師在言說和行動中思考、在教學實踐中體驗和感悟、在反思評判中成長,從而加快了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步伐。
4.聽課評課模式
我校廣泛開展教師之間聽課活動。我校明確要求,同一科目教師之間互相聽課要達到一定節(jié)次,鼓勵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相互聽課。聽課之后一定要集體評課,評課不僅要評出優(yōu)點,而且要指出不足和今后改進的建議;還要求教師將本人在教學中所遇到的疑難、困惑問題,隨時記錄下來,定期集體研究,擺出問題來,由全體教師共同找出解決的辦法。
5.自我反思模式
我校要求反思應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就課堂教學而言,既有教學設計過程中的“行動前反思”,又有教學過程中的“行動中反思”,還要有教學后的“行動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內容為:教學設計是否切合實際,行之有效;教學行為是否符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是否解決現(xiàn)實問題;教學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養(yǎng)成教師對自己教學現(xiàn)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性見解,真正成為教學和教研的主人。
6.同伴互助模式
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前提條件,而同伴互助則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校本教研強調教師在自我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經驗、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團隊。在同伴的互動中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通過互動交流,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欲望增強,專業(yè)水平和專業(yè)意識得到提高,初步具備自我反思與交流協(xié)作能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學會了反思,在教研活動中學會了交流,在交流學習中學會了接納感悟,在接納感悟中學會了調整充實和提高,在同伴互助中學會了成長。
7.名師引領模式
有競爭才會有發(fā)展,我校本著“自我加壓、敢于爭先,為了今天、拼搏明天”的精神,全身心實施名師工程。為順利實施名師工程,學校盡力提供必要的方便,組織名師外出學習,吸取他人成功經驗,豐富提高自己。名師工程,不僅推出新人,更重要的是使名師帶動全校教師的進步,通過不斷完善名師工程,充分發(fā)揮名師的示范、帶頭和骨干作用。
8.課題驅動模式
我校的課題研究以校為本,將課題與學校的發(fā)展結合起來,將課題研究統(tǒng)一到學校的整體發(fā)展和品牌打造中來。最有價值的課題,是實踐中產生的問題,課題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給實踐以指導,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因此,我校鼓勵廣大教師把自己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在教學實踐中,反復嘗試,初步摸索了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建章立制,以推動校本教研新進程為引導教師真正進入教研的狀態(tài),使我校的教研工作進一步規(guī)范化、制度化,在保證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前提下,開展好教研工作,以創(chuàng)設有利于教師積極參與、促進校本教研活動開展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尊重和保護教師進行多種形式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我校制定出詳細、合理且可操作性強的制度。如:教師培訓制度、教研激勵制度、教研組工作制度、教職工學年度考核辦法、新課程改革實施方案、教學工作管理制度、教學評價制度等。
比如,我校突出教學常規(guī)管理,其中,備課做到三熟悉:熟悉新課程標準、熟悉教材、熟悉學生,做到提前一周備課和提前一天備課相結合;上課,要求目標體現(xiàn)、主體確保、方法措施有效、教師行為規(guī)范、教學效果達成。
再比如,我校推行"拜師制",即對剛參加工作教齡三年以內的青年教師,采取"以老帶新"的方法,由師德高尚、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作導師與青年教師結成對子,從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命題、輔導等方面耐心傳、幫、帶。要求徒弟積極聽師傅的課,實地感受教學過程,學習成功經驗;師傅主動聽徒弟的課,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同時也吸收青年人的先進思想和新鮮做法。師徒既各展其長,又互幫互學,優(yōu)勢互補。
還有,學校制定了《教育教學研究成果獎勵辦法》,其中規(guī)定:教師在市級以上刊物發(fā)表文章或在各級論文評比中獲獎,學校根據(jù)不同的檔次,給以一定的獎勵;鼓勵教師參加優(yōu)質課、理化實驗操作等各級各類比賽,對獲獎教師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每學年都進行教研論文評比,并把優(yōu)秀論文結集成冊,供教師們學習交流;對教師教研活動、教研業(yè)績進行考核,考核情況作為教師評聘職稱、評先進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三、校本教研成果及反思
近年來,我校校本教研碩果累累,學校將中青年教師申報小課題的評選、立項活動作為校本教研開發(fā)和利用的一項重要內容常抓不懈,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其中老師的課題《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操作學具的策略研究》、老師的課題《小學數(shù)學練習設計的開放型策略研究》、老師的課題《小學中年級學生寫錯別字的成因以及糾正策略研究》、老師的課題《培養(yǎng)小學學困生寫作動力策略的研究》通過榆中縣201*教育科研市級“個人課題”的立項,為以后的小課題研究和校本教研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校的校本教研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教師角色的轉變、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校本研究既然以學校內部教師為主體,教師是否轉變角色成為一個研究者,就顯得尤為重要,甚至直接關系到校本研究能否得以落實。很多教師不善于從實踐中發(fā)掘提煉問題,不熟悉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不知道對實踐經驗進行理論升華和科學的總結,仍然停留在憑經驗教書,按傳統(tǒng)辦事階段,這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影響校本教研廣泛開展和深入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而改變這一現(xiàn)狀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再如,隨著學校班級數(shù)量大增,教師數(shù)量不足,負擔過重,完成正常教學任務尚且吃力,開展校本教研更是困難重重。還比如,真正有成果的研究往往是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而校本研究的成果又往往表現(xiàn)在對實際問題的解決上,而不是以某種論文、論著等可見形式呈現(xiàn),如何衡量研究所付出的勞動及取得成果,并且在升級、評優(yōu)等方面體現(xiàn)出來,形成有效激勵機制,也是今后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中應探索一個重點。
上述問題的存在說明,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還僅僅處于起步階段,大量更加艱巨的工作尚待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完成,因此,我們將繼續(xù)保持開拓創(chuàng)新之銳氣,務實求真之作風,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創(chuàng)新實踐為動力,努力探求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新途徑、新方法,充分發(fā)揮校本教研在課程改革及教育發(fā)展中巨大作用。我們相信,問題解決的過程,就是我們不斷成長和進步的過程。
總之,校本教研使我校教學在探索中起步,回首過去,我們在校本教研上嘗到了成功的甜頭,展望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在實踐中教研,在教研中成長。沐浴著課程改革的春風,以校本教研為載體,合肥三十八中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之路一定會更加寬廣!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北渚小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北渚小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