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備課組小結
七年級數學備課組小結
湯久妹
我們七年級數學備課組共11人,本學期在級部和數學教研組的領導下,開展有計劃、有步驟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發(fā)揮集體智慧,群策群力,積極探索。較好地完成了初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任務。現將一學期的工作簡單回顧如下一、加強集體備課
每周二下午是我們備課組的集體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堅持學習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互相交流學習體會;發(fā)揮集體的智慧,進行集體備課;統一教學進度,統一各章節(jié)的重點、難點、制定難點的突破教法,探討交流教學上的問題。每一次集體備課前指定一位老師提前作好中心發(fā)言的準備,且做好記錄,然后以中心發(fā)言者為主要負責人,集體參與,高質量地完成每一次集體備課。課前我們同一辦公室數學老師也會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中的亮點和本節(jié)課未解決的問題。達到了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目的。每周一次的備課活動認真有實效,除此之外,每天上完課后都會進行交流反思,圍繞怎樣的課是一堂好課,如何上好一堂好課進行課后反思,幫助新教師盡快進入角色。
二、積極參加校內外的聽課活動
我們結合學習新課程標準,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的研討工作。積極參加兄弟學校的聽課活動,并把值得借鑒的方面及時傳達給學校老師。本學期除了參加校內外數學公開課研討外,我們備課組每位老師都上了一節(jié)組內研究課,自選課題,聽完課后及時評課,指出備課中存在的問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疏漏,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陳潔、曹敏老師開了區(qū)級公開課,應紅星老師開了與金壇水北中學的校際交流課,在備課組的精心準備下,均獲好評。在校春蕾杯比賽中,應紅星老師獲一等獎,王丹娟,潘婷婷老師分獲二等獎;倪櫪、陳潔老師獲三等獎;湯久妹老師在市初中數學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中獲一等獎。除此之外,我們本校老師間也積極開展了隨堂聽課制度,每個星期至少聽2節(jié)課,新教師甚至是3節(jié)以上,并及時對該堂課作出評價。三、做好單元過關測驗,做好后進生的輔導工作
每章統一進行單元測驗,統一評分標準,并利用集體活動時間進行測后總結分析。各單元測驗試卷的命題由備課組老師輪流負責,各單元的測后的總結分析報告由試卷命題教師負責,報告主要包括:(1)各班和全級的平均分、及格率、優(yōu)秀率。(2)哪些知識學生掌握比較好,哪些知識掌握比較差,主要存在什么問題。(3)提出需要補救的問題和今后教學上要注意的事項。為了提高后進生數學成績,我們制訂了以下補救措施,一是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后進生是否過關為標準,二是利用一些課余時間為后進生進行補習。四、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1、許多老師對新教材的把握不準,上課時容易偏離方向,所以備課組還要加強集體備課力度,爭取做到每堂課都心中有數。
2、組內教師平時都只注重教學,而忽視了自身的發(fā)展。在論文、課題方面比較欠缺。希望教師們能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yǎng),為自己的教學提供理論基礎。
3、任課教師對練習的設計能力不強,基本都是拿來主義。尤其把握不住練習的難易程度。針對
這種現象,下學期在集體備課時不光要備教材、課堂,還要備練習、備作業(yè)。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不足之處,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一如既往務實地工作,再接再厲,把工作做得更好。附備課組公開課、獲獎記錄類別公開課人員曹敏湯久妹周立言倪櫪應紅星潘婷婷陳潔王丹娟曹敏陳潔應紅星春蕾杯應紅星王丹娟潘婷婷陳潔倪櫪論文曹敏湯久妹湯久妹應紅星高茹
名稱用字母表示數《數學中常用的思想方法》有理數復習課去括號去括號去括號有理數乘法有理數乘法豐富的圖形世界從問題到方程角函數折紙與證明函數折紙與證明折紙與證明分組合作探究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運用級別校級校級校級校級校級校級校級校級區(qū)級區(qū)級校級校級校級校級校級校級省級示范課示范課新進教師亮相課新進教師亮相課新進教師亮相課校際交流課一等獎二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三等獎藍天杯三等獎二等獎常州教育報(發(fā)表)新課程雜志(發(fā)表)藍天杯三等獎備注在教學中知識生成策略的探索與實踐區(qū)級學會質疑,開拓思維,提高能力和諧師生關系之我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市級省級省級湯久妹獲得常州市初中數學教師基本功競賽一等獎
擴展閱讀:七年級數學備課組活動記錄17
七年級數學備課組活動記錄【17】
活動內容活動時間參加人員主持人《角》1月8日活動地點初一年段辦公室初一數學組全體教師吝頗中心發(fā)言人萬富平記錄員萬富平活動記錄:《角》這節(jié)課是《角》的第一節(jié)課時,設計的教學內容是角的兩個概念,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分類,重點是角的表示方法,這節(jié)課給學生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一是理解角的概念,二是掌握角的三種表示方法,三是知道角的分類。課后反思覺得整堂課的目標設定明確具體,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也能夠給學習創(chuàng)設一個很好的問題情境。但也有令人遺憾的地方,具體分析如下:這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1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課堂教學設計。備課時將概念、圖形、訓練題設計在課件中,但由于電腦問題無法使用,只好調整課堂設計,并且大膽改變引課方法。2、對教材的處理,設計銜接比較自然,由射線自然過度到角,學生學習不覺得吃力,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同時對單元教材進行了系列化的研究,系統化的整理。3、課中給學生提供了主動探索的時間、空間、能讓學生表述的要讓學生自己去表述,能讓學生總結的要讓學生自己推導出結論,能學生思考的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能讓學生觀察的要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如角的概念的得出,我先在黑板上畫出一條射線,然后提出問題:同一端點可畫幾條射線,接著我畫出同一端點的另一條射線,問學生這是什么圖形,學生回答這是角,最后我讓學生總結角是怎么形成的,引導學生總結角的概念。有的同學說:“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我馬上在黑板上畫出,不同端點的兩條射線。學生馬上抓住“有公共端點”的這個關鍵之處。4、以鐘表的時針和分針的旋轉為例,借助身邊的工具圓規(guī)形象生動展現射線旋轉形成角。得出角的第二定義,強調數學與生活休戚相關。同時課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知識回復到那種鮮活的狀態(tài)。5、針對角的表示方法,這一重點內容,抓住了易錯點,設計靈活多變,一題多問的訓練題,強化知識點,同時讓學生從不同方式表示同一角的變化中,發(fā)現學習的樂趣,激發(fā)靈感。6、本節(jié)課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了起來。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7、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問題走出課堂,課后思考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而設計的。如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七年級數學備課組小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七年級數學備課組小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