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學復習總結
第一章
1.機械設計學的學科組成:功能原理設計、實用化設計、商品化設計。2.設計三大步:創(chuàng)意、構思、實現(xiàn)。
機械設計具有如下主要特點:(1)多解性(2)系統(tǒng)性(3)創(chuàng)新性第二章
1.機器由原動機、傳動機、工作機、控制器組成。2.機器分為工藝類和非工藝類。3.家用縫紉機的主要功能:1)、引面線造環(huán)功能;2)、溝面線擴環(huán),使底面線交織的功能;3)、供給和收回面線的功能;4)、輸送縫料的功能。輔助功能:1)、調節(jié)面線和底線阻尼的功能;2)、調節(jié)壓腳壓緊力的功能;3)、調節(jié)送布針距的功能;4)、繞底線功能?刂乒δ埽1)、機械控制功能;2)、人機控制功能;3)、電子控制功能。P23-274、點鈔機的主要功能:1)、進鈔輸入功能;2)、分鈔功能;3)、計數(shù)功能;4)、整理功能。輔助功能:1)、動力及傳動功能;2)、接鈔輸入口斜板調節(jié)功能;3)、阻尼輪壓緊功能?刂乒δ埽1)、機械控制功能;2)、光電控制功能;3)、人機控制功能。P30-325、Sketch描述造環(huán)、鉤線和穿梭功能。第三章
1.機器的更新?lián)Q代:改革工作原理;通過改進工藝、結構和材料提高技術性能;加強輔助功能使其更適應使用者的心理。
2.P39硬幣計數(shù)包卷機的功能結構圖。3.功能類型P41.
4.簡單動作功能:幾何形體組合法;復雜動作功能:基本機構組合法。5.工藝功能:物一場分析法。
6.關鍵技術功能:技術矛盾分析法;綜合技術功能:物理效應引入法。
功能原理設計:機械產品設計的最初環(huán)節(jié),是先要針對該產品的主要功能提出一些原理性的構思。這種針對主要功能的原理性設計,可以簡稱為“功能原理設計”。功能原理設計有如下三個工作特點:
1)功能原理設計往往是用一種新的物理效應來代替舊的物理效應,使機器的工作原理發(fā)生根本的變化的設計。
2)功能原理設計中往往要引入某種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但首先要求設計人員有一種新想法(NewIdea)、新構思。沒有新想法,即使新技術放到面前也不會把它運用到設計中去。
3)功能原理設計使機器品質發(fā)生質的變化。第四章
1動作功能:P58-591、運動形式或運動規(guī)律變換;2、開關、聯(lián)鎖和檢測;3、程序控制或手動控制。
宜用機構來實現(xiàn)的動作功能:功率性的機械運動形式或規(guī)律的變換功能;固定軌跡或簡單可調的軌跡功能;在特定條件下能優(yōu)質地實現(xiàn)開關、聯(lián)鎖和檢測等功能;簡單的固定程序或可變程序的控制功能。
2傳動機構和執(zhí)行機構的作用:P61、P62傳動機構的作用是將原動機的運動和動力傳遞給執(zhí)行機構,以完成預期的功能。執(zhí)行機構的主要作用是給工作頭產生工作力,同時帶動工作頭實現(xiàn)給定的運動規(guī)律或特定的運動軌跡等。(特定運動規(guī)律、特定的運動軌跡、某種特殊的信息傳遞。)
常見的用于運動速度或力的大小變換的傳動機構主要有以下幾種:
1)通過嚙合方式進行傳動(例如;齒輪、蝸輪蝸桿、鏈傳動、同步齒形帶等)。其中:齒輪傳動可以在平行軸或交錯軸間實現(xiàn)準確的定傳動比傳動,適用功率和速度范圍廣,結構緊湊,傳動效率高,工作可靠,壽命長,互換性好,因而得到廣泛應用。
2)通過摩擦方式進行傳動(例如:摩擦輪傳動、摩擦式無級變速器、帶傳動、滑輪傳動等)。這類機構結構簡單,維修方便,成本低廉,由于帶具有柔軟性、吸收振動的特性,且有緩沖和安全保護的作用特性,使帶傳動適用于兩軸中心距較大的傳動。
3)利用楔塊原理進行傳動(例如:螺旋傳動、偏心輪傳動等)。螺旋傳動主要由螺桿、螺母、機架組成。螺旋傳動的優(yōu)點是增力效果大,可用較小的轉矩得到較大的軸向力。結構簡單,傳動精度高,平穩(wěn)無噪聲等。
4)利用流體作用原理進行傳動(例如:液壓、氣動傳動等)。液體可以看作是一種不可壓縮物體。因而液壓傳動能傳動較大的力,經常用于傳動比不需十分精確但載荷很大的情況下.但液壓傳動速度較慢,例如液壓千斤頂、液壓挖掘機的推桿等。而氣動傳動機構一般用于傳遞較小的力,但作用速度快。
3選擇機構類型和擬定機構簡圖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P65-661、使機構最簡單,傳動鏈最短;2、使機構具備有利的傳力條件;3、使機構有盡可能好的動力性能;4、使機器操縱方便,調整容易,安全耐用。
轉動(或擺動)變成移動的機構有:曲柄(或擺桿)滑塊機構、正弦機構、凸輪機構、齒輪齒條機構等;具有急回特性的機構有:偏置曲柄滑塊機構、曲柄搖桿機構、凸輪機構、曲柄導桿機構等。
機構的創(chuàng)新設計:改變機構的某些尺寸參數(shù),使機構出現(xiàn)一種新的功能;運用機構的串聯(lián)組合,改變機構的運動特性;運用機構的并聯(lián)組合,得到某種特殊的運動規(guī)律或軌跡;利用機構組成原理發(fā)現(xiàn)新的機構;引進當前的最新技術,使舊的機械功能得到新的生命。4方案設計與協(xié)調設計的概念?
