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对王牌第一季综艺,黄视频在线观看网站,世界一级毛片,成人黄色免费看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計劃總結 > 工作總結 > 教學-高中生物實驗總結

教學-高中生物實驗總結

網(wǎng)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6 17:43:08 | 移動端:教學-高中生物實驗總結

教學-高中生物實驗總結

中學生物教學資料

高中生物實驗總結

實驗七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

1、條件:細胞內外溶液濃度差,活細胞,大液泡

2、材料: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具紫色大液泡),質量濃度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3、步驟:制作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臨時裝片→觀察→蓋玻片一側滴蔗糖溶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觀察(液泡由大到小,顏色由淺變深,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蓋玻片一側滴清水,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觀察(質壁分離復原)

4、結論:細胞外溶液濃度>細胞內溶液濃度,細胞失水質壁分離細胞外溶液濃度<細胞內溶液濃度,細胞吸水質壁分離復知識概要:制片觀察加液觀察加水觀察考點提示:

(1)洋蔥為何要選紫色的?若紫色過淡怎么辦?

紫色的洋蔥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觀察液泡的大小變化;縮小光圈,使視野變暗些。(2)洋蔥表皮應撕還是削?為何?表皮應撕不能削,因為削的表皮往往太厚。

(3)植物細胞為何會出現(xiàn)質壁分離?動物細胞會嗎?當細胞失去水分時,其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動物細胞不會發(fā)生質壁分離,因為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4)質壁分離時,液泡大小和顏色的變化?復原時呢?

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時,液泡變小,紫色加深;當細胞質壁分離復原時,液泡變大,紫色變淺。(5)若發(fā)生質壁分離后的細胞,不能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其原因是什么?細胞已經(jīng)死亡(可能是外界溶液濃度過大,細胞失水過多或質壁分離時間過長)(6)高倍鏡使用前,裝片如何移動?

若要把視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視野的正中心,則要將裝片繼續(xù)向上移動。若要把視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視野的正中心,則要將裝片繼續(xù)向左方移動,因為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是倒像。

(7)換高倍物鏡后,怎樣使物像清晰?視野明暗度會怎樣變化?如何調亮?換高倍物鏡后,應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使物像變得清晰;視野會變暗,可調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鏡的凹面鏡來使視野變亮。

(8)所用目鏡、物鏡的長度與放大倍數(shù)的關系?目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物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9)物像清晰后,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和放大倍數(shù)的關系?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越小,放大倍數(shù)越大。

(10)總放大倍數(shù)的計算方法?放大倍數(shù)具體指面積的放大倍數(shù)還是長度的放大倍數(shù)?

總放大倍數(shù)等于目鏡放大倍數(shù)與物鏡放大倍數(shù)的乘積;放大倍數(shù)是指細小物體長度或寬度的放大倍數(shù)(11)放大倍數(shù)與視野中細胞大小、多少、視野明暗的關系?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中細胞越大、數(shù)目越少、視野越暗。

(12)更換目鏡,若異物消失,則異物在目鏡上;更換物鏡,若異物消失,則異物在物鏡上、移動載玻片,若異物移動,則異物在載玻片上。

(13)怎樣利用質壁分離現(xiàn)象來測定植物細胞液的濃度?①配制一系列濃度從小到大的蔗糖溶液②分別用以上不同濃度的溶液制成某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③用顯微鏡觀察某植物細胞是否發(fā)生質壁分離。某植物細胞液的濃度就介于不能引起質壁分離的濃度和能引起質壁分離的濃度之間。實驗八DNA的粗提取與鑒定考點提示:

(1)雞血能用豬血代替嗎?為什么?不能,因為哺乳動物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不能提取DNA。(2)雞血中為何要加檸檬酸鈉?為何要棄去雞血細胞的上清液?防止血液凝固;因為上清液是血漿,不含細胞和DNA。(3)脹破細胞的方法?能用生理鹽水嗎?

向血細胞中加入蒸餾水,使細胞大量吸水而脹破;不能用生理鹽水,因為血細胞在蒸餾水中不能吸收水分。

(4)該實驗中最好應用玻璃燒杯還是塑料燒杯?為什么?最好用塑料燒杯,因為玻璃燒杯容易吸附DNA。

(5)前后三次過濾時,所用紗布的層數(shù)分別是多少?為什么?

第一次用一層紗布,有利于核物質透過紗布進入濾液;第二次用多層紗布,能防止DNA絲狀物透過紗布進入濾液;第三次用兩層紗布,既有利于DNA透過紗布,又能防止其它雜質透過紗布。

(6)若實驗中所得黏稠物太少,其原因是什么?第一次加蒸餾水過少,細胞未充分脹破;第二次加蒸餾水過多或過少;第一次過濾用了多層紗布;第二次過濾用了一層紗布。(7)兩次加入蒸餾水的目的分別是什么?

