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與氣壓傳動實驗報告1
液壓與氣壓傳動實驗報告
院(系)____班級____姓名課程_____
實驗名稱:1、實驗目的:實驗時間:2、實驗設備及材料:3、原理圖
4、實驗步驟和實驗數(shù)據(jù)指導教師評定:指導老師簽名:年月日
擴展閱讀:201*1129汽車液壓與氣壓傳動實驗報告樣式
交通與汽車工程學院實驗報告
課程名稱:汽車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代碼:6010189年級/專業(yè)/班:201*級/車輛工程專業(yè)/汽設1班學生姓名:學號:實驗總成績:任課教師:開課學院:交通與汽車工程學院實驗中心名稱:汽車交通實驗中心西華大學實驗報告
西華大學實驗報告
開課學院及實驗室:交通與汽車工程學院結構實驗室實驗時間:年月日
學生姓名課程名稱實驗項目名稱指導教師學號實驗成績課程代碼項目代碼項目學分汽車液壓與氣壓傳動齒輪泵拆裝實驗吳濤、李磊82345201、實驗目的
2、實驗設備、儀器及材料3、實驗內容
3.1一般實驗(非上機實驗):
3.1.1實驗方案設計與選擇(設計性、創(chuàng)新性實驗需寫該項內容)3.1.2實驗原理及實驗步驟(實驗工作原理或實驗的主要操作過程)3.1.3實驗記錄(核心代碼及調試過程)
3.2上機實驗:
3.2.1上機實驗的內容及要求3.2.2算法設計思想與算法實現(xiàn)步驟
3.2.3程序核心代碼,程序調試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3.2.4程序運行的結果
注解:理工科實驗需記錄實驗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圖表、計算、現(xiàn)象觀察等,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其它如在計算機上進行的編程、仿真性或模擬性實驗需記錄程序核心代碼以及程序在調式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記錄程序執(zhí)行的結果。
4、實驗總結
4.1實驗結果分析及問題討論4.2實驗總結心得體會
注解:實驗總結的內容根據(jù)不同學科和類型實驗要求不一樣,一般理工科類的實驗需要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并且對實驗過程中問題進行討論;在計算機上進行的編程、仿真性或模擬性實驗需要對上機實踐結果進行分析,上機的心得體會及改進意見。其它實驗應總結實驗過程寫出心得體會及改進意見。
說明:各門實驗課程實驗報告的格式及內容要求,請按照實驗指導書的要求手工書寫。
西華大學實驗報告
實驗一齒輪泵拆裝實驗
1、實驗目的
液壓元件是液壓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齒輪泵的拆裝,可加深對齒輪泵結構及工作原理的了解。
2、實驗儀器、設備及材料
2.1拆裝:齒輪泵。
2.2內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絲刀、游標卡尺。
3、實驗內容實驗原理及步驟
3.1實驗原理:齒輪泵為液壓系統(tǒng)中的常見動力元件,其工作原理是靠齒輪的輪齒間的容積變化
工作的。了解齒輪泵的困油問題并從結構上加以分析解決的措施,通過實物分析齒輪泵的工作三要素(三個必須的條件)。認識齒輪泵的銘牌、型號等內容。掌握齒輪泵和馬達的職能符號(定量、動量、單向、雙向)及選型要求等。掌握拆裝油泵的方法和拆裝要點。
西華大學實驗報告
3.2拆卸及裝配步驟:
1)松開6個緊固螺釘,分開端蓋;從泵體(結構簡圖)中取出主動齒輪及軸、從動齒輪及軸;2)分解端蓋與軸承、齒輪與軸、端蓋與油封。
3)裝配順序與拆卸相反。3.3主要零件分析:
1)泵體泵體的兩端面開有封油槽,此槽與吸油口相通,用來防止泵內油液從泵體與泵蓋接合面外泄,泵體與齒頂圓的徑向間隙為0.13~0.16mm。
2)端蓋前后端蓋內側開有卸荷槽(見圖中虛線所示),用來消除困油。端蓋1上吸油口大,壓油口小,用來減小作用在軸和軸承上的徑向不平衡力。
3)齒輪兩個齒輪的齒數(shù)和模數(shù)都相等,齒輪與端蓋間軸向間隙為0.03~0.04mm,軸向間隙不可
以調節(jié)。
記錄數(shù)據(jù):
主動齒輪從動齒輪齒數(shù)齒數(shù)
齒頂圓直徑泵體內腔直徑間隙齒厚中心距西華大學實驗報告
4、實驗總結
4.1思考題
1、泵體上的密封槽為什么不是完整的一圈?2、齒輪泵的卸荷槽的作用是什么?3、液壓泵的泄漏有哪些途徑?
