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新課程培訓總結
201*年高中新課程培訓在縣教育局、學校領導,班主任、信息教師、高一、高二全體教師等各方的努力下。時間從201*年7月28日開始,至8月8日結束,歷時10天,我校高一、高二教師全員參加,共計培訓教師43名,老師們冒著酷暑,一起度過的緊張、愉快、新穎的十天的集中的網上學習。
現(xiàn)將我校暑期新課程培訓情況做以總結:
一、領導高度重視,精心布置,從思想和技術上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我校在教育局的統(tǒng)一布署下,于7月24月、7月27號分別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布署,協(xié)調各部門的工作,成立了以馮校長為首的領導小組,負責學校各部門的工作協(xié)調,布置全面工作學校,敦促學校相關部門購置解決上網硬件,為遠程學習提前做好技術準備;于永宏同志負責本次培訓人員編班,建立簽到、簽退制度,對于缺崗、遲到、早退的教師,計入職工量化考核,并處于一定的經濟處罰;信息教師衛(wèi)永超同志為本次新課程的技術支持,真正做到教育局要求的: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要求。
二、教師們學習熱情高,培訓效果好。
本次遠程培訓的形式是符合當今社會科技的發(fā)展,是一項新生事物。與以往的培訓相比,極大地降低了培訓成本,提高了培訓質量,有著難以估量的優(yōu)越性。老師們可以在學校就聆聽一流學者專家的報告,相對于集中學習時間上更易安排,更具有人文關懷的特色。
本次暑期培訓內容是老師們極為關注的新課程的理念、授課方法的變化,在10天的培訓中,老師們逐漸認識到,甘肅省這次新的課程改革有別于以往的任何一次課程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教學程序、教學目標、評價方式……都會在這場潮流的沖擊下發(fā)生或多或少的變化。所以所有老師都對這次課程改革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對這次遠程培訓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熱情。
在各個學習階段,所有老師都能按照學校的要求,克服各種困難和突發(fā)事件,認真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通過本次學習,提高了對新課程的認識。
許多老教師是第一次利用網絡來學習,在硬件和操作技術上有不少老教師員還不具備網絡學習的要求。所以有幾位教師每天跟著年輕老師學習電腦操作知識,提前上網熟悉操作程序和學習程序,早到晚走,其精神實在令人感動。
許多老師在未正式培訓前已經對新課程的理念、課程標準等進行了學習。有了不少的心得體會,在培訓中就通過遠程培訓的平臺發(fā)了不少帖子,提出自己對新課程的看法、體會。帶著問題參與到學習中來,提高遠程培訓的效果。極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更新了教育理念。
三、培訓感悟
通過十天的遠程培訓,引發(fā)了老師們對于教育、教學諸多方面的思考。每位老師都對新課程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在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收獲,對于這次遠程培訓大家普遍感到:
1.這個培訓平臺不僅提供了老師們一個學習的空間,同時也給老師們一個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交換意見的一個很好的平臺。這種形式的培訓很好(在網絡順暢的情況下),希望以后各級教育部門盡可能多的采用這樣的形式進行培訓,提高培訓效率。
2.加強了對高中新課改的整體了解,對教材的結構,教材的內容,實施與評價有了一個宏觀的認識。新課程更注重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選擇性,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新課改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注重保護學生的探索興趣,學習欲望。
3.關于教學方式改革的幾個具體專題,包括探究教學,實驗教學及概念規(guī)律教學這幾個問題的討論,老師們一致認為對他們以后的教學實踐參考幫助很大;對一些具體問題提出的研修內容,包括新課程中的疑難問題案例,課程資源開發(fā)等幾個方面,使老師們對新課標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四、存在的疑問
通過這次培訓,老師們也產生了一些疑問,現(xiàn)歸納如下:1、盡管培訓中在線研討了今后高考怎么考得問題,但是并沒有一個結果,那么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就不能減少,為了高考題海戰(zhàn)術又不可避免了。
2、對學校教育教學成果的評價制度、評價標準
3、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成績的評價制度、評價標準4、對學生的評價制度、評價標準
許許多多的心得與感觸卻不是這么一兩句話可以說完的,這次培訓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期待能有機會再學習。遠程培訓讓老師開闊了視野,打開了教學的新思路,真是學有所得,培訓結束后每位老師的培訓心得,發(fā)自內心,感人肺腑,每位老師以新課標寫的一堂課教案,雖說不一定完全適應新課程教學,但也是一種大膽嘗試,理念已先行,但實踐才剛剛開始!相信我們一定會在新理念的引導下,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克服困難,開拓進取,探索規(guī)律,開拓出我校教改的碩果。
根據(jù)“十五”繼續(xù)教育要求,我校認真組織了新課程培訓工作,現(xiàn)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一、做好教師的思想工作,充分認識新課程培訓的重要性。為了使教師提高對新課程培訓的認識,學校組織教師學習了有關新課程培訓的文件,使教師明確: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guī)范和質量要求。本次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準,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
通過學習,使教師轉變以下觀念:㈠、學生觀
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學生觀的核心內涵是,學生究竟是人還是物。至少在口頭上,幾乎任何人都認為學生是人,然而,在我們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卻普遍存在著把學生當做任人擺布的物的現(xiàn)象。這涉及一個如何看待人的問題。這次課程改革對于學生的看法堅持了以下三個要點。第一,作為生活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的人,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學生具有“被決定”的一面。