第一次是為了使血細胞吸水脹破;第二次是為了降低氯化鈉的濃度,有利于DNA有析出。(8)實驗中攪拌溶液時,為何總要沿一個方向攪拌?防止DNA分子受到損傷。(9)兩次析出DNA的方法分別是什么?原理分別是什么?

第一次是加蒸餾水,降低氯化鈉的濃度,促使DNA析出;第二次是加入冷酒精,因為DNA不溶于酒精溶液。

(10)三次溶解DNA的液體分別是什么?原理分別是什么?

第一次、第二次都是用濃度為2mol/L的氯化鈉溶液,第三次用的是0.015mol/L(或2mol/L)的氯化鈉溶液。其原理是DNA在氯化鈉中的溶解度,是隨著氯化鈉的濃度的變化而改變的。當氯化鈉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4mol/L時,DNA的溶解度最低。2mol/L的氯化鈉溶液和0。015mol/L的氯化鈉溶液對DNA的溶解度都比較高。

(11)鑒定DNA時為何要用兩支試管?其現(xiàn)象分別是什么?

其中不加DNA的試管起對照作用。該試管溶液不變色,另一支加有DNA的試管溶液變藍色。實驗五、比較酶和Fe3+的催化效率考點提示:

(1)為何要選新鮮的肝臟?因為在不新鮮的肝臟中,過氧化氫酶的活性會由于細菌的破壞而降低。(2)該實驗中所用試管應選較粗的還是較細的?為什么?應選用較粗的,因為在較細的試管中容易形成大量的氣泡,而影響衛(wèi)生香的復燃。

(3)為何要選動物的肝臟組織來做實驗,其他動植物的組織的研磨液能替代嗎?因為肝臟組織中過氧化氫酶含量較豐富;其它動植物組織也含有少量的過氧化氫酶,所以能夠替代。

(4)相同質量的塊狀肝臟和肝臟研磨液,哪一個催化效果好?為什么?研磨液效果好;因為它增加過氧化氫酶與過氧化氫的接觸面積。

(5)滴入肝臟研磨液和氯化鐵溶液時,可否共用下個吸管?為什么?不可共用,防止過氧化氫酶與氯化鐵混合,而影響實驗效果。實驗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1、原理:葉綠體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機溶劑丙酮或無水乙醇提取色素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速度不同分離色素2、步驟:

(1)提取色素研磨(2)制備濾紙條

(3)畫濾液細線:均勻,直,細,重復若干次(4)分離色素:不能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

(5)觀察和記錄:結果濾紙條上從上到下依次為:橙黃色(胡蘿卜素)、黃色(葉黃素)、藍綠色(葉綠素a)、黃綠色(葉綠素b).考點提示:

(1)對葉片的要求?為何要去掉葉柄和粗的時脈?綠色、最好是深綠色。因為葉柄和葉脈中所含色素很少。

(2)二氧化硅的作用?不加二氧化硅對實驗有何影響?

為了使研磨充分。不加二氧化硅,會使濾液和色素帶的顏色變淺。(3)丙酮的作用?它可用什么來替代?用水能替代嗎?

溶解色素。它可用酒精等有機溶劑來代替,但不能用水來代替,因為色素不溶于水。(4)碳酸鈣的作用?不加碳酸鈣對實驗有何影響?

保護色素,防止在研磨時葉綠體中的色素受到破壞。不加碳酸鈣,濾液會變成黃綠色或褐色。(5)研磨為何要迅速?要充分?過濾時為何用布不用濾紙?研磨迅速,是為了防止丙酮大量揮發(fā);只有充分研磨,才能使大量色素溶解到丙酮中來。色素不能通過濾紙,但能通過尼龍布。(6)濾紙條為何要剪去兩角?防止兩側層析液擴散過快。

(7)為何不能用鋼筆或圓珠筆畫線?因為鋼筆水或圓珠筆油中含有其它色素,會影響色素的分離結果。(8)濾液細線為何要直?為何要重畫幾次?防止色素帶的重疊;增加色素量,使色素帶的顏色更深一些。

(9)濾液細線為何不能觸到層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到層析液中。(10)濾紙條上色素為何會分離?

由于不同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它們隨層析液在濾紙條上的擴散速度就不同(11)色素帶最寬的是什么色素?它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比什么色素大一些?最寬的色素帶是葉綠素a,它的溶解度比葉綠素b大一些。

(12)濾紙條上相互間距最大的是哪兩種色素?胡蘿卜素和葉黃素。(13)色素帶最窄的是第幾條色素帶?為何?

