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校本總結
肥城市河口小學小學生文明習慣養(yǎng)成課程開發(fā)與實踐總結
一、課題研究意義
本課題堅持以“為每個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奠基”為指導思想,體現(xiàn)“立德為本,美善相諧”的理念,即:以立德為根本,以美載德、寓美于德,追求美善相諧的教育境界。
我校選定“小學生文明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這一課題,主要基于如下兩方面的原因:
1、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的德育要求: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肩負著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基石的重任。我國經濟發(fā)展走在前列,生活不斷富裕,但如何真正做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讓小學生成長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的“小公民”,需要教育探索;
2、我校的校情與學情:我校地處肥城東區(qū),在校學生中農村孩子所占比例越來越大,流動的生活環(huán)境和相對缺失的家庭教育讓這些孩子文明禮儀素質不盡如人意;另外,在校學生中獨生子女占多數(shù),百般呵護甚至溺愛的生活環(huán)境讓這些孩子在家庭及社會交往中以自我為中心,不懂禮貌,自私任性,不懂得尊重、體諒、關心他人,不善于和同伴合作等現(xiàn)象普遍存在;我校德育常規(guī)工作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面對教育的新形勢、新問題缺乏富于實效性的新探索。基于這樣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學校在各級領導、專家的引領下啟動了這一課題。
在課題實施過程中,我們堅持以“小學生文明禮儀養(yǎng)成”為教育出發(fā)點,旨在將文明禮儀教育與美育有機結合,融入對聯(lián)、書法、剪紙等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以打破單一的文明禮貌教育的局限,通過新理念、新視角的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探究出切合學校實際的禮儀教育新途徑、新方法的德育模式,踐行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通過夯實文明禮儀教育的文化底蘊,深化禮儀情感,讓文明禮儀成為我們的校園文化,成為師生精神成長及生活的需要;著力打造學校、家庭、社區(qū)之教育系統(tǒng)工程,較好地解決了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脫節(jié)的問題,實現(xiàn)了教育環(huán)境的整體優(yōu)化;有效促進了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的養(yǎng)成與鞏固,全方位提升了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yǎng)與道德品質;同時,豐富和發(fā)展了養(yǎng)成教育的內涵,促進了文明家庭、和諧社會的構建。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升國旗習慣2、校園文明習慣3、行走禮儀習慣4、尊老愛幼習慣5、餐桌禮儀習慣6、熱情待客習慣7、儀表穿戴習慣三、課題研究的實施(一)研究方法
本課題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課題,因此,總體上主要采取行動研究法,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不斷解決實際問題,改進實踐方式方法,提高實效性,探索教育機制。具體采用了調查法、比較法、觀察法、個案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多種方法結合進行研究探索。
(二)實施過程
根據課題特點及校情、學情的需要,我們對德育課題的研究過程進行了合理規(guī)劃,分為三個階段,其發(fā)展軌跡為:啟動、探索期反思、完善期成熟、總結期成果鑒定與推廣期。具體實施的時間安排如下:
第一階段(準備、啟動階段):
成立課題小組,建立課題檔案,制訂實驗研究方案,設計并完成對學生、教師、家長的問卷調查,分析小學生禮儀現(xiàn)狀,撰寫現(xiàn)狀調查報告。
對課題進行充分論證,完善實驗方案,搜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和信息,并編制成課題內部研討、學習資料,供課題組成員閱讀。
第二階段(實施、完善階段):
具體實施課題方案:開展小學生禮儀教育與實踐系列活動,諸如:在學生中開展禮儀歌謠、對聯(lián)的創(chuàng)編活動,每學期有計劃、分層次舉行“禮儀之星報告會”,深化學生的禮儀意識和習慣養(yǎng)成。
不斷完善課題實施方案:通過問卷與訪談、調查,及時反饋禮儀教育的階段性成果與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開發(fā)、修訂了南環(huán)文明禮儀教育手冊,宣講文明禮儀知識,進行禮儀課堂研討,成功舉行了德育課題階段成果匯報。