答:P67在功能結構圖中,有的分功能比較復雜,不可能用一個已知的機構來完成。這就需要根據(jù)分功能的特點,挑選幾個機構組成一個機械運動系統(tǒng),由這些機構共同完成這個分功能的機械動作。這就是所謂的“機械運動系統(tǒng)的方案設計”,或稱為“機構的創(chuàng)新設計”。當功能結構圖中的各機械分功能均已根據(jù)分功能的要求選擇好相應的機構后,就要決定怎樣使這些分散的機構組成一個協(xié)調運動的整體;這也稱為“機械運動系統(tǒng)的方案設計”,只是這個系統(tǒng)比較大,其綜合后完成的機械功能,就是整個機械產品的總功能中的全部機械功能。這種機械運動系統(tǒng)方案設計也稱為“機械運動系統(tǒng)的協(xié)調設計。5工作循環(huán)圖的概念,表示形式?P79-80運動循環(huán)圖表明了各機構的配合關系,并可以由它得出某些機構設計的原始參數(shù)。極坐標式和直角坐標式。6家用縫紉機的運動循環(huán)圖P80第五章
1主要設計要求:功能要求;適應性要求;性能要求;生產能力要求;可靠性要求;使用壽命要求;效率要求;成本要求;人機工程要求;安全性要求;包裝、運輸要求。其它設計要求:強度和剛度要求;制造工藝要求;零件加工技術要求;工作循環(huán)圖要求。2總體設計的基本任務:1)、開發(fā)新產品,適應新的社會需求;2)、擴展已有產品的功能,提高產品的性能,擴大產品的使用范圍,使其適合于更多的用戶,擴大市場占有率;3)、選用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降低產品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3選擇功能原理應綜合考慮的問題:1)原理方案的先進性及成熟程度;2)實現(xiàn)功能的可能性與可靠性;3)合理的運動設計;4)工作效率與設計要求相適應,經濟上合理。4整機總體參數(shù)確定方法:理論計算方法;經驗公式法;相似類比法;實驗法。5機械傳動系統(tǒng)可分為:單流傳動;分流傳動;匯流傳動;混流傳動。第六章1機械零件在機械結構中的基本功能是:承擔載荷、傳遞運動和動力,以保證機械裝置實現(xiàn)正確的運動規(guī)律和運動軌跡。
2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明確、簡單、安全可靠。結構設計的原理:等強原理;變形協(xié)調原理;任務分配原理;自助原理;穩(wěn)定性原理。3提高靜強度的設計方法:采用合理的截面形狀;載荷分流;載荷均布;改善軸系支撐結構;充分發(fā)揮材料特性;合理強化。
4特高靜剛度的設計方法:采用桁架結構;合理布置支承;合理布置隔板與助板。5提高疲勞強度的設計方法:緩解應力集中;避免應力集中源的聚集;降低應力幅。
6提高接觸強度與接觸剛度的設計方法:增大綜合曲率半徑;增加接觸元素數(shù)量;用低副低替高副;通過預緊提高接觸剛度。
7誤差分類:原始誤差:原理誤差;工作誤差;回程誤差。
8提高精度的設計方法:有利于減少原始誤差的機構設計措施;補償系統(tǒng)誤差;誤差均化;利用誤差傳遞規(guī)律;合理配置精度;選擇較好的近似機構;采用有利于施工的結構;阿貝原則;減少回程誤差。
9加工工藝性原則:零件結構力求簡單;便于加工;便于裝卡;提高切削效率。
10裝配工藝性:緊配合面不宜過長;多個緊配合面不宜同時裝入;減少裝配差錯;復雜結構準許分塊集中裝配。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機械設計學復習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機械設計學復習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