第一條色素帶,因為胡蘿卜素在葉綠體的四種色素中含量最少。

實驗三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

1、材料:新鮮蘚類葉、黑藻葉或菠菜葉,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2、原理:葉綠體在顯微鏡下觀察,綠色,球形或橢球形。

用健那綠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細胞中線粒體成藍綠色,細胞質接近無色。知識概要:

取材制片低倍觀察高倍觀察

考點提示:

(1)為什么可直接取用蘚類的小葉,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葉?

因為蘚類的小葉很薄,只有一層細胞組成,而菠菜葉由很多層細胞構成。(2)取用菠菜葉的下表皮時,為何要稍帶些葉肉?

表皮細胞除保衛(wèi)細胞外,一般不含葉綠體,而葉肉細胞含較多的葉綠體。

(3)怎樣加快黑藻細胞質的流動速度?最適溫度是多少?進行光照、提高水溫、切傷部分葉片;25℃左右。

(4)對黑藻什么部位的細胞觀察,所觀察到的細胞質流動的現(xiàn)象最明顯?葉脈附近的細胞。

(5)若視野中某細胞中細胞質的流動方向為順時針,則在裝片中該細胞的細胞質的實際流動方向是怎樣的?仍為順時針。(6)是否一般細胞的細胞質不流動,只有黑藻等少數(shù)植物的細胞質才流動?否,活細胞的細胞質都是流動的。

(7)若觀察植物根毛細胞細胞質的流動,則對顯微鏡的視野亮度應如何調節(jié)?視野應適當調暗一些,可用反光鏡的平面鏡來采光或縮小光圈。

(8)在強光照射下,葉綠體的向光面有何變化?葉綠體的受光面積較小有一面面向光源。實驗四觀察有絲分裂

1、材料:洋蔥根尖(蔥,蒜)2、步驟:(一)洋蔥根尖的培養(yǎng)(二)裝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1.解離:藥液:質量分數(shù)為15%的鹽酸,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1:1混合液).時間:3~5min.目的: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

2.漂洗:用清水漂洗約10min.目的:洗去藥液,防止解離過度,并有利于染色.

3.染色:用質量濃度為0.01g/mL或0.02g/mL的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染色3~5min目的:使染色體著色,利于觀察.

4.制片:將根尖放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鑷子把根尖弄碎,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上再加一片載玻片.然后用拇指輕輕地按壓載玻片.目的:使細胞分散開來,有利于觀察.(三)觀察

1、先在低倍鏡下找到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細胞正在分裂。

2、換高倍鏡下觀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間期。(注意各時期細胞內染色體形態(tài)和分布的特點)。其中,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數(shù)目最多。考點提示:

(1)培養(yǎng)根尖時,為何要經(jīng)常換水?增加水中的氧氣,防止根進行無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爛。

(2)培養(yǎng)根尖時,應選用老洋蔥還是新洋蔥?為什么?應選用舊洋蔥,因為新洋蔥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為何每條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時間是何時?為何?

因為根尖分生區(qū)的細胞能進行有絲分裂;上午10時到下午2時;因為此時細胞分裂活躍。(4)解離和壓片的目的分別是什么?壓片時為何要再加一塊載玻片?解離是為了使細胞相互分離開來,壓片是為了使細胞相互分散開來;再加一塊載玻片是為了受力均勻,防止蓋玻片被壓破。(5)若所觀察的組織細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壓片時用力過大。(6)解離過程中鹽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嗎?分解和溶解細胞間質;不能,而硝酸可代替。(7)為何要漂洗?洗去鹽酸便于染色。

(8)細胞中染色最深的結構是什么?染色最深的結構是染色質或染色體。(9)若所觀察的細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染液濃度過大或染色時間過長。

(10)為何要找分生區(qū)?分生區(qū)的特點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鏡找分生區(qū)嗎?為什么?

因為在根尖只有分生區(qū)的細胞能夠進行細胞分裂;分生區(qū)的特點是: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細胞處于分裂狀態(tài);不能用高倍鏡找分生區(qū),因為高倍鏡所觀察的實際范圍很小,難以發(fā)現(xiàn)分生區(qū)。(11)分生區(qū)細胞中,什么時期的細胞最多?為什么?間期;因為在細胞周期中,間期時間最長。(12)所觀察的細胞能從中期變化到后期嗎?為什么?不能,因為所觀察的細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時期的死細胞。

(13)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能否看到染色體?為什么?不能,因為洋蔥表皮細胞一般不分裂。(14)若觀察時不能看到染色體,其原因是什么?

