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工作總結201*
三生教育工作總結三生教育工作總結
201*年秋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作為一個新的教育命題由云南省在全國首次提出并組織實施,它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涉及到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和各個環(huán)節(jié)。它是落實教育事業(yè)科學發(fā)展觀的具體體現,是現代教育的基本任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本途徑,是實現家庭幸福、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在各級各類學校學生中實施“三生教育”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我校前期工作主要著眼于實施“三生教育”工作的宣傳動員和教材的征訂發(fā)行及教師的配備工作。后期一直圍繞“細、實”原則實施三生教育,一個學期即將結束,三生教育工作確實取得了一些成效,現將這一階段的工作做如下小結:一、廣泛宣傳,認真動員。
春季學期開學后在各級各類學校學生中通過黑板報、學校廣播、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宣傳媒體對什么是“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分別指的是什么?實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目標是什么?通過多種途徑,師生都對三生教育有了認識。三生教育就是通過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知和行為過程。即通過整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力量,激發(fā)學生的主體認知和行為實踐,最終達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的目標過程。
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發(fā)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的適應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念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追求個人、家庭、民族和人類幸福生活的教育。三者密不可分,互為條件、相輔相成。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礎、是關鍵,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標。三生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三生教育著眼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成人、成材,著力于開啟學生心智,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感恩之心和責任感、正義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與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脈相承。三生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基本任務;三生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本途徑。二、“實”為主旨,以“細”促進。
力求每一項工作都從學校實際出發(fā),抓好抓實。首先,制定了《米茂小學三生教育實施方案》,并向各教研組下發(fā)方案,做到活動有目的、工作有計劃;其次,圍繞方案具體布置了一些實質性的工作,教師是“三生教育”的實施者,學校通過集中學習與個體學習相結合的辦法,讓教師深入掌握“三生教育”的意蘊,掌握“三生教育”的主要內容、目的和實施途徑,做到上課有老師,上課的老師能準確把握教材,教法。把“三生教育”列入課程設置,開設“三生教育”課程,保證每周不少于1個學時。確保在三年級和五年級集中開設“三生教育”課程,同時,各學科要充分挖掘課程中實施“三生教育”的顯性內容和隱性內容,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學習有心得、教學有計劃、研究有論文;學生學習有活動,參與有競賽。三、“細”為重心,處處做“實”。
無論是開展任何工作,做到“細、實”方能把工作做好,米茂小學在開展三生教育活動中,從多渠道出發(fā),組織全校424名學生和21名教職員工,利用國旗下講話、家長學校、紅領巾廣播站、班隊會、黑板報、三生教育課詳細落實此項工作,切實使此項活動進入了校園、深入到師生、家長之間。具體做法有:
1、各中隊利用隊活動時間,相機補充“三生教育”的各項體驗活動。2、大隊部利用晨會時間,對在“三生教育”活動中涌現出的突出事跡進行宣傳表彰。
3、學校領導每月對高段學生進行一次集中活動,針對高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認知特點,對學生在課內習得“三生教育”所得進行強化、升華。
4、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等多種形式,密切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大力向學生家長宣傳實施“三生教育”的意義、目的和內容,讓廣大學生家長理解、支持、配合、參與“三生教育”。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學生家長充分認識良好家庭氛圍對孩子成長、成人、成才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選擇適合的家庭教育內容,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對孩子進行“三生教育”的能力。
四、主動爭取上級的支持,爭取各有關部門的配合,爭取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參與,整合各種社會教育資源,共同推進“三生教育”。五、深入開展教學研究。
1、完善了學!叭逃毙1窘萄泄芾碇贫。2、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的積極作用,定期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每月進行一次教研活動,做到定專題,定時間,定地點。本學期進行了一次“三生教育”教材教法培訓。