4、分析影響齒輪泵正常工作及容積效率的因素,了解易產生故障的部件并分析其原因。5、在裝配后根據(jù)其工作原理判斷裝配的正確性。
4.2實驗總結心得體會
4西華大學實驗報告
西華大學實驗報告
開課學院及實驗室:交通與汽車工程學院結構實驗室實驗時間:年月日
學生姓名課程名稱實驗項目名稱指導教師學號實驗成績課程代碼項目代碼項目學分汽車液壓與氣壓傳動葉片泵拆裝實驗吳濤、李磊82345201、實驗目的
2、實驗設備、儀器及材料3、實驗內容
3.1一般實驗(非上機實驗):
3.1.1實驗方案設計與選擇(設計性、創(chuàng)新性實驗需寫該項內容)3.1.2實驗原理及實驗步驟(實驗工作原理或實驗的主要操作過程)3.1.3實驗記錄(核心代碼及調試過程)
3.2上機實驗:
3.2.1上機實驗的內容及要求3.2.2算法設計思想與算法實現(xiàn)步驟
3.2.3程序核心代碼,程序調試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3.2.4程序運行的結果
注解:理工科實驗需記錄實驗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圖表、計算、現(xiàn)象觀察等,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其它如在計算機上進行的編程、仿真性或模擬性實驗需記錄程序核心代碼以及程序在調式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記錄程序執(zhí)行的結果。
4、實驗總結
4.1實驗結果分析及問題討論4.2實驗總結心得體會
注解:實驗總結的內容根據(jù)不同學科和類型實驗要求不一樣,一般理工科類的實驗需要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并且對實驗過程中問題進行討論;在計算機上進行的編程、仿真性或模擬性實驗需要對上機實踐結果進行分析,上機的心得體會及改進意見。其它實驗應總結實驗過程寫出心得體會及改進意見。
說明:各門實驗課程實驗報告的格式及內容要求,請按照實驗指導書的要求手工書寫。
西華大學實驗報告
實驗二葉片泵拆裝實驗
1、實驗目的
液壓元件是液壓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葉片泵的拆裝,可加深了解葉片泵的工作原理,各零件功能,結構形狀及其之間的裝配關系和運動關系。
2、實驗儀器、設備及材料
1、拆裝:雙作用定量葉片泵。
2、內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絲刀、游標卡尺。
3、實驗內容實驗原理及步驟
3.1實驗原理:葉片泵為液壓系統(tǒng)中的常見動力元件,其工作原理是靠定子和轉子及相鄰葉片間容
積變化工作的。認識葉片泵的銘牌、型號等內容。掌握葉片泵的職能符號(定量、動量、單向、雙向)及選型要求等。掌握拆裝葉片泵的方法和拆裝要點。
3.2拆卸及裝配步驟:
1)松開固定螺釘,拆下蓋板(螺栓三顆);
2)松開固定螺釘,拆下滑塊端蓋,取出支撐滑塊等;
3)松開固定螺釘,拆下傳動軸左右端蓋,取出定子、轉子傳動軸組件和配流盤;4)分解以上各部件。
拆卸后清洗、檢驗、分析,裝配與拆卸順序相反。
3.3液壓泵結構
雙作用定量葉片泵,
西華大學實驗報告
3.4主要零件分析:
1)定子和轉子轉子的外表面是圓柱面。定子、轉子中心固定,轉子徑向開有條槽可以安置葉片。
2)葉片該泵共有個葉片,流量脈動較小。
3)配流盤配流盤上有四個圓弧槽,其中一個為壓油窗口a,另為吸油窗口c,其他兩個b、d是通葉片底部的油槽。a與b接通,c與d接通。這樣可以保證,壓油腔一側的葉片底部油槽和壓油腔相通,吸油腔一側的葉片底部油槽與吸油腔相通,保持葉片的底部和頂部所受的液壓力是平衡的。工作原理:雙作用式葉片泵的工作原理如結構簡圖所示。雙作用式葉片泵亦由轉子1、定子2、葉片3、端蓋和配油盤等件組成。與單作用式不同的是,其定子和轉子是同心的,定子的內表面不是內圓柱面而是由八段曲面(四段圓柱面、四段過渡曲面)拼成。當轉子在圖示方向回轉時,定子和配油盤不動,處在左上角和右下角處的密封工作腔的容積逐漸變大,為吸油區(qū);處在右上角和左下角處的密封工作腔的容積逐漸縮小,為壓油區(qū)。吸油區(qū)和壓油區(qū)之間各有一段封油區(qū)將二者隔開。這種泵的轉子每轉一周,每個密封的工作腔吸油壓油各兩次,所以叫做雙作用式葉片泵。又由于這種泵的兩個吸油區(qū)和兩個壓油區(qū)是對稱分布的,作用在轉子上的液壓力徑向平衡,所以又叫做平衡式葉片泵。
記錄數(shù)據(jù):
葉片數(shù)4、實驗總結
4.1思考題
1、雙作用定量葉片泵為什么脈動率較小?
