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召開了十九大,其中有個姓“庹”,這個字是我第一次見到,覺得很陌生,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孤陋寡聞,趕忙查了一下字典,才知道這個字讀“tu?”,字典上解釋為:①量詞,成人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之間的距離,約合5尺。②(Tu?)姓。
合上字典,仔細一想才發(fā)現(xiàn),其實這是我從小就知道,并且經常使用的一個字,原來是如此熟悉的。感到陌生,只是這么多年來,我一直不知道這個字怎么寫,原本以為它只是家鄉(xiāng)土話里一個只有語音,并不一定可以寫出來的字,F(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是因為沒有尋根究底,美其名曰好讀書,到頭來卻真是不求甚解。
小時候,我們經常說什么東西庹,什么東西碎(。绯赡耆私小扳杖恕,小孩子叫“碎娃”!扳铡焙详栐捵x“tuō”,說話的同時常常會用雙手比劃,“那個東西庹的太”,兩臂雙手盡量地伸直,如果覺得兩臂雙手伸直還不能表示足夠大,甚至將雙手使勁地向身后伸,直到沒有辦法再往后伸為止。假如有幾個人都爭著說什么東西大,所有人都伸直兩臂雙手,但給人的直觀印象是個頭高的、手臂長的人所說的東西確實要大一些,合陽話當然是說“更庹一些”。
說到這個字,自然會想起在百良中學上學時的地理老師――李義芳。他和其他老師的發(fā)型不同,是向后梳得整整齊齊的大背頭,頭發(fā)稍微有點黃,臉色微紅,走路時雙手有點向后搖擺,冬天天氣寒冷時,偶爾也會把手籠到棉衣袖子里。上課時他給我們講課,首先問我們:“你屋里庹不庹?你們的村子庹不庹?你們小學的學校庹不庹?初中的學校是不是比小學要庹的多?咱百良中學比你們初中的學校是不是庹很多?這些都在咱合陽縣,哪合陽縣庹不庹?那同學們想一下,中國有多少縣,多少個省,世界上有多少國家都在地球上,那地球有多庹?地球真是庹的太哩!”老師講著,我們七嘴八舌地回答著老師“庹不庹”的問題,老師還用雙手比劃著,然后又講宇宙空間,又是“宇宙空間庹的太哩”,伸直雙臂雙手不斷地比劃著。下課后,我們有時談論到地理老師,就會模仿他說話的語氣:“地球庹的太哩!”“宇宙空間庹的太哩!”同時加上手勢,立馬就能想到老師上課時的語氣神態(tài)和動作。那時我地理考試成績好,有時會得到李老師的表揚,我的心里就會有一點小小的得意,也讓我更喜歡學地理了。
我認為,這樣的情形合陽土話里還有不少。如小時候大人心情不好時總是說“頗煩的很”,直到上了大學,才知道文言文中“頗”是“很、相當?shù)摹钡囊馑迹详栐捵xp?,“頗煩”應該是“很煩惱,相當糾結,內心很痛苦”的意思。心情不好時合陽話里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毛亂”,毛在合陽話看讀mú,即像毛發(fā)一樣亂成一團,不知道怎么做才好,恍恍忽忽,無所適從的感覺,“毛”在這里是文言句式中的名詞作狀語,意思是“像毛發(fā)一樣……”
又如合陽的辦喪事,在喪事快要結束時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謝孝”,就是執(zhí)事(主持舉辦喪事的人)讓孝子給前來幫忙的鄉(xiāng)親磕頭,表示感謝。出“頭七”那一天,孝子還要去主要親戚家去磕頭謝孝。這里的“謝孝”,應該是“孝謝”,是主謂倒裝句,即孝子感謝鄉(xiāng)親在親人的喪事上對自己的幫助,之所以把“謝”字放在前面,是為了強調孝子對大家的感謝,強調謂語。這些都是我個人的看法,也許“謝孝”還包含了村里人表示對孝子的感謝也未可知,或是贊揚表彰孝子意思?傊,漢語的不確定性,漢語內涵的豐富性,以上的意思可能都包括在內。
合陽土話屬于關中方言,發(fā)展至今已吸納了不少外來詞匯,時過境遷,許多詞匯也發(fā)生轉音、變音,從而形成約定俗成的新語音,但是它仍保留了許多秦漢以至唐宋時期的古語。合陽方言聽上去粗獷、笨拙,甚至有點冷硬、倔巴,和南方方言相比,似乎缺少了一點柔軟和細膩;細究起來,實則大都典雅、古樸、實在;字形上,大都有相對應的漢字。如圪蹴(蹲下)、搌帕(抹布)、遮裙(圍裙)、唬美好)、攜娃(抱孩子)、篦子(用竹子制成的梳頭用具,中間有梁兒,兩側有密齒)、箅子(有空隙而能起間隔作用的器具,如蒸食物用的竹箅子,下水道口上擋住垃圾的鐵箅子等)……
寫到這里,我突然想到,語言文字的發(fā)展變化,其實都是這樣,起初很俗的東西,慢慢地變成了高雅的語言,而原先高雅的東西,漸漸地就演變成通俗的流行的東西,很多東西也是隨著人們的生活生產的發(fā)展在雅俗之間不斷地轉化,不斷地變遷,所以人們經常說大俗大雅,也許非常高雅的東西恰好就是非常通俗的東西。就如宋詞元曲,剛開始時只是一種底層老百姓喜歡的一種俗文化,但慢慢地經過文人的參與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演變成一種非常高雅的文學形式。
附:合陽方言詩歌(拼音是按合陽方言標注的,也有人說這是韓城狀元王杰用韓城方言寫的,后來流傳到合陽。只是合陽人把原詩稍微改變了一點點,和韓城人說的版本不盡相同):
遠望黃河(huó)白片片(pi?pi?),
圪里圪彎(w?)到這這(zhāzha),
黑(h?)地(tǐ)白(péi)夜(yā)流不凈(qiē),
可怎(zuò)來下(h?)這(zhī)些些(xiáxiá)?
如果用普通話翻譯出來,應該是:
遠看黃河流水,白茫茫的一片,
曲曲折折,拐了不知多少道彎,才流到這里,
白天黑夜不斷地流,但是黃河的水怎么也流不盡,
不知道從哪里來的,怎么會有這么多的水呢?
二一七年十一月十九日星期日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