總之,實施三生教育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光靠一時的突擊并不能把此項工作抓穩(wěn)固、抓牢靠,米茂小學將繼續(xù)圍繞“細、實”原則,多學習、多交流,在以后的教學工作當中繼續(xù)廣泛、深入的開展三生教育,讓我們的教師走進學生、享受工作、快樂生活;讓我們的孩子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快樂生活。
二0一一年十二月
擴展閱讀:201*-201*學年三生教育工作總結
201*-201*學年三生教育工作總結
根據《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廳關于實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實施意見》我校開設“三生教育”課程,同時結合我校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備課、上課,將“三生教育”課程列入學校必修課,并保證每學期不少于18課時的要求。
一、我校實施“三生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組建了由班主任、學生家長、社會有關方面人士、學生代表等組成的“三生教育”教學團隊,共同研究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分工合作問題,以及各方面力量的統(tǒng)籌協(xié)調問題。要著力實現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學校生活與家庭生活、教師指導與學生自學、認知教育與行為實踐的有機統(tǒng)一。
1、課堂教學
根據“三生教育”課時安排的規(guī)定,要求教師全面把握教材,用以心換心的體驗模式,注意引導而不是更多的批評;教師教學要注重創(chuàng)新性及個性的發(fā)展;在用好教材的同時,又要進行合理的拓展和整合。充分作好各種活動(即討論、體驗、感悟、升華是教學的主流程),充分挖掘其它各門課程中實施“三生教育”的顯性內容和隱性內容,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聯系實際的能力,并在學習中體驗到合作學習與分組學習的重要性,學會獨立思考和進行探究性學習,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三生教育”的力度。
2、專題教育
開展以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和預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的專題教育的專題教育。
3、社會實踐活動
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中學的培養(yǎng)目標,即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如繼續(xù)進行防震防災演練、道路交通安全我知道、爭當文明小使者等實踐活動。通過演習、觀摩等方式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了解自我,認識世界,開闊視野,磨練意志,學真知,做真人,長真才。
結合重大節(jié)日,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如,今年三月,結合學校文明禮貌月這一活動,開展了“開展了弘揚雷鋒精神,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讓學生走向社區(qū)、公園開展社會公益勞動。結合“三八節(jié)”和五四清明節(jié),開展了“三八婦女節(jié),親情暖人心”感恩實踐活動和“緬懷革命先烈”,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把“三生教育”的學習落到實處。要求學生把社會活動的感受寫出書面材料,由學校教科處負責評出了優(yōu)秀作品并進行了頒獎活動,把“三生教育”知識全面的生中進行深入的學習和傳播,改變單一灌輸式、被動接受式、整齊劃一式的方法,提倡啟發(fā)式、互動式、因材施教式、主動發(fā)現式、滲透教育式、分類分層式的方法。
4、借助家長力量、社會力量抓好“三生教育”。
為了加大對“三生教育”的宣傳力度,根據教師、學生、家長、社會大眾的不同特點,召開學生家長座談會,不定期進行家長問卷調查,組織班主任進行家訪。以此不斷密切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大力向學生家長宣傳實施“三生教育”的意義、目的和內容,幫助學生家長充分認識良好家庭氛圍對孩子成長、成人、成才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選擇適合的家庭教育內容,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得學生家長理解、支持并配合學校主動參與“三生教育”。
二、存在問題及今后工作重點
目前,我校三生教育的活動初有成效,基本達到了人人認識三生教育,生生學習三生教育的目的。在三生教育的工作過程中,也存在教師培訓涉及面不廣,課堂教學形式單一、缺乏有效性,專題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得不到有效落實的問題。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將進一步加大師資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認識,培養(yǎng)出一批實施三生教育的骨干教師;進一步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外活動為輔,提高活動的有效性;加大三生教育科研力度,開創(chuàng)實施三生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進一步密切社會力量,加大三生教育教育合力力度;進一步完善三生教育硬件建設,努力達到軟硬結合,實現資源共享的目的。
總之,實施三生教育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光靠一時的突擊并不能把此項工作抓穩(wěn)固、抓牢靠,我校將繼續(xù)多學習、多交流,在以后的教學工作當中繼續(xù)廣泛、深入的開展三生教育,讓我們的教師走進學生、享受工作、快樂生活;讓我們的孩子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快樂生活。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三生教育工作總結201*》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三生教育工作總結201*: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