沒有找到分生區(qū)細胞;沒有找到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染液過稀;染色時間過短。實驗一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原理:DNA綠色,RNA紅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和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實驗結果: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實驗二物質鑒定

還原糖+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脂肪+蘇丹III橘黃色脂肪+蘇丹IV紅色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反應1、還原糖的檢測

(1)材料的選取:還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蘋果,梨,白蘿卜。

(2)試劑:斐林試劑(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現(xiàn)配現(xiàn)用。(3)步驟:取樣液2mL于試管中→加入剛配的斐林試劑1mL(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勻后再加入)→水浴加熱2min左右→觀察顏色變化(白色→淺藍色→磚紅色)★模擬尿糖的檢測

1、取樣: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檢測方法:斐林試劑(水浴加熱)或班氏試劑或尿糖試紙

3、結果:(用斐林試劑檢測)試管內發(fā)生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還原糖,與斐林試劑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無還原糖,所以沒有發(fā)生反應。2、脂肪的檢測

(1)材料的選。汉玖吭礁叩慕M織越好,如花生的子葉。

(2)步驟: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將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載玻片中央

染色(滴蘇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體積分數(shù)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裝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蓋上蓋玻片)

鏡檢鑒定(顯微鏡對光→低倍鏡觀察→高倍鏡觀察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3、蛋白質的檢測

(1)試劑:雙縮脲試劑(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驟:試管中加樣液2mL→加雙縮脲試劑A液1mL,搖勻→加雙縮尿試劑B液4滴,搖勻→觀察顏色變化(紫色)考點提示:

(1)常見還原性糖與非還原性糖有哪些?葡萄糖、果糖、麥芽糖都是還原性糖;淀粉、蔗糖、纖維素都是非還原性糖。(2)還原性糖植物組織取材條件?

含糖量較高、顏色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蘋果、梨、白色甘藍葉、白蘿卜等。(3)研磨中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對實驗有何影響?

加石英砂是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會使組織樣液中還原性糖減少,使鑒定時溶液顏色變化不明顯。

(4)斐林試劑甲、乙兩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為何要現(xiàn)混現(xiàn)用混合后使用;產(chǎn)生氫氧化銅;氫氧化銅不穩(wěn)定。

(5)還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試劑后,溶液顏色變化的順序為:淺藍色棕色磚紅色(6)花生種子切片為何要。恐挥泻鼙〉那衅,才能透光,而用于顯微鏡的觀察

(7)轉動細準焦螺旋時,若花生切片的細胞總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切片的厚薄不均勻。

(8)脂肪鑒定中乙醇作用?洗去浮色。

(9)雙縮脲試劑A、B兩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樣通過對比看顏色變化?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堿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組織樣液做對比

擴展閱讀: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幾點歸納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幾點歸納

安凌燕

(喀什師范學院附屬中學,新疆喀什844007)

摘要:高中生物的學習強調學生的實驗能力、探究能力和具體的操作。觀察法、顯色反應鑒定法、同位素示蹤法、加減法等是高中階段常用的實驗方法。實驗設計中要重點注意設計單一變量和對照組兩點。

關鍵:高中生物實驗方法

生物作為一門自然學科,觀察和實驗是最基礎的學習方法。在初中的生物教學中,主要采用觀察的方法,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對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進行細致的觀察,歸納它們的特征,了解生物界中的一些現(xiàn)象。到了高中,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倡導下,生物課程的學習更加強調學生的實驗能力、探究能力和具體的實驗操作能力,要求學生在高中的生物課程中初步具備靈活運用已掌握的科學原理、實驗方法和儀器、設備,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來探究學習中遇到的新問題。這就要求學生不能只是學習老師上課傳授的知識,還要會應用所學的知識來發(fā)現(xiàn)問題,檢驗和探討生物現(xiàn)象等。

針對這樣一個學生較難提高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我總結了一些要點如下:一、常用的實驗方法1.觀察法

高中實驗的觀察主要是借助于顯微鏡的高倍鏡和低倍鏡觀察。低倍鏡的使用初中階段已經(jīng)學習過了,高中應當熟練掌握。在高中階段中觀察正常人的染色體、觀察細胞內葉綠體的流動、觀察細胞的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復原、觀察動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等實驗都必須用高倍鏡去觀察。因此,在使用低倍鏡的基礎上熟練掌握高倍鏡觀察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除了用顯微鏡觀察外,還有直接觀察生物的顏色、形態(tài)、大小等特征的實驗,如在探究孟德爾的遺傳定律的實驗中,我們要直接觀察動物的毛色、植物的果實、種子等許多對相對性狀。2.顯色反應鑒定法