第二,作為具有主動性生命形式的人,學生與無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動物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正是這種主動性,使人能夠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充分考慮如何保護并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三,學生具有“未完成性”。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這種未完成性是指: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具有豐富的潛能,存在著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蘊藏著對于復興中華民族大業(yè)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fā)展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
基于上述觀點,我們的教學必須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倡導學習過程轉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并且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豐富多樣的適合個人特點的學習方式。
㈡、發(fā)展觀
為了充分發(fā)揮課程之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作用,這次課程改革除了在課程結構、教學過程、課程評價方面作了調整之外,還強調各科的課程標準都必須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厘定應該達到的目標。只有堅持全面發(fā)展的觀點,才能實現(xiàn)“發(fā)展”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發(fā)展乃是質而不是量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教育”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教育乃是養(yǎng)成學生的健全的個性或人格。㈢、知識觀
這次課程改革堅持實踐的觀點,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是現(xiàn)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人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識主體的活動。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chuàng)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因此,這次課程改革要求在師生關系、教與學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變革,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儲知識,而是學會探究,以便為終身繼續(xù)學習奠定基礎。㈣、課程觀
“課程即教學的科目”或“課程是教學內容和進展的總和”等是受到人們普遍認同的觀點。這里的“教學科目”或“教學內容”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傳授分門別類的知識;A教育課程應該全力追求的價值是促進學生和社會的發(fā)展。為此,要積極利用并開發(fā)各種課程資源,
除了知識、技能之外,人類創(chuàng)造的所有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構成課程的素材。
二、各教研組認真組織,共同學習,深入研究。
為了確保新課程培訓的順利完成,學校組織了教研組長會,布置任務,提出要求。要求教研組在本學期的教研活動中,教研活動必須完成下列要求:㈠組織教師集體看光盤不低于2次。
㈡對光盤中涉及到的內容進行集體討論研究不低于2次。
㈢組織教師交流學習體會一次。
各教研組按照學校的要求,認真組織了教研活動,落實新課程培訓工作。三、學習效果。
通過學習,教師們一致認為,這樣的培訓,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不僅節(jié)省去其它地方學習的時間,節(jié)省費用開支,而且能深入地進行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教師之間能對不理解,或理解不夠深入的問題進行互相切磋,探討,提高認識。而且也是教師之間研究性學習的一種形式,很受教師歡迎。
擴展閱讀: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總結
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總結
尚志市職教中心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實施素質教育應當貫穿于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各個方面”,而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年來,我校按照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要求,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具體布署下,貫徹實施了《哈爾濱市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實施方案》,扎實地做好我校的教師培訓工作,現(xiàn)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形成有力保障
我校為保證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由主管教學校長親自擔任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領導,負責新課程改革的一切工作,并由教務處作為主要負責機構,籌劃和制定學校新課程改革工作總體規(guī)劃,制定改革基礎階段的師資培訓工作實施方案與計劃,保證各項工作按部就班進行,并制定評價方式,使此項工作可見、可感、可操作、可評估。
二、具體做法:
1、在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培訓的第一階段培訓中,我們以“校本培訓”為主要運行機制,采取的是“自修反思”的培訓方式。這種方式主要是指中小學教師在自我進修,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其實質在于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fā)教師的責任心,使教師在不斷改進教學行為的過程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
為了提高教師自修的效果和深化認識,我們對要學習的內容預先做了學習任務布置,比如,綱要學習100題,案例分析,反思筆記等,要求定期上交學習心得,學習筆記,研討交流記錄等,進行督促檢查,確保每位教師都在自修反思的學習方式中把握課程改革的精髓,能重新認識教師在社會中角色的轉變。
