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充滿好奇,我想這恰恰就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根本吧,有限的生命,對無限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想要在這無垠廣袤的世界中尋找自己安身立命之所,遂造就了這文明世界。
在歐洲的文明中,以雅典城邦為主的希臘貢獻了理性,來自東方的希伯來為歐洲貢獻了宗教。兩希文明是歐洲文明的源頭,歐洲文明中理性與信仰交織在一起,扯不清,理還亂。西方人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安身立命于宗教。一個解決了人類的認知問題,一個解決了人類的情感問題,而這種情感的主觀體驗更多的還是受到客觀世界的影響。
西方哲學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的,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的泰勒斯在追尋世界本原的過程中,給后世樹立了榜樣。通過經(jīng)驗的觀察去歸納,去獲得對世界的認識,經(jīng)驗的歸納到亞里士多德那里被發(fā)揚光大。
在追尋世界本原的過程中,有人提出無定形,又有人提出數(shù)是世界的本原,直到柏拉圖提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通過洞喻說,認為現(xiàn)象的世界都是多變的不可信的,唯有理念是真實的,理念是萬物的基礎。萬物都是分有了理念才存在,這種通過演繹的方式來獲取認知,是西方理性主義的另一種方式。
歸納和演繹構成了西方科學的基礎。西方對世界的探索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但是在早期的希臘,人們在探索這客觀的世界的同時,也開始注意到人自己。蘇格拉底講美德即知識,有知識的人必然是道德高尚的人。柏拉圖在尋求人的靈魂的拯救,萬千大眾只能看到火光背后的影像,何其悲哀。希臘早期時代的很多哲人關注客觀世界的目的就在于解決人的困惑,解決人的問題。
基督教崛起,感性信仰打敗了理性哲學,理性開始為信仰服務,哲學成為宗教的婢女。有人認為中世紀時黑暗的世紀,之所以黑暗源于理性的被壓抑,個體的人的選擇不自由,思想的桎梏。所以導致了文藝復興的興起。
文藝復興時期,在宗教的壓制下,人們借助文學藝術,呼喊回到古希臘時期,其實就是要求人的自由的恢復,人性的回歸。
與此同時,歐洲天主教在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后,隨著權力的穩(wěn)固,勢力的擴大,宗教內部的腐敗也開始出現(xiàn),加之宗教于世俗權力的斗爭一直沒有停歇,宗教改革隨著而來。
宗教改革的結果,教派林立的新教占據(jù)的北歐,西歐諸多地區(qū),天主教內部也隨之進行改革。最后天主教只剩下西南歐的半壁江山,天主教隨后海外傳教,遠之來到中國,以此來彌補歐洲的損失。也就是說宗教改革其實是指新教的出現(xiàn),天主教內部改革的混合。
宗教改革對歐洲的影響就是教會主導下的信仰變?yōu)閭人的信仰,個人可以直接和上帝交流。各教派彼此妥協(xié),互不干涉。隨著而來的就是民主寬容的氛圍興起,進而科學興起。
緊接著啟蒙運動興盛,宗教改革為啟蒙運動奠定了一定的社會基礎。啟蒙運動中,科學迅速崛起,人的權利被伸張。和文藝負刑時期不同的是,這個時候人的權利的伸張,更多的是指作為整體的人的權利,作為理性的人的權利的伸張。
此時理性逐漸戰(zhàn)勝信仰,宗教首先被逐出了自然界,繼而在人的主觀世界中的地位也岌岌可危,雖然經(jīng)過盧梭的挽救,認為人民大眾還需要宗教來撫慰生存中之苦難。但是宗教地位衰微已經(jīng)難以阻擋。
科學的興盛帶了的結果就是哲學開始科學化,笛卡爾提出了心物二元論,主體客體徹底的分家,在科學的基礎上哲學更多的關注客觀的,尋找確定性的知識,人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迷失了,失去了存在的地位。
到尼采,以反叛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先知般的石破天驚的喊出了:上帝死了。而殺死上帝的他認為就是理性自己。他認為過去的哲學的一切追求都是錯的,人們塑造出一個個的客觀的最高價值,然后頂禮膜拜,然后又發(fā)現(xiàn),這個最高的存在又在不斷的消解。在尼采那里,眾神已經(jīng)死了,唯獨剩下了人,人要靠自己的強力意志生存。
尼采出現(xiàn)的過于突兀,顯然諸流仍舊是科學,人們樂觀的認為科學可以解決人類的一切問題。
資本主義工業(yè)革命的開展,人類財富迅速的聚集,馬克思講人類用150年的時間生產(chǎn)的財富背過去幾千年生產(chǎn)的財富數(shù)量都要多。人類第自然界的掌控能力的增強使人類錯誤的認為,人類有能力掌控一切,解決一起問題。
事實證明了尼采的先知認識。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徹底的打碎了人類的這種自信。尤其是1914年代的人,很多知識分子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在殘酷的戰(zhàn)爭面前,在殘酷的死亡面前。信仰早已經(jīng)失去了他的地位,科學也無法解決人的存在問題。
至此,人類徹底的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虛無主義時代徹底來臨。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