2、葉片泵采取了哪些措施避免葉片在葉片槽內出現(xiàn)卡滯現(xiàn)象?
葉片厚轉子葉片槽寬度間隙
4.2實驗總結心得體會
西華大學實驗報告
西華大學實驗報告
開課學院及實驗室:交通與汽車工程學院結構實驗室實驗時間:年月日
學生姓名課程名稱實驗項目名稱指導教師學號實驗成績課程代碼項目代碼項目學分汽車液壓與氣壓傳動氣壓缸拆裝實驗吳濤82345201、實驗目的
2、實驗設備、儀器及材料3、實驗內容
3.1一般實驗(非上機實驗):
3.1.1實驗方案設計與選擇(設計性、創(chuàng)新性實驗需寫該項內容)3.1.2實驗原理及實驗步驟(實驗工作原理或實驗的主要操作過程)3.1.3實驗記錄(核心代碼及調試過程)
3.2上機實驗:
3.2.1上機實驗的內容及要求3.2.2算法設計思想與算法實現(xiàn)步驟
3.2.3程序核心代碼,程序調試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3.2.4程序運行的結果
注解:理工科實驗需記錄實驗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圖表、計算、現(xiàn)象觀察等,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其它如在計算機上進行的編程、仿真性或模擬性實驗需記錄程序核心代碼以及程序在調式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記錄程序執(zhí)行的結果。
4、實驗總結
4.1實驗結果分析及問題討論4.2實驗總結心得體會
注解:實驗總結的內容根據(jù)不同學科和類型實驗要求不一樣,一般理工科類的實驗需要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并且對實驗過程中問題進行討論;在計算機上進行的編程、仿真性或模擬性實驗需要對上機實踐結果進行分析,上機的心得體會及改進意見。其它實驗應總結實驗過程寫出心得體會及改進意見。
說明:各門實驗課程實驗報告的格式及內容要求,請按照實驗指導書的要求手工書寫。
西華大學實驗報告
實驗三氣壓缸拆裝實驗
1、實驗目的
氣壓缸是氣壓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氣壓缸的拆裝,可加深對氣壓缸結構及工作原理的了解。
2、實驗儀器、設備及材料
1、拆裝:氣壓缸。
2、內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絲刀、游標卡尺。
3、實驗內容實驗原理及步驟
3.1實驗原理:氣壓缸是通過活塞斷面的軸向受壓而產生推力,根據(jù)其流量的不同而產生不同
的速度,氣壓缸是一種重要的執(zhí)行元件。
3.2拆卸步驟:
1)松開固定螺釘,拆下端蓋及密封圈;2)拆下活塞及活塞桿組件;3)分解以上各部件。
拆卸后清洗、檢驗、分析,裝配與拆卸順序相反。
3.3結構
1、氣缸的組成氣缸主要由缸筒、活塞、活塞桿、前后端蓋及密封件等組成。
2、氣缸的工作原理雙作用是指活塞的往復運動均由壓縮空氣來驅動。在單伸出活塞桿的動力缸中,
西華大學實驗報告
因無桿腔的活塞面積較大,當空氣壓力接入無桿腔時,提供一慢速的和作用力大的行程,為工作進程;返回時,則相反,提供一快速和作用力小的行程,為工作回程。此類氣缸的使用最為廣泛,一般應用于包裝機械、食品機械、加工機械等設備上。
3.4主要零件分析:1)缸筒加工工藝要求;
2)端蓋及端蓋孔加工工藝要求;3)活塞桿加工工藝要求;記錄數(shù)據(jù):
活塞桿缸筒內徑4、實驗總結4.1思考題
1、畫出氣壓缸工作原理簡圖,說明其主要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2、氣壓缸如何設置緩沖裝置?3、如何調整氣壓缸運動速度?
端蓋孔行程內徑直徑
4.2實驗總結心得體會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液壓與氣壓傳動實驗報告1》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液壓與氣壓傳動實驗報告1: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