不斷深化課題研究:打造文明禮儀教育系統(tǒng)工程,圍繞“文明禮儀校本課程開發(fā)”及“文明禮儀實踐活動探究”這兩個子課題重點,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深入探究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禮儀養(yǎng)成的內容、途徑與方法,讓文明禮儀教育走進家庭、社區(qū),有效拓展了文明禮儀教育的渠道。
在實踐、研究中不斷完善、總結、提升:形成一套具有較強操作性的禮
儀養(yǎng)成教育方案;開發(fā)文明禮儀教育校本課程,促進了學生文明禮儀的養(yǎng)成。
第三階段(總結、推廣階段):
繼續(xù)深入研究探討,撰寫研究報告,接受結題評審;推廣成功經驗。
四、主要研究成果
課題組圍繞并著力于“文明禮儀校本課程開發(fā)”及“文明禮儀實踐活動探究”這兩個子課題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實踐與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文明習慣校本課程的研究
1、卓有成效地完成文明禮儀校本教材的編寫
學校成立了由5位課題研究骨干成員組成的文明禮儀校本教材編寫組。:
(1)低年級教材主要突出日常行為、具體做法;
(2)中年級教材在強調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同時,突出了情感體驗;(3)高年級教材則以“知”為重點不僅是擴充禮儀知識,而且是“簡單理解”,包括開始學習基于文化背景和社會生活來理解禮儀,基于“美”和“德”來理解禮儀,并且朝向基于知情行、指導兒童逐步形成現(xiàn)代公民的文明意識方向努力。
我們所編寫的禮儀校本教材圖文并茂,外觀精美,遵循兒童的年齡特征與心理需求,體現(xiàn)了兒童化、趣味性、實用性,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進行文明禮儀課的課堂教學研究積極探索禮儀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一般分以下幾個階段進行。課題領導小組堅持課堂實踐研究,構建了禮儀課堂的基本范式。
開展“文明禮儀校本課程”的研討沙龍活動:課題組成員針對實踐與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惑進行交流,帶著過程性的材料、典型個案進行研討、分享。在研討沙龍上,還邀請學校家長委員會成員參加,使課題研究攻關破難,形成共識,得以不斷完善、深化。(二)開展文明禮儀實踐活動探究注重以活動為載體,創(chuàng)新禮儀教育方式方法,拓寬禮儀教育渠道,主要表現(xiàn)在:
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校園實踐活動。
成功組織開展了以下活動:每周一星評選、表彰活動,舉行“禮儀之星”
報告會,組織開展“感恩”主題系列活動,創(chuàng)設禮儀講壇、開展知識競賽,啟動“河口小學禮儀志愿者”行動,舉行感恩教育報告會。2、發(fā)掘學科教育資源,把握禮儀滲透契機。
如在美術、音樂、電腦、體育等學科教學中,將文明禮儀教育與美育有機結合,滲透以美載德、寓美于德的現(xiàn)代公民文明意識。
3、拓寬自主性的校外實踐活動。
開展文明禮儀進社區(qū)活動:以手抄報、攝影展、文明禮儀簡報、文明禮儀宣傳專欄、播放禮儀活動宣傳光碟等多種形式,組織學校禮儀志愿者自主參與,到社區(qū)進行文明禮儀知識宣傳,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開展“我是文明小公民”系列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社區(qū)志愿者活動。
組織學生自主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活動形式主要有:調查走訪、自主學習、競賽展覽、角色體驗等等。
(三)凸顯校本德育特色
我們注重研究實際效果,凸顯校本德育特色,主要凸顯出如下校本德育特色:
正確處理禮儀教育課程與品德課的關系以禮儀教育作為切入點,把禮儀訓練、文明行為習慣養(yǎng)成、書畫和剪紙藝術等有機結合,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關注禮儀教育的時代性和民族性的結合一方面,注重傳承傳統(tǒng)禮儀、美德,弘揚民族精神;另一方面,體現(xiàn)時代性,注重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現(xiàn)代公民素養(yǎng),尤其是把公民文明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作為重點。
抓好禮儀教育的序列化、層次化體現(xiàn)在學校整體方案之中,通過校本課程開發(fā)與教材編寫、禮儀教育課堂教學試驗、全校性的社會實踐活動予以實施。
注重禮儀教育的立體化、全方位性注重課內與課外的結合,校內與校外的結合,家庭、學校、社會的統(tǒng)一。
這一全校性活動序列方案體現(xiàn)了學校始終堅持將文明禮儀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全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我校禮儀教育的序列化、層次化與立體化、全方位性,通過日常管理,強化學生文明禮儀意識,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禮儀,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凸顯出了以“立德為本,美善相諧”的課題理念。