利用化學的顯色反應鑒定生物的某組織或結構中含有什么物質,如表1:鑒定物質淀粉還原糖所需溶液碘液斐林試劑(或班氏試劑)蘇丹Ⅲ脂肪蘇丹Ⅳ雙縮脲試劑甲基綠二苯胺吡羅紅健那綠溴麝香草酚藍澄清石灰水重鉻酸鉀溶液染色體

3.同位素示蹤法

同位素示蹤法是利用化學元素中的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特點來跟蹤監(jiān)測某種物質或某物質中的某一元素的一種方法?捎糜谧粉櫸镔|的運行和變化規(guī)律,且被標記的化學物質性質不變。可利用這一方法標記化合物弄清化學反應的詳細過程。在高中生物中的應用有:

(1)將細胞放入具放射性的35P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取出,再放入到普通

醋酸洋紅龍膽紫反應條件沸水浴加熱沸水浴加熱吹入液面下酸性條件點燃顏色變化紅棕色→藍色藍色→磚紅色沉淀被染成橘黃色被染成紅色藍色(雙縮脲試顯微鏡觀察雙縮脲試劑必須先注意事項斐林試劑必須新配置且混合后使用蛋白質劑的顏色)→紫色加NaOH后加CuSO4被染成綠色顯藍色被染成紅色被染成藍綠色藍色→綠色→黃色變渾濁橙色→灰綠色被染成紅色被染成紫色顯微鏡觀察顯微鏡觀察顯微鏡觀察可檢驗CO2生成量可燃燒顯微鏡觀察DNARNA線粒體CO2酒精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檢測子代DNA分子的放射性,來驗證了DNA的半保留復制。例:一個由35P標記的DNA分子,放在沒有標記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復制5次后標記的DNA占DNA分子總數(shù)的

A.1/10B.1/5C.1/16D.1/25

(2)用18O和14C來檢驗光合作用釋放的O2中氧原子的來源和碳原子的轉移途徑。例1:科學家利用14C標記CO2發(fā)現(xiàn)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轉移途徑是A.CO2→葉綠體→葡萄糖B.CO2→ATP→葡萄糖C.CO2→C5→葡萄糖D.CO2→C3→葡萄糖

例2:下圖是利用小球藻進行光合作用實驗的示意圖。圖中A物質和B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的比是:

A.1:2B.8:9C.2:1D.9:8

(3)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就是巧妙的利用了DNA中含有P而蛋白質中含有S這一特點,來驗證遺傳物質主要是DNA而不是蛋白質。

例:來研究噬菌體的遺傳物質,你認為選擇同位素標記的最佳方案是:A.用14C和3H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細菌B.用18O和15N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細菌C.用32P和35S同時標記的一組噬菌體去侵染細菌D.用32P和35S分別標記的兩組噬菌體去侵染細菌4.加減法

對實驗中的自變量實行按一定比例逐漸增加或減少劑量的方法來尋找或驗證最適值。如利用不同溫度或PH值下酶促反應的速率變化來驗證最適溫度和最適PH值等。

二、設計實驗必須要注意的兩個點1.設置對照組

對照實驗又叫空白實驗,是指在實驗中用來與實驗組對比實驗現(xiàn)象從而得出實驗結論的裝置。在實驗中,除一個因素以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不變。沒有對比就沒有說服力。因此,在對照實驗中,沒有對照組就無法得出實驗結論。例如:在檢驗酶的高效性實驗中,如果沒有無機催化劑的比較,就得不出酶具有高效性的結論。2.單一變量法

在一個實驗中可以變化的因素稱為變量。其中人為改變的變量稱自變量;隨自變量的變化而變化的量稱為因變量。因此,要想探討某一因素對實驗對象的影響,就只能在實驗中設置一個變量,即除這一因素外,實驗中的實驗組和對照組里只有一個因素是改變的。如:在驗證酶具有專一性時,只有底物不一樣,其他的因素如酶的種類、多少、反應的溫度、PH值、底物的多少等等外界條件都必須一樣?傊,在高中生物課程中,尤其是開展新課程改革后,對學生的探究能力要求非常高。在高考中,實驗題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可是實驗設計和實驗方法的選擇卻是學生的軟肋。所以教師應該在每一堂生物課中都強調和傳輸實驗的技能和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感受動手的樂趣和眼見為實的效果,體驗自然的魅力和神奇,探討生命的絢麗和奧秘!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教學-高中生物實驗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教學-高中生物實驗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教學-高中生物實驗總結》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taixiivf.com/gongwen/419705.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