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xx,我便被這座城市所吸引。xx是一個古老的都城,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xx省歷史文化名城。夏、商、周時期樊國、鄂國、楚國都在此建都,三國時期孫權在此稱帝,改鄂縣為武昌,xx的每一處土地都包含著文化的因子。與此同時,xx也是一個新興的城市,xx省第一個經濟開發(fā)區(qū)、城鄉(xiāng)一體化實驗區(qū)、兩型社會實驗區(qū)都落戶于此,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航空樞紐工程—xx機場也正在興建。歷史與發(fā)展在xx本土得到完美的融合,這是一座越了解越神秘的城市。
很慶幸,我在這里度過了將近兩個月的時光;很遺憾,我即將結束這段難忘的旅程。本次掛職鍛煉,我被分配到了民政局基層政權社區(qū)治理科。民政局是一個特別溫暖的單位,下轄13個科室,所從事的業(yè)務包含了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大部分內容,不夸張的說,人生中每一個重要的階段,民政局都參與其中,而不僅僅是大眾眼中所認知的婚姻登記;至于基層政權社區(qū)治理科,顧名思義,工作內容主要包含兩大板塊: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qū)治理。我平常的工作內容就是隨同科長,前往各個城市社區(qū)學習考察,偶爾到一些農村社區(qū)指導他們選舉組織成員;不到基層考察的時候,主要負責收發(fā)文件,校對地名志和地名故事,整理近半年來我們科室發(fā)出以及收到的所有文件等。
“多看,多思考,多觀察”,這是實習之初科長送我的一句話,之后的工作中我一直銘記于心。基于這樣一種理念和這段時間的工作內容,以下我將從兩個方面簡單談一下我的工作體會。
一是基層選舉工作還有待規(guī)范,尤其是農村社區(qū),必須破除親緣關系對于選舉的影響,警惕候選人賄選等情況。這樣一種體會來源于某次隨同科長前往D村的調查(由于此次調查保密,所以以下都簡稱D村)。調查起源于一封匿名舉報信,此信由該村一名黨員所寫,詳細敘述了事件的經過:候選人D某是該村一個大家族的成員,族中人口眾多,家里還有人在鄉(xiāng)鎮(zhèn)擔任一把手。但此人品行不端,能力不強,在選舉過程中通過分發(fā)雞蛋、罐頭,宴請酒席等方式,賄賂村民,慫恿他們給自己投票,甚至在投票現(xiàn)場強行認領其他村民的選票,信的末尾還附有照片。這封匿名舉報信直接寄到了中央民政部,民政部收到后第一時間下達到省民政廳,然后再到我們市民政局。對于這位黨員撰寫匿名舉報信的行為,我非常欣慰,因為我看到了人民的權利意識,法律法規(guī)意識在慢慢覺醒,即使在各方面都比較落后的農村社區(qū),依然有人在捍衛(wèi)自己的正當權利。與此同時,我也看到了一名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真正發(fā)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不合理不合法事件發(fā)生時,勇于站出來為群眾發(fā)聲,盡管采取匿名的方式,我們也要看到這份勇氣和決心,看到他機智靈活的處理此類事件。調查過程中,我們秘密邀請了事件相關的聯(lián)系人,對他們進行詢問,并將各方言論進行比較。初步的結果是匿名舉報信中部分內容得到印證,但由于關鍵證人還在省外,所以無法對此事進行最終定論。在對這些村民詢問時,我發(fā)現(xiàn)有些人不敢說真話,有些人則是不想說真話,前者是因為害怕對方報復,后者則是因為他們是一支人,為了維護家族的榮譽。農村社區(qū)的基層政權建設,和城市社區(qū)有很大不同。因為農村是一個熟人社會,大家因親緣,地緣聚集在一起,社會網絡錯綜復雜,相較于法治,他們更傾向于人治,一旦有人打破這種和諧,那么這個圈子就會受到震動,為了保持這種和諧,大家都會盡力經營這層關系。所以農村社區(qū)在組織選舉以及之后的治理過程中,極有可能出現(xiàn)“才不配位”的情況,嚴重影響社區(qū)治理的成效。
二是和農村社區(qū)相比,目前xx市的城市社區(qū)建設狀況勢頭良好,“共享+眾籌”的公益模式,使得全民都參與到了社區(qū)治理之中,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得到有效提升。來到xx,我一個特別明顯的感受就是這里共享電動車非常普及,幾乎大街小巷遍地都是,極大的提升了交通的便利程度,這樣一種共享經濟的到來是服務結構的升級。在“共享+眾籌”理念的帶動下,各個社區(qū)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活動。作為民政局的工作人員,我曾參加過瀾湖社區(qū)組織的公益集市,現(xiàn)場人流較大,各商家聚集在竹林廣場前,市民們在根據(jù)自己的需求購買所需商品,生活用品、花卉、美容產品一應俱全。除此之外,社區(qū)負責人還邀請到紅十字會救助隊現(xiàn)場講解急救知識,市民紛紛上前體驗,具體包括心肺復蘇,兒童被噎住該如何處理等。這是瀾湖社區(qū)第二次舉辦公益集市,前后兩次所籌集到的資金均交由“五老服務隊”進行保管,用于救助社區(qū)的傷殘人士,低保家庭等。這樣一種理念,我認為是時代和社會的進步,從之前依靠政府,到現(xiàn)在自力更生,既激發(fā)了市場活力,又提升了居民的社區(qū)治理意識,實現(xiàn)了資源的有效利用。有一次,我在訪談瀾湖社區(qū)居委會書記時,聽到她講述了該社區(qū)占潤其的故事,讓我很受震撼。占潤其是一位“70后”,小時候因患有小兒麻痹癥,被認定為二級傷殘,父親原是八一鋼鐵廠的工人,但很早就去世了,留下母子二人相依為命,享受國家低保。占潤其在享受國家補貼的同時,也用自身行動向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次公益集市的一部分商家,就是他前去聯(lián)系的。去年他還和武漢的一家服裝店鏈接,店鋪老板答應捐贈500件衣服給他,免費發(fā)給xx市的殘疾人,他的行動不僅惠及本社區(qū)的居民,還輻射到了整個xx市,真正將志愿服務做到了全民共享。行動不便的他尚且如此,四肢健全的我們還有什么理由置身事外,公益活動不僅在于奉獻愛心,而是在參與的過程中提升自我的效能感,提升公民意識。不論是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也好,還是申辦社區(qū)治理實驗區(qū)也罷,最終的落腳點都在于生活在這個城市的公民,只有他們從意識上開始改變,那么我們申辦的目的才有意義。
這兩個月的掛職鍛煉生活,讓我對公務員這個職業(yè)也產生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在家人眼中,公務員是一個“鐵飯碗”;在有些人眼中,公務員是每天喝茶看報。當我深入了解這個群體后,我想說,公務員也只是眾多職業(yè)中普通的一個,沒有想象中那么穩(wěn)定,沒有想象中那么輕松,而且公務員身上所承擔的責任是重大的。一份文件、一項政策的出臺,往往關系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出臺文件前的調研座談必不可少,反反復復的修改更是家常便飯。很多人終其一生可能止步于副處,但是他們無緣無悔。最后我覺得無論做什么職業(yè),必須時刻保持著對這個職業(yè)的熱愛和熱情,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即使它并非你的初心,或者并非你心中所想,也要嘗試著去調整自己的認知,切不可得過且過,最終渾渾噩噩走完自己的一生。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