綜上所述,在課題實施過程中,以“小學生文明禮儀養(yǎng)成”為教育出發(fā)點,我們著力打造學校、家庭、社區(qū)之教育系統(tǒng)工程,并不斷完善與創(chuàng)新,努力做到了校內與校外的結合,課內與課外的結合堅持以教材為載體,以課堂為主陣地,有效向班級活動、校級活動拓展延伸,進而向家庭生活拓展延伸,并有效向社會生活拓展延伸,請看我校開展社區(qū)文明禮儀教育的方式方法。這樣,數(shù)管齊下,促進了多向互動,實現(xiàn)了文明禮儀教育環(huán)境的整體優(yōu)化,形成了教育合力,有效促進了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的養(yǎng)成與鞏固及文明家庭、和諧社會的構建,提高了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的實效性,彰顯出以美載德、寓美于德、美善相諧之獨特教育魅力。
擴展閱讀:班級文明禮儀工作總結
班級文明禮儀主題班會總結
中國自古就以文明禮儀之邦流溢世界。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源源流長,為人類文明發(fā)展作出了非凡的貢獻。為了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學習現(xiàn)代文明禮儀知識,遵守現(xiàn)代文明禮儀規(guī)范,我班開展了文明禮儀的主題班會,收到了較好的成效。我班有學生30人,不少同學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他們有的行為有些散漫,有些聽不進老師的教誨,不遵守課堂紀律,個人衛(wèi)生搞不好等等,在禮儀上他們不是很注重。在這次的創(chuàng)建過程中,學生的改變讓我有了以下的感想。一、加強宣傳,堅持教育
文明是人與人之間進行友好交流的窗口,只有我們每個人自覺提高文明意識,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使之形成良好的習慣,社會才會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才會愉悅。為此,宣傳文明禮儀知識,加強文明建設尤為重要。在利用班會時間組織學生學習什么是文明禮儀?學生互相交流,抒發(fā)自己感想,雖然有的只有短短的只言片語,但是從這些發(fā)自學生內心的話,我看到了學生對“文明”的向往。我加緊了“文明”的宣傳,將“文明”細節(jié)化,如:教室衛(wèi)生、放學秩序、禮貌用語、文明用餐等等。采取“互幫互助”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提高。
二、認知明理,以形成學生自覺、自主、自動的行為習慣“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禮儀和行為習慣,首先是以“知”為開端,遵循知、情、意、行的內在規(guī)律,最后以形成自覺、自主、自動的行為習慣為歸宿。
知是行為的先導,是產生行為的思想基礎。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首先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灌輸,教給學生應具有良好品質,幫助他們分析社會生活上和集體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使他們懂得講禮儀、守規(guī)范的重要義,識別和抵制不文明的行為習慣和言行舉止。養(yǎng)成講文明、講禮儀的自覺性。三、開展活動,促良好習慣養(yǎng)成。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既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我們班連續(xù)獲得衛(wèi)生流動紅旗,在校運動會上獲得了廣播操第一名的成績。活動中我們老師和學生積極性都很高,不但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此活動還得到了很好的延續(xù),促進了同學們的自覺行為意識,使校園文明意識大大提升。三、形成制度,人人作主。
我班級開展量化考核制度,每節(jié)課間有保潔員和放學打掃的同學,并將每生的日常行為進行量化考核,形成每日一小計的量化管理。由班級每位學生都能參與班級管理,實現(xiàn)在管理班級中也學會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文明最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自己的行動上。為了使學生真正記住自己所學習的文明禮儀知識,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結合學校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我在班級倡議:校園是我家,環(huán)境靠大家。讓每位學生都知道保護校園環(huán)境的重要性,并且鼓勵學生將這樣的感受付諸于行動。在公車上,要讓座給老、弱、病、殘、孕;在親戚朋友家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儀表;在公共場合要遵守公共秩序等等。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文明禮儀校本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文明禮儀校本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