2、結合職教特色,選擇專題,進行校本培訓講座
我校在校本培訓中遵循先通識后學科的原則,把通識培訓適當前置并貫穿于整個培訓的始終,以全新的觀念統(tǒng)領《課程標準》的解讀,我們邀請專家(進修校史樹義、梁春瑋)、學校領導(程莉娟)、骨干教師(艾麗、樸明淑)等做校本培訓講座,使全體教師都能理解和掌握課程改革的內容、結構、評價、管理上的重大變化,抓住關鍵點、實現(xiàn)教師角色和工作方式的轉變,使全體教師能夠正確對待新課程實施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形成全新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3、利用業(yè)務學習形式,加強對課程改革的理論學習
我校在課程改革方案實施的過程中,利用業(yè)務學習和教研活動時間傳達課程改革指導思想與新動向,把重點放在對課程改革的目的與內容的傳達與探索上。并且根據(jù)教育方針的要求,從我校實際出發(fā),重點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以及作為職業(yè)中學的教師應如何面對新課程?如何走進新課程?為此,學校召開專門會議,對全校教師進行課程改革的導向教育,為全面實施課程改革打下堅實基礎,向課程改革邁出了第一步,也是深化對課程改革認識的表現(xiàn)。學校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轉變教育觀念,提高對課程改革的認識尤為重要,為此,學校組織教師學習上級有關文件和有關課程改革的理論,同時通過學習、討論,在教師中普遍樹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即教師必須貫徹以能力和素質為本位的教學指導思想,強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yè)道德教育,傳授職業(yè)知識,培養(yǎng)職業(yè)能力,同時進行職業(yè)指導,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和全面素質,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課程改革是學校發(fā)展的推動力,也是學校工作的核心內容。
4、充分發(fā)揮教研組的作用,做到研中有訓
抓常規(guī)促質量,靠教研上水平,教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基本途徑,也是促進新課程實施的有效方式,我校充分發(fā)揮教研組作用,開展教研活動,以點帶面,把課程改革中要探索的教材、教法、學法、評價機制、教學模式等與學科緊密結合,使課程改革理念由通識轉入學科這個更深入的層面,使廣大教師能將新的教育理念落實到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出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
5、我校為了能了解每位教師在新課程培訓中的成長情況,為每位教師建立了個人學習檔案,認真記錄教師學習、工作、成長情況,不斷充實“個人成長記錄袋”中的內容,進一步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讓教師在實踐中反思,在學習中進步,在工作中創(chuàng)新,在合作中發(fā)展。
6、利用網絡資源開展培訓工作
我校在校本培訓中注意吸收兄弟學校的先進經驗,經常從網絡中收集資料和學習培訓的先進作法,加以借鑒,并組織教師上網獲得信息,參與網絡交流,同時注重利用網絡資源將教育理念貫穿到教學工作中。課程改革后學科課程之間出現(xiàn)了整合與融合,這使一些教師有些應接不暇,盡管廣大教師已經在理論和心理上做好迎接課程改革的準備,但傳統(tǒng)教育模式已經使他們的學科知識細化,界限分明,難以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為改善這一狀況,我校配置了現(xiàn)代化的網絡教室,寬帶上網的高速,網絡世界的豐富多彩,不僅保證了微機課教學的需要,也為廣大教師提供了拓展知識,開闊視野的空間,教師們可以在這里了解科學陣地前沿的信息與技術,能將之及時、準確地捕捉并轉化成指導推進學生提高的內容,F(xiàn)代化信息技術豐富了教師的頭腦,也為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有效支持。
7、開展活動、凸顯新的教育理念
為能使教育理念指導教學,我校組織了各種各樣的教學競賽活動,來檢驗教師的提高水平。比如板書設計大賽,一節(jié)好課的經驗交流,“百花獎”教學比賽,優(yōu)質課評選等,并且在活動中不走形式,不擺花架子,通過扎實的理論指導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使全體教師能重新審視自已的教學,使我校新課程師資培訓向縱深處發(fā)展。
8、開發(fā)校本課程,體現(xiàn)職教特色
在教師培訓中,我校注重開發(fā)校本課程,將學習中的典型案例、學科好課的范例等開發(fā)為校本課程資源,作為新課程培訓的典范之作,觀摩學習,促進教師的提高。
同時開發(fā)學校學生的校本課程,以體現(xiàn)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特長為指導思想,我校靈活安排選學課程,開展面向農村的技術講座,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技能訓練,也促進教師的教育觀念的迅速轉變。
9、除以上幾項工作外,我們還利用傳統(tǒng)的試卷考核的方式,對教師的新課程師資培訓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對前一階段學習的四本書《新教材將會給教師帶來些什么》、《新課程師資培訓精要》、《課程反思與重建》、《教師教學究競靠什么》,進行了開卷考試,每一位教師都能認真對待,反映出教師們學習的積極性,大部分教師都能深入領會課改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對學習內容研究有廣度、有深度,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扭轉并且能確立自己在新課程中的角色和地位。
三、效果
通過校本培訓工作的開展,培養(yǎng)了廣大教師的終身學習意識,牢固樹立新課程理念,初步實現(xiàn)教育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教研方式的轉變,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高了教師新課程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了一批在課程改革實踐中具有研究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習型”先進個人,造就了一支符合課程改革需要的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型教師隊伍。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學校新課程培訓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學校新課程培訓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